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SCL-90评分的改善

2023-02-13杜月坛杜娟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22009江苏省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江苏徐州22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病耻脑出血神经功能

杜月坛,杜娟(.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009;2.江苏省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江苏 徐州 22000)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具有发病急促、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致残率高与病死率高等特征,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比较高[1]。受病情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会有不同程度受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负性情绪加剧,易产生较强病耻感,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护理工作难度,常规干预措施难以满足患者需求[2-3]。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强调尊重患者的个体高度,通过对其自身资源、潜能进行激发,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提升护理干预质量[4]。近年来,本科室将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并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旨在分析该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电脑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22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35-79岁,平均(53.29±5.11)岁;高血压病程5-16年,平均(9.75±2.17)年;出血点:13例基底节,10例脑干,7例小脑,6例脑室,4例丘脑。观察组21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36-74岁,平均(54.03±5.28)岁;高血压病程5-15年,平均(9.77±2.11)年;出血点:14例基底节,11例脑干,7例小脑,5例脑室,3例丘脑。纳入标准:①病情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5]及《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6]中相关标准相符;②年龄18-79岁;③首次发病,既往认知功能正常;④高血压病程≥5年;⑤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曾接受颅脑手术;②合并其他脑出血;③长时间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类药品;④文盲、沟通、精神障碍;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⑥并发严重性脏器功能障碍;⑦并发恶性肿瘤。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资料展开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用通俗语言介绍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积极安抚患者情绪,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加强用药指导与生活干预,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后,积极指导展开康复训练。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聚焦解决模式:①明确问题。对患者病历信息、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所需及对病情康复的要求,结合病情状况与治疗情况,明确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包括改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缓解病耻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等。同时,强调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如何配合能够获得优质的护理效果,增强康复信心。②创建目标。根据患者护理与康复需求,协助其制定护理目标: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平均改善率达到20%,病耻感平均缓解率达到20%,心理健康水平平均增强30%以上。协助患者朝着目标方向不断努力,待患者清醒且病情恢复稳定后,根据康复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计划,积极处理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引导其形成正性护理意识。③探查例外。引导患者客观认识自身病情,了解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对既往成功治愈疾病的案例进行回忆,给予患者积极心理暗示,鼓励其主动思考,从曾经获得成功的事件中总结维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明确适合患者的有效干预措施。④实施反馈。肯定患者在治疗、护理工作中的配合与努力,引导其总结自身优势,予以赞扬,鼓励患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治愈信心。⑤进步评价。患者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以刻度式提问法为途径予以提问,及时了解患者是否满意各项目标值的达标情况,引导其评价成果、总结经验,制定后期目标。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评估两组以下各项指标。①神经功能。通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予以评估。其中,GCS包括3个项目,即运动反应、睁眼反应与语言反应,量表总分15分,患者得分与其神经功能呈正相关[7];NIHSS表含11个评分项目,总分为42分,患者得分与其神经功能恢复质量呈负相关[8]。②认知功能。通过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量表(MESSS)予以评估。其中,MMSE表包括7个评分项目,总分30分,患者得分与其认知功能呈正相关[9];MESSS表同样有7个评分项目,总分45分,患者得分与其认知功能呈负相关[10]。③病耻感。通过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SCI)予以评定,该表有2个维度:内在病耻感(13条目)、外在病耻感(11条目),共24条目,各以1-5分计,总分24-120分,患者得分与其病耻感程度呈正相关[11]。④心理健康水平。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予以评估,该表有9个分表,共90个因子,各条目从“无”-“极严重”分别以1-5分计,任何一项分子得分≥2分,或总分≥160分,即考虑阳性[12]。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GCS与NIHSS表评分改善,且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分)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分)

注:a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n=40) GCS表 NIHSS表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7.16±1.75 9.33±2.71a 17.17±3.55 15.23±3.49a观察组 7.15±1.69 11.25±2.01a 17.20±3.59 12.12±3.27a t 0.026 3.599 0.038 4.113 P 0.979 0.001 0.970 <0.001

2.2 认知功能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恢复,MMSE表与MESSS表评分改善,且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MMSE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MES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认知功能对比(,分)

表2 两组认知功能对比(,分)

注:a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n=40) MMSE表 MESSS表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2.03±2.70 25.31±2.36a 25.70±4.62 20.33±2.58a观察组 22.00±2.65 26.81±2.44a 25.75±4.60 18.95±2.47a t 0.050 2.795 0.049 2.444 P 0.960 0.007 0.961 0.017

2.3 病耻感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病耻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病耻感程度均有所缓解,SSCI表评分降低,且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耻感对比(,分)

表3 两组病耻感对比(,分)

注:a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n=40)内在病耻感 外在病耻感 总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0.16±4.91 71.72±7.52a观察组 50.20±4.85±4.02a30.39±3.93 45.49±3.50a80.55±8.84 26.23 67.22±7.54a t 0.037 2.399 0.080 2.207 0.056 2.673 P 0.971 0.019 0.936 0.030 0.956 0.009±4.07a30.46±3.90 43.32±3.47a80.66±8.75 24.51

2.4 心理健康水平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所改善,SCL-90表评分降低,且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分)

表4 两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分)

组别(n=40) SCL-90表 t P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169.95±36.73 150.58±30.22 2.575 0.012观察组 170.01±36.71 135.95±28.16 4.656 <0.001 t 0.007 2.240 - -P 0.994 0.028 - -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患者中十分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具有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的特征,其发病急且病情进展速度快,以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及肢体偏瘫等为主要表现,干预难度大[13]。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转归难度大,伴随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存在,加重心理负担,产生病耻感,不利于改善预后水平,因此护理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神经与认知功能,缓解病耻感,增强心理健康水平[14]。现阶段,临床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寻找适宜的干预措施是课题研究的重点项目。

聚焦解决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强调以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合理运用生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引导患者充分认识自身病情,调动其治疗积极性与康复意愿,确保护理工作满足其病情需求,从而促进疾病转归[15]。本次研究中,将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焦解决模式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也高于对照组,而MES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聚焦解决模式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通过明确患者的各项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创建目标,充分激发患者潜能与治疗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再通过探查例外,将护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问题方面,激励患者不断朝既定护理目标努力,进一步增强治愈信心,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神经与认知功能,达到既定目标。

同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SSCI表评分与SCL-90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焦解决模式还有助于缓解病耻感,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聚焦解决模式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通过明确问题,鼓励其主动描述现状与期望,创建切实可行的护理目标,并将注意力始终集中于问题处理方案,增强治愈信心,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护理工作,并从中获取到情感支持与认可,产生归属感,缓解病耻感,逐渐恢复至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缓解心理应激程度,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缓解病耻感,并且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但研究尚存在病例数少、纳入对象偏倚性、观察时间短与主观性强等不足,后续工作需进行针对性改进,展开多中心研究,从而以验证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病耻脑出血神经功能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高中生抑郁症病耻感调查*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