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2023-07-30张晓婧丁明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人工智能

张晓婧,丁明玉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推进,人类社会正迈入全新的技术经济社会即“智能社会”(1)童天湘研究员1989年发表《未来社会应是智能社会》、1996年出版《点亮心灯——智能社会的形态描述》,最早提出并阐释“智能社会”这一概念。 任正非、马云、李彦宏等新型科技实业开创者、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全国政协常委徐晓兰、国家创新力评估课题组等科技工作者,分别以各自研究领域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智能社会”的发展规律。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导思想部分,第一次在国家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智能社会”这一重要概念。。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强化了社会成员的道德,“如果我们能够利用AI技术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并进行有效的制度变革,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社会,消除由于信息的不充分造成的机制不佳问题,从而让人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讲道德”[1];另一方面,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创造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因此,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优化人工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发展对策,对于适应和推进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机遇:人工智能时代赋能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一系列新兴技术以其迅不可挡之势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劳动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愈加广泛地被运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重构着教育生态环境,催生了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人工智能赋能道德教育,为道德教育带来全新的活力,促进着道德教育的创新创造。

(一)人工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精准性提供大数据支撑

人工智能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和强算力等最先进的技术优势,可以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弥合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养成“两张皮”的现象,进而可以提升道德教育研究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较之于传统的小数据而言,大数据可高效采集、归纳和处理个体的德育数据,为个性化、精准化、科学化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使针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成为可能。大数据可以被视为道德教育精准化的原材料,大量有关道德教育的教学资料和学习数据汇聚于专门的教育平台中,为智能时代道德教育智能化、精准化的实现提供了最基础的数据保障。例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多样化的智能设备收集的大数据,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智能化画像”。通过对学生产生的海量、多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挖掘遴选出学生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个性化描述,进而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化的道德教育。再如,可以利用面部扫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智能技术对课堂中师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实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继而对道德教育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精准化教学目标。人工智能还可以为道德教育评价系统的数据化和可视化构建起优质的技术支撑,将道德教育质量研究和数量研究相融合,将有助于改善道德教育定量研究弱真实性和弱可视化的现状,为道德教育方式提供创新方式。智能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了解道德教育个性化特征与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研究目标,为进一步提升道德教育的精准性实现提供大数据模型借鉴。

(二)人工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学习场景提供多维空间

智能时代,虚拟技术和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极大拓展了道德教育的空间场域。道德教育的学习场景从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转变为多种道德教育的学习场景共存。通过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智能技术,打造虚实结合、人机互动、实时共享、群智开放、沉浸体验等全新的道德教育学习场景,可以突破道德教育受客观物理场域所限的窠臼,营造出全景化、多维度、交互性、沉浸式的道德教育场景新样态,促进道德教育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思想空间、社会空间与个人空间实现多线性延展。一方面,虚拟空间的表现形式大多都是情景化的,通过多种智能技术手段构建出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道德学习场景和多重学习身份,经由学习者的自由选择,打造相应的道德品格和道德行为,使之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例如,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和虚拟实验室,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再现英雄模范人物保卫国家、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画面和场景,以此激化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塑造和提升学生爱国奉献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智能技术可以突破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障碍,实现学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三者之间“一体化”道德教育的合力日益加强。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是一种全新的虚拟存在,由此产生的数据世界与现实社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现实社会的道德教育及其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与虚拟数据世界没有等效性与互相约束力,导致传统道德教育无法继续存在于数据世界中。因此,数据世界中的道德教育将成为智能时代道德教育重要的学习场域和道德实践的新兴场域。

