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对新闻客观性的思考

2023-01-09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客观性受众情绪

纪 美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1.“后真相”现象

1.1 “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时代的首次出现,是在1992年,美国剧作家斯蒂夫·特西奇(Steve Tesich)在谈论事件时提到:“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当后真相时代真正来临时,带给人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时代的改变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在悄无声息之中,人们的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逐渐改变,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也渐渐向情绪立场的方向靠近。后真相不同于谎言,但也绕过了客观事实,更倾向于模糊的陈述。

“后真相”代表的更多是对“真相”的态度,而不倾向于真相本身,它是一种对情绪的反映。“后真相”在叙事中更多的是强调情感和个人信念方面的话语,通过开放式文本提供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社会舆论,而不限于通过描述事实的语言给出“真相”。[1]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中,对真相的解读也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传统媒体不同,现代网络的发展使网民在获取信息时还会接收到其他网民的观点与看法,受众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在发布信息时也难免会掺杂个人情绪和意见,对发布的点赞、留言、浏览量等也是真实存在,具有真实的价值,这些网民对事件的讨论、历史信息深层的挖掘与探寻出的结果就是“真相”的代表。

随着社交化媒体的发展,“后真相”现象变得尤为突出,对公众而言,合情似乎高于合理,再加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人的当下,大众的言论自由度很高,信息的生产、发布和循环的把关严格度减弱,对信息内容的管理也较为宽泛,大众可各抒己见,有些看法或许是从自身的“善”出发,但却忽视了事件的“真”。在“后真相”时代,人们侧重于对道德的评判,媒体也更偏向于利用受众的情绪价值来获取利益。

“大学生偷外卖”这一是非分明的事件,为何在当时引发如此之大的关注?人们应该鼓励对弱势群体伸出援手,但不应纵容那些披着道德外衣来触碰法律的越界行为。此次事件中更有自媒体发文表示应放过寒门学子,称“有罪的是我们”,消费大众的同情心,影响恶劣。

新闻媒体曾是可信的信息源之一,可如今部分媒体片面引导,网络情绪相较于现实社会情绪更容易传播,大众对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存在质疑。“后真相”时代的人们如同生存在一张巨大的网之下,比起客观事实,人们更看重情绪与立场,人性下隐藏的“亲近感”,使受众过滤了“不合理”的部分,只取符合自身价值观和想法的事物进行传播。

1.2 情绪化宣泄与表达

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构建了网络舆论的温床,网民依靠某一个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和意见,事实变得不再是首要关注点,媒体依靠谣言就可轻易击破人们的情绪防守,互联网的匿名更给网民带来了“遮羞布”一样的存在,对现实世界中的不满可以肆意地在网络上发泄。各家媒体可以轻易地制造恐慌感。数据爆炸的时代,各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信息网,公众依靠自身的认知基础选取感兴趣的一条线进行评论与附和,导致对事件真相的探寻很少,网民被复杂多样的评论观点吸引了注意力,摘取碎片化信息自行拼凑出一个“真相”。回首之前2011年的“抢盐事件”以及2020年“板蓝根事件”,媒体似乎轻而易举就能带动民众的恐慌。对谣言的掌控与了解程度,成为一个人在话题圈子中获得关注的资本,往往出乎意料、吸人眼球的话题是风暴的中心点。尤其是老一代人容易被一些鱼龙混杂的卫生健康类信息吸引并进行转发,产生认同感与恐惧感。这也是一种情绪化的体现。

同时新闻反转削弱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信任高楼的倒塌带动了网民的情绪化,往往媒体组织所发布的消息被更具权威性的媒体机构辟谣之后,群众会将情绪倾诉方向调转,在更多信息被了解之后,这种对冲会带动更大的情绪浪潮。“后真相”时代中,网民的情绪可以被快速传播,且更容易受到关注,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传播的中心,感性的情绪宣泄比理性的表达更容易受到关注,这也加大了虚假新闻的控制难度。

1.3 “认知放松”与“信息茧房”

信息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数量剧增,各媒体平台竞争激烈,产出的信息内容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眼球与情绪就是抓住利益,标题党大量出现,网络信息浪潮的接踵而来,让人们心理疲惫,不再积极去探求真相。

快节奏的当下,大众可以短时高效地获取信息,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及大数据的推荐准确获取用户需求。例如短视频平台由于利用了算法推荐,针对性地呈现用户所喜好的视频,这就难免形成思维舒适圈,视频下的评论更是无形中让各个受众因兴趣而聚集,在信息流中因偏好而内卷,在自己的立场中故步自封。又如微信平台公众号可以对某一热点新闻进行点评、发表看法,公众号推文下的评论对于事件本身的“5W”探讨减少,反而更多是在推文的基础上发表意见,这就容易导致对新闻事件看法更加单向以及边缘化。

