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型H5在傣族剪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2023-01-09杨青山宋婧雯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技术型傣族剪纸

杨青山 宋婧雯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某个种族或人群的文化与生存密码,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历史文化,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云南省的地域特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研究民族精神生活、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傣族剪纸及其传播现状

傣族剪纸源远流长,在汉族文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并一直流传至今。傣族的传统剪纸题材范围广阔,有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大事小情,也有图样复杂的民间传说、佛经佛理,时至今日仍广泛用于德宏、西双版纳等地的祭祀、礼佛、丧葬、节庆及居家装饰。[1]

1.1 傣族剪纸的特点

1.1.1 艺术性

傣族剪纸造型形象传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神秘的宗教信仰承载。

1.1.2 地域性

傣族群众普遍有对“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朴素心理认同及对自然的敬畏、感恩之情。因此,傣族剪纸的题材和造型都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1.3 民俗性

“每一种民俗活动都可以是一次民间美术作品的博览会”,傣族剪纸的创作必然源于民俗活动。傣族剪纸在融入各类节日与庆典活动中的同时结合了佛教文化,通过剪纸的内容与意义,使祈愿者从心灵中得到满足。

1.1.4 实用性

人们所造物活动的最根本目的,是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要求。傣族剪纸图案,已渗入傣族人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1.1.5 独特性

制作上傣族剪纸分为“剪”和“凿”,剪刀无需稿样,顺手即剪;凿则需要特殊的刻刀、凿子、锤和稿样,按样制造。在技术上不但运用线线相交的阳纹手段和线线相断的阴文手段,还运用了不镂空的刀痕曲线来很好地展示事物细部。

1.2 傣族剪纸的传播价值和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汇集形成的一个体现了中华民族特点和传统风俗习惯的民族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有传统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学、传统思想上,也是千百年来华夏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重要结晶。傣族剪纸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因素是傣族文化上千年的延续。在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傣族剪纸艺术以其丰厚的民族底蕴和朴实细腻的艺术形象,在我国民族传统剪纸中独具一格。所以,傣族剪纸的流传对发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作用巨大。

1.3 傣族剪纸的传播现状与困境

傣族剪纸艺术多用作传统佛教活动中,如纸扎、挂灯吊幢或幡、佛龛传统剪纸、奘房供品、门神等表现形式,但剪纸技艺的传承仅靠言传身教,由很多傣族人在自幼耳濡目染,慢慢学习而成。云南省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各级政府部门都对民间傣族剪纸艺术十分重视,选择杰出的可塑人员来开展师傅与学徒传代,并采取开设训练班等多种形式来确保傣族剪纸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近年来,政府通过建立博物馆、艺术传习室以及开展有关文化交流活动来展现傣族剪纸的艺术精华,但效果甚微。

由这些传播现象中不难看出,在各种外来文化浪潮以及移动网络的共同影响下,民族民间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已显得日益狭小。傣族剪纸活动多以家庭传统和学校教育活动为主,由于当地人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对传统形式因循守旧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傣族剪纸活动陷入了后继无人与被新鲜事物所湮没的双重困境。

2.技术型H5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由于移动网络的发展和使用,网络信息传递科技创新迭代。HTML5(以下简称“H5”)是第五代网络超文本标记语言,H5因其交互强、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等优势,在资讯传递、广告植入、品牌等领域均有应用。技术型H5是一种新型的、以移动网络为载体,通过全景、增强现实、重力感知等新的表现方式,为用户带来多维度的视觉和听觉。[2]

技术型H5最常见的类型有全景类H5、重力感应H5和双屏互动。全景类H5主要适用于空间展示,用户通过拖拽或变换屏幕角度浏览720°全景场景;重力感应H5是通过陀螺仪,测量重心变化使移动设备的光标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实现用户目的;双屏互动可在不同媒介间实现多媒体内容的延展与展示。

2.1 移动互联网提供土壤

移动网络正在掀起的碎片化时间,为新技术型H5发展创造了土壤。据2021年7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负责编制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2021)》表明,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约为9.89亿人,网络普及率将超过70.4%,尤其是目前移动网络使用者数量已经达到了16亿。一方面,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用户的上网行为也逐渐养成;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用户的上网体验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移动网络应用的普及和流量的提升,让在碎片化时间的接触网感受得到了保护,因此,随着移动设备和宽带网速等新科技的蓬勃发展,为技术型H5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赖以生存的沃土。

