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2023-04-05杨彦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政思维教育

杨彦凯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2370)

1 用科学思维增强学生发展韧性

掌握科学思维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培养学生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够增强学生发展韧性,是为学生在现实生活提供个体性支撑。教育者要准确把握6大思维的哲学智慧、科学内涵和新时代特点。

1.1 强化学生战略思维意识

战略思维着重培养学生有世界眼光的大格局、大视野、谋大事。战略思维是见微知著、总揽全局、把握形势的能力,遇事能够率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各类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着眼长远、着眼大处,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并拓宽视野。

1.2 强化学生历史思维意识

军媒揭露10起抹黑英雄行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虽古已有之,然今为尤烈,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乱人心[2]。运用历史教科书,以历史之目观之听之看之,无不有解,思政教育要承担起学生历史自信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历史主动精神。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要学习历史知识。不学史,无以立。只有学历史,才能把握历史规律;只有学历史,才能摸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学历史,要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学“四史”,并把学到的知识联系现实,缓解课堂是理论没有涉及的困境,在此循环往复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时,此过程也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以提升,达到了培养学生善于把活生生的现实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育目标。

1.3 强化学生辩证思维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意义重大。[3]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灵魂,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攻坚克难的思维法宝。[4]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必须要辩证看待多元文化,反对错误社会思潮如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拜金主义等,阻断学生当“看客”“吃瓜群众”“无所谓”“佛系青年”“躺平”……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使学生能够调节情绪、关注自身成长成才。

1.4 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正在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学生创新思维养成是立足新时代专业发展新问题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对理论学习的反思,并以调整实践学习方式。以此立足专业学科发展本真逻辑,窥探专业发展背景、专业发展前沿,而找到自己发展动力。上述这种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因境制宜是学生科学思维建立的过程,这种知难而进的能动性是思政教育所期许的结果,学生克服思维障碍,超越陈规,非形而上学的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思想进步和创新发展的获得成果。

1.5 强化学生法治思维意识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要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物的准绳,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5]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首先,通过思政课学生已然了解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形成发展过程,清楚我国现行法律是尊重和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体现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超越了历史上各类型的法律。其次,“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破窗效应”有力说明法的执行的重要性,不知法不免责,违法就会受处罚,如果不严格执法,法律就形同虚设,失去法律的权威,结果如同无法。只有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才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最后,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要根据校情和学生实际积极作为,既不能罔顾校情、学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学习践行宣传法律知识,设计规则活动、营造普法氛围,使学生努力成为信仰法律的先锋。

1.6 强化学生底线思维意识

新时代教育发展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6]“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出了迈向教育强国的动员令,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半部论语,育人为先;时代中国,文化为先,人才为先,体育为先,健康为先,都是育人为先。教育要引导学生掌握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教育强国的道路上要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实现长远发展。

2 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自信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核心课程,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课,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说明了“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质量变革、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之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把握以下关键:

(1)把“理”讲透。讲道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何为理?“理”左为“玉”,右为“里”,欲解玉知玉,先要观察玉中纹理、纹路,再顺其纹路下功夫。理之与人,犹路也。人皆依理而思,依理而行。“亲其师,信其理,方能从其行。”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说道:“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做到把每一门课中的概念讲清楚、观点讲透彻、逻辑讲明白,使学生掌握该理论的发展过程、内涵、本质、特征、价值、意义等问题,同时还要明确告诉学生要如何做、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如何长期坚持做下去等实践问题。

思政教育要以科学理论育人,教人辨是非,知善恶,识美丑。就像下雨,下到地里,滋润人心,深根固蒂。讲理说理是思政教育的基本任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把握精髓,环环相扣,以抽丝破茧的形式,从概念、命题、判断再到推理、归纳、提炼总结,形成完整教学理路。教师只有思理顺畅、学理扎实,把理论讲透彻,理才能建立起来,矗立在学生心里,以理立于天地间,使学生能够用真理来支撑自己思考,用真理来做出科学判断,照亮自己成长之路。

(2)用“情”感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使写在书本上的理论活起来,教师需要用情、用爱来讲理,构成情理,使情理交融,以深情直击心灵、打动人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且情绪是会传染的。思政课不是搬起面孔来训人,更不能来吓人,思政工作者不能像戴了面具一样面无表情。要用热情点燃热情,用光明启发光明,用满腔热情的爱去传递爱。用情链接教育主客体,教师要带着真情实感投入教学中,课堂中有忧患、有愤怒、有抒情、有欢笑,以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真挚感情讲课,传递的是理论情感力量,师生同悲同喜,达到以情动人之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谈道“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

