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长城文化 守护精神根脉
——浅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直播长城》

2023-01-09魏雅琴董正韬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长城

魏雅琴 董正韬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甘肃 兰州 730010)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属于世界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长城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面对国人对长城的熟知和广大电视观众的期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团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探访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长城,从天上,从脚下,再次将镜头对准长城,重走长城,重拍长城,旨在传播长城文化、彰显城市魅力,探究长城精神,展示世界名片。

导语

长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民族精神价值、建筑遗产价值以及人文景观价值等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体现、表达传承长城文化,守好中华民族精神根脉,就需要媒体创新传播载体,用大家喜欢接受、容易接受的方式,让长城文化融入时代、走进现代生活。大型融媒体新闻节目《直播长城》的制作播出,通过多种技术突破和呈现手段让所呈现的长城变成活着的长城。这种记录展示,对古老的长城文化来说,予情于志,予爱于史,扛民族之责,展精髓之光。

1.节目介绍

1.1 研究背景:坚持文化探究守护精神根脉

20世纪90年代,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望长城》让中国人第一次从电视中看到了长城。自此,围绕长城题材制作的《长城·中国的故事》《园林——长城》《我爱长城》……纪录片、专题片、电视剧、电影、MV等形式的影片让国人和全世界开始真正认识长城、了解长城。

2019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嘉峪关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工作,保护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脉,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1]

1.2 节目宗旨: 坚持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

以媒体人的初心和使命、责任和义务,坚守传统文化使命、坚持文化薪火相传,在推动长城学研究、推广长城文化、保护长城根脉、促进长城地区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等方面做出不懈地努力。

《直播长城》通过主创团队不懈努力,2021年亮相央视、省级卫视及各大网络媒体平台,让全国电视观众通过融媒体直播在电视、手机、网络等能够看到伟大的长城以及生活在长城脚下的人们随着岁月的洗礼、历史的变迁,生产、生活。表面上人们看到的是长城影像,但更多的是一种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的传承。《直播长城》节目旨在宣传、展示和展演以长城文化、经济、历史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用有效的语言、有效的画面,讲述长城,发掘中国的根脉;宣传长城,传扬中国的文化;保护长城,保护中国的未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通过融媒体直播形式展现万里长城的雄伟壮丽,更加凸显我国泱泱大国历史悠久的璀璨文明。

1.3 节目综述: 坚持内容为王,彰显节目质量

《直播长城》从2021年10月2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频道并机直播,联合多家省、市地方电视台,以及各个主流媒体、网站、视听传媒等新媒体平台并机直播、转播。每期60分钟,总共6期,视角从长城纵横东南西北,涉及陕西、河南、山东、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秦长城、楚长城、魏长城、齐长城……探访长城古迹、追寻长城内外可歌可泣的长城故事,一起探究、讲述、挖掘长城历史、文化、经济等。

《直播长城》每期所涉及的长城,从长城本身的变迁、军事功用,长城内外的生态环境、种族和民俗、经济发展、文物保护等方面,在摄像机无所不及的“眼睛”里得到了体现,既是“讲古”,又是“论今”。新时代的长城人用新的形式来讲述长城故事。通过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在线等工程,传承长城精神、展示长城文化、建设长城脚下、山水之间、和谐宜居的长城。

2.《直播长城》创作优势

《直播长城》节目创造了跨度大、战线长、联合制作媒体多、播出平台多、收视率高、点击率高、回看率高等纪录。进一步提升了大型融媒体直播类节目的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

2.1 传统媒体专业性和权威性提升节目引导力、影响力

2.1.1 平台优势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它丰功赫赫,永诏史册。西方人把长城称为“The Great Wall”(伟大的墙),长城东西南北纵横交错,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近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2]

因为节目的特殊性,央视总台利用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联合多家省级卫视:天津卫视、河北卫视、内蒙古卫视、甘肃卫视、陕西卫视等,让电视媒体的传统渠道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向受众群体传递的信息都是可靠、真实、专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加上在全国媒体行业里,央视从平台优势上来说,节目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并且拥有全国多数的、稳定的收视群体,从而提升了节目的引导力。

