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设计PBL课程“春天植物生态解码”

2023-02-06严心莹江苏苏州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压花工艺品居家

◇严心莹 (江苏:苏州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小学科学项目式课程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工程与技术、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其中自然科学项目式课程主要以包罗万象的大自然为切入点,用真实的情境、驱动性问题指向关键性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能力,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多元化实践研究,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新冠疫情在各地频发,学生的学习主阵地也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原本自然科学项目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接触大自然,要到户外去探索,但是封控区、管控区的学生,如何开展有关的线上教育课程呢?笔者以自然科学线上PBL课程“春天植物生态解码”为例,深入大自然,对植物进行更全面的研究,每个子项目式活动的核心概念直指自然植物,将其与具体的知识、生活、艺术、劳动、综合实践、社会性责任、生态环保等内容关联起来,进行大单元主题化设计,提升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劳动技能、实践能力、创造力、艺术表现力等,以求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一、线上设计自然科学PBL课程

(一)疫情背景,项目催生

苏州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和持续令人始料未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春天植物生态解码”项目式学习以2022年春季苏州疫情暴发的真实情境为背景,从植物切入,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共4个子项目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科普植物知识、DIY压花、有机花肥、设计一杯养生防疫花茶等活动,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树立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自己科学、艺术、劳技、心理四大核心素养。

(二)真实情境,问题驱动

一个好的真实生活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多向度探索空间,既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也能提纲挈领地指出持续思考、自我探究的方向,让整个项目活动保持连贯一致。以本项目为例,学生通过关注真实发生在身边的疫情,反思人类行为给自然造成的生态破坏,自然又会为人类带来灾害,如此恶性循环,揭露本质性问题: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将本质性问题放在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中,提出驱动性问题:春暖花开,疫情居家期间,我们怎样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后续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关联性驱动问题链:春天大自然中有哪些野花野草?你了解它们吗?植物能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哪些益处?生活中的植物、厨余垃圾能再次被大自然利用吗(变废为宝)?等,可让学生保持探究欲望,不断探究、实践。

(三)跨界组合,核心架构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知识架构往往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架构,而是多学科的跨界组合。就本项目设计而言,它涵盖了以下六大核心知识。

1.科学学科

通过居家期间云上直播、查阅资料、交流等方法,学习春季常见野花野草的科普知识、利用植物发酵花肥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药花的特性和功效。

学会采集花草标本。运用居家期间线上直播、交流,线下操作、观察等方法,了解压花器的构造原理以及使用步骤,尤其是压花纸物理吸水构造。能够自己使用压花器,甚至通过了解其原理,能运用工程设计的方法解决疫情居家缺乏压花器的实际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条件、制约因素等进行思考,利用居家的书本、纸巾自制压花器。通过不断实践,了解花材的含水量和摆放空间与压花效果之间的关系。

2.综合实践学科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利用植物可以做成哪些东西美化生活,保护环境?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工艺品的基本技能。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3.信息技术学科

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解决问卷调查设置的这些简单问题,分析任务需求,设计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能通过网络搜索、筛选自己需要的花草、药花等植物信息,并使用软件进行简单编辑,形成电子材料。

4.语文学科

能通过线上线下查阅获取花茶资料,了解苏州传统的茶文化,将本地名茶碧螺春融入防疫花茶的设计,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线下“留住春天”植物工艺品校园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并尝试为自己的工艺品设计广告语和推广方案。

5.劳技学科

能掌握压花以及后续工艺品制作的步骤。

能掌握制作有机花肥的步骤。

6.美术学科

在设计压花工艺品的时候,能巧妙运用美术学科的构图技巧,美化作品。

二、自然科学PBL课程的线上设计与评价

(一)项目实践过程

线上自然科学PBL课程实施的地点都是在家里,通过互联网这张无形的网,将师生、生生的探索互动串联起来,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达到互通有无的状态。但是,也正因为是在家里,大家必须克服实践条件有限的最大困难。以本项目为例,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了以“新冠疫情,情系人与自然——春天植物生态解码”的主题入项课,学生对产生新冠肺炎的原因畅所欲言,最后落到反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上。教师抛出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他们在线上组队,认领自己感兴趣的子话题,进行子项目活动的探究。本项目具体设计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设计计划表

四个子项目活动紧扣疫情居家限制条件,内容丰富多样。本项目过程安排如表2。

表2 项目过程安排表

(二)项目成果与评价

1.项目式学习公开成果

团队成果。在疫情背景下,“春天植物生态解码”的项目团队成果,前期主要通过线上展示。内容可以是春季植物图鉴、居家心情和植物生活实用品调查问卷、养生花茶设计图、植物工艺品推广方案等,还可以在线上组织学生、家长、教师投票,评选最佳作品。在后期线下,可在学校进行植物工艺品展示、将工艺品互赠、布置校园等,还可以用有机花肥定期养护学校庭院的花草,甚至呼吁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保护植物生态环境。

个人成果。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可通过拍摄短视频、画思维导图、画海报、拍照、写日记、研究报告等多元化的记录方式,完成学习成果表,还可线上展示评价,选出优秀组员。这个学习成果表可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序开展探索活动。学生线下制作的工艺品也可参加线上区级竞赛,争取获奖,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本项目的学习成果如表3。

表3 学习成果

2.项目式学习多元评价

在项目式学习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推进整个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一般有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

本项目选取部分子项目活动评价,见表4。

表4 《春天植物生态解码》(第3课时)活动评价表

三、线上自然科学PBL课程设计的注意点

疫情之下,学生居家,自然科学PBL课程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在设计课程时,与普通的线下课有什么不同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线上项目式课程,设计时务必考虑到当前的环境形势和学生的身心状态,抓住学生当前的需求,多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兴趣点出发来设计活动。由于居家材料的缺乏,尽量就地取材。学会利用家里现有的资源替代材料或者组装工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教育已经飞速到来,线上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各大教育平台和社交群。其地点不应该仅局限于大自然,或者某一特定的专业场所,必将是一个开放性的、交互性的、混合性的课堂。其评价方式也会向视频评价、在线评价等多种信息化评价形式转变,呈现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化点评平台。

猜你喜欢

压花工艺品居家
塑料异型材三面压花挤出模设计
艺术工艺品欣赏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
压花开启第一步
——压制花材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维达Deluxe立体美压花生活用纸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