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防控

2022-12-17吴晓晓万新军段真真贾毅飞

养殖与饲料 2022年9期
关键词:细菌性葡萄球菌乳头

吴晓晓,俞 进,万新军,段真真,贾毅飞

1.新疆阿克苏地区动物疫病控制诊断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2.新疆阿克苏地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牛奶营养全面,是人体钙的最佳天然来源,也是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不仅刺激了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奶牛疫病呈高发趋势。其中,细菌性奶牛乳房炎作为奶牛养殖过程中影响奶牛业最为常见的3 种疫病之一,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物理性创伤及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为主要因素,但通常为多种病原微生物共同感染所致。因此,该病的预防、治疗成本较高且不易治愈,一旦发病,往往给奶牛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该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彻底控制及避免该病的发生还任重道远。

1 流行现状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全球约有30%的奶牛患有乳房炎,每年该病给全球奶牛养殖户大约造成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印度每年损失6 亿欧元、澳大利亚每年损失超过1.3 亿美元、美国每年损失20 亿美元、中国每年损失达30 亿元,这严重阻碍了整个奶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多达150 种,常见细菌性病原体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及杆菌。根据传播方式可分为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其中传染性病原体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化脓性假单胞菌等,而环境性病原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乳房链球菌等[2]。该病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共同感染所致,而在我国约有90%的发病是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另外,不同区域感染的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细菌种类不同,甚至同一区域内的奶牛感染的细菌致病菌种类也不同。在正常饲养的情况下,细菌性乳房炎通常不易侵入感染奶牛机体,该病的发生往往与奶牛自身因素、饲养管理不当、天气骤变、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诱发等有关,奶牛自身因素约占20%,饲养管理因素约占50%,而环境因素约占25%[3]。该病具有地域和季节差异,巴西南部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有的高达73%,日本奶牛乳房炎平均发病率约为45.1%,芬兰地区发病率为68%,而我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平均发病率为33.41%[1];另外,南方的发病率通常要高于北方,而夏季高于冬季,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湿热的环境下更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传播。该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进行传播感染,而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无处不在,若牛场卫生环境差、消毒不彻底、饲养人员不注意奶牛乳房的清洁保护或乳房外伤等均会增加乳房炎的感染几率。

2 发生机理

2.1 主要致病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原体,该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直径大小约为0.8 μm,呈葡萄串排列、无芽孢、鞭毛,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该菌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70 ℃加热1 h 或80 ℃加热30 min均不能将其杀死;在15% NaCl 和40%胆汁中也能生长;另外,在冷冻产品中也可分离到该菌。该菌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但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该菌可通过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行传播,定殖于奶牛乳房,产生毒素和侵袭性酶而诱发乳房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传染性,往往引起奶牛患有慢性乳房炎,并造成大范围的感染;同时,由于耐药性菌株较为普遍存在,导致其对抗生素敏感性较差,因此治疗难度极大,即使治愈也很容易复发。

2)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也是诱发奶牛乳房炎最为常见的病原体,也是人和动物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易引发严重腹泻和败血症。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大小0.5 μm×(1~3)μm,有鞭毛,不形成芽孢,有16 种致病性血清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菌耐热性较强,55 ℃加热60 min 不能被完全杀死,在自然环境的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周,该菌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较为敏感,但耐药性菌株也普遍存在。该菌主要通过粪便、土壤及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或皮肤接触进行传播,通常是由于饲养人员挤奶操作不当及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而诱发乳房炎。大肠杆菌诱发的乳房炎多为急性感染且不易治愈,该病往往不仅会造成产奶量和奶品质显著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奶牛的乳房出现脓性坏死,而使得奶牛永久性不能产奶,甚至个别更为严重的病牛还会出现全身性败血症,这同样会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也是奶牛乳腺炎的常见病原体,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呈单个或链状排列,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敏感。该菌为传染性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粪便、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往往是由于饲养人员挤奶操作不当或苍蝇类机械携带而进行传播,常存在于乳牛的皮肤、乳头及乳房内。无乳链球菌通常诱发的乳腺炎主要为轻度或中度,一旦感染便会快速传播至整个牛群,且在我国的流行率较高,