(3)把“事”讲活。理论是无声的,生活是丰富真实的,理论来源现实出自实践。把课堂“活”起来,“经史合参”是讲好理论课的好方法,思政教育在课上课下要成为善于讲故事的能手。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沓大道理,好的故事,引人入胜,情景动人,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半条棉被”的故事,“国家孩子”的故事,齐天大圣的故事,等等,老师肚子里要装着一篓故事,随手拈来,活引活用,让伟大人物、普通人物都进入课堂中来,让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为理论自信做注脚。

(4)用“数”服人。讲理必须有据,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因此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心中有数”,一些必要数据要能引用确凿,脱口而出。比如,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最能证明中国人权状况;红军的平均年龄可以说明中国青年的时代担当;7000多万人口的脱贫事业是世界脱贫史上的奇迹等等,这些数据在课程中适当运用,为立论的可靠性起到了千斤顶的作用。

(5)“典”亮课堂。典籍如灯,思政教育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适当引经据典,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讲课之中,既展现了自己的文采,又活用了我国古代智慧的精髓,瞬间照亮人心,点亮课程,使课堂充满个人风格。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激活经典,传承创新。比如,《习近平用典》要经常放在手边,时常温习:讲理想,“君子先立乎其大”;讲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谈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说友谊,伯牙断琴,“高山流水觅知音”;讲爱情,“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使教育活跃起来。

(6)通俗易懂。思政教育且忌高高在上,高来高去,好像在空中飘着,说得都对,关键是要入耳,只有入耳才能入脑入心。管用的受教一定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向白居易学习,让老妪也能听懂诗歌。所以也要学会用俗语、俗话,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青年人能听懂的话。运用好学生流行语、网络语言。同时反对低俗、庸俗、媚俗霸占学生头脑。

(7)常讲常新。“新”是思政教育的魅力之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思政教育是铸魂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要守住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要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铸就民族精神之魂。思政课讲起来,不能给人一种老生常谈、面目生厌的感觉,思政课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学会守正创新的智慧,做到知识更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资料更新,用奋发向上的新时代、日新月异的新生活、耳闻目染的新故事,保持教学的新鲜活力,增添教学的吸引力。

(8)保持政治敏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课堂有自由,政治有纪律,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度,要能够“管中窥豹,一叶知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要跟紧时代热点,师生关注热点,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回应,一言中的,解疑释惑,满足学生现实关切。

3 用德行润泽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教育发展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8]。习近平总书记长期重视青年道德规范教育,并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明大德”是认清方向,“守公德”是基本要求,“严私德”是关键因素,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分割。以教育的主客体方面而言,思政教育过程是践行德行的客观条件,学生自身道德品质是主观条件,学生要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是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关键。

3.1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根据舒伯(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是逐渐具体化、特定化职业偏好。青年学生的年龄介于15岁至24岁之间,此阶段的青少年主要通过学校课内外活动、校外兼职/实习等机会对自我、对职业作初步的探索,探索后学生能够对自己和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在进行职业再定位时就能够有意地去刻画职业理想,为日后提供更大选择空间,有效避免就业焦虑。

3.2 注重培养学生向上的精神动力

精神动力是推动历史不断向前的重要力量,精神动力是激活学生成长成才的生命力。培养学生重视整体利益,强调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大学生是“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担当者,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推动者,培养、鼓舞学生向上的精神动力,对于个人和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历史意义。

从学生个人而言,一个人的状态主要是看一个人的精神,尤其是昂扬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满怀激情干事业的态度。对于当今部分学生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如价值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等是不符合成才标准。青年学生身上应该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尽管信息社会鱼龙混杂,负面信息、虚假信息、碎片化信息等充斥着学生每一处神经,加之学生思想不成熟,遇事分辨能力有限,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率先筛选负面信息,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生活所需,把正能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练就学生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从而激活学生向上向善的生命力,成就辉煌人生。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无任何制度或权力约束情境下,个体对自己、家庭、他人、集体、国家和全人类积极地选择去完成某件道义上应当的态度或情感体验。包括了个体与非集体的责任感、自律而非他律的责任感,是自爱与利他的统一。[9]教育只有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人民之需,具有鲜明特色品质的理论,才能发出科学睿智的理性光辉和震撼人心的真理力量。[10]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要求自身要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外,必须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如此方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正确判断,做好学生表率。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11]青年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活力、激情爆发正当其时,青年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思政思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