(三)人工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自适应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与自适应学习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自适应学习系统是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模式,在学校、家庭、个人教育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自适应学习系统所具有的教学目标明确、精准的优势也可以在道德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由于自适应学习系统自身的特点,使其在领域模型、学习者模型以及自适应模型中,都呈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明显特征。但是,目前自适应学习系统在道德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尚未凸显。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设想的变化是:第一,增加多样化的道德伦理情景式课程学习数据库,把社会道德体系分解成各种不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帮助学生发现道德品质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完善和优化道德品德。第二,在教学设计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可互换的身份设计,以互换的思维优化道德教育课程。师生互换身份、互相交换道德教育的体验,教师以学习者的角度设计课程,学生以教师的视角去学习课程,进而推动道德教育由广泛性、多样性向精准化、精细化转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道德教育自适应学习路径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技术支撑,极大推进了道德教育自适应学习路径的智能化实现。自适应学习路径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征,为其推荐个性化的道德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序列,个性化学习路径是实现道德教育自适应学习的关键所在。在自适应学习中,道德教育的每门课程都可以设计诸多的学习任务点,包含课堂练习、资源共享、分组协作、课后讨论等多个学习项目的学习路径,学习者可以沿着学习任务中的学习序列以最快速度掌握所有的学习任务,进而有效促进学习者道德教育的学习。

二、挑战:人工智能引发道德教育的伦理问题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如“云中感应”“图像处理”等运算技术的发展以及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的不断完善,极大地缩短了科技应用的“技术鸿沟”[2]。人工智能迎来技术的指数式增长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新特征。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道德认知与伦理观念,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人工智能技术挑战人的道德伦理认知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诸多场景中通过使用数字进行信息交流,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会衍生出数据的道德伦理问题。数据伦理是“关于数据价值判断的应用和对数据使用方式的道德棱镜”“是衡量数据与他者(包括人、社会等)之间关系的道理与准则,主要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环节所产生的道德问题。”[3]数据伦理风险源于个人在使用数据过程中留下的数据痕迹,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被保障安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红膜识别、指纹识别等智能技术的使用,都是基于对用户个人数据的收集、储存与使用。随着个人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位置信息甚至社交关系等隐私信息在智能设备上的频繁使用和流动,个人信息的泄露难以避免,个人隐私极易受到侵犯。例如,网上购物、收寄快递、看病就医等,这些个人资料都会被储存在智能设备和公共平台中,其存储权、删除权、使用权和知情权等本属于个人的自主权利,可能会因为智能技术本身的安全漏洞或者大数据使用的失范,导致数据泄露、伪造、失真等问题,由此衍生出数据伦理风险。2022年4月,中国发展基金研究会《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关系视角的审视》报告发布指出,人工智能的使用可能也会带来失控风险、适应性风险、认知风险、恶意使用等风险和挑战。例如,这些风险体现在经济方面,存在垄断问题、过度榨取剩余价值问题、阶层分化明显与固化问题等,并有可能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中的雇佣、竞争、所有权等关系以及相关伦理规范;在家庭关系方面,当人工智能开始介入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原来用来规范人类家庭成员的伦理很难再直接适用,而且关系身份的传递也可能导致认知上的混乱;在社会伦理关系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数据信息环境的改变,使人们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困境,机器决策可能会产生“无用阶级”。“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个人隐私侵犯也可能会逼迫人们采取面具化生存策略。

(二)人工智能技术弱化人的道德情感凝聚

人工智能时代,人们使用智能工具的时间和网络学习时间较之以往大量增加,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时间相应地减少。网络空间的虚拟、匿名与身体的不在场,使得道德教育的规范性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导致道德教育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很难有明确的作用时间、空间和稳定的教育对象。网络既隔离又连接,容易消弭规范的权威和作用的持久;网络空间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无边界性、易融性会造成教育很难把握干预的程度与权限;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和扁平化结构使教育难以在其中确立一种中心的、高位的价值或原则[4]。与此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为了吸引网民眼球,或是对负面新闻大肆渲染、过分夸大,或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发布虚假报道,造成了社会上的负面舆论成倍增加,极易引发不良言辞和行为,误导网民对道德事实的认知,影响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评判。人工智能所建构起的虚拟空间把人“转化”为数字化存在,虽然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实在”,但是这与现实的人的存在并不等同。在虚拟空间中,每个人都可以躲藏在“互联网面具”之下,往往难以感受现实环境的道德情感和“他人”的凝视。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转化的催化剂。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受到道德情感因素的重要影响。人的情感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滋养就会失去依托,道德情感也将面临虚无化的困境。网络空间中的道德分歧及秩序紊乱极易引发人们深层次的不安与焦虑,导致道德共识的撕裂与背离,由此弱化和消解人们道德情感的凝聚。此外,网络空间道德规范不健全,网民个体道德社会化不彻底等因素,容易产生网络道德失范化的危险,导致人们的道德情感在网络虚拟化空间中越发游离与分散。

