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3-01-08张立新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张立新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经营管理站,济南250401)

1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涉及的影响要素随之增多,超预算问题时常发生。专项资金使用中出现超预算问题会影响资金使用计划的落实,滋生浪费和腐败,不利于专项资金的合理配置,不利于专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并且大量使用预算外资金,会影响单位资金链的稳定性,甚至诱发资金安全风险,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营。为提高专项资金利用率,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必要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因此,企事业单位应完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机制,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监管,对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控制,杜绝虚报、冒领、挪用、挤占等现象。

2 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2.1 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意义

2.1.1 保障专项资金作用的发挥

专项资金是为了完成特定工作目标而安排的特定用途资金,具有一定特殊性。实际上,很多工作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专项资金的支持,如科研任务、基建任务、购置任务等。因此,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直接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度,工作质量的好与坏。若企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出现资金闲置、停滞现象,势必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只有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对专项资金作出科学安排,才能真正发挥专项资金作用。

2.1.2 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

资金安全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更是资金使用的前提条件。新经济环境下,经济业务日益复杂,专项资金预算种类和数量增多,管理难度大,资金安排、资金使用、资金结算、资金调拨、资金报账等环节都存在风险隐患,易发生资金截留挪用现象。例如,专项购置工作任务中高价采购物资,从中牟利,损害单位的利益。而完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机制,规范单位经济行为,根据预算总目标,将收支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便可确保资金安全。

2.1.3 有利于成本的压缩与控制

市场经济时代下,加强成本控制,塑造成本优势至关重要。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明确专项工作目标,使相关人员弄清工作方向,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非刚性支出,确保经费的合理利用,避免资金的浪费。某种意义上来讲,预算是工作计划的数量化。通过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资金安排,对资金性质、数量、安排作出详细说明,在预算目标的引导下,投入资金,控制工作标准,就可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收支的平衡。

2.2 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要求

2.2.1 统一筹划

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保障资金安全和高效运行,专项资金预算必须要做好统筹管理,明确资金性质、使用范围,实行分类管理制度,要求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要从严从紧安排各项经费的支出,特殊情况必须上报请示,从而规范专项资金的流转过程。

2.2.2 突出重点

专项资金预算单独核算,突出重点,适当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在重点工作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持续地投入资金,若资金不足,导致项目失败,前期投入也将付之东流。因此,在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优化配置增量,细化项目预算,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削减低效无效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从而为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提供稳定的资金。

2.2.3 讲求绩效

专项资金预算管理要强化监督,强调支出责任,讲求绩效,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注重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在实际工作中,要对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都进行全过程监督,根据既定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机制,通过绩效评价结果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3 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3.1 缺少独立的管理机构

实际上,很多企事业单位没有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专项资金预算管理通常只是简单交由财务部门完成,导致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管混乱,经济责任得不到明确。实际上,财务部门工作重心不在于此,不会投入过多精力到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中,会计核算不严谨,很多时候只是按照上级单位的安排和要求开展工作,工作积极性差,不利于预算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且由于责任不明确,缺少独立管理机构,存在职能交叉、权力滥用的现象,易发生违规挪用专款的情况,最终造成专项资金的外流和浪费。

3.2 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

要想充分发挥专项资金预算的价值,就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预算收支进行制度约束,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与控制提供制度支撑。但很多单位没有根据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需求,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仍沿袭传统预算管理制度,未建立严谨的申报审批制度、授权控制制度、执行控制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由于缺少制度的引导,专项资金支出范围不明确,专项资金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度低,易发生突击报账及调账的情况,专项资金利用率达不到要求,且缺少制度约束的情况,部分人员不配合预算管理,随意调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不能做到专款专用。

3.3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粗糙

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算编制时需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益性。然而,大多企事业单位为尽快划拨资金,前期准备不足,专项资金分类不准确,预算编制粗糙,编制内容笼统,没有细化到具体名目。由于预算编制的不严谨,导致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预算方案缺乏约束性,预算实施的自由度过大,预算与决算支出无法一致,造成专项资金使用混乱,经常出现资金不足或资金大量剩余的情况。资金不足会影响项目进度,资金剩余则会增加资金使用的成本。另外,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上,没有做到真正落实“零基预算”,很多时候是套用过去的标准,“基数法”普遍沿用。而这非常不利于专项资金的正确配置,易给后续预算执行留下隐患。

3.4 预算执行控制严重不足

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严重的挤占现象,根本原因是缺乏执行控制,预算执行随意,专项资金结余处理不规范,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两张皮”,没有成熟的管控框架,未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由于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控制缺失,造成部分专项资金被挪用,结余资金被当作福利发放,严重影响了专项工作任务进度。此外,还存在白条支出、虚开发票的情况,一些经济业务不走预算,基本经费及项目经费混用,造成了账实不符。账实不符不利于绩效考核,不利于判断支出和产出的关系,易造成资产的流失。