2.1.2 团队优势

现场直播是诸多节目类型中,把媒体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一直被视为核心竞争力的节目形式,它是新时代广电从业者肩负党的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的主战场之一,这也是其他自媒体在直播类节目一直模仿却又无法超越的节目形式。《直播长城》每一期都会选择一个重点长城段作为直播点,比如在陕西的榆林、甘肃的嘉峪关、河北的张家口等,全部是各个省级电视台专业的团队、专业的主持人、专业的设备,高清转播车、卫星车、航拍直升机,从节目的制作、技术的保障等方面进行强强联合,大范围、大手笔、大联动、大制作,均能体现出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陕西篇,节目从9月上旬接到任务开始,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新闻中心就安排采访力量前往榆林选点、策划、采访制作,派出卫星直播团队保障技术传输。10月2日上午10点,《直播长城》在央视新闻频道和央视综合频道、陕西卫视并机直播。在半个多小时的节目里,以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为直播点,通过探访榆林全段长城遗址,以记者Vlog、长城保护故事、中国民乐演奏MV等形式,讲述镇北台、红石峡、榆林卫城依托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所呈现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保护成果以及老百姓的幸福感。此次项目合作,陕西新闻中心不仅协助央视总台完成了新闻节目制作、现场直播技术保障,同时为《陕西新闻联播》提供国庆系列报道《守护精神根脉看长城内外》,并在起点新闻客户端进行了新媒体直播、分发。[3]在河北篇中,10月2日和10月6日两期节目都涉及河北段长城,河北广播电视台派出27名骨干编辑记者及技术人员,出动两辆卫星直播车分赴张家口、秦皇岛等地,倾力支持配合,高质量完成直播和新闻配片采制等任务。

从每一个选题的立意,每一个画面呈现的价值,主持人每一句话所表达的意义等都是专业团队、专业人员经过无数次推敲、研讨,用笔、镜头、屏幕呈现给观众,所表达的就是让每一个国人从行动上保护长城。

2.2 优质多媒体融合提升节目传播力

融媒体强调资源融通、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在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大趋势下,媒介融合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更好地对信息进行优化,达到信息通融,媒体融合。电视融合各种新媒体,让传统电视台与网络直播平台相互融合,打造出真正有品质的媒体融合直播节目。[4]

2.2.1 多媒融合

《直播长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除了联合多家省市、地方电视台,还在省级各主流媒体、多家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多个平台融合播出。每一期节目所涉及的省市、地方媒体都会融合各种主流新媒体进行同步转播、直播,并进行相关的前期、后期、延续性报道,使得节目在收视预热期、播出期、结束期都有大量的、不同的收视群体在观看、点播、回看,影响力、传播力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山西篇,山西卫视、央视新闻客户端、黄河Plus客户端并机、同步直播;甘肃篇,甘肃卫视、视听甘肃客户端、丝路明珠网、新甘肃、嘉峪关电视台综合频道等同步直播、转播;内蒙古篇,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地方频道、腾格里新闻客户端等同步直播、转播等等。多媒融合作为目前大型直播节目的一种运作趋势,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并且将资源运用到极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直播长城》在多家媒体的联合制作下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

2.2.2 多屏联动

“多屏共存、跨屏传播”已经成为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为此《直播长城》充分发挥平台多、覆盖面广的优势,着力整合平台资源,打造多屏联动的融媒体阵地,以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为主,以手机电视、公交电视、户外大屏和微信公众号矩阵为补充,进行多屏传播,实现多屏共赢,将《直播长城》的传播效果放至最大化,最大范围覆盖受众人群,从而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收视效果。

比如山西篇中,直播同步、回放均投放在IP公交电视、景区大屏等;在河北篇中,以大小屏融合为特色,用前方新闻现场记者直播连线、历史文化背景片、新闻特写以及直升机、无人机航拍、云景观、云直播等形态呈现万里长城巍峨雄姿。[5]

融媒体时代,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传统与融媒体传承创新、提高社会影响力,是电视直播发展的必经之路,适应媒体融合的新时代,推动媒体融合迈向更高层次、攀登新的高峰。《直播长城》创造了国庆期间直播类节目收视率、在线点击率、线上、手机回看率最高的纪录。

