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2023-01-09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旧传统媒体媒介

林 波

(博罗县融媒体中心,广东 惠州 516100)

导语

在较早时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存在局限,此时用于传输信息的传统媒体工具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等,在现代化社会视域下,物联网、互联网等工具的提出,传统媒体工具逐步淡出大众视域,取而代之的是新兴媒体工具,人们在此种情况下,更加倾向于使用网络终端、移动电子设备获取信息。“新媒体”一词由美国CBS研究提出,后随着科学技术与新兴理念的融入,社会媒介工具不断发生更新,人们对于媒体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如今,我国相关方面的一线研究工作人员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为:以数字化技术作为支撑,以多种媒介设备作为载体,将网络作为传输介质,可实现信息多渠道覆盖、为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信息表现新方式。[1]新媒体工具在社会中的高速发展与广泛推广,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以经营传统媒体为主的单位在社会中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但在进一步挖掘此项工作时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其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都是不言而喻的。但要想在现如今的媒体市场中长久、持续发展,还需要严格遵循新闻行业的发展方向与规律,将受众群体的真实需求作为导向,结合两者的优势,填充或互补两者的不足,使两者在融合中形成一个社会竞争力更高的媒介形式。

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

1.1 实现媒介渠道的相互拓宽

目前,有关单位已经开展了针对不同媒介工具的融合发展研究,明确了两者在融合中的优势,下述将从媒介传播渠道层面,对融合发展的优势进行浅析。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介可以作为市场中直接面向受众群体的正能量传播导向工具,在社会新兴媒体的正向影响与干预下,传统媒介工具由于在传输信息中存在与受众群体交互差、信息传输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其现如今的发展正呈现一种滞后趋势。但相比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发展时期更为久远,此种媒介形式具有更专业的指导团队与工作体系,部分传统媒体企业甚至属于在地方政府扶持下开展工作的,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与权威性。新兴媒体在现如今的市场中处于发展阶段,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尽管实现了在媒体传输信息时与受众群体的互动,但却存在发布与传播信息缺少公信力的问题,只能在市场中通过带动话题的方式,寻求社会关注度。[2]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在融合中将拓宽信息传播渠道作为主要工具,不仅可以使传统媒体工具在传输信息时打破承载人文精神的媒体方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具有的交互性与融通性,吸引更多新兴媒体的用户关注到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提高新媒体发布内容的权威性,保证媒体发布信息传输效率与水平的提升,提高传播的力量,实现为受众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 实现优质资源与内容的整合

在两者融合中,势必会实现资源的融通,从而实现优质内容在社会传播中的融合,通过此种方式,即可实现对资源质量的提炼。例如,传统媒体更加致力于打造与用户群体思维产生交互的新闻内容,从选题到内容撰写、编辑,都直击人心,部分选题内容还可以直接作为强化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内容与选题包括:党的发展与时代方针等,通过传统媒体,可以实现对正能量的倡导与传播,因此加强对公众与社会群体的人文精神传递,保证在舆论的影响下形成正向传播影响力。而相比前者,后者在传播信息中其内容则呈现一种随机性,即提供给受众群体的新闻内容大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或直接根据用户浏览历史与检索喜好,为用户推送其个人偏好的信息内容,使用户群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比两个媒介传播工具,前者更加注重形式化,后者更加重视用户的兴趣化,而汲取两者的优势,在传播内容方面进行两者发展过程的融合,不仅可以使用户群体使用传统媒体工具获取更加优质的新闻内容,更是可以利用新兴媒体工具,实现对传播内容输入方式的强化。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两种媒体在融合发展中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

2.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2.1 融合发展意识不足

在深入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研究中发现,抑制或影响此项工具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媒体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存在媒体融合发展意识不足的问题。例如,根据媒体行业现如今的发展形势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市场内呈现明显的落后趋势,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媒介工具发展的改革,通过此种方式,保证对媒介发展模式的转型。但显而易见的是,大部分从事此项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主动担任起融合媒体发展的主要工作,仍在从事其个人分内工作,没有对用户需求与偏好进行深度分析,导致相关工作一直无法落到实处。

2.2 融合目标不明确

对媒体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进行融合,其最终目的是达到“1+1>2”的融合效果,但由于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融合工作的实施能达到“1+1=2”的效果便属于最佳效果。例如,在进行与之相关方面工作的融合时,没有按照实际工作规定与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制定针对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差异化管理体制,仍按照原有或既定的管理模式进行新旧媒体融合发布内容的管理,甚至没有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仅从表层进行发布内容或传播中介的整合。总之,在深入此项工作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媒介行业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甚至没有认知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仅按照传统认知开展融合发展工作,只会使最终工作流于表层形式,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对媒体行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更是无法通过两者融合形成产业发展新业态。

