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积山石窟研究的知识图谱
——基于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

2023-02-02邵晓霞王晖杨维玱董广强

文物春秋 2023年6期
关键词:石窟寺麦积山石窟

邵晓霞 王晖 杨维玱 董广强

(1.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2.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20)

2020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建立完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体系,形成多学科合作研究模式”的主要任务[1],之后甘肃、山西等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在此背景下,对石窟寺价值的挖掘与阐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北朝石窟的代表性窟群之一,因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既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中原以及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像和壁画艺术风格,是反映丝绸之路佛教艺术传播的重要遗迹。近年来,围绕麦积山石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涉及石窟断代,窟内造像、壁画的研究与保护修复,佛教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为石窟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总体来看,目前有关麦积山石窟专门的综述类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方法也以对主观内容的解读和思辨为主,定量化研究相对不足。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图情技术的发展,CiteSpace、VOSviewer、Connected Papers 等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学界大规模的样本统计、跨时段的文献处理以及规律分析提供了可能。其中,CiteSpace 软件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图景及其演变轨迹,被称为“科学的知识图谱”。为此,本文尝试以CiteSpace 可视化科学计量软件为研究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麦积山石窟研究成果进行图谱化探究,分析其基本现状、热点及演进趋势,以期为我国石窟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线索。

一、麦积山石窟研究文献的描述性分析

为保证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本文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篇关摘=麦积山/麦积山石窟”为检索式,通过“精确匹配”的匹配方式,检索出自1993 年至2022 年收录的麦积山石窟相关期刊论文,共计689 篇。在此基础上,通过查看摘要手动筛选,剔除主题与麦积山石窟文化遗产不相关的221篇,共选出468篇论文。下面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

(一)发文量时序分析

发文量是衡量研究领域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某一研究领域在较长时间段内的文献分布情况,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学界关注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不同年份研究论文的分布水平,生成发文量时序分布图(图一)。根据发文量的变化幅度,麦积山石窟研究可大体分为3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93—2000 年,发文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速度缓慢;第二阶段为2001—2004 年,发文量经历了从暴涨到骤降的过程;第三阶段为2005—2022 年,发文量较前一阶段明显降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各阶段发文量的变化始终与麦积山石窟的遗址建设和学科发展相一致。如2002 年发文39 篇,为历年最高,应与当年7 月举办麦积山石窟艺术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关;2012—2014 年发文量平稳上升,与2012 年6 月麦积山石窟列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项目,并于2014 年6 月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密切相关;2020—2022 年发文量再次呈明显上升趋势,则与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2021 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相继出台有关。

图一 发文量时序分布图

(二)文献作者及其所属研究机构分析

核心研究者是推动其所在研究领域学术进步与科学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起到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2]。运用CiteSpace 的聚类分析功能,可以对麦积山石窟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及其合作网络进行分析。

根据普莱斯定律(Price Law),某一研究领域内核心作者发文量的计算公式为:M=,其中Nmax 表示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量,M 表示核心作者群内发文最少作者的发文量,发文量高于M 的作者即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3]。

我们对麦积山石窟研究论文作者的发文量进行了统计,其中孙晓峰发文最多,为32篇,据此计算核心作者发文量为4.19,故发表论文4 篇以上者可以视为核心作者。经统计,核心作者共计11 名,所发表的总论文数为156篇(表一),约占统计发文总量468篇的33.3%。根据普莱斯定律,当核心作者总发文量占研究领域发文总数的50%以上时,表明该领域已形成核心作者群,由此推知,麦积山石窟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表一 核心作者发文量统计表

