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CRP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对子宫功能内膜厚度、术后复发的影响

2023-02-13舒海林侯帮瑞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1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宫腔镜息肉月经

舒海林,侯帮瑞(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100)

子宫内膜息肉(EP)为子宫内膜局灶性增生,是临床诊治中一种常见子宫内膜良性病变。EP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非月经期的异常出血或月经量过多等,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的常见原因[1]。目前临床上认为EP的发生主要与高雌激素、低孕激素等有关[2]。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相关器械的不断更新,EP临床治疗方式获得不断改进,宫腔镜手术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宫腔镜下刮宫术是目前EP临床治疗应用的一种传统方式,具有创伤较小、效果确切、术后恢复速度快等特点,但术后患者复发率仍相对较高,总体康复及预后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3]。因此,采取何种方式降低复发率是目前EP患者治疗研究中一项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是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上应用的一种先进术式。本研究主要探讨EP患者临床治疗中行TCRP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E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病例数共12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妇产科学》[4]中EP诊断标准,经宫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并综合考虑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为EP;有手术适应证;近1年内无生育需求;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子宫黏膜下肌瘤、恶性肿瘤、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等;存在肝肾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精神性疾病;有阴道超声检查禁忌证;最近6个月内有宫腔操作病史。剔除标准:月经提前、衍期、停经、怀孕、出现重大疾病等患者。

纳入120例病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共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共60例,年龄:23-43岁,平均(36.48±3.24)岁;病程:11个月-2年,平均(13.58±3.25)个月;15例为单发息肉,45例为多发息肉;息肉直径:0.58-2.28cm,平均(1.34±0.17)cm;月经周期:26-48d,平均(33.63±2.48)d。参照组患者共60例,年龄:24-45岁,平均(36.52±3.19)岁;病程:10个月-2年,平均(13.54±2.17)个月;16例为单发息肉,44例为多发息肉;息肉直径:0.58-2.28cm,平均(1.34±0.17)cm;月经周期:27-47d,平均(33.76±2.58)d。患者病程、息肉直径、月经周期等相关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手术治疗中应用仪器为TCRis等离子双极宫腔电切镜(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具体包含宫腔镜、冷光源、自动液体膨宫器等。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

参照组治疗术式为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术前先给予患者常规性治疗,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使用扩宫棒进行宫颈扩张操作,扩至10号,然后将宫腔电切镜置入,宫腔镜直视状态下以患者内膜息肉具体数量、位置、体积大小等实际情况为根据,选择最适当的刮匙实施息肉刮取操作。

研究组患者均接受TCRP术治疗。患者在月经后3-7d接受手术治疗。宫腔镜相关参数设置如下:输出功率电切为40w,电凝设置为80w,膨宫压力控制在80-130mmHg范围内,电切液滴速控制在260-300mL范围内。术前2-3d使用碘伏擦洗阴道,做好消毒,1次/d。术前12h将400μg米索前列醇片放置于患者阴道后穹隆处,促进宫颈软化。患者于术前8h禁饮、禁食。手术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体位取膀胱截石位。行阴道常规消毒,使用扩宫棒扩张宫颈至10.5号,将宫腔镜置入,然后镜下全面观察子宫内息肉位置、数量、大小。以患者内膜息肉实际情况为根据,宫腔镜下使用双极环形电极将息肉组织进行切除,同时将息肉周边内膜组织进行部分切除,使宫腔恢复正常的形态。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结束手术。

术后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抗感染药物进行感染预防治疗,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接受宫腔镜复查。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均进行至少12个月随访,了解患者月经量、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状况及复发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月经量变化情况。根据月经失血图评估患者月经量状况,即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使用同一牌子卫生巾,便于进行月经量检测评分,≥100分提示受评估者月经量>80mL,判断为月经过多[5]。月经量评估均在患者月经期进行。

②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测量时间分别为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

