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卷调查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进思索

2023-02-24吕海英艾克拜尔依米提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植物学实验课考核

吕海英,艾克拜尔·依米提

(新疆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植物学实验是对植物学抽象理论知识的验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早期植物学实验是理论课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后来单独设课,独立计学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要求,通过提升实验室条件,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数量,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独立实验能力[1],为后续实验课程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植物学对部分基础性实验进行了合并或删减,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同时,要求思想政治进课堂、全覆盖,再加上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2],使植物学实验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设计了问卷调查,从学生基础,学生对实验的组织、设置和考核等态度,对教师的满意度,思想政治和线上教学融入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为植物学实验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2020级生物科学专业4个班共计180人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础、对植物学的兴趣、对实验组织和内容的态度、对教师的满意度、思想政治和线上教学引入的态度等。实验结束后,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事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仅是收集数据,用于植物学实验的改革,与成绩无关。当场填写回收,共发放问卷180张,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100%。经统计分析后,对部分问题进行了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基础和对植物学的兴趣

经统计发现,在中学时期学生偶尔做过生物实验的占50.84%,没做过生物实验的占24.58%,这与我们的认知完全不同。在大学,一些基础性内容,如显微镜操作、临时切片制作、植物细胞的观察、生活中最常见植物的认识及识别方法等不需要重复做实验了,因此这些内容被删除或合并到其他实验内容中,但是该想法与实际情况相反。同时调查发现,在学生不预习的原因中,有10.59%的学生是不懂,再次证明了部分中学生物实验形同虚设,学生的实际实验技能较差。73.33%的学生喜欢植物学,81.67%的学生喜欢植物学实验,91.67%的学生认可植物学实验开设的必要性。植物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专业实验课程,因此基础必须要打扎实。

(二)学生对实验的满意度

1.对实验条件的满意度。学生对实验场所满意的占74.86%,对实验设备、器具满意的占75.84%,可见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实验室条件更好些,实验设备更先进些,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度和资金等,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实验室。

2.对实验设置的满意度。对实验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实验学时数和上课时间安排满意的学生分别占86.60%、86.59%、82.68%和84.92%,认为“一般”的学生有10.56%~16.20%,认为“不满意”的学生不到3%,说明大部分学生是满意的。学生认为“一般”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开学晚,时间紧张,课程安排满,因此部分实验安排在晚上8点后或周六、周日,有时两个实验连续上几个小时,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不太适应。部分学生由于中学很少做生物实验,基础差,所以总觉得学时不够,上实验课像打仗一样,但也有少数学生的基础扎实,希望提高实验深度和难度。另外,从对实验内容和设置问题的难度看,69.10%和68.75%的学生认为一般,22%的学生认为较难,9%的学生认为容易,由此可见植物学实验设置合理、难易适中。

学生满意度较低的是实验材料的准备,主要原因是植物学实验后半部分的上课时间是北方的隆冬时节,一片萧条,许多科属植物状态不佳,学生无法在现场观察其主要特征,只能观察永久切片、腊叶标本和图片,这与学生建议增加室外内容、与实际密切联系是相符的。有80.34%的学生认为应该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包括试剂的配置,从而更好地掌握植物学实验的目标和设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三)学生对实验的态度

1.对预习和总结的态度。预习可使学生提前了解植物实验的目的、内容、方法、重点和难点等,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有利于节省时间、加深思考、提高实验质量。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有59.78%的学生进行了预习,有55.56%的学生的预习效果一般。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课件进行的预习,仅有7.77%的学生主动上网查询拓展知识。在实验中,有51.11%的学生感觉时间充分;在实验后,有57.55%的学生会进行实验总结。这说明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不够,从侧面反映出要加强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

2.对做实验的态度。可喜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很高,85.31%的学生积极动手做实验,遇到问题积极询问教师或小组内讨论完成实验。86.12%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与同学讨论完成实验报告。89.44%的学生愿意开设研究设计性实验,而且是学生选择内容并查找方法,教师协助解决问题。综上说明,植物学实验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学生喜欢做植物学实验。学院可利用此点,积极改进植物学实验教学方式,减少教师的讲述时间,把部分内容移到线上,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提高实验成效。

3.对实验考核的态度。考试是一种手段,检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随着课改要求的改变,考核需要多样化,过程和结果并重。学习对于传统的“实验报告30%+平时考勤20%+平时提问20%+实验技能考核30%”的满意度占74.86%,说明需要改进考核方法,增加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此,设置了学生小组互评、教师现场对操作打分、增加期末试卷考核调查,赞成的学生分别占60.89%、70.11%和46.93%。增设前两项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滥竽充数,不动手做实验;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实验时间不充分,害怕实验结果有误。增设第三项的主要原因是以前期末没有考试,仅为考查,因此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不高。通过问卷调查显示,87.01%的学生赞成增加试卷考试。