(三)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人的道德信仰危机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一定道德价值理想及其根据的笃信和奉行,整合着各种道德规范和各种道德行为选择,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人工智能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快速、便捷,面对海量信息的冲击,道德主体容易产生对多元道德价值观的选择困惑,冲击道德主体的主流道德认同,进而弱化正确的道德信仰。由于智能技术发展的两面性,产生一些技术的负面影响。例如: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经济资源配置失衡与不公平;智能技术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这些负面影响会使一些人的精神危机加速蔓延和社会道德失范的加剧,致使一些人的道义根基迅速被推翻甚至瓦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带来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方位整体性变革,包括价值、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5]。智能社会中出现的多种价值观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从而引起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潮涌现,尤其是意识形态风险更加突出。错误思潮伴随技术手段的隐匿和快速传播,会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道德观盛行,一些人只讲个人利益得失与需要,不顾社会、集体与他人的利益与需要,因而造成道德信仰的缺失。人工智能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道德信仰问题。信仰是人类精神的一种状态,精神状态一旦缺失就会使人倍感“虚无”,由此而导致内心荒芜与恐惧。“道德有其物质基础和信仰基础,分别是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失去信仰基础的支撑,社会道德必将面临滑坡甚至道德沦丧的严重后果。”[6]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们把工作和生活时间越来越多地投入到虚拟世界中,导致真实社会空间的交流机会和交流时间不断缩减。更有甚者,一部分人因为长期生活在虚拟空间,导致无所适从、消极懈怠、心灵空虚、精神迷茫、对生活无追求、无理想抱负的生活状态。当下社会上热议的所谓“佛系”“躺平”“摆烂”心理,是人们道德信仰危机的集中和典型反映。

三、对策:人工智能优化道德教育的策略选择

人工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创造,也带来了已经存在和未来将要面对的诸多困境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道德教育,寻求道德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需要从符合智能时代的道德知识的传授体系、道德情感的优化路径、道德信仰的理论根基与道德实践的人机共存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建构智能时代道德知识的传授体系

道德知识的传授是道德教育得以发展的基础,智能时代的公民道德认知水平高低由道德知识教育力度决定,人工智能的发展运用受到公民网络道德素养的直接影响,建构智能时代道德知识的传授体系至关重要。

1.开展系统化的道德知识教育。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传授传统的道德知识,还需要开展数字公民教育、网络道德、公民责任教育和科技伦理教育等智能时代的道德知识,构建系统化的道德知识体系。加强数字公民教育,需要着力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数字素养在公民参与社会生活、行使个人权利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可以增强公民进行“智能生活”的能力、缩小“数字鸿沟”的影响。一般来说,数字素养囊括了价值观、操作能力和必备品格,贯穿了个人对数据从认识到使用的所有环节。良好的数字素养不仅意味着公民要“会用”数据,还意味着“用好”数据,将数据使用控制在适度且安全的范围内,这也是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网络道德规范,需要正确引导广大网民遵德守法,有序开展网络道德规范宣传,促进网民树立正确道德观;另一方面要增强网络道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维护良好有序的网络空间。加强网络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伦理教育,尤其是科技伦理教育,科技研发人员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少数,其道德伦理教育直接影响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以及人类的命运。因此,科技人员的伦理道德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必须着力加强。

2.重视教师智能素养的关键作用。智能技术使得机器可以取代传统教学的很多方面,解放教师的简单重复性的劳动,但是,教师能给予学生的道德情感成长和人文关怀是智能机器难以企及的。有学者认为,在智能社会,“好课堂”应该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考虑在网络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双管齐下”在智能时代,教学的精髓始终是“教人、育人、养人”,而关爱学生、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学习工作,始终是老师的首要伦理和首要的品德[7]。在智能社会,“好课堂”应该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考虑在网络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双管齐下”等教学方式。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必须适应智能时代的师生关系。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双边关系,当前教师需要面对“老师+学生+智能学伴”的多边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收集数据资料、分析数据、创造数据、整合教育资源、人机交互和人机协同的能力。要把握好教师这一核心群体,着重培养教师的智能素养,做好教师的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普及工作。提升教师的智能素养,有利于教师对智能社会存在的客观伦理道德的现实状况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直接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选择。