③总疗效评估[6]:月经量<80mL,未出现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12个月内未复发,超声检查显示内膜厚度是8-12mm,判断为显效;月经量<100mL,无痛经、不规则出血症状,超声检查显示内膜厚度≤12mm,12个月内出现直径小于0.5cm的单发息肉复发,息肉表面覆盖低柱状或立方上皮,病理检查无恶变可能,判断为有效;月经量>100mL,有明显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内膜厚度异常,12个月内出现多发息肉,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恶变可能,判断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④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过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观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25.00完成数据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计数、计量数据描述形式分别采用百分率“%”、“”,比较统计学分析处理分别为χ2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月经量比较 行相应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患者月经量得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相比参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月经量评分情况对比(,分)

表1 两组月经量评分情况对比(,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3个月 6个月 12个月参照组 60 326.73±25.84 158.82±17.06 100.37±8.73 88.29±3.17研究组 60 333.12±30.73 113.60±14.74 91.50±4.36 73.30±3.38 t-1.233 15.536 7.041 25.057 P-0.220 <0.05 <0.05 <0.05

2.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行相应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相应手术方式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参照组均明显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mm)

表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mm)

组别 n 术前 术后3个月 6个月 12个月参照组 60 7.88±2.85 6.99±1.68 5.90±1.04 6.18±1.37研究组 60 7.98±2.53 3.28±0.72 2.39±0.38 3.25±0.70 t-0.203 15.723 24.555 14.752 P-0.839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总疗效及复发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息肉复发率相比参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有效率及术后复发情况对比[n(%)]

3 讨论

EP属于一种良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表现出明显逐年递增趋势。目前研究认为,EP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长期内分泌紊乱、体内高雌激素水平长时间对子宫内膜造成刺激,引起慢性炎症,进而发展为EP[7-8]。EP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显示,EP原因造成不孕症所占比例在7.2%-15.60%,给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9]。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宫腔镜直视下手术能够使术者清晰观察到患者宫腔内状况,提高手术精准性,且还可取组织行活检,有效避免传统手术存在的盲目性,减轻手术创伤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良好效果[10]。

有报道指出,与传统诊断性刮宫手术相比,宫腔镜手术能够明显提高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11]。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传统术式主要有刮宫法、钳夹法,但均无法获得理想术野,息肉往往未能彻底清除,术后复发率较高,总体疗效存在局限性。TCRP术应用于EP患者临床治疗时,在宫腔镜直视状态下实施肌肉组织的电击切除,无需进行开腹也能保证术者获得理想术野,可在直视状态下观察病灶,提高定位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手术治疗的精准性[12-13]。TCRP术治疗不会对患者卵巢功能、子宫正常内膜造成明显影响,因此也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的生育功能[14]。有研究显示,TCRP术用于息肉较小、两宫角病变患者临床治疗均表现出显著优势[15]。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TCRP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月经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同时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也均明显小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从该结果可知,EP患者临床治疗中选用TCRP术,能够保证患者术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获得更好改善。TCRP术在宫腔镜直视状态下行相关操作能够保证术者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具体发生部位、数量、大小等,提高息肉电切的准确性和彻底性,术中可以刮取少量子宫内膜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更好地判断子宫内膜息肉性质,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16-17]。TCRP术治疗不会对患者正常子宫内膜造成不必要损伤,手术操作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明显减少恶性病变误诊、漏诊的发生风险,且能够提高病变切除的彻底性[18]。本研究中,研究组、参照组均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但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均显著更低。由此可知,TCRP术的应用在降低复发风险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宫腔镜直视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病变切除位置精准,且可切至息肉基底部,直接对息肉组织进行彻底性切除,准确性与彻底性相比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均显著更高,因此术后复发风险显著降低[19]。同时,TCRP术治疗中,息肉组织取样更具精准性,漏诊风险更小,保证息肉组织彻底清除干净,因此术后可降低复发率[20-21]。值得注意的是:TCRP术治疗后需要给予患者孕激素类药物,使术后雌激素分泌及刺激受到抑制,更好地预防子宫息肉复发[22]。本研究因受多种因素限制,选取样本量少、随访时间较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妊娠情况、生活质量等均未进行比较分析,因此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片面性,今后仍需加大样本量、丰富观察指标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EP临床治疗中行TCRP术,可更好地减少月经量、降低内膜厚度,获得更理想的临床疗效,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总体康复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宫腔镜息肉月经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