2.2 致病过程

在非挤奶的情况下,奶牛的乳头为紧闭状态,病原微生物一般不易侵入乳头管。但对奶牛进行挤奶后,乳头管2 h 内一直处于张开状态,若奶牛机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免疫力下降,同时乳头管细胞抑菌能力也会下降,病原微生物便容易侵入乳头管,并损害乳头管内的组织细胞。牛奶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可将部分病原微生物吞噬,未被吞噬的病原体会快速增殖,并进一步侵入至乳腺泡区域,并产生毒素,从而造成泌乳细胞被严重破坏。同时,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大量的白细胞、矿物质及凝血因子会进入腺泡区,从而使得牛奶发生凝结。因此,病牛的乳房会呈现发红、肿胀;乳汁呈水样并伴有凝结块,泌乳量下降。随着炎症发展,大量嗜中性粒细胞进入乳腺部位,并释放大量的酶以限制细菌病原体的增殖感染,但同时也会损伤泌乳细胞,甚至使得腺泡纤维化。但若是嗜中性粒细胞控制能力较差时,白细胞便会增多,并将感染部位包围,而形成脓肿,最终使得感染的乳腺组织丧失泌乳功能。如病原体从脓肿中出来,便会感染其他正常的乳腺组织,使得乳腺形成的脓肿逐渐增多,最终使得整个乳腺永久失去泌乳的生理功能。

3 防控方法

3.1 药物疗法

该病通常采用青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进行治疗,特别是在发病初期或者急性感染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抗生素疗法特别容易出现耐药性,使得病情易反复,增加养殖成本;同时,若抗生素使用不当,也易造成药物残留,而威胁人体健康。采用中西药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同时还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耐药性的产生。首先,肌肉注射5 g 头孢噻呋钠,1 次/d,再静脉注射160 万IU 青霉素钠、500 mL 10%葡萄糖和100 mL 5%葡萄糖酸钙,1次/d;若无不良反应,需补充肌肉注射10 mL 酚磺乙胺,2 次/d;最后,采用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清洗奶牛乳房,4 次/d,以上治疗3 d 为1 个疗程[4]。中药配方如下:蒲公英100 g,川断、乳香、当归、川芎、没药、连翘、金银花各50 g,红花45 g、甘草35 g,加水煎煮,候温灌服,1 次/d,3 d 为1 个疗程;以上西药停用后,还需按配方30 g 白芷、40 g 连翘、40 g 当归、25 g 乳香、40 g 木通、20 g 甘草、40 g 金银花,持续用药3 d,以巩固治疗效果。通过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

3.2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对疫病最直接最有效的防御措施,既可以有效控制乳腺炎的发生,又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药物残留等问题。但细菌性奶牛乳腺炎的致病菌较多,因此,养殖户需根据具体奶牛感染的菌株种类,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及时接种疫苗。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疫苗有大肠杆菌、J5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同时,防疫人员需规范接种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种,避免漏针、飞针及不换针头等现象的出现,而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3.3 加强饲养管理

1)要保障饲养环境的洁净。养殖人员需及时清理粪污和更换垫草,定期对栏舍内外进行严格的清洗及消毒处理,并保障栏舍干燥、通风,从根源上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2)严格规范挤奶操作。挤奶人员需定期擦拭奶牛的身体,特别是尾部、乳房及其周边的皮肤,在挤奶前需对奶牛乳房进行清洗,挤奶设备需进行消毒,挤奶动作要温和轻便,防止乳头损伤,而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几率。

3)提供温暖、适宜的饲养环境。完善水电气设施,保障栏舍温度、湿度适宜,控制饲养密度,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反应。

4)均衡营养,科学饲喂。合理搭配日粮,不要过度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饲料,适时添加维生素A、B、E 及矿物质,以提高奶牛的免疫抵抗能力。

5)加强日常监测和乳房管理。犊牛期及时去角,注意奶牛蹄脚的修剪,防止打斗伤到乳房,并实时观察奶牛乳房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样及时处理;另外,在生产前7~10 d,可每天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围产期母牛的乳头和乳房进行清洗,可有效预防乳腺炎的发生[5]。

4 结 语

细菌性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且治疗难度较大,对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养殖户应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控原则,及时对奶牛进行免疫接种,优化其饲养环境,做好奶牛乳房的护理工作,规范挤奶操作,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并结合中草药治疗,从根源上杜绝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传播,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率。

猜你喜欢

细菌性葡萄球菌乳头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鸡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
乳头凹陷还是早矫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