3.构建与完善道德教育社区。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需要建构完备的教育社区传播系统,并逐步加以完善,为道德知识的传授提供更加有效的平台。一方面要重视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网络道德知识教育新平台,使网络空间成为传授道德知识和获取道德体验的重要手段。广大城乡居民是智能社会的主要群体,建立市、县、镇各层级的道德知识专题网站,对提升城镇居民的道德素养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道德教育社区已建立居民小区宣传栏、乡镇宣传栏、市县镇专题网站、校园专题网站、网上党校、微信专题公众号、微博专题等多种平台,但是仍然需要不断提升各类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精确性、专业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网络道德社区的建设,促使良好的网络空间陪伴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的道德素养直接关系着人工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效果。学校建立的校园专题网站应着力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构建专门的网络道德社区,培育和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进而践行正确和优良的道德行为。

(二)优化智能时代道德情感的培育进路

道德情感的培育是深化道德教育引导的必要环节,是推动道德实践的内在动力。与其他情感有所不同,道德情感不仅要依靠个体的自发性,还要从社会层面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智能时代道德情感的培育进路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挖掘道德情感培育的榜样模范力量。典型人物和榜样模范不仅是人们学习的对象,更代表了一个时代所崇尚追求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道德的最高程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引领作用。“榜样既是教育者又是对话者,受述者并不是被灌输,而是分享着叙述者对榜样的精神、情感、成长历程的理解。”[8]榜样典型的特殊性在于能够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立体多样地展现道德情感,其感召力会激发人们自觉向善、主动行善的积极性,使道德情感有广泛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培育形式。首先,在榜样人物事迹的挑选上,要选择贴近实际、源于生活、靠近群众的事迹进行宣传,重点宣传源于基层一线,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英雄。让贴近实际生活中的人讲身边事、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传递给身边人,从而构筑起榜样与大众的道德交汇点,使典型模范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更加可敬、可听、可学习的榜样,更广泛地激起受众的道德情感。其次,评选出典型道德榜样模范人物之后,要大力进行相关事迹报道,尤其是网络空间的主题宣传报道和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榜样事迹,增加大众对道德模范突出贡献的熟悉程度,调动大众扶善、学善、行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人们见德思齐、奋勇争先。

2.搭建道德情感培育的智能技术新平台。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最早出现的聊天工具QQ、飞信与微信以及后来的微博、陌陌等人际交往工具日趋多样。当下,人们情感交流互动的方式越来越集中于互联网平台,这就会对人们的现实情感需要提出相应的挑战。智能时代出现的情感问题复杂多变,有学者认为,其复杂性是“许多个体情感不再仅仅局限于确定好的、固定不变的社会纽带,而可能通过社会整体氛围展开个体情感交流。”[9]因此,在智能时代,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发挥其情感传递的积极导向与正面导向,充分激发虚拟空间的道德情感共鸣,努力使美好的道德品质所具有的各种积极的、向善的情感充盈智能平台。与此同时,网络内容中存在很多负面信息并被不断夸大其词,会导致过速增长的社会消极情绪。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内容良好向上建设与有效管理,对网络热点话题要加以正确引导,减少人们消极情绪与悲观情绪的扩散,为道德情感的表达与传递提供广阔空间。

3.以制度建设为道德情感培育提供保障。良好的制度保障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道德情感的生成,并使之更加持久,能够引导并鼓励个体道德规范的长期践行。诚如邓小平同志强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10]在制度建设上,国家发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机制。理论宣传与制度规范保障的有机统一,对道德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例如:选树道德教育榜样模范时,一要建立健全保障群众公平参与评选的选树机制,让群众感受到评选的公正、平等,提高群众积极参与道德模范评选的积极性,增强人们的道德情感认同;二要建立健全让群众可以深刻感受到温暖、和谐、温馨的关心关爱机制,对于好心有好报、善心有善报、德者有得的行为加以表彰,通过就业制度、就学制度、就医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各种途径展现和维护道德模范的形象,增强道德模范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地向典型模范学习,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践行。