平台通过利用个性化算法推荐,来达到传播和利益的最大化,根据用户所感兴趣的事情进行优先推荐,从而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比如在“名校大学生偷外卖事件”中,媒体平台的算法会致使推送给用户的都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生活贫困的信息,潜意识地影响了用户的价值判断,将矛头对准了如今的教育资源和就业环境,把“大学生偷外卖”归咎于生活处境问题。

“我只知道我愿意知道的事情”,这种态度更像是一种自我蒙蔽,将自己束缚在舒适圈。受众与坚守新闻专业的媒体人不同,对不了解的内容,受众更愿意去“吃瓜”,享受“认知放松”,摘取与阅读符合自己个人立场的内容,直至抓住某一感兴趣的点,潜意识地去发表个人认为正确的看法。

如今,中国网民数量直线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2]其中,学生网民最多,占比21.0%。青年网民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更加追求表面娱乐化,例如通过表情包的使用来表达对问题的思考与观点,对严肃与理性思考进行潜意识的逃避。这也导致在“后真相时代”,媒体为贴合受众的需求,将深层次的真相隐于娱乐化之下。

2.新闻客观性

2.1 利益化下诞生的客观性

作为商业报刊的出版企业,版面上的广告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在我国可以说广告客户是媒体公司企业所依傍的主要“金主”,因此所追求的绝对新闻客观性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广告公司,广告的涉足使得报业或是平台的大厦稳定建起,犹如承重墙支柱一般,虽不是地基却也不可或缺。

从整体上来说,传媒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追求新闻的新鲜性和时效性,媒体人出稿的速度以及稿件的吸引性十分重要,“最先抓住读者眼球”是优先考虑项,此时客观性原则就会受到忽略。

2.2 客观性是层保护壳

“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却是一个可行的‘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客观性总是受到批判,又永远存在着,我们就处在这样的矛盾中。[3]在我国仍存在一些新闻的客观性问题。媒体人应思索,如何让公众更加信服报道的内容。此外,也要注意记者为追逐时效性,过于草率地将不适合的内容报道发布的问题。记者的主观偏好不再是影响新闻客观性的主要原因,受众的主观立场与看法也占据影响地位。与新闻真实性不同,新闻客观性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伴随着如今新闻市场的繁荣,各个观点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受众更加客观地了解讯息观点,与“货比三家”是一样的道理。记者可以根据报道角度、事件和题材,来带动影响受众的情绪和价值判断,所以新闻记者的个人自觉尤为重要。

进一步规范新闻报道是新闻从业者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不可否认真正的新闻客观很难达到,因为新闻从业者的成长环境与文化背景影响着记者认识问题的思维习惯。在这一点上,需要从实然向应然进行过渡,专业媒体人也应该一直在追求应然的路上。

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始终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原则。[4]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媒体安稳自处的中心支柱,面对各方的不同观点,将真相居于中间,通过遵循这项准则来获得更多的受众群体。新闻报道中记者会多方采证,在报道中详细写明话语来源,看似秉持着新闻客观性,只述不作,实际在某种意义上讲,记者不用为此承担任何关于价值观相冲的风险。不过,并不是要由此走向对新闻客观性的否定,而是充分认识新闻客观性与人的价值关系的复杂性,探讨实现新闻客观性的有效途径。[5]

2.3 新闻客观性受到的阻碍与冲击

随着网络媒体的演变,社会化媒体传播和个性化算法在网络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客观性因此陷入窘境。

2016年“后真相”一词大火,这一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有评论认为,这离不开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此次“后真相政治”的成功,颠覆了各大学术机构的预测结果。如果仅仅是推测的错误,无法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但是正因为各大机构完全依照客观的数据统计和预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却与事实大相径庭。于是人们将矛头指向数据的合理性,即这一事件的客观性基础。然而,数据客观性作为整个调查分析的依据,它真的是完全客观的吗?在有效数据的选取和统计里,主观立场影响着人们对于客观数据真实性的判断,难免会产生相应的偏差。所以面对最后的结局,人们不应是对数据客观性的质疑,而是去正视与思考那些由于主观价值介入所导致的隐藏的真相。

人对事物的认知客观具有相对性,认识亦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同一位记者对同一件事情或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采访和报道也会有偏差。人在接触新事物时,不可避免地在原本的知识基础框架上来认识新事物,对于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更要经过一个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螺旋式前进认知,犹如记者接触到新的新闻事件时,如果能调用知识记忆中的具体事件进行比较会更加客观,但同时也会出现没有案例可以比较的新闻案件,这就需要记者运用他们的经验、逻辑以及联想等,对事件进行判断与报道,在此基础上,记者会对原本的知识经验架构进行修改和更正去深入追寻探究,以追求报道的客观性,也对下一次新闻事件的采访提供知识储备基础。因此,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性评判只能是相对的,而不可能是绝对的。

真相是隐藏的事实,抛去假象的最终结果才是人们要探寻的。媒体网站是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后真相”时代,立场往往比事实重要。“后真相”时代,新闻客观性在意见和情绪的浪潮中被淹没,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抛弃新闻客观性这一专业准则。

