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匐行性斑秃1 例

2023-05-12徐晨琛杨佼王俊慧

关键词:额部枕部颞部

徐晨琛,杨佼,王俊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 岁,因脱发半年余,于2019 年11 月26 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脱发,以额部、颞部及枕部发际线为重。既往过敏性鼻炎10 余年,未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2 年,未予特殊治疗。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患者一般情况可,系统查体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侧颞部、枕部毛发明显稀疏,呈带状脱发,头皮及头发无油腻感,拉发试验阳性。指甲未见异常,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59 g/L↑,红细胞计数6.03×1012/L,余无明显异常;血清铁无异常;维生素B12 无异常;叶酸9.01 ng/mL↑;25-羟维生素D 9.6 ng/mL↓;甲状腺功能示促甲状腺激素0.001 5 mIU/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1.65ng/dL↑,血清总甲状腺素13.9μg/d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291 IU/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4.79 pg/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1.69 IU/m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2.86 IU/mL↑;免疫指标抗核抗体均质型1∶100,血清可溶性核抗原、类风湿因子、补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 均无异常;总IgE 212.16 IU/mL↑。皮肤镜检查:额部、颞部及枕部部分毛囊口消失,可见黑点征及少量毳毛样发。

图1 患者治疗前临床照片

诊断:匐行性斑秃(Ophiasis)。

治疗:予依巴斯汀片20 mg/次,1 次/d 及中药口服治疗,外用米诺地尔溶液,治疗9 个月,患者自觉头发脱落数目减少,毛发密度增加,复查拉发试验阴性,目前患者仍在随访之中。

2 讨论

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是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匐行性斑秃,又称带状斑秃,最早由希腊哲学家Celsus 命名,是AA 的一种少见亚型,属于重症AA,最新的系统综述认为该型的发病率约0.02%(AA 发病率约2%)[2]。本型临床表现为颞部、枕部区域毛发脱失,呈蛇状或带状分布。部分患者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家族史,部分患者可伴有特应性体质。辅助检查方面,部分患者可见感叹号状发。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终毛数量弥漫减少,与其他类型AA 相比,有更大的概率发现毛球周围淋巴细胞浸润[3-4]。

本病主要与女性型脱发和牵拉性脱发鉴别。部分女性型脱发可以颞部受累为主,但临床表现上,脱发的分布不呈带状,多数患者有雄激素性脱发的家族史,且皮肤镜下可见毛发直径粗细不均,毛发直径异质性增加,即同时存在不同直径的毛发——毳毛、细发、中间发和粗发[5]。而本例患者脱发呈带状,枕部亦有受累,无类似疾病家族史,而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皮肤镜下可见少量毳毛及感叹号发,后者在雄激素性脱发中不常见,可协助鉴别。而牵拉性脱发常与某些头发打理习惯所造成的创伤相关,比如梳很紧的马尾、梳辫子等,常见于女性,是一种创伤性脱发,临床表现为额部、耳上、枕部下方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脱发,早期改变发型,脱发可恢复,皮肤镜下早期可见毛囊周围红斑、毛发变细、密度减低等,偶可见毛发管型,而晚期瘢痕形成,可出现由于毛囊纤维化而形成的白点。本例患者无长期扎马尾的习惯,皮肤镜下无相关改变,故暂不考虑该诊断[6-7]。

匐行性斑秃预后较差,自发缓解率极低,在治疗方面对一般常规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外用或皮损内注射、外用米诺地尔等均抵抗。目前报道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非索非那定、补骨脂素光化学疗法(PUVA)、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局部免疫治疗、微针治疗等,但均为个案报道,有效率不确定,有循证依据的治疗手段暂无报道[4,8]。本例患者口服抗组胺药有一定疗效,考虑原因可能是,其既往过敏性鼻炎病史,血清总IgE 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特应性体质,抗组胺药可以抑制肥大细胞在毛囊周围的脱颗粒,同时抑制由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1 型细胞间黏附分子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MHC-1)类分子在毛囊上皮和毛乳头的表达[9],因此治疗AA 可能有效。综上该型病例较为少见,对一般治疗抵抗,本例经口服抗组胺药及中药治疗后,病情部分好转,见图2,目前患者仍在随访当中。

图2 患者治疗后临床照片

猜你喜欢

额部枕部颞部
改良发际内切口在额部脂肪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C臂机联合颞部微创切口在颧弓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内窥镜辅助中面部提升术的颞区解剖学研究
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24例临床特点分析
自体脂肪填充额部术后是否间断冰敷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早期康复治疗和电针联合治疗对老年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影响分析
短篇报道双颞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致右颞侧肿胀突起一例
A型肉毒毒素联合Lux1540-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额部皱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