3.5 预算绩效考核评价缺位

为检验预算资金使用的效益,确认专项完成情况,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但很多单位对专项资金预算绩效不重视,绩效考核评价缺位,部分专项资金未受到有效监督。一些单位在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程序不明确,只是以数据论数据,打“形式分”,绩效评价结果无法为后续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和调整提供依据,无法揭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此外,绩效评价后,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考核评价结果基本不公开,相关责任人也没有受到相应处罚,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未发挥监督与检查作用。

4 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构建独立的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不完善会导致预算控制薄弱,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的速度,这势必要影响专项工作任务的进度。因此,要根据专项资金管理需求,结合单位现有的组织结构,成立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查预算草案;提供预算目标、执行指导;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分歧;检查分析预算执行报告;对预算调整提出建议;找出预算偏差原因;对预算总目标进行分解;组织召开质询会议。成立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可提高预算管理的专业性,为预算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机构的具体设置方面,可设:常设机构和非常设机构。常设机构负责专项资金长期业务,而非常设机构主要负责特定事项的协调,参与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的监管。另外,为确保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先进性,要积极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工作组成员进行再教育,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新知识体系,使其掌握最新的预算管理知识和理论。尤其是工作组组长,要具备实践经验,具有全局意识,可根据专项工作任务进度正确管控预算。此外,组长要设置明确的任期,构建权责制衡机制,在任期满后,要进行组内选举,避免一人独大,发生利益操控现象。

4.2 完善配套预算管理制度

缺少配套制度依据,专项资金就很难做到专款专用,易发生徇私舞弊。因此,要想提高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水平,首要任务是完善配套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明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申报、支出、账目、岗位责任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实施权责分离制度、决策议事制度、关键岗位责任制度,从而规范经济业务流程。在权责分离制度方面,要求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杜绝一言堂,遏制财务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为保障决策的严谨性,则要建立决策议事制度,大额专项资金的使用或预算调整要“一事一议”,组织讨论会议。另外,为明确责任人,保障工作任务有序执行,要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度,为关键岗位编写责任书,对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中责任人的权责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使相关人员弄清工作任务、努力方向。而且在出现问题时,可根据岗位责任,快速确定责任人。责任明确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会更强,更愿意配合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

4.3 提高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质量

预算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预算执行的效果,关系到专项资金的利用。因此,要合理规划编制的周期,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细化预算名目,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提升预算统筹水平,坚持将每一笔钱都用在对应的工作任务上。具体来讲,为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要明确专项资金的执行范围,做好经费分类工作,提高预算透明度,对各类小专项进行整合,尽量避免基本支出与专项支出的重叠,坚持“专款专用、专项专管”的基本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避免专项资金的浪费。另外,要落实“零基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弥补“基数增加法”的不足,确保预算方案可真实反映专项资金收支的需求,为后续预算执行控制提供依据、指明方向。此外,要做好预算草案审核工作,要提前确认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实际,支出是否有依据,是否存在少列情况。若发现预算草案存在问题,要提前提出异议,并提出整改建议,在事前进行预算调整,避免预算追加情况的频繁发生。

4.4 加强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控制

为保障专项资金按预算计划使用,减少不必要经费的支出,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一致,要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具体来讲,要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制定预算执行计划,明确经费支出的细则和指标,要求填写经费支出表,从而将支出控制在预算定额范围内。例如,在采购活动中,要对采购数量、采购价值、采购定额都作出明确规定,采购申请要做好审批,采购谈判要受到监督,采购实物要做好验收,每项支出审批后方可报销。而且为了实时监控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还要建立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动态监管预算执行,随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避免专项资金的使用中出现违规使用的现象。例如,加强对SAP 系统的应用,通过SAP 数据库、信息查询系统、全面预算系统监控项目预算,消除预算管理中的信息差。若单位自身不具备信息化建设能力,可与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借助第三方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建立预算管理数据库,但要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为避免专项信息泄密,要与第三方合作者签订保密协议,确保信息安全。

4.5 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

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预算绩效可了解到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找出账实不符的原因,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机制的优化提供导向。因此,要根据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特点,项目资金收支的规律,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决算审查,明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标准、范围、对象。可基于预算目标审查总表、明细表、分级表,确认相关经费支出是否符合要求,资金运作过程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另外,要根据绩效指标对各项指标完成度进行评分,通过评分来直观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此外,要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从而通过绩效评价查漏补缺。在绩效评价后,要结合原始票据,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管理漏洞,推动专项资金预算机制的优化。

5 结语

单位开展专项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对专项资金预算进行合理安排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单位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不合理,预算超额执行现象突出。为提高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水平,确保专项顺利落实,各单位要构建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加大预算控制力度,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遏制违规支出行为,使每一笔费用都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