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传播技术在新兴新闻媒体中的应用

2023-01-09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区块节点数字化

董 霞

(滕州市融媒体中心,山东 枣庄 277599)

导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知识等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前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非常多,包括且不局限于电视、广播、书籍、影视剧、短视频等,而且通信软件的普及为信息资源的交互提供非常便利的平台。[1]随着GPRS信号以及WI-Fi信号的全面覆盖,移动互联网成为新闻传播的支柱。[2-4]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下,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成为自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新媒体时代,各类型新闻数据的数字化是传媒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新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未来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新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下,虚拟现实、云视频、人工智能和云交互将逐步成为新闻媒介的主要工具。[5]在人们的日程出行方面,地铁和高铁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交通设备中的移动传媒也是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目前,数字化新闻传播技术主要依赖于IP网络的广泛应用,其也是各大新闻传媒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伴随着5G网络的飞速发展,在新闻信息数字化进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包括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控性。[6]IP网络虽然应用率较高,但是近年来的创新发展明显不足,其除MPLS 领域的拓展外,极少有本质上的升级或创造。为此,文中将区块链思维应用于新闻数字化传播系统,并引入双路网络数字化传播方案,提升网络新闻的安全性和传播稳定性。同时,对当前新闻数据的管理模式提出改进措施。在新闻数字化传播系统的支持下,新兴新闻媒介的交互效果[7]将发生较大变革,使新闻传播获得更好的灵活性和智能性。

1 新闻数字化形式

1.1 文本数字化传播

最早进入数字化的媒介为文字,早在20世纪就实现了完备的字符编码运算和识别。在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下,文字能够以电磁波为运载工具进行传播,比如电报、短信息等。近年来,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逐步标准化,为文本数字化的互换性提供重要的平台。由于计算机对字符的处理效率较高,而且存储方便,因此,文本数字化的发展体现在各类语言的通用性。各国语言均能以特定的机器语言被识别,而且具有显著的可重复性。文本数字化之后,带来的最大影响为新闻报纸、杂志和书籍的电子化变革。民用计算机或手机即可存储上千万本书籍的文字,而且能够与用户之间实时交互,并在不同用户之间高效传递。

1.2 广播数字化传播

传统的无线电广播容易受到干扰、屏蔽、频段、发射功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高速铁路以及地铁等运输装备中的工作效果不理想。当广播实现数字化转变后,能够根据相应的通讯协议触发语音数字化转换系统,实现局域网内的广播数字化传播。移动终端的广播数字化主要有两种形式:(1)数字化系统集成模数转换模块,能够将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转换和传输,经过驱动控制器的再次调制,实现监听的同步播放;(2)直接采用数字编码器模块代替模数转换单元,基于交换机的数字运算实现数据传送,在系统内的中央处理器作用下导出有效的音频信号,进而实现各个扬声器的播放控制。这两种广播的数字化转换原理不同,但均由上位机实现不同阶段的控制,因此实时性较好。

1.3 视频新闻数字化

视频新闻数字化的典型代表为数字电视的应用,包括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视频新闻的数字化得益于数据源的压缩技术,能够在信号通道不断增加的前提下,逐步改善视频的编码效率和视频显示的质量。随着GPRS信号的全面覆盖和局域网网络的普及,视频信号更多地采用无线载波模式进行传递,使其能够有效地在手机、平板电脑、微型计算机等设备中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展现。近年来,VR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能够将各类型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视频、声音、文字、图片、方位、重力感应等。在国际新闻发展趋势报告中,VR被称作新闻新趋势和新路径,是九大新闻传播方式之一。

2.新闻数字化传播系统

2.1 功能分析

2.1.1 新闻数据的离散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及发布形式主要为中心验证方式,即每个新闻信息都要经过特定机构进行校验[8],避免出现纰漏或失效。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可靠性高,但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中心验证对于数字化传播运营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容易导致运营中心服务器卡死。为解决该问题带来的诸多影响,文中提出采用区块链思路,即采用多节点同步交流的方式实现新闻数据的离散化处理。与中心机制相比,区块链方式的数据交互效率更好,而且研发过程中所需的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均更低,有利于新闻专属网络的高效运行。此外,局部数据分布存储和采集更利于媒介的安全性。