3.强大直播体系提升节目公信力

《直播长城》强大的直播体系也是其他媒介无可超越的。节目直播从视频、音频、通讯、传送、动力、微波、卫星线路再到光纤线路,不断向同步性、可信性、完整性、互动性发展,不断追求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状况都能给广大观众带来最可靠、最前沿的信息。

3.1 突破零时差

现场直播作为众多媒体播出节目,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可以依靠对重大会议、活动和事件的“零时差”直播。直播要突出节目真实性、时效性、及时性,所有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6]《直播长城》实现大量、大规模、大范围的同步播出,不单单只是靠演播室和现场主持人、前方记者,更是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整体协调,在每期60分钟有限的时间,每一个长城直播点的时间、内容都需要科学安排、合理规划、环环相扣、无缝对接,节目实现零时差,最大限度满足了观众凭借现场声音和现场画面的捕捉和传送,在国庆第一时间看到各地长城脚下的人们如何依托长城文化欢度国庆,认识长城、了解长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2 多重备份

由于节目受众覆盖面广,播出涉及众多环节,多重备份也是直播节目中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包括:(1)节目备份,考虑到在直播当天会受到天气、环境、人员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提前做好和直播内容相同的节目、镜头组接。比如在山西篇中雁门关直播,当天大雨倾盆,节目组在直播同步播出中就用了提前拍摄、剪辑好的画面,带观众一起领略“天下九关、雁门为首”的雁门关;在甘肃篇嘉峪关直播中,为了展现丝路长城商贾西行,驼队声声的音效,防止当日直播现场嘈杂的环境声,录音师提前组织驼队,录制了清脆、悠长的驼铃声,在直播节目中,视频画面展现款款而来的驼队,配上提前精心录制好的悠长驼铃声,再现了当年古丝绸之路上商贾通关时的繁华景象;(2)节目输出备份,为防止直播过程中设备的不确定性,需要播出的各种素材、短片,都采用多通道同步播出;(3)传输备份,在各地直播中,转播车除了卫星传输、微波传输,还采用了4G网络传输;(4)主持词备份,演播室相当于《直播长城》的总控枢纽站,如果外信号源存在不稳定、中断等情况,主持人就要用事先准备的主持词来应变突发事件。总之,多重备份让直播有了一份重要保障。

4.《直播长城》创新突破

融媒体直播节目的创新,为新媒体时代在同质化直播节目脱颖而出提供新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力和物力资源优势,为融媒体直播节目夯实基础。[7]《直播长城》除了发挥自身优势,还在节目创新上也让观众为之点赞。

4.1 多点直播

《直播长城》涉及面广、拍摄地点多,每一期都有不同的长城点需要呈现,每一期直播节目演播室主持人先做开篇介绍,通过直播连线,由现场记者全方位、多角度、多视角地介绍当地长城。比如在河北篇中,节目一开始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承德金山岭长城—张家口样边长城,从演播室—节目现场—演播室—空中航拍……短短40分钟的直播内容,多点直播所跨越的却是长长数千里的长城,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了多个空间的转换,这样的无缝连接,展现每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长城,达到了非常好的播出效果。

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短片所呈现的长城都是活着的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通过光影让观众真真切切感受中国现存最大的保护遗产——长城的魅力。

4.2 多线传输

《直播长城》之所以能够实现多点直播,卫星、微波、网络多线传输是重中之重。比如:节目中直升机航拍,主持人舱内现场解说画面、航拍画面、同期声、效果声等通过直升机内置切换台一气呵成,将空中信号安全、稳定、流畅地通过微波传输传回直播点的转播车,再由转播车通过卫星将信号送回总控演播室;从空中采访画面,直接切回地面采访画面;由演播室画面直接转到千里之外的采访地,从天上到地下,从长城的东头到西头……实现一线统筹、多样化播出、多点传输的运作方式,呈现给观众的是全面的、完美的、让人震撼的长城。