2.3 媒体融合中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针对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有关单位采取了出台政策等方式进行工作的优化与完善,但由于工作人员传统管理理念与管理思维过于固化,导致部分媒体工作单位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型,但却没有实现对其管理机制的同步转型。例如,大部分传统媒体行业在进行发布信息的管理时,采用的是参照事业单位层级式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具有信息反馈效率低、上下级关系明显等问题,无法适应在新业态下的经济模式发展需求,甚至会与新媒体管理体制出现思想与观念矛盾化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更是对现代化理念的融入进行了抑制,而要保证我国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更是要及时把握行业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根本层面落实此项工作,突破媒体局限,寻找两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契合点,实现在真正意义上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形式。

3.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

3.1 强化媒体发展中的互联网思维与融合思维

在深入两者的研究中发现,新兴媒体的代表思维为互联网思维,在媒体发展中贯穿此思维也是实现两者融合发展的最有效渠道。因此,本章将从强化互联网思维与融合思维层面入手,对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展开进一步的研究。[3]在此过程中的互联网思维主要是指将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端协同处理技术等把握行业发展前沿的技术作为基础,辅助新技术,对行业发展形势进行重新的审视与思考。[4]贯穿互联网思维的主导方向是将受众群体与用户需求作为核心,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更具价值的内容,通过此种方式,增强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保证在使用媒体工具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实现与用户的良好、及时交流。在实现基于现代化技术的媒体融合发展基础上,应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建立受众群体与媒介工具之间的直接联系。对于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而言,此项工作并不仅仅是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两个不同类型企业单位的合作,也不是单纯的生产模式融合,而是需要改进传统媒体在发展中存在的固化思维,将新思维作为引导,将“用户至上”作为全新发展方向,从而真正为用户提供其需求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多种媒介工具与信息传输渠道的诞生,互联网用户数量越来越多,新兴媒体在社会中的发展呈现出了迅猛趋势,传统媒体的受众用户越来越少。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想继续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在保有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其发展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的融通渠道,保证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与理想的阅读体验。考虑到在最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用户更加倾向于使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而新兴媒体工具便是具有碎片化阅读优势,才能吸引了更多的用户群体。[5]因此,要想实现在此过程中对两者的融合,传统媒体行业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及时更新其现有的发展思维,构建全市场融合理念,积极并主动改进其新闻发布模式,使用“短小精悍的新闻内容”代替“篇长冗余的新闻信息”,通过此种方式,遵循群体的需求规律,保证其发展理念由“滞后”到“创新”的过渡。

为进一步落实此项工作,还需要建立针对两者融合后的全新业务流程,将传统媒体发布内容的“深度”与新兴媒体传输信息的“速度”进行融合,在保证发布信息具有较高传输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的价值性。而建立全新的业务模式,将融合思想贯穿在此项工作中,不仅可以优化工作者对新闻内容的编辑、加工处理过程,也可以满足用户群体对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对网络发布与线上发布内容的同步化,即保证线上与线下发布内容的一致性。例如,可以参照新兴媒体对信息的表现方式,将传统的文字版面进行调整,在传统媒体发布内容中设计图片等内容贯穿在其中,在新兴媒体发布内容中设计语音解说、动态图像等内容贯穿其中。实现媒体形式从“单维度”向“多维度”的转型,保证发布的内容具有“短小”“精炼”“价值”“活力”等优势。

3.2 建立媒体融合发展协同模式

在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新兴媒体的受众群体逐步转变为传统媒体的受众用户,也需要将传统媒体的用户需求作为支撑,进行新兴媒体发展模式的改进。为实现此项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媒体融合发展的协同模式,定位两者发展的契合点,实现为两者发展制定一个系统化的融合方案,完善各个方面融合媒体发展组织框架的形式,保证在两者融合后发布的内容无论在质量或是收效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达成两者融合发展最终目标。为实现此项工作,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在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主动、积极创建融媒体中心,收集大量的媒体发布信息与内容,使用大数据工具对其进行统筹处理分析。整合两种媒介工具发布内容中相同的内容,对其进行统筹与整合后进行统一输出,实现在不同形态下,对媒介生产内容与信息的匹配。同时,将整合后的媒介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将电子版的内容融入动态化信息,发布在新媒体终端,将纸质版内容进行印刷,发布在传统媒介工具传输渠道中。