2.2 受众参与权的催化作用

受众是最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对受众们的个性化要求也是新媒体发展的一种主要基本动机。在1974年,卡茨明确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它重视受众们的社会功能,并强调了听众的社区地位。1981年,温达尔创立了“应用与实效”模型,将效果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理论”紧密结合起来。[3]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知识、人类对媒体的心理依赖、人类对社会现实的认知等都属于效应变量。在应用与满意的媒介效果中,“对媒体的依靠”被人类社区普遍重视,人类越希望从媒体中得到满足感或者认为自身也得到了满足感,他就越会依靠媒体。

在信息社会的多元化背景下,网络群众群体参与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对共享参与权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从狭义上看,网民是指接受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的公众;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则是指参与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公众。媒体即人的延续是由麦克卢汉在《了解媒体:论人的延续》一书中提出的,意即媒体的变化是人需求的反映,媒体则是人的感知能力的延续或拓展。移动网络语境下,互联网受众们的参与性需要从主动接触到积极参与,从希望成为资讯的传播者到成为资讯的传播者,从表层参与性到深层参与性,他们的参与性需要是信息传播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技术型H5是互联网受众参与性需要的重要产品,其拥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与实用功能,超越了传统设备与平台功用的局限,并融合了各种新媒介表现形式,包含文本、图像、音频等,完全迎合了现阶段互联网受众们的参与性需要。

2.3 短视频内容的支撑

假设技术型H5是“舞台”,短视频就是“故事”,“舞台”必须有形形色色的演员讲述“故事”才能让观众买单。QuestMobile公布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移动网络的月均活跃用户规模将超过11.55亿,5G技术所带来的流畅体验,让用户率先在视频、社交及游戏等领域展开深度使用,5G迭代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已悄然发生。技术型H5必须以视听内容为基础,来丰富使用者的感官感受,短视频的大量出现也为技术型H5的内涵表现提供了条件。短视频一般是指观看时间在5分钟以内的互联网视频,短视频消费行为不仅是指狭义上长视频在时间上的压缩和非互联网视频的平台迁移,更是碎片化时期的新型内容消费习惯。短视频具备创意消费门槛低、社会属性和交互较强、碎片化消费行为的特征。

2.3.1 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

极光(Aurora Mobile,NASDAQ:JG)于2021年8月发布的《2021年Q2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中显示,2021年6月,短视频行业的用户人均日使用时长达90.7分钟,短视频行业用户时长占比继续提升,达29.8%,全行业中保持排名第一,与2020年同期相比提升6.2个百分点。由于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碎片使用趋向的持续和对数字多媒体内涵消费行为习惯的深入,中国国内短音频市场用户规模还将不断增长。快手、抖音等联手同行,BAT三巨头参与了短视频的竞争,使得短视频竞争出现了白热化态势,“好看视频”“腾讯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开始出现,5G等高新科技的落地会促使中国短视频产业更快地走向下一阶段。

短视频产品可以分成单一产品和集合平台两种。独立网站,是指中国在移动互联时期所形成的以短视频内容、功能与服务为核心定位的网络平台,围绕短视频展开衍生业务。综合网络平台是指嵌入的短视频相关内容、软件功能与业务等,其内核位置并不同于短视频的任何网络平台,而是为了借用短视频的内容传播特性,更好地实现平台自身核心功能诉求。根据短视频的内容传播特点,跨平台联动已成为现阶段短视频平台的分发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以今日头条为典型代表的平台建立平台矩阵,建立了内容生态闭环体系,由旗下的不同平台共同导流,西瓜视频、火山作为微视频和抖音等细分市场,共同进行了跨平台的导流;另外,社交平台采用了内置直播的方法进行内容分发,秒拍、梨短视频与微博相互连接,既提高了秒拍、梨视频的内容播出率,也利用短视频增加了微博的用户黏性。同时,传统视频网站通过内置播放的方式满足用户多元需求。近年来,短视频网络平台、PGC内容创意公司以及头部网红/IP开始转变为MCN模式。

2.3.2 短视频垂直领域内容的重新洗牌

短视频垂直领域内容愈加丰富和细化。现阶段主流短视频内容主要集中在泛娱乐内容,垂直领域内容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据卡思数据显示,美食类大幅提升,再度位列全行业榜首;搞笑类持续探底,播放量一路下滑;生活资讯类播放量持续跌势,在更节目减少;游戏类走势平稳,头部内容竞争激烈但不够强势;美妆类播放量大跌,头部内容持续下滑;影/剧评类播放量趋势向上,挺进全行业前五;旅游类、母婴类、财经类播放量走势渐弱,捉襟见肘;娱乐类、运动健康类走势平稳,但头部内容严重不足;文化教育类断层现象加剧,泛文化节目机会正好。不难看出,短视频秩序正在被解构和重塑,短视频行业将迎来洗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待唤醒。

