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访谈和问卷的调查研究

2023-07-15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1期
关键词:区级受访者问卷

王 婕 王 丽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强审计工作,强调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以审促改,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而县区级领导群体的比例较大,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县区级”赋予了经济责任审计新的历史使命,也为新时代审计工作突破发展提供了契机。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的推动,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和完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以中国东部地区S 市下各县区为调研对象,剖析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现状,对于加快推动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建设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卷设计以及实施情况

本文在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现状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地级市及县区范围内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实施单位人员,其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现状及现阶段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问题设计

调查问卷共设置了28 个问题,其中审计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总体概况如表1 所示。本文在第二至第六部分内容中引入了里克特5 级量化评价标准[1],对各部分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现状进行量化评分,以求更直观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表1 调查问卷总体概况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本次调查主要发放的是电子问卷,发放对象是S 市(地级市)审计局以及所在辖区的县、区级审计机关。本次调查共发出73 份问卷,剔除信息不全、内容相近等无效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1 份,有效率为83.56%。

(三)问卷的信度分析

本调查运用SPSS 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分析显示问卷标准化后的信度系数值为0.673。一般认为,处于0.5~0.7 之间时,可靠性比较强,说明问卷数据质量信度高,据此分析并得出的结论可信程度高。

(四)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回收的样本显示,67.21%的受访者为本科学历,22.95%为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受访者的工作年限在10 年以下,其次是11 ~20 年;中级职称居多,有32 人,其次是初级职称,有10 人;70.49%受访者的专业是财会、审计类。上述受访者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为问卷作答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证。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调查分析

(一)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条件

1.审计认知

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目标的量化评分为4.13。综合看来,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认知趋于一致,主要在于检查与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推动整改,督促地方廉政、促进县区级全力推动本地区经济科学发展。此外,目前县区级审计人员更多是依据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责任要求,其次是国家颁布的经济责任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体现出目前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区域性特征较明显。

2.队伍建设

绝大多数(68.85%)受访者的所在单位根据上级审计部门安排或本级政府的要求开展审计,21.31%受访者的所在单位2 ~3 年开展1 次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90.16%受访者的所在单位根据上级审计部门安排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8.20%受访者的所在单位根据本部门培训计划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对于审计过程中缺乏的专业人才,75.41%的受访者认为缺少计算机类专家,其次为缺少经济类专家、环境保护民生类方面的专家,分别占14.75%、8.20%。总的来看,审计力量难以满足审计任务的需求成为审计人员在人员配置方面一致认同的问题。

(二)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1.政策执行

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总体事项量化评分为4.23,说明审计人员对各重点内容都比较关注。在政策制度落实执行方面,评分最高的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量化评分为4.75,其次是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2.审计资金

在审计资金重点关注方面,量化评分较高的是财政财务管理(4.52)、政府性债务管理(4.15),最低的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评分只有3.76。由此可见,目前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重点集中在财政经济方面,对生态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关注略低,不利于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审查[2]。

(三)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情况

1.组织方式

50.82%的审计,根据本级或上级的安排进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调查;37.70%的审计,由审计厅下达部署,进行异地交叉审计;11.48%的审计,由联合审计组开展联合审计,说明目前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开始运用联合和协作审计的方式方法。在审计信息共享方面,绝大多数(72.13%)审计单位与财政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18.03%的审计单位未建立信息共享。在与其他职能部门建立的配合制度方面,36.07%的审计单位建立了信息交互平台,以上说明审计部门主要和财政部门信息交流密切,与其他部门交流略有不足,目前在审计资源交流与配置方面并不积极。

2.技术方法

75.41%的审计人员倾向于选择分析性审查、重要人员访谈等传统审计技术,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方法运用偏少。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详细程度方面,仅11.48%涉及全部方面的指标,45.90%涉及部分重要指标,审计评价不够全面。

(四)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

1.结果公告

18.03%的审计机关曾向公众公告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而81.97%未公告;就结果呈现形式而言,目前基本采用以审计报告形式呈现,占86.89%;就审计结果的公开形式而言,37.29%通过审计公告的形式,47.46%通过具体项目审计结果公告;对于结果公告内容详细程度,78.69%选择不公布,仅3.28%受访者所在单位公告所有内容。综上可以发现,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程度较弱,大部分单位都是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在内部流转。

2.整改情况

44.26%的受访人表示在审后会继续跟踪整改情况,其余受访人可能由于资源、审计距离等现实原因,不能进行全面跟踪,但会适时查看问题整改情况。可见,在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中,对审后问题整改情况具有较高的关注度。

三、审计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相矛盾

“审计人员稳定性差,审计资源短缺”的量化评分为4.17,说明大部分审计人员达成了共识,审计力量难以满足目前审计任务的需求。一是供给力量不足。由于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对县、区长任职期间的各方面进行跟踪,任务重,涉及面广,而审计人员数量和精力都不足以有效完成审计任务。二是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对县、区长任职期间的各方面进行跟踪,往往审计内容跨度大,涉及经济、政治、民生、生态等多个领域,对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需要对政策制度、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了解。

(二)评价指标不够明确

“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不明确”的量化评分为4.11。一是责任界定困难。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跨度大、数据样本多,对其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地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3]。二是评价指标的选取差异性大,由于目前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要依据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责任审计政策,评价指标层次不一,且大多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判断,往往得出的审计结论不可靠。三是评价指标不全面。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大多数为经济类指标评价,缺乏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县区级的综合情况。

(三)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不健全”的量化评分为4.03。从问卷对审计结果公告、结果呈现形式、结果公告内容详细程度三个方面的调查,可以得出其审计结果公开透明化程度低阻碍了公众监督作用的发挥,不能让公众了解县区级经济责任的效益性。另外,结果运用对问题整改情况也是尤为关注,可能由于资源、审计距离等现实原因,部分受访人不能进行全面跟踪,民众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低而让大众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影响了审计结果运用的执行力度[4]。

四、结论及建议

(一)协调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匹配度

协调整合审计资源,建立各部门信息交流系统,加强审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入社会审计等外部审计资源,建立健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审计沟通系统;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从内外督促审计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引进专业复合型人才,充实审计团队。

(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按照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所涉及的各具体领域,设计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审计评价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把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量化处理部分定性指标,不设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只考虑各个指标的增长变化[5],推动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三)提高审计报告和结果运用的透明度

建立健全县区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高审计结果的公告率和透明度;在审计部门网站上及时公开审计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努力实现舆论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相互补充,提升政府部门的效率和效益[6]。此外,增强经济信息的透明度还能够揭露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防止其他相关单位重蹈覆辙,同时形成压力,督促后续整改工作。

猜你喜欢

区级受访者问卷
天津市总多项举措推动“区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落地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问卷网
县区级社情民意调查方法初探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