(四)对实验教师的期望度

教师身负“传道解惑”的职责,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效果,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教师进行了调查。学生认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前沿知识了解程度,满意度占比分别为93.33%和95.53%,不满意度占比低于1.12%。对教师的上课精神状态、认真程度及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尊重及关心程度的满意度占比分别为88.33%、90.57%和90.56%,不满意度占比低于2.22%。对于答疑解惑和引导学生思考能力的评价的满意度占比分别为87.78%和88.27%。对教师上课的教学组织能力、表达清晰能力、沟通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指导能力、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融入教学的能力和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满意度占比在89.94%~93.85%之间,不满意度占比在0.56%~1.12%之间。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员变动较大,任课教师都为年轻教师,最多只带过一轮实验课,经验不足;二是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课堂非常灵活,学生思维活跃,问题不按常理出牌,部分教师一时无法适应;三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学期变短、时间紧张,年轻教师教学任务重,且肩负各种管理任务,等等。综上可见,植物学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教学能力也较强,但在教学精神饱满度、责任心和教学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板书”的授课方式的满意度为88.89%,而且要求缩短讲授理论的时间,所以有必要引入线上教学模式。

(五)对引入思想政治内容的态度

从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思想政治进课堂是必然的,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调查显示,有47.19%的学生赞成在植物学实验课中引入思想政治内容。通过了解发现,部分学生的理解有误,他们认为引入的思想政治内容就是思想政治专业课的内容,这样不仅重复还浪费时间,而且不如专业教师讲得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相关植物学实验内容,做到有机渗入,起到增色添彩的作用[3-4]。

(六)对线上教学的态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理论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线上课堂拥有强大的空间优势和时间优势,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掌控性。对于操作性较强的植物学实验课,如何成功引入线上教学是一个挑战。经统计,仅有27.53%的学生认可在植物实验课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39.8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实验课是需要动手操作的,不适合网上教学,若进行线上教学,则和理论课没有什么区别。调查发现,只有12.99%的学生经常接受线上教学,51.42%的学生偶尔接受过,35.59%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由于大一新生没怎么经历过线上教学,尤其是实验课,因此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理解有所偏颇。我们可以将部分实验内容放在线上,例如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视频等,以便学生自主预习和思考,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实验,提高实验成效。

三、建议

针对学生实验基础差、动手能力弱等问题,对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重新进行顶层设计,精选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制成微视频上传,同步设置练习题、测试题、讨论题等,并合理分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学习。运用雨课堂等软件推送,发挥网络平台监测、答疑、讨论和在线检测等线上教学的优势,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其检测成绩按比例计入总成绩[5-6]。

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并将预习作业上传到平台中,写出预习报告,只有成绩合格了才能进入实验室。减少实验课理论讲授的部分,强调重点和难点,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通过问答等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加大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检查力度,避免在教师点名、讲授完后,个别学生溜号的现象。增加打分环节,包括仪器的基本操作规范、实验步骤熟练程度、实验结果质量、小组合作紧密度、个人参与度、实验纪律履行程度、实验室卫生打扫情况等。严把实验报告的质量关。对于部分基础好、希望进一步进行研究性实验的学生,编成小组进行指导,或是将对植物感兴趣的学生引入相关教师的课题组进行深造。

根据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特点,将学院教师和前沿性植物学的科研成果、科研方法等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通过具有时代性、反映植物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内容或文章,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入挖掘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育人素材,精心组织设计,润物无声地渗透课程思政。同时,利用校园、公园、植物园、花卉市场等便利条件,让学生参与其中,制作植物各个生长环节的图片、微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实验材料要素,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7-8]。

改革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比例。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40%)和过程性考核(60%)。期末考试包括实验技能考核(60%)和纸质问答(40%)。过程性考核包括自主学习(20%),根据学生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的参与度评分;实验预习(10%);实验报告(30%),缺交3次及以上失去期末考试的资格;实验过程(30%);课堂考勤(10%),缺勤3次及以上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新进教师必须跟着老教师听课、写反馈,必须先给教研室教师授课,通过后才能走向讲台。通过校与院两级教学督导、同行听课评价、学生座谈反馈等方式,加强教师管理,同时结合学校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申报各类教研项目,尽快成长。

猜你喜欢

植物学实验课考核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学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