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税收视角看天津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状况

2023-06-21李文静

天津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贡献天津税收

◎文/付 强 刘 怡 李文静

上市公司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从近三年数据看, 天津上市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天津市税务局从税收视角对天津上市公司近三年经营税收状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

一、积聚动能稳健发展,引领支撑作用显著

截至2022 年,沪深北证券 “天津板块” 上市公司共70 户, 共涉及12 个行业门类,其中制造业41 户,户数最多,占比58.6%。2022 年内新增上市公司7 户, 集中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创新驱动效应和发展后劲凸显, 上市公司是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为天津地方财税收入的增长作出突出贡献。

(一)企业经营稳定向好,运营质效稳步提升

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近三年, 在经济下行及国际形势严峻等多重冲击下, 上市公司表现出良好的抗风险能力,2022 年营业收入规模达到近2000 亿元,近三年的营业收入规模年均增长率26.5%,近三年的年末资产总额增长率分别为5.5% 、10.7%、16.3%。 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存货周转速率由2020 年的5.4%增长到2022年的6.9%, 年均增长率12.7%, 应收账款周转率由3.7%增长到5.7%,年均增长率1.9%, 资产负债率由35.2%下降至28.3%,存货流动性、 资产结构及资金使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融资规模稳步增长, 三年来上市公司股本的平均期末余额为921 亿元, 三年增长率分别为7%、9.2%、7.6%。

(二)税收贡献能力突出,直接税影响举足轻重

纳税规模稳健扩张,2020—2022年, 上市公司户群(以下简称“户群”)实现税收逐年增长, 上市公司以占天津0.038‰的户数,每年贡献的税收占比分别是1.2%、0.9%、1.7%; 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还原后三年可比增速26.2%,比全市还原后税收可比增速6.73%快19.5个百分点。税源发展活力足,从增值税发票数据看, 销售开票额年均增长率39.9%,超过全量开票额27.97个百分点,购进开票额年均增长率47.4%,超过全量开票额34.64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保持着良好的活跃度和发展信心。 户均纳税能力表现良好, 三年来税收规模达亿元的户数分别是8户、6户、11户, 户均纳税超过5000万元, 上市公司体现出强大的税收贡献能力。 直接税影响举足轻重, 直接税在户群所占份额逐年增长,由2020年的64.4%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76.7%,其中个人所得税年均增速37.4%,远快于其他各税种。

(三)地方级收入贡献高于天津平均水平, 制造业和龙头企业表现优异

从地方级收入贡献水平看,三年来上市公司实现的地方级税收保持稳步增长,占户群实现的整体税收收入比重保持在四成左右,占天津地方级收入比重分别是0.99%、0.86%、1.67%;2022 年实现地方级税收同比增幅64%, 与当期全市同比降幅16.0%相比, 上市公司起到积极的正向拉动作用。 从行业门类角度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近三年贡献的地方级收入占户群地方级收入六至七成,占天津制造业地方级收入比重分别是2.9%、3.2%、4.6%(见图1),制造业对地方经济的税收贡献能力不断增强。 从龙头企业的情况看,三年来税收达亿元的企业分别是2户、3户、5户,贡献地方级收入占户群地方级收入比重分 别 为 36.2% 、38.3% 、70.5%, 龙头企业对地方财政的创收能力快速攀升。

图1 天津上市公司实现地方级税收收入统计

(四)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地方税收贡献大, 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作用显著

现代化产业企业数量超六成。全部上市公司户群中,智能科技、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个现代化产业的企业共43 户,占比61.4%,天津上市公司的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强劲。 装备制造业近三年贡献的地方级税收年均增长率31.5%, 利润总额年均增速75.8%, 收入利润率由7.2%稳步增长到9.9%,资产负 债 率 由 46.1% 降 到36.9%, 企业发展蹄疾步稳。新兴产业生物医药进行地方税收贡献突出。 生物医药行业以11.4%的户数实现的地方级税收占户群比重达三成, 近三年贡献的地方级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3.9%、7%、28.2%, 其中2022 年户均实现的地方级税收收入是户群平均水平的2.4 倍。