2.1.2 高效的管理模型

在系统内预设高效的管理模型,能够通过各个节点的控制端收集数据的发送和传输参数[9],建立相应的节点日志,并能够根据对应的程序去预判需求量。当不同节点的参数数据达到设定值范畴,则记录在中心处理模块。管理模型的相关信息写入后,具有不可变更性,能够为数据源故障的检测提供依据。

2.1.3 新闻数字化处理的特有属性设定

新闻数据具有可读写、可存储和可删除特性。为确保新闻数据有迹可循,网络传播中的各类新闻被删除后将以保护状态存放在特定的网络节点中,只有政府权威部门才有权限查看。一般来说,被删除的新闻数据具有特定属性,因此应避免被修改或伪造。在分布式网络节点控制下,不同节点之间按照协议约定,确认事件属性后才能够相互校验相关数据的权限特性。各项事务在时间上应具备有效的可追溯性要求,虽然新闻具备时效性,但是不存在过时即不可用的问题。网络是一种大范围的数据集合体,各类信息的访问均应保持时间上的印记,即新闻的发布和访问记录需要被实时地跟踪和记录。这种传播方式能够有效地督促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而且在新兴数字化传播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2.2 新闻传播管理机制

在自媒体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为新闻的传播内容和推送方向提供了更高效的方向[10],但是也成为一些流量至上的不良媒体散布不良信息的契机。为确保新闻数字化传播系统的安全性和功效性,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设计。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2.2.1 数据库的共享和分配优先级设定

在短时间集中地传播热点新闻媒体资源或数据时,容易造成网络堵塞,因此,在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内设置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字化资源上传至各个媒体平台后,一般会经过大量的转载、分布和分享,而数据的来源和流通依赖于数据库的有效共享。目前,较为有效的实施策略为增加更多的数据接口。由于不同的新闻平台所采用的网络系统不同,诸多新闻数据需要后台的格式转换并导入自身数据库,实现快速的信息交互。在区块链思维下,不同数据之间应存在严格的优先级信号,比如时间、类型、名称等。按照特定的规则将离散数据联系起来,构建成链条结构,对新闻数据传播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效果。

2.2.2 数据处理的算法调节

不同类型的新闻数据匹配着不同的处理算法,比如,元时间算法主要用于信息时效性的处理,可识别的标识包括文件版本号、数据交互的列表节点、数据代码的时间印记等。当数据类型较多且比较复杂时,系统将驱动事件记录模块和任务处理模块。这些功能模块能够将传输信号转换为哈希值,并将其作为判定数据连接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不同平台的数据连接方面,哈希算法、局域签名算法和元时间算法将根据数据传输要求进行择优选取。部分传媒公司开发的数据库不稳定,而且在不同平台的存储上存在不兼容问题,导致数据共享滞后性严重。如果想在短时间内避免此类问题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可将增加云计算投入,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2.3 数据流通问题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及媒体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媒体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均有着翻天覆地的提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在新闻数据的流通方面,过度集中化的数据库成为一把双刃剑。每个传媒公司都有着独立的数据资源中心,在数字化存储条件下,需要被存储的容量急剧增加,虽然提供的性能和功能更多,但管理更为困难。不同媒体公司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数据共享的效果仍不能满足现状。在各自孤立状态下,资源的建设存在严重的重复和浪费。在区块链的思维模式下,能够将这些平台进行有效地共享,降低媒体传播的成本。在新闻数字化传播系统中,设定一个公用区块链,主要为各个媒介提供基本的数字化处理功能与资源,而且资源本身为加密属性,对于不同媒介群体有着良好的交互性。此外,在系统底层将平台进行统一化处理,即使用户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终端设备,均能在区块链中对应控制源,可为后续资源的大规模共享提供先决条件。