为了解麦积山石窟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情况,我们借助CiteSpace 绘制了研究者合作网络结构图(图二)。软件数据显示,围绕麦积山石窟研究,共形成了212 个节点,105 个连接(N=212,E=105),其中有5 组联系较为紧密(合作者为3 人及以上)的网络:(1)以杨鸿锐为核心,包括岳永强、王家杰、刘平、仪志毅、焦大丁、孙博等学者;(2)以徐博凯、马千为核心,包括贺东鹏、武发思、胡军舰、姚姗姗、闫增峰、薛芳慧、张正模、郎嘉琛、周娇娇、周宝发等学者;(3)包括魏文斌、吴荭、张铭、张采蘩、夏朗云、白凡、董广强等学者;(4)包括李志锋、刘勍、张睿祥、刘京力、杨筱平等学者;(5)包括孙晓峰、张萍、曹小玲等学者。总体来看,研究者之间形成的合作网络并不是很紧密,独立研究者较多,合作研究者则大多来自同一个科研机构(或高校)或相邻地区的研究单位。

借助CiteSpace 的聚类分析功能制作麦积山石窟研究者所属机构合作网络图,可进一步对上述作者所在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及合作情况进行分析。由图三可知,麦积山石窟研究者所属机构共计207家(N=207),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同机构作者之间的合作共62 组(E=62),合作网络密度为0.0029(Density=0.0029),表明跨机构研究网络较不发达,不同研究机构人员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研究者所在机构的发文总量来看(见表二),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最多,为120 篇,其次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发文63 篇,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敦煌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机构的发文量也相对较多,都在10 篇及以上。总体来看,麦积山石窟研究者所属机构以高等院校为主,类型较为单一,同时这些机构集中分布在陕甘地区,一定程度上表明其他地区对麦积山石窟关注较少。

表二 发文量居前十的研究机构

图三 研究者所属机构合作网络图

(三)学科分类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麦积山石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我们利用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制作了研究论文学科分布图。由图四可知,麦积山石窟研究涉及考古、旅游、宗教、艺术、建筑、教育、历史、文学等诸多学科,已成为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与交叉研究的领域。但从具体学科构成来看,除考古、旅游、宗教这三类学科的论文数量较多,在100 篇以上外,其余学科的发文量均较少,在40 篇以下,甚至绝大部分学科论文数量在10 篇以下,学科分布明显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图四 研究论文学科分布图

二、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揭示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4]。我们对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了提取,借助CiteSpace 软件进行主题聚类分析,以揭示麦积山石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

(一)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

在CiteSpace 软件中,关键词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计算其在关键词演化网络的节点中心性来进行考察,当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 时,可以认为该关键词占有较重要地位,更容易在整个网络连接中发挥重大作用[5]。我们对出现频率在4 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利用CiteSpace 软件中的“中介中心性计量”功能得到高频关键词中心性统计表。由表三可知,在468 篇样本文献中,除代表麦积山石窟本身的“麦积山”一词出现频次占绝对优势外,“石窟寺”“云冈石窟”“壁画”“佛教造像”“石窟艺术”等词均出现10 次及以上,代表了麦积山石窟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其中仅有“麦积山”一词的中心性大于0.1,为0.39,说明它在整个关键词演化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其他关键词的出现起到引领作用。

表三 高频关键词中心性统计表

进一步分析高频次关键词可以发现以下特征:第一,从纵向来看,对麦积山石窟的研究涉及较长历史时期,集中在包括北魏、北周在内的北朝时期,说明学界较为关注该石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第二,从横向来看,麦积山石窟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国石窟寺整体发展的探讨,与云冈石窟、炳灵寺石窟等其他石窟的研究也密切相关。第三,佛教文化的传播、石窟艺术的发展、壁画与佛像的价值挖掘、石窟与所在地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关联等,均是麦积山石窟价值阐释与文化传播的核心要素。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麦积山石窟相关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我们利用CiteSpace 的聚类分析功能绘制出关键词的聚类可视化图谱。由图五①CiteSpace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提供了模块值(简称Q值)和平均轮廓值(简称S值)两个指标用于评估图谱绘制效果。一般而言,Q 值在区间[0,1)内,Q>0.3 就意味着分出来的关键词网络结构是显著的,图谱聚类效果良好;当S>0.5,聚类一般认为是合理的。图五所绘图谱中,Q=0.7784,S=0.8586,表明该聚类视图是显著且合理的。可知,麦积山石窟研究共涉及257 个关键词,形成344 个连接(N=257,E=344),可主要分为9 个聚类:(1)麦积山,包括雕塑艺术、文物保护、千佛洞、仙人崖、审美特征、砂砾岩等关键词;(2)石窟寺,包括石刻造像、三世佛、经变画、佛教文化等关键词;(3)雕塑,包括石窟艺术、炳灵寺、莫高窟、石窟造像、佛教、北魏等关键词;(4)云冈石窟,包括龙门石窟、文创设计等关键词;(5)石窟艺术,包括冯国瑞、伏羲文化等关键词;(6)丝绸之路,包括佛教石窟、佛教艺术、造像、天水等关键词;(7)北朝时期,包括佛教、交脚菩萨、秀骨清像、世俗化等关键词;(8)颜料分析,包括古代壁画、青金石、病害成因等关键词;(9)石雕艺术,包括石雕造像、石雕色彩等关键词。结合各聚类内高频次关键词的分布情况,可将上述9 个聚类进一步划分为以下5个主题。