比如在甘肃篇中,直升机从黑山悬臂长城出发,沿着明长城一路飞向嘉峪关,由主持人在直升机内介绍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之后,有一句:“下面我们将画面交给关城内的记者。”同期声、画面顺势转向地面关城内的记者,随着地面记者介绍士兵操练、古人通关、驼队出关等画面都一一呈现;在河北篇中,当观众随着航拍镜头俯瞰山海关,长城连海水连天、看海上长城奇观的时候,画面切回长城内主持人,由现场主持人介绍长城接山入海的伟大历史,跟随摄像机镜头一边走、一边看,看到有当地老百姓自组龙队、舞狮庆祝伟大祖国生日的,乘着节日的喜庆欢歌鼓舞的,不远千里游览长城的。这样不同空间、不同地点的节目直播,画面、声音随主持人介绍必须是多线传输才能实现,这种直播,无论从节目的内容上、形式上、电视技术的突破上都让《直播长城》有了新的看点。

4.3 多样呈现

《直播长城》节目播出之后,有网友表示:每期节目介绍的每一段长城都是精致的、温暖的……既有文艺专题的小清新、小文艺,也有新闻节目的耿直和率真,还有大型文艺节目的磅礴和大气。宣传片、短片、专题片、采访、大型民间表演……各种形式的多样呈现,从多视角引导观众直击长城,让观众获取更多的信息,感受现场气氛。从多样的节目信息里,感知、感触到长城文化是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长城脚下的牧马人》《长城保护员的“城”诺》《齐长城的“守关人”》《长城脚下飞白鹭 人来鸟不惊》等小人物大情怀的故事;长城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华阴老腔、民间小调、家乡美食、扭秧歌、舞扇等民间活动展演等,通过光与影,让长城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跳出直播节目墨守成规的报道形式,每一个震撼人心的宣传片、温情触动内心的短片,每一个极具人间烟火气息的采访,每一段让人惊叹的直播报道……《直播长城》让观众看到更多为了守护家园、为了保护根脉,一些在默默的奉献着,努力着的长城人。

4.4 现代拍摄技术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电视所呈现的画面要求也越来越高。拍摄设备和拍摄手法的不断创新和提高,随之带来的是节目质量、节目画质也在不断地提高。《直播长城》除了常规拍摄,突出采用了大量的无人机、直升机航拍镜头,在速度上、视觉上、效果上都能强烈体现出万里长城的宏伟和壮美。在直升机上巧妙布置的机位,可以让观众通过镜头看到飞行员、舱内主持人、舱外长城以及空中俯瞰长城的美景画面。

节目开篇《总台报道团队带您俯瞰八达岭长城》,当直升机盘旋在八达岭长城,俯瞰地势险要、雄伟险峻的八达岭长城,翻越八达岭长城、飞过国家长城博物馆,航拍亮点是跨越百年时光,京张高铁和京张铁路两条新老铁路在长城脚下立体交汇,这也是平面视角无法看到的震撼画面;《凝视历史 拥抱未来》当直升机沿着河西走廊丝路长城探寻更古文明,航拍镜头一路俯瞰汉明长城、兰新铁路、312国道并肩而行,这难得的历史和现代遥相呼应的画面蔚为壮观;《丝路长城 文明交融的丰碑》直升机从黑山悬壁长城起航,沿着明代长城,一路来到天下第一关——嘉峪关,长达八公里的解说与拍摄,让观众饱览了丝路长城和嘉峪关的雄伟和沧桑之美,让古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长城连海水连天 看海上长城奇观 》从山海关出发,看明长城接山入海的伟大工程,就能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气魄;从内蒙古小佘太长城、甘肃乌鞘岭长城、山西北齐长城、张家口样边长城、葫芦岛九门口长城、河北山海关、金山岭、嘉峪关、老牛湾、龙背长城……大量直升机、无人机航拍镜头的组接,突出展现了伟大长城的壮观,让观众领略了祖国万里长城之壮,大好河山之美。

结语

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足以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当重走长城、重拍长城,无不震撼中华儿女的勤劳和智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8]大型融媒体节目《直播长城》纵横全国东西南北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联合多家媒体圆满完成直播任务,让观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国庆假日重新认识长城、了解长城。

宣传和发扬长城文化,保护和传承长城根脉,是每一个中华子孙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让我们砥砺同心、携手共进、走向复兴!

猜你喜欢

长城
建造“长城”的人们
长城脚下的“双奥”之城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保护齐长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防御策略,还看齐长城
守护长城
啊!长城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