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小衔接的手工活动教学策略

2023-03-06陈成英福建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手工技能幼儿园

◇陈成英 (福建: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

在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制定教学规划,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的心思细腻而灵动,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兴趣的培养,提升手工活动教学的生动性,要将各种丰富的资源融入活动,让这一学习进程充满快乐。

一、手工活动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进行对幼儿智力的开发,还要培养和提升幼儿多元的能力,进而发挥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对于幼儿成长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园地。幼儿教师必须结合教学规划和实施策略,为幼儿开启充满快乐的教育之旅;要提升幼儿的操作技能和参与热情;要积极调动一切资源引导幼儿展开学习和探究,实施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教师要重视手工活动教学的实施,确立科学的操作理念,凸显手工活动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意义,把幼儿的课堂打造成技能和趣味的结合体,以及实施技能和情感教育的主阵地,提高幼儿感知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顺利实现幼小衔接提供可靠保障。

二、手工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幼儿手工活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实现幼儿长远发展。笔者认为,幼儿教育中手工活动教学应实施如下策略。

(一)精心设计手工活动,提升幼儿的参与兴趣

在进行幼儿园手工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规划,结合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进行充分的设计和统筹。幼儿园的手工活动教学是具有整体教学规划的,教师要围绕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要精心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手工材料,结合有趣的手工制作元素开展教学,进而保障幼儿能够兴致盎然地参与手工制作过程,感受到这一教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提升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整体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选择那些有特点的材料,经过一定的设计和艺术加工,提升手工制作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最终保障教学的有序展开。

例如,在折纸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课程设计,提升整体进程中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提供的折纸作品,让他们在一个个可爱的作品启发下,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实践动能。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充分的演示,让幼儿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进行积极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或者电子白板,进行手部动作的呈现,让幼儿产生直观的感受。教师要在实践环节加强指导,进行有耐心的指导,提升幼儿手工制作的能力,建立实践的自信心。教师要在合理展开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统筹手工制作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幼儿的整体操作能力。总之,教师要在整体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手段,融入手工制作的实践技巧,引领幼儿快乐地学习和活动,提升参与兴趣,在手工活动教学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感,在愉悦的心理感受中得到能力的进步,度过美好的幼儿园生活。手工制作活动教学,能为幼儿在一生的起始阶段养成观察的习惯,初步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学习水平和技能的提升。

(二)注重活动中的引导策略,实施科学的幼儿教育

在幼儿园手工活动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还要实施科学的规划和引导,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手工活动教学的整体价值。教师要注重整体知识和技能呈现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引导幼儿在浓郁的兴趣驱使下进入学习和探究过程,使手工活动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此外,教师要结合生活元素展开教学和指导,让幼儿感受到手工活动教学中的趣味元素是无处不在的,让他们在生活中也保持较好的创作热情,不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包含着很多神奇的元素,可以充分地借鉴和融合,进而提升手工制作的吸引力。教师要结合生活化资源的内涵,整体设计幼儿园手工活动教学的内容,融入幼儿感兴趣的元素,引导幼儿不断地探索和动手操作,最终使其具备较好的实践技能和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技能提升以及内心收获,为幼小衔接奠定稳固的基础。

例如,对幼儿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用废旧物品进行设计和改造,将其制作成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不仅可实现废物利用,也可帮助幼儿养成节约和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卫生纸的卷筒,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可以给卷筒涂上颜色,做成小蜜蜂的身体,再用卡纸剪出翅膀,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蜜蜂就制作完成了。教师要发挥在教学进程中的引导作用,尊重幼儿的心智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促进幼儿有效感知,让他们在手工活动教学中探寻活动的奥妙,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操作理念和教学规划能力,结合生活资源使用,提升幼儿教育的灵动性和有效性,促进幼儿参与手工制作积极性,从中获得感知和进步,进而获得较好的动手实践技能以及实际认知能力。

幼儿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实施科学的设计和引导策略,发挥自身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搜集生活中有趣的资源,推动教学进程。教师要注重手工活动教学的实践性,尽最大努力拓展资源种类,创设丰富的情境,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开展综合利用,提炼教学价值。在手工活动中,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探究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升,让幼儿在参与手工活动中获得极大的乐趣,提升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生活中手工制作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幼儿教师应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科学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手工活动教学中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感悟能力。因此,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元素,结合自身的指导,简化手工制作过程,提升教学实践价值,促进幼儿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养成。

(三)开展手工作品评比活动,激发幼儿的创作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积极设计各种活动,发挥活动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提升幼儿创作热情,还要更好地体现手工活动教学成果,进而检验教学质量,为后续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经验。教师在开展手工活动教学时,应设计各项内容和多层次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智力水平。为此,教师不仅要做好扎实的课堂教学,还要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在创新和实践理念的指导下,发挥活动本身应有的作用,在具体手工操作中检验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教师可以利用手工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自主探究意识,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教师要在活动中设置有效的提升目标,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促进幼儿积极地参与创作。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幼儿园手工活动课程的比拼和展示,在此过程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合理规划评比标准和操作流程,采用激励的方式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鼓励幼儿创作出丰富多样的手工作品。

例如,在“中秋佳节月儿圆”活动中,教师设计比赛的规则,指导幼儿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材料资源,通过手工制作,创作符合节日氛围的手工作品。这样就会为幼儿的创作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提升作品的丰富性和灵动性,表现出幼儿的个性特征,凸显幼儿手工活动的创新性、新颖性。为此,教师要在中秋节情境的渲染和描述中,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在自主、自由的创作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艺术想象能力,让幼儿在愉悦状态下,表现出自身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幼儿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并结合活动开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幼儿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还要充分发掘活动的教育价值,用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素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活动作为教育的媒介,吸引幼儿探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心智发展水平和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效果,用教学元素的多元化,激发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开启全新的教育历程,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四)结合手工活动教学,促进幼小衔接能力提升

在幼儿教育中,幼小衔接的能力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结合手工活动教学,提升幼儿的操作技能,获得较好的幼小衔接过渡效果,实现操作技能和内心适应能力的同步提升。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不仅需要确立一定的知识技能目标,同时还要提升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要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让幼儿接受更高挑战,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在手工活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的生活元素或者能力目标,实施有效的渗透。例如,通过儿童创意画等元素,引导幼儿去感受小学生的生活,让幼儿降低对于小学学习生活的畏难情绪,树立较好的情感态度。手工活动教学,还能提升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想象力,进而为他们升入小学的学习奠定技能基础。

三、结语

在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实施策略,充分利用自身的设计能力和理念营造手工活动氛围,凸显这一教学和实践的价值,引导幼儿逐步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制作水平。教师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指导,促进其创造水平的提升,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水平,为后续的技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手工技能幼儿园
高级技能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爱“上”幼儿园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手工DIY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