3.“后真相”时代新闻客观性地坚守

3.1 信息传播源

在“名校大学生偷外卖”事件中,新闻报道里的“大学生”“考研”“辍学供其读书”等词,社会媒体与自媒体抓住这一点大肆宣扬,用“脑补剧情”获取大众的关注度。《“偷外卖大学生”不是冉阿让,但不妨给个机会》一文表示应给寒门子弟提供一条向上的路径,迎合大众的舆论风向,发布一些符合大众的观点,呼唤大众对这位“寒门子弟”的同情心,引发了对学校、政府对困难学生补助的质疑。

由该事件便可发现,部分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无视信息源的单一,受众的情绪被报道牵引,媒体的报道被利益支配,之后的新闻反转也让人们更加理性的思考。偷外卖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因为被贴上了“大学生”“家境贫寒”的标签而受到广泛关注。

新闻媒体应重拾专业主义,不被主观性牵引,寻求真实的客观性。媒体记者在报道时应更加客观,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建立公众信任度,在采访与报道中找到可依靠的客观性。记者在采访时为了避免受到自身主观性的影响,可同时寻找一些与自身意见相悖或赞同的角度,进行采访与调查,从而进行自我反思。

随着信息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以前单纯的信息接收者拥有了信息发布者所享有的权利,传播者的门槛降低。角色身份转换却替代不了缺失的专业素养。信息发布者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第一时间将事件传播,却无法确保新闻事件的真实与客观,因此自媒体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也应提高媒介素养,不信谣不传谣,创造大众能更加客观理性思考的社会环境。

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为了保证信息构建传播时的自主性,免受不必要的干扰与意见左右,往往会和公众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公开透明化,让受众来检查,同时也让公众参与新闻的生产,减少新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主观偏见问题。这对那些需要获得大众信任的媒体有极大帮助,将采访公开透明,同时可以获得反思与矫正,使真相更有说服力。

3.2 传播途径与受众

“后真相”时代对客观性原则的坚守,不仅是新闻媒体自身的要求,还是时代精神的体现。[6]在极具情绪色彩的“后真相”时代,真相并没有消失,只是寻找真相的道路出现了偏差。公众应提高信息辨识能力,不轻信任何一方提供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传者解码出的意义与传播者编码的意义不一定完全等同,作为新闻事件的受众在表达自身看法时也应注重情绪的表达方式,避免其他受传者出现错误解读,有意识地去培养受众的认知能力,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理性发言,面对没有实锤的事件保持理性的看待。

社交媒体作为人们发表看点与意见、交流信息的平台,赋予了用户发布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过于展现个人价值观和情绪化的内容,同时随着信息及技术的发展,用户过度沉浸于自己的偏好中,这需要平台工作人员加以干涉,适当控制个性化推荐与算法,推送多元化的事物,避免过度“信息茧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在传播时对新闻客观性的重视并不只在于改变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识,而在于影响受众思维上的改变与觉醒,从而改变受众的传播活动。当作为舆论目标人群的受众清醒过来,有受众跳脱出社会传播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敢于表达观点意见,能够理性的面对、思考与传播新闻时,“后真相”便也得到控制。

随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发展,把关人也逐渐改变,由专业媒体扩展至自媒体、平台甚至于普通用户,阅读分享、点击评论等都是影响把关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个体用户,接收、阅读信息的时候主动筛选也很重要。

“后真相”时代的出现不算是一种坏事,它让人们感性起来,它的出现也让人们思索与清醒,公众是否应减少过于主观的表达、是否应更理性的看待事物、进行多方面考量。

3.3 政府监督与法律管控

部分自媒体为了获取浏览量,用贴标签、拉噱头等手法获取关注度。如在偷外卖事件中,报道中刻意强调了“大学生”“家境贫困”等标签,呼唤大众的同情心,加之官方并没有及时通报,舆情发酵了三天之久,受众情绪被媒体引导舆情恶化。通报之后舆情的消散也体现出大众对于官方的通报还是比较信赖的。所以相关权威部门及时查清真相,给公众准确的讯息十分重要。

从政治学看,任何时候新闻业的生存都是依赖于一定的政治制度。[7]相关法律部门应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管作用,我国虽没有单独完善的新闻传播法,但这并不妨碍对媒体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适当的把控,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触犯法律、传播不良信息者严肃处理,才会起到警示与威慑作用。法律不受到任何价值判断的干扰,能约束媒体报道人遵守专业道德素质、恪守底线,警示媒体人将事件真相与意见分隔开,同时避免出现片面报道或信息来源失衡的状况。

结语

新闻客观性既被称为“不死之神”,在“后真相”时代虽遭到冲击破坏,但地位是无法撼动的,更不会因“后真相”的主观性而取代客观性的地位。真相永远存在,当对真相迷茫时,如哲学研究者蓝江所说:“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8]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猜你喜欢

客观性受众情绪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聚焦以能力立意的六种“客观性”函数问题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情绪认同
索契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