2.4 非功能性要求

数字化传播系统还包括严格的非功能性的设计要求。在新闻数据的安全性要求方面,首先需要对管理员和用户之间的权限身份进行验证,避免数据越级访问造成错误或者失效。其次,用户在访问数字化新闻系统时,所需要的功能模块由管理员控制,同时,也可以自由搭配。比如新闻评论功能,不同级别的用户可设置不同的权限,用于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最后,对注册用户的隐私信息,既要作为身份验证的关键信息,也要确保违法数据的有迹可循。在数字化新闻时代,网络犯罪的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对隐私信息的窃取是一项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从技术手段进行管控才能达到本质的效果。除了新闻数据的传输实现了数字化,个人信息在不同媒介平台中也存在多种数字化形式。在新闻数字化传播系统中,为避免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丢失或盗取,需要增加安全标准协议。

数字化传播系统对用户而言,应当具备良好的交互界面,相关的指令操作应当简单实用,使得新闻管理员能够高效地完成数据上传和转换。性能良好的系统,都要满足易用原则,发起数据传输指令时,确保整个系统对相关信息有着较高的反应效率。新闻数据在数字化转换时,一般包括前台信息和后台数据两部分处理内容,两者对系统的输入/输出标准不同,因此,应确保不会出现交叉性错误。在程序编译方面,可增加相关的逻辑运算,使得错误信息能够有效地和实时地反馈。前端数据主要指新闻信息的读写,需要具有良好逻辑性判断的程序来支持。后端数据主要是指数字化传播系统的底层框架程序,能够控制通讯数据的容量和输入方式,便于统筹输出和逻辑运算。

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非功能性要求还包括数字化传播系统的拓展性。新闻的数字化传播系统在整个传媒领域属于核心功能系统,但同时也需要周边外围系统的有效支持,因此,系统的兼容性和拓展性影响主体模块的功能。不同功能之间实现无缝耦合是系统设计的目标,这样能够确保某项功能出现异常,其他模块能够备用或者代替其进行工作。拓展性不局限于核心系统,对于基础平台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用于应对巨大的瞬时访问量。热点新闻的访问量往往具有较大的弹性特性,只有拓展更多的基础模块,才能将新闻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新媒体社会。

2.5 框架设计

根据非功能性要求可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新闻传播系统需要良好的功能框架,确保程序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从本质上讲,框架是一系列功能算法的集合体,包括基础识别算法、状态数据处理算法、密码算法、存储算法等,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边界条件进行调用和切换。对数字化传播系统的设计,采用的算法均集成到Fabric 系统,大部分功能均基于该系统进行开发和拓展。区块链系统的开发与常规系统不同,专项目的更强,比如,掌控用户主体数据的管理层以区块链形式保存在特定的数据层,结合相应的规范标准,对核心数据进行存储和维护。框架设计离不开权限管理,因此,将上层控制端设置为资源管理模块,用于数字化新闻资源上传、修改、更新、升级、检索和分类存储等,这些信息以数据流的形式贯穿整个功能框架。根据新闻数字化传播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将框架分为五个不同的算法层次,自上而下依次为用户层、应用层、合约层、数据层和基础层等。在这些算法层次中,应用层的功能最为关键,其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管理方案和功能需求,比如,对新闻数字化的资源管理功能,能够在框架内完成数据的封装、加密和条件性传输等。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系统各个算法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相应的功能设计需要保留相关性,确保达到多元用户的实际需求。

3.新闻数字化资源管理体系

3.1 资源管理与分类

数字化新闻离不开网络基础平台,而资源的管理级别可根据传播功能分为:数据管理员、新闻发布员和接收终端。数据管理员主要实现区块功能与权限管理、数据数字化处理与传播等功能;新闻发布员具有修改和存储权限,而且能够将不同的新闻进行分类、归纳和融合;接收终端主要用于读取和交互。新闻的数字化资源管理具有节点性和闭环性特点,不同的新闻业务均在系统的权限范畴。区块链网络内包含着多重资源,因此公用节点应当以单一通道的控制方式实现资源配置。新闻数据的上传需要权限模块的验证,经过身份的安全校核后,发布者才能被授权进行相关资源的编辑、转换和特定存储。