(三)夯实智能时代道德信仰的理论根基

人工智能时代,要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提升道德教育引导的实效性,需明确道德信仰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层面准确把握培育道德信仰的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作为塑造道德信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既是理性评估我国道德现状、妥善处理道德问题的根本依据,又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1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辩证地引导人们认识道德理论,致力于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卓有成效的方法论指导。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揭露出资本主义世界道德观的虚伪性,指出其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道德思想不会一成不变,道德标准也并非固定不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性。不同时代的道德主张反映着不同时代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仰。智能社会是多元道德观并存的社会,道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作为其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指引,进而有效化解道德信仰危机,才能更好重塑道德信仰。

2.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道德信仰的文化根脉。道德信仰绝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生成过程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灵魂,蕴含着丰厚的道德资源和德育价值,为智能时代推进道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脱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道德信仰就会失去根源;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道德信仰就会迷失自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长期以来人们一致接受并认同的独具特色的社会规范、价值追求和道德规则。“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2]是一种极富伦理学意义的思想,它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所在,又是具有时代传承意义的道德思想。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智能时代的道德信仰形成的一种内在精神基因,它是激励人们坚守道德信仰的重要依据。因此,智能时代的道德信仰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守道德信仰的文化根脉,并在传承的基础之上进行时代性的创新创造。

3.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多个重要场合都强调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道德问题,明确强调:“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13]这一重要论述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对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建设尤其关注,要求新时代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的根本思想保障,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广大群众朝着共同的道德信仰进发,有利于中国力量的凝聚,形成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培养的价值遵循。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集中体现,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具有凝魂聚力的作用。因而,智能时代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建设的方向指引,更好地提升道德教育,从而进一步深化道德信仰的发展。

(四)探索智能时代道德实践的人机共存

道德实践是关于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学者认为:“当人们没有用自己的道德观念实际做某件事时,道德实践还不存在;相反,只要人们使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实际做某件事时,道德实践就已经存在了。”[15]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机共存将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人机共存在智能时代已经由最初的通过人机界面的人机信息交流如按键、屏幕、鼠标、键盘等方式,已转向更为高效和自然的语音交流、手势交互、语义分析等。一方面,从人的主体性角度而言,道德实践和自我意识是支撑人之为人的重要支点,而人类要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两种能力,则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来支持。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某种程度上是对道德的来源与依据的“祛魅”的过程。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技术与机器作为道德实践语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必然会全面参与到人类意识和道德实践的成熟过程中。另一方面,从智能机器的角度而言,其道德实践的目标是实现智能技术的向善维度,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智能技术是道德实践的根据,不仅表现在智能技术为人的生存条件与道德行为的塑造提供背景支撑,而且表现在为道德行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因此,从道德实践语境的角度看,智能机器的道德实践是在与其他语境要素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实现的,这一过程既是人工智能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人工智能在与人类、社会规则、技术规范、伦理道德的互动中发挥其道德潜能从而实现其向善性的过程。人工智能以其良好的发展态势指引着智能机器与人类智能互相交融,朝着人机交互、人机共融、人机协同的方向发展。因而,只有从人机共存、人机互动的视角出发,才能在智能社会复杂的道德实践领域中明确智能机器的道德功能和角色,也才有可能助推人机共融、人机和谐的“道德实践共同体”的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运用,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教育变革创新,而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秩序和道德建设发展。面对智能时代出现的诸多道德伦理领域的新问题,除了上述优化策略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科学分析与精准定位智能技术对人类道德的强化、挑战与带来的已知及可预知的风险。一方面,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设定科学规范,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智能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更需要注重通过不断地完善和优化道德教育,解决智能时代的道德困境与道德挑战,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水平,为构建人类美好的道德家园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人工智能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