其二,明确无论是新兴媒体形式或是传统媒体工具,其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行业创造利润与收益,因此,需要在融合中,明确两者在市场中的主要发展形式、盈利方式,由专业的采编人员进行市场信息的获取。把握两者的契合点后,强化新旧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重新进行整合后发布媒体信息与媒介产品市场价值的定位,挖掘市场全新的盈利点,通过优质资源的相互促进,实现对新旧媒体信息的统筹与协调发展,保证对生产成本的节约,实现对两者在生产模式与盈利模式方面的融合。

其三,在确保两者在社会发展中基础模式的融合后,可基于新旧媒体技术架构、业态形势、组织方式、管理体制方面,进行融合中的调整,保证媒体生产产品的智能化与新旧媒介信息传播的高效化。例如,分析传统媒体现场获取信息的优势,将现场获取的具有较高时效性的信息通过新媒体工具进行传播,保证对价值资源的一次获取。[6-8]根据用户需求,建立与不同媒介受众群体之间的交互与沟通渠道,掌握不同用户需求在检索新闻信息时的需求,并根据媒体行业的自身运营逻辑,对现有的生产模式进行改进,确保媒体信息发布中不同环节都可以实现融合后,输出一个完整的媒体信息获取、生产、加工、编辑、撰写、改版、发布、传输流程,以此为依据,实现对媒体融合发展协同模式的建立。

3.3 强化媒体服务意识,提高影响力与社会公信力

在上述提出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对媒体服务意识、影响力与社会公信力的强化,保证融合后的媒体发布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价值性,从而更好地为受众群体提供服务。为实现此项工作,需要在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将群体与人民的需求作为主要导向,树立有关岗位工作人员全新的服务理念,实现对不同维度获取群体需求,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内容为其个人需求内容。例如,可以使用网络爬虫技术,在网站中获取部分注册用户的浏览记录信息,使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专项分析,掌握不同类型用户群体的浏览方式、检索习惯与兴趣方向。同时,使用现代化社会中的媒体工具,包括微博、微信等软件,为用户群体提供推送信息,强化媒体发布内容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在此项工作中,拉近与用户群体距离最直接或最有效的手段是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因此,可以在融合过程中利用新兴媒体工具的交互性优势,进行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互动化,最大程度上地缩短群体与媒体两者之间的距离,实现在社会中建立媒体融合发展的口碑效应。[9-11]

想要实现新旧媒体发展形式的融合,还应当树立行业发展危机意识,把握现代化新兴媒体舆论的格局与发展导向,强化对传统媒体工作者业务能力的训练。同时,关注国外一些优质报刊、网站的社会发展形式,掌握不同发展形式在社会中的优势与劣势,汲取其优点,过滤其不足,将所提炼的优点与新旧媒体发展模式进行融通,为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媒介发展指示方向。

此外,要坚守群体利益与个人底线。例如,新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能将追逐网络热点与流量作为主要原则,要将传递真实信息、保证群体利益作为工作导向。按照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将发布“高质量”“高信度”“真实性”“时效性”信息作为基础,坚守道德底线,不传播虚假信息、不扩散负面舆论信息,对所发布的信息内容负责,保证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可靠性与严肃性,只有落实此项工作,才能确保新旧媒体在融合中发布在市场内的信息内容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3.4 拓宽媒体社会化传播途径与发展空间

为进一步给新旧媒体融合指示方向,应将拓宽媒体社会化传播途径与发展空间作为主要工作。例如,在融合工作中,将社会群体获取信息的平台作为媒体发布信息的渠道,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媒体信息的传播。在传播信息时,在视频中增设多种与用户互动的趣味性工具,包括“发送实时弹幕”“在线留言评论”等。通过此种方式,与用户进行沟通,实现对传统媒体的转型,拓宽媒体信息的传播与发布渠道。[12]

此外,要关注对媒体产业链的拓宽,加大对多元化内容开发的投入,不应仅将媒体作为新闻信息发布的工具,可尝试使用媒体发布动漫信息、游戏信息等。也可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建立与市场中其他产业的合作,实现对媒体行业在社会中的分散化分布,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媒体行业发展的社会化,以此拓宽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市场,进而为用户与受众群体提供更加全面与优质的服务。

结语

随着多元化信息渠道的衍生,多种媒体中介与传播工具的应用,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范围呈现一种越来越广的趋势。但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实现此方面工作的全面落实与推进,应根据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将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媒介服务作为基础,进行两者的有机融合。对此方面内容,本文从强化媒体发展中的互联网思维与融合思维;建立媒体融合发展协同模式;强化媒体服务意识、影响力与社会公信力;拓宽媒体社会化传播途径与发展空间等方面,为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提供微末建议。

猜你喜欢

新旧传统媒体媒介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