数字化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为新闻数据的可读写性和安全性。在系统框架结构内容,数据管理表现为底层算法,具有不可修改性特点。在区块链技术条件下,数据的管理能够以树枝状和连环状进行节点构建,并采用分布式模式进行处理。新闻数据的交互需要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优选加密运算方案,对于密保性要求较高的信息强制添加数字签名或多类型字节密码,密保性要求较低的数据则采用模糊函数密码。为确保新闻数据的可追溯性,在存储区的区块链内增加只读属性,从而避免新闻数据的非法篡改。

3.2 双网络配置方案

数字传播系统一般采用单线网络,备用网络不参与直接工作,在短时间内访问量巨大时容易导致系统瘫痪。为此提出双网络结构,并严格限定自检流程,包括网络状态、系统各路硬件、接口设备和音视频控制电路等,确保新闻直播过程中不会卡帧或丢帧。双路网络采用冗余关联方式,可根据主控端口和从控端口位置进行分布式激活。若主控端口网络出现故障问题,则执行模拟网络替换,并启动自检模式,确保主控端口能够尽快完成修复。双网络系统应优先将数字网络作为主控端,以高速移动终端的广播新闻为例,信道拓扑设定为对称构架,将交换机作为外部支路设备,避免因交换机设备故障导致网络堵塞或断开。由于传播系统为模块化设计,当系统确立自检故障后,可短时间内完成故障模块的更换和初始化,比如新闻资源的断点续传、局部查询、分类下载等功能。同时,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和原因,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出现。

3.3 区块链管理与实施方案

在平台管理方面,该系统选用IBP平台。该平台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能够对新闻数字化信息进行高效地管理,而且与区块链的契合度良好。在数据的托管服务方面,该平台能够快速切换软件资源,为传播功能的初始化提供稳定条件。由于网络具有重构性特点,特别是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传播之前的测试是当前激活网络指令的重要方法。在庞大的数据支撑体系下,不同网络子用户的灵活性运转是关键,是确保新闻信息日常管理的基础。

在区块链管理模式下,管理模型的主次结构更加分明。在主要控制端的基础上,逐步开拓更为分散的子集合是高效和快速运营网络的有效手段。数字化资源多数采用激活制进行管理,流程控制方面依托协同分布式管理模型,利于大数据的分类和归纳。新闻关键字是数字化传播的重点信息,在框架体系内将数据业务转换成对应的区块程序。随着手机App的广泛应用,新闻软件开发平台将以嵌入式方式载入大数据搜索接口,对于关键字的处理成为媒体软件性能的关键指标。由于新闻阅读的多样化,用户的需求不再受限于单纯的信息网页和特定的热点新闻。因此,在新闻控制总站需要首先根据用户信息选取节点人群数据,随着数据的交互逐步完成相关关键字节信息的推送。

有效数据推送的实施步骤主要有:首级节点认同、数据认证和次序管理。用户与总站之间建立资源链接节点,用户在节点内的指令操作均以数字化形式载入管理端,形成首级节点认同。不同用户之间设置一定的关联性,同时设定新闻筛选机制,避免同一新闻多次推送,提升用户读取效率。数据认证功能以节点权限的授权为主,数据交互时对后台信息进行记录。数据认证是双向的,当新闻发布端完成上传操作后,相应的数据将在不同的用户之间进行传递。次序管理表现为不同新闻信息的排序管理,该次序是动态特性变化的,根据数据认证的反馈进行调节,并以新的区块形式与主站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从而保持新闻的热度和传播效率。

结语

随着传媒行业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传播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成为通讯系统的必要条件。为此,将数字化传播系统应用在新闻直播和数据共享等领域,研究其工作机理和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块链思维,能够有效提升新闻数字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系统的技术支持下,数据管理员、新闻发布员和接收终端均能够有效地查看新闻资源,并且优化不同平台之间的兼容性,使其能够逐步摆脱过渡中心资源的困境。在新闻数字化功能不断拓展和更新条件下,将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分类,便于不同用户对权限和功能的划分。数字化资源的传播离不开有效的身份验证,不但能够确保新闻传播路径的完整性,而且可以显著提升传播时效性。

猜你喜欢

区块节点数字化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 raw and subsequently boiled broiler muscle: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effects of postmortem ageing and storage
节点分类及失效对网络能控性的影响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