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教学的有效性

2023-03-06王惠璇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花瓶有效性科技

◇王惠璇 (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

小学信息科技课的目标是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设置的,充分体现课程的主要性质,反映课程的设计理念。而小学信息科技课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对信息的初步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能够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这四个方面既互相支持又互相渗透,目的在于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不断提升。由于信息科技与传统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信息科技的课堂教学在方法上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现有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需要着重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上提炼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理念,掌握新时代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基本方法。本文主要从重视问题的提出、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小组的交流与合作、重视课堂评价等几个方面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实现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

一、重视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在信息科技的实际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通过问题形成任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信息科技知识及使用信息科技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搜集、整合和应用,完全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呈横向、纵向交叉的状态。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得新知识,就需要在课堂中重视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幻灯片的制作》这一课时,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幻灯片”,在他们的脑子里,就有一系列的问题。当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若我马上进入新课教学,就会造成学生表面上对新课有热情,实际上却无从下手。于是,我让学生先去解决“什么是幻灯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后,学生就知道了:好比自己本子上那一页一页的纸,在纸上把要设计的内容画上,就是电脑上一张一张的“幻灯片”。这样一来,通过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原来看似抽象的知识,学生就能够直接掌握了。同时,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美化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直接锻炼。

又如,在《各色花瓶传文明》这一课的导入环节,重视问题的有效性,观看各个时代的花瓶视频后,我提出:这些形态各异的花瓶都蕴含了什么意义呢?答案是:这些花瓶都传递着不同时代的文明。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想画什么样的花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确定绘制花瓶的样式,让学生带着任务一起学习使用3DOne软件来画花瓶。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有效地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更为明确。这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

二、重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信息科技的学习,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掌握、习惯的养成。“三位一体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信息科技教学中,首先要掌握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其次要重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最后要注重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基本上还是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忘记,也不能形成固定的技能。由于信息科技学科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与操作,通过训练,去获取相应的直接经验,所以,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做好课程计划,层层深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操作。利用模块化、任务化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参与任务清单的制作和设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直接经验。

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这一课时,我向学生示范了“矩形”工具的画法,由于“椭圆”工具和“矩形”工具的功能和画法相似,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摸索、实践,进行有效操作感知。

又如,在教学《各色花瓶传文明》这节课时,通过让学生观看绘制花瓶的微视频,开展自学活动,自主学会绘制立体空心花瓶:首先组建花瓶,先绘制横截面,通过旋转命令和抽壳命令,绘制一个空心的花瓶;接着,继续观看微课视频,学习绘制一个有图案的花瓶:最后,进一步对花瓶进行组建,通过使用渲染和浮雕命令,对花瓶的表面进行装饰,从而掌握绘制一个完整的有图案花瓶的方法。所以说,只有教师大胆放手,学生才有机会充分发挥自主性,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在信息科技课的学习中,学生面临一系列综合性的问题,如,数据的获取、操作的实现、过程的积累等。这些都需要学生集体分工、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内容的实际具体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研讨,重视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较快地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小学信息科技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合作可以采用同桌间、小组内、班集体等形式,学生通过系列的小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能较快地学到一定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信息科技的知识和技能,又懂得了很多与人合作的道理。

例如,在教学使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板报”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和制作,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学生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在每个小组中,可以分成文字整理、图片搜集、版面设计等模块进行操作,然后再合作进行制作,把先前搜集的所有素材进行整合,从而完成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版面较为美观的作品。又如,在《各色花瓶传文明》这节课的创新拓展环节中,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根据小组讨论设计的花瓶样式,自由创作设计自己想要绘制的花瓶。小组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绘制小组创意花瓶。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把所学的命令运用于实际创作设计。本环节开拓思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设计的魅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以上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学生通过彼此倾听、互相包容,进而更友好地与人沟通等等,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知识和本领,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小组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技能的快速掌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能使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四、重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在一节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第一要正面及时。学生积极参与了,努力探索了,就要及时表扬,就要及时鼓励。第二要肯定成果。学生经过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得出了学习的直接经验,掌握了新知识、新本领,要充分肯定,不要吝啬鼓励。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评价要及时;多用积极鼓励的评价;评价要素要合理科学;评价要具有提高性和引导性。评价的方法要得当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也不能评价泛滥,对学生的评价要合理,要有理有据。

例如,在闽教版小学信息科技教科书上有个“活动评价”环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评价阵地,开展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从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知识理解与操作技能应用、合作交流、创新活动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这类评价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总结,在知识的回顾、技能的练习中,实现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再如,在《各色花瓶传文明》这一课的小结环节中,引导学生交流谈收获,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填写评价表。最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这样的评价是高效的、有意义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但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交流评价活动,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一个又一个的有效评价活动,共同实现了教学目标,检验了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的教学要重视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为目标,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遵循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掌握信息科技技能,用信息科技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设知、情、意、行融合发展的成长环境。因此,在义务教育小学信息科技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构建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并把信息科技的学科特点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起来。重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科技教学实践中,努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充分考虑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现度。

猜你喜欢

花瓶有效性科技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我画青花瓶
花瓶怎么碎了?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有趣的花瓶储蓄罐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