图五 研究论文关键词聚类图谱

1.相关的人、地及景研究

包括对麦积山石窟所在地、所在地之景、相邻地域文化以及相关研究的代表学者等内容的探究。在所在地的研究上,其所在省份——甘肃省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以探究麦积山石窟之于甘肃省的生态、景区发展等的影响为主要内容[6—9],另有一些研究讨论了麦积山石窟周边景观的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的情况[10—13]。在相邻地域文化的研究上,有学者结合麦积山石窟浮雕画像对天水地区伏羲形象的变迁进行了探讨[14]。对代表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对冯国瑞先生在甘肃石窟保护与文物捐赠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进行阐述[15—17]。

2.雕塑、造像、壁画及石窟维修保护的研究

对麦积山石窟雕塑的研究集中于从建筑、墓葬等维度对不同洞窟进行探究[18,19]。对造像、壁画的研究则聚焦于对石窟造像和壁画的内容、人物着衣类型以及所反映的佛教思想等方面的分析[20—30]。对石窟维修保护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现代科技在麦积山石窟的维修保护和石窟壁画建筑原木复原中的应用,以及麦积山石窟申遗进程中保护与管理规划的编制等问题[31—33]。

3.相关年代研究

包括对不同洞窟的开凿、重修、壁画绘制以及碑刻入藏等方面的年代的讨论。如有学者对第78 窟、120 窟等的开凿年代进行了分析[34—36]。也有学者关注北朝洞窟分期、第23窟供养人图像年代以及第133 窟碑刻入藏年代等相关问题[37—39]。还有学者从始建与重修年代的视角分析第100 窟的数次重修情况,进而为麦积山石窟成组洞窟及年代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40]。

4.相关的国内其他石窟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石窟寺发展的重视,包括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在内的四大石窟成为石窟研究领域的重点并经常被对比分析,如通过对比麦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分析早期石窟寺的营建与分布[41,42],探究石窟中的文化融合与演进[43,44]等。有学者以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的造像为例,深入讨论了佛教石窟造像功用思想[45]。还有一些学者从与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对比视角,分析麦积山石窟的造像艺术及不同石窟之间的关系[46—48]。

5.佛教文化艺术传播研究

主要包括佛教艺术传播、佛教文化传播两个方面。佛教艺术方面,有学者对麦积山石窟的造像艺术、造像服饰艺术,以及造像艺术源流进行了探究[49—53];也有学者对石窟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历史与艺术特色等作了深入的分析[54,55]。佛教文化方面,有学者通过分析北朝时期石窟壁画文化中的飞天图和莲花图,探讨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审美的结合[56];有学者以麦积山石窟为例,探讨女性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其对佛教文化思想中国化、世俗化的影响[57];还有学者对石窟见证并反映佛教文化的兴衰问题作了探析[58]。另有一些学者从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的角度,探讨石窟的壁画色彩[59]、文化遗产价值[60]、文学价值[61]、雕塑艺术与弥勒信仰造像[62,63]以及其在丝绸之路佛教文化艺术传播中所起的作用[64]。

