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2022-12-27顾明远

关键词:教师队伍育人评价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并提出了“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的政策目标[1]。2019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祝贺节日,并寄语教师,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使命[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坚持党的领导、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质量和岗位吸引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之路。但也要看到,随着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教师规模不断扩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些地方教师待遇还是不能得到很好地保障,有些地方教师质量还不达标,也有些地方很难招聘到合格的教师。特别是中西部乡村地区,那里教师招不进去,留不住人。2021年中央拨款300亿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3],本人认为这笔钱应该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以加大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乡村教师育人的专业水平。

一、教师培训要改变灌输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村输送优质教育资源

首先,教师培训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的培训方式,要培养教师的专业思想,使他们愿意当教师,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儿童。其次,要让他们懂得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法律法规,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良好的师德。再次,要培养他们教书育人的能力,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能够把课上好。另外,除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外,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把城市的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一是省级市级之间的交流与帮扶,要像扶贫工作一样,由一个发达省或市帮扶欠发达省的教育;二是由市一所优质学校,帮扶市属县里乡村的教育,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长期的帮扶,帮扶的县、学校约定合同计划,长期帮扶。例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他们就帮扶石家庄市6个贫困县的教育,到2021年为止已经9年了,6个县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采取一校一对一的模式,由一所优质学校帮助一所乡村学校;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把优质课堂输送到农村,如成都七中的模式,把课堂教学在线上与乡村教师同步进行,不仅学生听到了成都七中的课堂教学,还提高了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五是2020年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开展了“好课燎原”活动。每个月由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开展同课异构,上同样一节课,由专家点评,开展讨论,深入挖掘课程和教材的本质,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年轻教师。

二、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教育改革有重大的意义。《改革方案》提出要改革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这几方面评价的改革,归结到一点就是要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改革方案》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对教师的评价最终都要落实到教育教学上。《改革方案》对改革教师评价的要求是: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教学工作。《改革方案》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4],这四个方面对教师评价非常重要。

在对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特别要重视增值评价,鼓励进步。记得四川的李镇西老师曾经讲过,能够治好疑难病症的医生就是好医生,但是教师在所谓名校中教优秀学生可以成为名师,在薄弱学校中把所谓“差生”教好的却成不了名师,这显然是一个悖论。因此,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应该重视增值评价,从发展中看学校和教师的进步。对教师的评价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对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评价就不应该一样,要重视青年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重在鼓励,因为对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

三、什么样的教师是好老师?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四个标准。2014年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他讲到,一名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5]。教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

(一)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

教师本身就应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师德本来就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敬业爱生。教师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眼里,被学生所模仿。这种影响是长远的,有时教师不经意的、无心的一句话,恰好说到学生心坎上,他会记一辈子,所以,教师的言行要慎之又慎。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既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的职业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育人,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教师本身就应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教师的作用在于用自身的品德和才能影响学生,而不是像其他职业那样需要特殊的工具。

(二)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善于引导学生

教师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要掌握教育规律,同时还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造思维的引路人。过去我们常说,教师引导学生从未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现在,教师是要引导学生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去探索,去创新,构筑美好的未来。

(三)好老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的观念

教师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设计适应他发展的学习计划。因此,新时代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育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选择权。我们常常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其实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交给学生,往往很快就能解决。我们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相信他们将来都能成才。

教育是仁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一名真正热爱孩子的好老师,对教师的职业要有正确的认识。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而不是无生命的物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幸福、学生个人的成长。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千差万别。要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就要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要做一名爱学生,受家长欢迎的好老师,要对教育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学生成长的规律,科学育人。

(四)好老师会把课堂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

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课堂是主渠道。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和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现在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减负?提高课堂效率是根本。如果教师把每一节课上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懂学会,课业负担就能减轻。也只有上好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学生的尊重。

(五)好老师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

现在的教师工作很辛苦,但好老师的专业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除了学习理论,还特别要重视在长期历练中学习,同时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产生教育智慧,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未来教育最大的变革,是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人机互动创造出新的教育模式、新的学习方式。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拥抱变化,勇于迎接挑战。面对新的挑战,最好的办法是学习。首先,在实践中学,向别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比照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其次,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专业的书籍;其三,还要跨界学习;最后要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向学生找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应对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总之,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是根本;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提高教师育人的能力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育人评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他们用“五招”育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