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创新对策

2023-03-06漆应全甘肃武山县山丹镇贾河九年制学校漆窑教学点

小学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漆应全 (甘肃:武山县山丹镇贾河九年制学校漆窑教学点)

现阶段,小学教师和家长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学生分数方面,这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现象,会严重影响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了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教学课堂创新,有效创新教育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进而确保教学更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创新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知识具备抽象性,需要小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样他们才可以有效掌握更多数学知识,促进能力的提升。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应用更具创新性的模式和手段,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弥补当前阶段数学教学的不足,科学合理地将教学图片与视频等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可以直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深入地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对世界充满好奇心,通过视频和图片可以确保课堂的吸引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小学数学资源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数据库,这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更多帮助。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数学教学素材,不仅可以了解教学要点,同时还可以吸取更多的经验,通过多种方式有效进行科学化教学,提升整体教学的可靠性。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前教学情况科学合理地设定任务,选择更具针对性与适宜性的教学素材,调动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真正实现科学教学,并且有效减少不足。这对于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是非常有利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存在的问题

如今,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广泛地融入各个学科教学当中,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具备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种形势下,学生与多媒体接触的频率不断提高必然会导致其接触电子设备,然而学生一旦没有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就可能使得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升。而且,电子设备还有一定的辐射,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加上信息技术的运用,于是就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发挥,有的学生甚至会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此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使用的课件,通常都是事先制作好的,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优化,一些教学资源不符合小学生发展,一旦难度过高还会导致学生无法思考与消化,这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其思维受到限制。因此,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必须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加强教学创新,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又不可对其过于依赖,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科学化教学,体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对策

(一)增强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拓展多种学习方法,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内容,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整体教育效果。例如,在关于“图形运动”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讲解对称图形和图形平移旋转内容。很多数学教师认为这一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只是让学生进行图形转换,因此对此不够重视。但是,观察图形是为学生日后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而且书上的内容有限,导致学生对图形运动的了解不够充足。所以,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对称和平移旋转内容并对知识进行创新,收集其他常见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总结教学内容时,还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自己思考设计一些图案,并通过新知识内容的拓展,使得学习范围得到扩展,产生更多的想法,从而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师需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创设更具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应用适宜性,以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科学合理地将相关设备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完善知识教学。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这一知识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事先让学生对其内容有简单的了解,随后通过设置预期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清晰地展示本节课重点内容,让学生按照教师所布置的内容逐步地进行预习,从而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以便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某一个问题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搜集问题,在多媒体的整合下真正实现科学化教育,让学生为全班同学进行知识讲解。这样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内容拓展,以多种方式为学生演示课堂知识内容,提升教育的整体价值,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功能强大,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拓展知识教学,并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和利用,寻找适合当前教学的方法,以解决不足。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应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实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提高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以讲解“分数”的知识为例。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引导,才可以让学生了解分数所代表的含义,充分掌握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在日后学习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分数。而且教师在创设教学方案之后,还应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以便更好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中。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师需拓展教学模式,并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整体教学价值。在教学中,必须全面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情况,有效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烘托课堂氛围,以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要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课程教学知识有效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的形式,让学生更为充分地掌握重点知识。例如,在关于“小数”的教学中,学生对小数的概念不了解,而且在以往学习时也没有听说过小数。为了能够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内容。同时,合理运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小数用法,可以丰富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小数知识。

(五)巩固数学教学探索成果

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帮助,为了实现科学化教学,教师就应注重探索,加强教学形式的创新,依据实际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化手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加强问题反馈,掌握当前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从信息技术绘图工具的使用、教学视频观看、PPT教学环节问题回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师生共同探索寻找学习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不断丰富数据库,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便进行综合考评,促使信息技术应用更加科学,为学生的学习及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技术应用环节,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策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