除上述五个主题的专题研究外,也有学者对相关研究成果作了综述。如郑国穆、魏文斌对20 世纪中叶以来50 多年的麦积山石窟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将其分为创始、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并概括了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和范围(方向),总结了经验与不足[65]。魏海霞对20 世纪40 年代以来麦积山石窟研究论著所涉及的考察、历史与考古、洞窟介绍与造像壁画内容、雕塑与壁画艺术风格、碑刻与文献、保护与维修、建筑与名胜纪游、专著与画册、内容总录与大事年表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66]。

(三)突变词分析

突变词(burstterm)指在不同时间段内词频贡献度发生骤增的关键词[67],特定时段内突变词骤增的幅度越大,表明对其的学术关注度越突出。为了更好地了解麦积山石窟的研究热点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我们运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出突变率在前16 位的关键词图谱(图六)。

图六 研究论文突变词前十六位图谱

结合发文量时序分布情况(图一)分析图六可知,麦积山石窟研究的演进趋势可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3—2001 年,为起步期。此阶段发文量一直较低,发文速度缓慢。搜索知网文献可知,1993—1994 年期间,有关麦积山的研究多为林区、旅游等方面的分析,到了1995 年才有关于麦积山石窟的研究成果出现。此后,相关研究成果渐次增多,但整体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突变词来看,数量和类别均较少,仅有“石窟寺”“炳灵寺”“石窟艺术”等,但均为样本文献中频次居前十位的高频关键词,表明此阶段的研究主题具有重要价值,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总体而言,此阶段的麦积山石窟研究主要从石窟寺整体视角出发研究其发展的理念和路径。

第二阶段是2002—2010 年,为突变期。此阶段发文量经历了从暴涨到骤降的过程。从突变词来看,数量和类别明显增多,新出现“麦积山”“佛像”“佛教造像”“冯国瑞”“石窟”等突变词,同时“石窟寺”“炳灵寺”等关键词仍保持较高的贡献度,研究内容趋于多元化。

第三阶段是2011—2013 年,为平稳期。此阶段发文量总体较前一阶段有所增长。从突变词来看,类别更加丰富,新出现“壁画”“雕塑”“甘肃”“佛教”等突变词,表明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麦积山石窟研究的发展趋于成熟,显示出了方向多维化、内容多元化的特征。总体来看,此阶段的研究侧重于探讨麦积山石窟雕塑、造像的特点以及麦积山石窟对所在地区文化、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第四阶段是2014—2022年,为持续发展期。此阶段发文量虽然偶有回落,但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这与2014 年麦积山石窟成功申遗密切相关。从突变词来看,数量和类别进一步增多,新出现“造像”“佛教艺术”等突变词,同时“石窟”“壁画”“雕塑”等关键词仍保持较高的贡献度,表明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以及相关保护利用政策的出台,麦积山石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石窟价值不断得到挖掘。

自1993 年以来,学界在石窟寺研究背景下对麦积山石窟展开了持续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群体,科研成果数量总体呈现较稳定的递增趋势,相关成果所涉及的学科领域逐渐扩展,研究的广度、深度进一步加强,麦积山石窟研究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同时,相关研究也存在相对薄弱之处,如研究理论体系不完善、学科交叉研究不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价值传播方面的研究尚待加强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麦积山石窟开凿之始的特定社会环境、特定历史背景以及特定文化(佛教)背景出发,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石窟研究理论体系;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和研究力度,基于传播学、文化遗产学、品牌学、考古学、民族学、统计学等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探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民族视野下的石窟价值发展规律,对麦积山石窟的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更立体的透视;充分利用当下融媒体、新媒体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科技手段,创新矩阵式大众传播模式,依托多元融合媒介载体,打造以传播石窟文化价值为本位、以加深公众对石窟的文化认知为叙事方式的传播空间,加强麦积山石窟价值传播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石窟寺麦积山石窟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 “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
夜宿石窟
甘肃武威亥母洞石窟寺的几件西夏汉文文献考释
麦积山
夜宿石窟
实景漫游在巩义《石窟寺虚拟现实项目》的应用
武威西夏亥母洞石窟寺与金刚亥母鎏金铜造像
麦积山石窟第123窟造像服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