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锰酸钾脱色法在恶性黑色素瘤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2023-05-12刘鑫鹏顾安康李鹏贾文娟王紫阳张理涛

关键词:高锰酸钾黑色素脱色

刘鑫鹏,顾安康,李鹏,贾文娟,王紫阳,张理涛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有免疫原性的由黑色素细胞转化而来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MM 在皮肤癌症中所占比例虽然不足5%,但是在皮肤肿瘤相关死亡病例中所占比例高达80%[1]。在病理科的日常工作中,MM 由于黑色素颗粒的存在,致使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时,正常的组织细胞结构和形态被遮盖,同时由于黑色素颗粒在切片中显示为浅黄色至棕黑色,与免疫组化DAB 显色剂显色后颜色相近,若不进行脱色素处理,容易对切片的判读产生影响,因此在染色前进行脱色素处理是一个必要的措施。本文探讨不同浓度高锰酸钾脱色法在染色中的应用价值,以筛选更适合的脱色素浓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2013 年期间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8 例明确诊断为MM 患者的皮肤组织标本。所有组织均经过10%中性甲醛固定并包埋成蜡块,每个蜡块连续切片10 张捞至黏附载玻片,厚度为4 μm,70 ℃烤箱1.5 h 备用。

1.2 主要试剂 0.10%、0.25%及0.50%高锰酸钾溶液(将0.2 g、0.5 g 及1.0 g 高锰酸钾粉末分别溶于200 mL 蒸馏水中配制成,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2%草酸水溶液(将4 g 草酸粉末溶于200 mL 蒸馏水中配制成,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磷酸盐缓冲液(PBS,0.01 mol/L,pH 7.2~7.4,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木素[福晨(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伊红(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EDTA修复液(pH8.0,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100 一抗(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用型酶标二抗(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B 显色液(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脱色素方法 切片常规脱蜡至水,蒸馏水洗,入PBS 平衡5 min×2 后取出分为3 组。①分别浸入0.10%、0.25%、0.50%高锰酸钾溶液中,10 min后取出2%草酸漂白30 s 并观察,3 组切片色素依然存在,但残留色素随着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②将所有切片再分别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10 min 后2%草酸漂白30 s 并观察,发现0.25%和0.50%浓度组色素完全消失,而0.10%浓度组中的色素除组织本身色素较少的完全消失外,色素仍有部分残留,见图1。③取出所有切片,流水冲洗1 min至蒸馏水,入PBS 平衡5 min×2,后续分别行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图1 色素多与色素少标本切片经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脱色20 min 后对照

1.3.2 HE 染色 所有蜡块各4 张切片常规脱蜡至水,①选取其中一张切片,不行脱色素处理,直接常规HE 染色;②选取另外3 张切片,分别以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脱色素处理,后续同常规HE 染色步骤。

1.3.3 免疫组化染色 为进一步探讨脱色素处理在免疫组化方面的应用价值,将切片常规脱蜡至水,①选取其中一张切片,不行脱色素处理,直接常规免疫组化染色,以做对照;②选取另外3 张切片,先进行抗原修复,再分别以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脱色素处理,后续同常规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2 结果

2.1 HE 染色结果 对未进行脱色素处理的切片行常规HE 染色,镜下显示有大量棕黑色色素沉积,见图2。经不同浓度脱色素处理的切片亦行HE 染色,镜下显示0.25%和0.50%浓度组黑色素均消失,0.10%浓度组还有残留部分黑色素颗粒。但0.50%浓度组在染色的过程中,切片或发生组织周边卷曲翘起或发生严重脱片,致使无法对切片进行准确判读。0.25%浓度组染色后切片的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脱片或卷曲现象出现,视野干净无黑色素颗粒,见图3。

图2 未脱色素切片(HE 染色×100)

图3 脱色素后切片(HE 染色×100)

2.2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常规HE 染色结果有相似性。观察未进行脱色素处理的免疫组化切片,发现有棕黄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沉积,见图4,对正确判读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而经过脱色素处理的切片中:①0.50%浓度组在进行免疫组化的过程中即出现严重脱片或卷曲现象,甚至部分组织无法后续操作,无法进行判读;②0.25%组几乎未出现脱片现象,组织结构清晰完整,阳性定位基本准确,脱色效果尚可,见图5、表1;③0.10%浓度组因色素较多组织中残留部分黑色素颗粒,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判读,从而造成假阳性。

表1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脱色素结果对比

图4 未脱色素切片(S-100 染色×40)

图5 脱色素后切片(S-100 染色×40)

3 讨论

黑色素颗粒存在于MM 中,颜色可由浅黄色至棕黑色,且不易去除,对其常规处理HE 染色或者免疫组化染色后,依然存在于组织中,会对病理诊断产生影响。黑色素有强还原性,可以与强氧化剂高锰酸钾反应,达到脱色的目的[2]。较好的脱色素法应兼具脱色后保持组织本身完整的组织细胞形态、脱色素完全、不影响抗原抗体的结合。截止目前,既往报道的脱色素方法很多,诸如:高锰酸钾脱色法[3-4]、酸化高锰酸钾法[5]、过氧化氢法[6-7]、双重氧化法[8]等,但是在病理科的平时工作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依然是高锰酸钾脱色法,此法优点在于相对于过氧化氢法较快速,相对于酸化高锰酸钾法更温和。

从本实验来看,0.25%高锰酸钾溶液脱色素总体效果优于0.10%浓度组和0.50%浓度组,相对0.50%浓度组更加温和,不易出现脱片,能获得结构完整无色素颗粒的切片。但是,与既往报道相比,本研究还发现0.10%浓度组在脱色素的过程中,如果组织标本本身含有的色素较少,此浓度在20 min 终止脱色时,也可以达到使色素完全脱去的目的,同时因为所用浓度降低,也可能会减少强氧化剂对抗原的影响[3-4]。

S-100 在正常的黑色素细胞、神经鞘细胞、肌上皮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朗格汉斯细胞,以及这些细胞来源的肿瘤均可阳性表达,同时也是MM十分敏感的标志物,阳性率可达95%以上,在病理诊断中为经常使用的抗体之一[9]。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对切片脱色素并行S-100 免疫组化染色,0.25%浓度组可以获得组织完整结构清晰的切片,并且免疫组化定位基本准确,对抗原几乎无影响。而0.50%浓度组会出现卷曲或严重脱片现象,0.10%浓度组可能会含有未脱净的黑色素颗粒,从而影响判读。

综上所述,0.25%高锰酸钾脱色法适用于大部分含有黑色素的组织切片,若组织标本本身含有的色素较少且颜色较浅,也可选用0.1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处理。

猜你喜欢

高锰酸钾黑色素脱色
高锰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测定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产胞外黑色素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脱色速食海带丝的加工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贝复舒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高锰酸钾眼部烧伤的疗效观察
应用D301R树脂对西洋参果脱色工艺研究
玉米阮脱色用活性炭的筛选及其脱色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