(五)内资企业经营规模稳步扩大, 外资企业盈利能力较强

从企业数量和经营规模看,内资企业具有绝对优势。在70 户上市公司中,内资企业60 户,占比85.7%。 其中国有企业28 户, 民营企业32 户;外资企业10 户,占比14.3%。 内资企业在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相比2020 年增长1.6 倍,近三年,内资企业每年户群营业收入占比均超过九成, 年均增长率26.5%,经营规模在户群中占据绝对优势, 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从盈利水平和税收贡献情况看, 外资企业优势明显。近三年,外资企业创造的利润总额占比由2020 年的20.2%增长至2022 年的79.6%, 盈利能力优势明显。外资企业入库税收占户群比重由7.5%增加至37.8%,税收贡献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外资企业近三年贡献的地方级收入占比由9.5%增长到37.9%, 平均增速147%,远高于国有的-16.9%和民营的16.8%, 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能力更为突出。

二、准确把握机遇和挑战,发展质量尚需密切关注

稳中向好、 稳中求进的资本市场始终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当前,上市公司增势良好的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平衡现象,需要予以关注:

(一)上市公司规模较小

截至2022 年12 月31日, 天津境内上市公司总户数70 户, 在全国31 个省市A 股上市数量排名位列第17 名,占A 股上市公司总户数5067户的1.38%;2022年当年新增上市公司7户, 增幅11.1%,新增户数在全国排名位列第13名, 占当年A股新增上市公司424家的1.65%,从总量规模和增量规模看,天津上市公司都远低于其他东部沿海省市(见表1)。

表1 上市公司各省市排名统计

(二)国有企业营收创税能力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 在户群入库税收规模攀升的同时, 整体营收的创税能力却呈下滑趋势,户群入库税收(见图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020年的3.2%下降至2022 年的2.9%,从注册类型角度看,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营收创税能力不足导致。从2022 年百元营业收入创造的税收收入来看, 国有上市公司是民营的64.6%、是外资的8.3%,三年间创税能力的年均降幅28.35%, 三年来在户群中均处于最低水平。

图2 天津上市公司百元营业收入创税情况统计

(三)行业税源分布不均衡

分行业门类看,近三年,交通运输、采矿业、制造业三大行业实现的税收占户群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3.4%、89.1%、99.8%。 其中,2022 年三大行业户均税收收入超过亿元, 是其他行业税收的241.5 倍, 税源的行业集中度高, 税源税收的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智能科技产业尚需发展壮大

做优智能科技产业,是天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税收数据显示, 天津上市公司中智能科技企业的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现有智能科技行业上市公司9户,占比12.9%,其近三年创造的地方级收入在户群中占比分别为4.9%、0.7%、0.1%,收入占比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智能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百元营业收入创造的地方级收入三年降幅分别为-30%、-92%、-86%, 营收创税能力也在下滑。

(五)成本管理仍需加强

从企业成本管控方面看,2022 年与2020 年相比,户群的营业成本率增长4.9个百分点, 户群职工人均薪酬升高28 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2022 年,户群的成本利润率较同期下降16.8 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 天津上市公司在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 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成本管控决策。

三、全力推进协同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围绕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凝聚合力,抓住恢复关键期,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资本市场, 带动引领天津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

继续抢抓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政策机遇,坚持“企业自愿、市场主导、政府支持、依法规范”的原则,结合天津企业上市三年倍增目标以及产业现状和区域特征, 制定促进企业上市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 积极推进具备上市条件企业的上市步伐, 努力实现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翻番, 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同时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 成长性强的企业作为上市公司梯队, 壮大上市公司后备队伍, 适时对上市后备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针对目前天津上市公司面临的行业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锚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十项行动”,结合《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 继续巩固壮大现有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助推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聚集, 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的整体带动效应;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鼓励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发展壮大, 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度倾斜, 促进经营规模和经营质效实现双提升, 将资本市场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成效充分释放出来。

(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主动作为, 打好营商环境“服务牌”。 进一步强化扶优限劣的监管机制, 完善各经济部门服务帮扶引导,建立“定制式”帮扶,服务好重要产业、 重点企业、 重大项目。 全方位全流程对接上市公司期盼诉求, 加快响应速度、加大支持力度,坚持从数据看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帮助企业补短板、强弱项,提高治理水平,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结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帮助国有上市公司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优做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名片效应。

猜你喜欢

贡献天津税收
如果天津有“画”说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天津卷
《天津之眼》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天津
税收(二)
税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