3.技术型H5对推进傣族剪纸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3.1 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从微博时期开始准确地把握住当下青年人的脉搏,入驻政务抖音后快速斩获百万粉丝。2018年4月,共青团中央委员会联合bilibili视频弹幕网站(以下简称“B站”)举办的“国家华服日”线上和线下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全国华服文化建设发展研究会也在西安成立,研究会将以“新时代新华服新青春”为主旨,以展示中国当代华服推动者的新风貌。全国华服日的举办,将更加坚定我国社会公众对弘扬传统服饰文化、继承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精髓的信念,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

官方媒体是引导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传统文化在官方媒体的推动下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官方传媒抓住时代脉动,利用网络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明。所以,技术型H5适合互联网消费者的阅读习惯且互动性更强,可成为互联网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应用于傣族剪纸的保存和传播更易于被互联网消费者接受。

3.2 傣族剪纸在数字化技术领域的探索

芒市的傣族剪纸积极尝试数字化建设,已初步显露成效。首先,通过建设数码档案库,运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变为以文字、音、图形、像等的表现形式存放于互联网数据库系统中,以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永久性的储存与维护。在现阶段,对芒市傣族剪纸可以利用二次元和三维的数字化扫描科技、数字摄像摄影、三维空间立体模型、图像处理技术和虚拟现实场景等手段,实现高精度获取和剪纸工艺等各层次构成的资源信息。第二,通过建设数码博物馆,运用新一代的传媒科技将信息资源实现为集中保存、开发、管理、检索、呈现和宣传信息的数字化平台,并通过虚拟现实场景以及交互操作方式,有很大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社会大众能够更加主观地使用程序界面来认知和理解芒市傣族剪纸。第三,通过搭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将已数字化的芒市傣族剪纸艺术进行更加广泛的宣传,从而推动芒市傣族剪纸艺术与各个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4]

尽管从芒市傣族剪纸的试点开始逐步迈入了数字化进程中,但随着数字化设备开始由PC端向移动终端转化,而数码资料库、数码博物馆等方式也早已不再适合于当下网络受众的阅读方式,网络受众不再满足于信息的获取,网络受众是能动的,他们享受参与信息传播的过程并从其中获得满足感,技术型H5正好满足网络受众的这一需求。

3.3 技术型H5的传播优势

传统H5制作想要有吸人眼球的“特效”,就必须对交互进行多层次、多元素、多媒体的设计,不仅设计成本高昂,而且对手机软硬件要求较高,制作成本与用户成本的阻碍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流畅性。短视频的融合能够弥补传统H5技术上的不足,短视频内容的多元化节省了交互设计成本,依靠动作模拟与CG技术的结合,实现复杂、炫酷的展现效果。

现阶段短视频技术已构成生态封闭环境,不论是单一平台或是综合平台,在各个生态圈的平台之间具有潜在竞争关系,因此无法进行联动导流。技术型H5的应用既可以突破平台局限,分享链接也可以随时查看,从而避免了生态闭环的缺点,拓展网络受众传播面积,真正实现傣族剪纸的保护与传承。[5]

3.4 技术型H5在其他领域的经验借鉴

就新媒体应用领域而言,技术型H5在新媒体领域中的运用也更加成熟。人民网于2017年两会召开前夕推出了H5增强现实技术《“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新浪微博的点击率破50万,人民日报的点击率接近60万,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更是超过了220万次。同年两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增强现实H5《王小艺的朋友圈》,模拟朋友圈界面,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真实的交互体验。[6]

从汽车广告领域出发,2017年别克汽车发布了一则重力感应H5《一指之力逃亡记》,由开发人员在手机游戏中种植了别克车型,将其当作网络游戏角色的逃生用具,以与玩家交互的形式推广别克推出新车的手机安吉星远程开启、智能全路况四驱系统,以及智能互联CarPlay操作系统等新功能。2018年“饿了么”App推出了一则技术型H5广告《除了吃你还会干啥?!》,满足用户身临其境体验的同时,推广了“饿了么”App订酒店、订电影票等拓展功能。[7]

技术型H5在新媒体、广告等领域都有较成熟的应用案例,给技术性H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播中的运用方面带来了重要借鉴意义。

