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在小面积严重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2023-05-12马清昌刘燕徐伟

关键词:柱状移植术微粒

马清昌,刘燕,徐伟

(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烧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患者皮下组织损伤,且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由于皮下组织损伤严重,超出机体自身修复能力,从而易诱发烧伤创面感染,迁延创面愈合时间且加重患者身体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2]。目前,临床中对于小面积严重烧伤创面常予以柱状微粒皮移植治疗方案,通过在烧伤创面覆盖全层真皮的微粒皮,从而减少或阻断细菌(或真菌)感染,有利于促进患者烧伤创面愈合,从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3]。但有研究报道,部分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在接受柱状微粒皮移植治疗后,由于传统敷料更换较为频繁,加之敷料水润性较低,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换药过程中出现敷料黏连、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延长了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且增加患者更换敷料时的疼痛感,患者满意度较低[4]。随着新型生物敷料相关研究的不断进展,既往研究表明,对大面积Ⅱ度烧伤患者行柱状微粒皮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新型生物敷料,有利于增加皮肤润湿性,从而减少患者换药过程中敷料黏连发生率,继而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5-6]。但目前临床研究中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应用于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实践研究数据有限,临床疗效尚无统一定论。为此,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接诊的116 例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进行研究,以分析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在小面积严重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1 年2 月接诊的116 例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58 例,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研究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表1 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烧伤专科手术分级评估方法专家共识(2019 版)》[7]中严重烧伤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均为Ⅲ度烧伤且烧伤面积<15 cm;③年龄>18 岁;④烧伤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期且无愈合倾向;⑤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肌腱或骨质外露;②入组前3 个月内接受外科手术;③肝肾功能严重障碍;④心脑血管疾病;⑤合并肺病传染性疾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1.2.1 新型生物敷料制备 取新鲜全厚猪背部皮肤,使用切皮机0.5 mm 左右厚度断层皮片,使用清水冲洗后,使用碘伏浸泡消毒。消毒后将其加入丙二醇、吐温80、橄榄油及蒸馏水配制的软化液中软化24 h,取出,使用生理盐水冲洗3 次后吸干。置于含络合碘及抗生素保存液的消毒塑料袋中并使用γ射线照射后备用。

1.2.2 基础治疗 2 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创处理,清除创面坏死皮肤及组织后使用生理盐水和医用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并行积极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

1.2.3 对照组予以柱状微粒皮移植治疗 于患者股部使用0.8 mm 环钻垂直提取携带全层真皮柱状微粒皮,并将提取后的柱状微粒皮存放于生理盐水纱布备用。再次确定患者烧伤创面清洁完成后,使用毛囊种植笔将柱状微粒皮种植于新鲜肉芽创面,约5~10 个/cm2,种植完成后使用敷料覆盖创面并行加压包扎,术毕。术后3 d 清除外层敷料,检查烧伤创面有无分泌物或积液等情况,并于术后定期更换敷料。

1.2.4 观察组予以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 柱状微粒皮移植术同对照组,于患者柱状微粒皮移植术前将Ⅱ型猪胶原新型生物敷料浸润在生理盐水中,并于患者柱状微粒皮移植后取出新型生物敷料,使用手术刀在新型生物敷料上剔出若干引流小孔后,将敷料紧密贴合于烧伤创面,并延长敷料>创缘2 cm 左右,修剪创面周围多余敷料,无菌布覆盖包扎,术毕。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2 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换药疼痛程度及换药次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 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总分值0~10 分,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高。③2 次创伤评级:根据世界伤口愈合协会联盟(WUWHS)拟定的伤口敷料疼痛标准[8],敷料黏连严重且存在二次出血创伤为Ⅲ级;敷料部分黏连且出现点状渗血或渗液为Ⅱ级;敷料无黏连且可轻易脱落为Ⅰ级。④烧伤创面瘢痕增生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9]评估患者术后3、6 个月瘢痕增生情况,全表包括4 个维度(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色泽),总分值为0~15 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瘢痕增生越轻。⑤比较2 组患者创面愈合后供皮区水疱、瘙痒、破溃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以“例(%)”,予以χ2检验,理论频数<5 行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等级分布资料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d,±s)

表2 2 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d,±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

2.2 2 组患者换药次数及换药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换药次数及换药疼痛程度比较 (±s)

表3 2 组患者换药次数及换药疼痛程度比较 (±s)

?

2.3 2 组患者二次创伤评级比较 观察组二次创伤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患者二次创伤评级比较 例(%)

2.4 2 组患者烧伤创面瘢痕增生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3、6 个月VS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 组患者烧伤创面瘢痕增生评分比较 (分,±s)

表5 2 组患者烧伤创面瘢痕增生评分比较 (分,±s)

?

2.5 2 组患者创面愈合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后2 例患者出现轻度瘙痒症状,无水疱或破溃等病例;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后7 例患者出现散在水泡,4 例患者表现出瘙痒。观察组创面愈合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45%) 低于对照组(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7,P<0.05)。

3 讨论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同时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小面积严重烧伤后极易导致患者局部严重感染[10]。此外,由于严重烧伤后患者的真皮组织受损,导致组织长期缺氧且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增加了创面组织损伤程度,导致创面迁延难愈[11-12]。目前,柱状微粒皮移植术通过毛囊提取仪采集患者自身全层真皮并移植于肉芽组织内,加速微粒皮各层的增生扩展,从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阻断或降低细菌感染风险[13]。此外,张高飞等[14]研究发现,柱状微粒皮移植术较传统微粒皮移植术,患者术后植皮成活率更高,更利于患者创面愈合。但柱状微粒皮移植术虽然可通过真皮扩展缩短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但由于常规敷料更换时易黏连创面,增加创面出血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在予以小面积严重创伤患者柱状微粒皮移植术后,仍需提高敷料品质,以完善患者的治疗方案。

新型生物敷料选择猪皮等经病毒灭活并脱去细胞成分后制得的Ⅱ型猪胶原敷料,有润湿性良好、生物免疫排斥反应弱等优点,可用作患者生物敷料[15-16]。相关研究显示,新型生物敷料提高了敷料的润湿性,可有效降低患者换药期间黏连创面发生率,从而减少对患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17]。本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给予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王国栋等[18]通过对16 例Ⅲ度烧伤患者研究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新型生物敷料包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早期上皮化情况显著改善。本研究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Ⅰ级创伤评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Ⅱ级和Ⅲ级创伤评级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有利于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同时降低患者换药时创面损伤及疼痛程度。创面湿性愈合理论认为,新型生物敷料在传统敷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敷料的润湿性,有助于锁住体液水分,预防或减少创面过度渗出,从而减少了更换敷料时黏连情况的发生,减少了敷料更换次数,同时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创面二次损伤,降低患者更换敷料时的疼痛程度[19]。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术后VSS 评分虽与对照组相近,但创面愈合后瘙痒、水疱及破溃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给予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瘢痕增生情况,有利于降低创面愈合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刺激创面及创面透气性差均影响患者术后新生上皮稳定性[20]。新型生物敷料不仅有较好的润湿性,同时有良好的透气性,可降低患者创面积液,更利于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提升新生上皮稳定性,从而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创面二次损伤,降低患者更换敷料时的疼痛程度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柱状移植术微粒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在K2O—Al2O3—SiO2系致密瓷中原位合成莫来石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