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运用

2023-03-06甘肃广河县城关第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内容

◇马 燕 (甘肃:广河县城关第二小学)

小学英语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掌握基本英语沟通能力和语法知识的重要作用,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正式接触英语课程前,均没有英语基础,导致小学英语教学需同时具备启蒙教育的功能。信息技术在阐述概念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兼具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在趣味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小学教育阶段最常采用的信息技术类型,通过借助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可实现音乐、图片、视频的播放等功能。小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常以兴趣作为自身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书本中的单词内容及教师口述与粉笔结合的单一教学方式,常会感到枯燥,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主观期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缺乏教学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为便利,让学生能从视听等多角度进行学习。在该模式中,学生的主观学习欲望更强,教师仅需在其中添加适量趣味性元素,即可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集中度,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在概念知识教学中的优势

小学英语学科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概念知识内容,大部分小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首次接触到英语内容,若在基础的概念知识教学阶段有学生未能对英语学习获得足够理解,则在后续学习中这部分学生的知识获取普遍会出现问题,进而导致负面雪球效应的产生。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基础概念内容的教学,而信息技术在学生理解概念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帮助作用较大。教师可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对概念内容进行多角度呈现,让持有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均能以个性化的方式实现对概念的理解。

(三)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

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效果与教师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高度相关,导致同一学科在不同地区学校间的教学效果差别较大。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的背景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中实现了共享。教师可通过在互联网中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在需应用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时,也能在互联网中进行甄选,获取适配自身情况的高质量资源。这有效抹平了以往存在于各学校间的教学资源差异,使实现小学教育行业的整体进步成为可能。小学英语学科具有语言学科兼具人文与工具的属性,而对以知识普及和拓展为主的人文属性教学以及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工具属性教学,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均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提供资源支持。

(四)在教学反馈阶段的优势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考核练习模式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进行后续教学目标的规划,同时学生在练习反馈的过程中可巩固自身在课堂中所学知识,综合强化学科教学效果。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采用人工审阅的方式对学生的反馈内容进行批改,以判断其学习情况。该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数据量较多,教师的评测多以感觉为主,准确度通常不理想。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将目前的主流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对学生的考核评测中,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迅速且直观地反馈给教师,辅助教师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此为基础,更为高效地规划未来的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运用

(一)创设趣味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以兴趣为驱动力的学习形式通常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学习兴趣,构建主动学习模式。创设教学情境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小学教学常用的高效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加入有效强化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多样化表达形式的优势,学生能更简单明白地沉浸于教师所构建的情境中,同时教师也可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优势获取足够的高质量情境构建资源,减少构建情境所需的教学时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从多角度进行概念解释,降低学生学习理解门槛

语法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尚未完全构建英语语言逻辑的小学生,常认为语法学习太过抽象化,难度较高,在实际教学中,该部分内容也确实为学生最难理解的部分。鉴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理解模式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由学生采用最适合自身的模式加以理解,可有效降低学习理解门槛。其中,信息技术的辅助可有效拓展概念讲述的角度,降低教学重难点内容的理解门槛,使全部学生均能对此加以掌握,为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供较多帮助。

(三)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有针对性完成课堂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内容。对于学生掌握较为充分的知识点,教师可在后续的教学中减少提及的频率,对于学生频繁出错的内容,在后续课堂中讲述到关联内容时,则需开展教学回顾,在新内容授课阶段巩固学生之前掌握不牢固的知识。信息技术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可在该阶段得到有效应用。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对学生的日常考核评价模式,并对其中有意义的数据内容进行分析处理,以此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建立系统性了解,辅助完成后续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可利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优势,将部分作业内容以电子形式下发,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完成若干选择题内容,该模式对学生所产生的压力较小,符合“双减”政策要求。应用智能设备观看视频的模式对大部分学生具有吸引性,可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参与率。教师在进行习题设计时应认识到,错误答案同样具有重要的反馈意义。通过对答案进行收集,教师可明确以往的教学效果,若出现错误答案的比例较高,教师就应反思该部分课堂教学是否存在问题,需有针对性地对此进行修正,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对该部分内容予以重点强调,以保证学生的知识掌握更为完全。

(四)拓展更多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各段教学时间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定义也应进行变更,不再局限于实体课堂。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拓展课堂教学的新形式,如线上互动教学、微课教学等。基于信息化教育理念而产生的新式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所必须面临的时空限制,使课堂教学能随时随地开展,充分利用了小学生的空余时间,且分担了线下课堂教学的压力。教师可将诸如知识点巩固复习、英语视野拓展等内容以线上课堂教学的方式展开。

微课是对少部分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线上课堂形式,具有短小精悍的碎片化特点。教师仅需构建或选用相关的微课内容,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观看即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于需学生重点掌握而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仍需加以巩固的内容,采用微课教学可不浪费实际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受个性化影响,相同的教学内容未必适合全部学生的学习模式,对于强调课外拓展与知识积累的内容,教师可利用微课的形式完成教学。通过对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应用,选用多种类型不同主题的微课,可让学生仅需选择最适合自身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完成学习即可。通过应用诸如微课等线上课堂教学手段,实现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应用,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并降低其对概念知识的理解门槛。教师在数据分析技术的辅助下,可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课堂的构建以及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多角度综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