3.5 傣族剪纸与技术型H5的高度契合

广告收入和用户规模、影响力的“断崖式下滑”正在成为传统媒体危机的来源,在这种危机意识的影响下传媒创新应运而生。创造过程是新的设计理念(或产品、服务)的制造、发展和接受的过程。在创造过程中,创新者把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中的机会转变成全新的创作理念,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广泛应用的新商品或服务项目。传媒创造也是必须借助人文媒介的。首先,傣族剪纸保护技术和传统数字技能中的场景重构、模拟复原,都和技能型H5的制作原理具有承袭性,技能型H5则把这些技能移植到手机客户端,比较适合现阶段手机受众们的习惯;其次,技术型H5内容强、便于在网上宣传、发展周期较短等特点,为傣族剪纸发展中宗教信仰的信息承载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傣族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是傣族人向佛祖表达情意的方法,佛祖庙宇的装潢、摆设和一年中的所有节日以及生老病死等有关活动,他们把内心的所愿所盼、所思所悟,形象地融合到了剪纸创作之中,如佛祖庙宇内部的长幡上,常以绢料做底,再用金、银纸、彩纸等剪出白象、马鹿、孔雀王朝、蝠属、龙、骏马、狮子、游鱼、莲花、净瓶、神佛、灵塔、亭阁等小图案。根据上文描述不难看出,傣族剪纸的佛意形象化与科技型H5的交互模型很高吻合,传统剪纸技艺的手绘交互与科技型H5的触屏交互异曲同工,富有佛家含义的图样与科技型H5的现象化聚集不谋而合,如科技型H5就可以借助使用者的触屏操控,再现了傣族剪纸技艺由抽象的剪纸单元逐渐形象为剪纸成件的整个流程。

4.技术型H5在傣族剪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技术型H5将短视频内容生产重点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阶段对这一内容生产还处在较原始状态,并没有进行启蒙研究与发掘,需要深入研究以便于创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播过程进行解构和重建。

4.1 技术型H5的具体应用方式

以B站作为研究样本,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B站涌现出近100万条Vlog视频,30余万UP主投递了他们的Vlog记录。Vlog即Video Blog,现阶段对Vlog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个人的生活记录视频均可以称为Vlog,但“生活记录”类型的短视频是早就存在的了。UP主“孤独的美食基”从2017年上传Vlog至今,已经积累了130.7万粉丝。从内容层面来看,Vlog是“我”琐碎的日常生活,无论美食、萌宠还是旅游、测评都可以归属到Vlog的行列,Vlog的优势在于网络受众是在别人的Vlog里找寻自我生活的缩影,他们渴望去比较“我”和“他”生活方式的相同和不同,这样的“欲望”吸引着大批网络受众向Vlog靠拢。B站美食类UP主“盗月社食遇记”正在尝试用Vlog展现美食以外的元素,B站萌宠类UP主“花花与三猫CatLive”也正在尝试不同风格的转型。Vlog并不是短视频形式的转型,而是一种新颖的创作方式,任何垂直领域的创作者都能从中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在技术型H5中植入视频博客的创意方法,比如专门设计并制作全景型H5《傣剪传习人的秘密》,藉由影像部落格的创新方式,还原传习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网络观众藉由切换荧幕的角度,了解整个作坊,或由传习者带领,体验场景,以亲身体验傣族剪纸的独特魅力,消除网络观众对传习者的神秘色彩;又如增强真实H5《手艺德宏》,印有丰富内容的傣族剪纸,在印制图形中放二维码,并利用移动设备摄像头的“扫一扫”功用,按照网络受众所选定的图形制作剪纸样式教学短视频,从而增加剪纸课程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4.2 技术型H5的应用价值

4.2.1 议程设置的热点效应

大众传播无法判断受众如何想,却能够通过安排话题左右人们关心的事情与看法,因而高度重视议程设置、融合传播才能产生传播乘数效应。[8]技术型H5可以提供大量热门词语、话题以及热门事件,在大家不断转载与分享的同时也很容易创建新的热门话题。将技术型H5运用于傣族剪纸中可以给傣族剪纸带来热点效果,进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播,效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4.2.2 受者向传者的隐性转化

成功的演说往往能影响听者的意志,强化并转变他的立场、看法,使其行为能沿着演说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技术型H5可以恰当利用网络受众群体的需要,把要求转变为驱动,使受众群体能动地向传者转变,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信息发布途径。

H5技术在保护和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探讨H5技术在云南省的民族文化保护中的应用,既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尊重与阐释,同时,H5技术也将发挥其优势,为傣族剪纸文化注入一股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技术型傣族剪纸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剪纸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剪纸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剪纸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