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发酵垫床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2022-12-17李春英谢华艳覃明强黄晓玲胡礼建张鹤曦张华智

养殖与饲料 2022年9期
关键词:牛场垫料菌种

李春英,谢华艳,黄 明,覃明强,黄晓玲,胡礼建,张鹤曦,张华智*

1.广西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钦州 535099;2.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西 钦州 535099;3.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钦州 535002;4.广西钦州市畜牧站,广西 钦州 53509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牛肉消费出现3 个特点:一是由少数民族性向全民性消费转型;二是由区域性向全国性消费转型;三是由季节性向全年性消费转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肉牛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型,但随之产生大量粪污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我国传统的肉牛养殖产业亟需加快绿色升级、转型发展。基于此,生物发酵垫床养殖技术为肉牛养殖产业走出一条饲养效率高、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新型发展道路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发展方向。

1 生物发酵垫床的作用原理

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也被称为畜禽粪便降解健康养殖技术,是一种实现畜禽生态环保养殖的模式[1]。生物发酵床就是将一定比例的木糠、锯末、玉米秸秆、花生壳、稻壳等农林副产品与微生物混合形成30~90 cm 厚的垫床。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作用,将垫床内的粪尿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大量能量,消除栏舍内的臭味,抑制有害病虫菌的繁殖,使栏舍实现无异味、免冲洗且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养殖。生物发酵垫床在发酵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可以加快垫床中水分的蒸发,使发酵床处于适宜的条件下运行。

2 生物发酵垫床肉牛养殖的优点

2.1 改善牛场环境,减少污染

垫床中的微生物可以迅速将牛的粪尿降解为氮、无机盐和钾,较少氨气和氧化二氮等有害气体产生,牛场空气得到改善。同时使用生物发酵垫床不用对牛舍进行冲洗,雨污分流,实现零排放、无污染[2]。

2.2 提高机体免疫力、饲料转化率

唐式校等[3]研究表明,因生物发酵垫床中微生物代谢产物能够抑制某些病原菌,使得发酵床养殖的育肥乳用公牛发病率降低。生物发酵垫床作为一个平衡的微生物环境,有益菌大量生长繁殖抑制了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生。发酵垫床内的牛群可在牛场中自由活动,提高牛群的福利待遇,促进肉牛的增重和生长。研究表明,利用发酵垫床垫料饲养的奶牛,每头牛多产奶0.46 kg/d,料奶比减少0.04,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降低饲养成本[4]。发酵垫床内有益微生物也可以调节瘤胃内微生物平衡,提高牛乳中蛋白质和乳糖含量[5]。

2.3 减少养殖投入,提高效益

牛场建设成本减少:使用生物发酵垫床后不用建设粪污处理用房、地下排污和粪污运输通道设备,不用投资建设卧栏、牛床垫和牛舍取暖装备。饲养设备购置减少:生物发酵垫床日常维护设备是旋抛机。传统养殖一般需要刮粪板、铲车、翻斗车和固液分离机。饲养管理费用减少:生物发酵垫床平时只需使用旋抛机定期对垫料进行旋翻,日常注意观察粪便集中区域并疏散粪便即可。1 个工人可管理约4 000 m2大的牛场,极大减少了人工数量和工费开销,有效减少了肉牛场的管理成本。治病治污成本减少:发酵垫床内,粪尿降解充分,空气清新,舍内无污臭味,为肉牛提供了健康环境,增强了肉牛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治疗成本。与此同时,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养殖模式,可极大减少粪污处理成本投入[6]。

3 生物发酵垫床肉牛养殖的关键技术

3.1 垫料和菌种的选择

发酵垫床核心技术之一就是选择合适的垫料。垫料一般选择木糠、锯末、玉米秸秆、花生壳、稻壳等具有透气性较好、吸水性较强和耐腐蚀等特点的农林副产品。不能选择含防腐剂、发霉或变质的材料等作为垫料。玉米秸秆和花生壳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使用玉米秸秆和花生壳作为垫料的发酵垫床所饲养的家畜对饲料的利用率更高。选择商品化复合菌剂接种在生物发酵垫床,复合菌剂一般含有放线菌、黏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菌剂使用量要考虑垫料厚度和肉牛饲养密度。

3.2 垫床制作

发酵垫床的厚度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进行适当调节。发酵垫床的厚度关系到发酵效果,是生物发酵垫床制作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垫料高度一般为30~40 cm,最高不超过60 cm[7]。 一是活化后的菌种与玉米粉或麦麸均匀混合。二是将含有活化菌种的玉米粉与准备好的花生壳、木糠等垫料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喷水,保持垫料水分在30%左右。三是养殖场内堆放成梯形,用草席等完全盖好,使其发酵3~10 d。四是平铺发酵好的垫料,再用部分干净细致的锯末铺在最上面,1 d 后就可以使用。

3.3 翻抛频率

为预防发酵垫床板结甚至“死床”现象,确保垫料中的菌种始终有较高的繁殖速度,需要定期对发酵垫床进行翻抛,以保持垫料通透性良好、含氧量正常。一般情况下,第7~10 天进行首次翻抛,随后2~3 d 再翻抛,深度约25 cm,每半个月深抛到底1 次。

3.4 温度测定

发酵垫床的温度关系到菌种繁殖和生长,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菌种生长、代谢和死亡。因此,需要做好发酵温湿度测量。从平铺垫床第2 天开始,在不同角度的3 个点、深20~30 cm 的位置测量记录。温度曲线出现波动,表明发酵床制作成功。经过2 次翻抛后,温度还处于上升态势并有异味,说明垫床水分含量过多,需通过加入少量新垫料或菌种来调整垫床水分[8]。

3.5 水分条件

发酵垫床内水量是确保发酵垫床内有益微生物对牛粪尿降解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微生物的繁殖要求垫料中水分保持在合适范围(38%~45%),垫床内水分太多,会制约有益微生物发酵效果;垫床内水分太少,干燥的垫床阻碍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同时,生物发酵垫床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垫床内水分挥发、含水量逐渐变少,进而影响到垫床内微生物的繁殖。而理想的菌群数量才能保证垫床内的粪尿得到快速分解消化,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

3.6 C/N 控制

生物发酵垫床中有益微生物的产生和繁殖都需要氮和碳等营养,因此C/N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发酵垫床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率,C/N 只有在合适比例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垫床内牛粪尿的有效分解。研究表明,C/N=30∶1 是发酵垫床内有益微生物最合适生长的比例。为确保发酵垫床内微生物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将C/N<25∶1 和C/N>25∶1 的垫料混在一起,既可保证发酵垫床内有益微生物良好生长,又可以延长垫料使用时间,确保生物发酵垫床发酵效果[8]。

3.7 酸碱度

在日常维护发酵垫床中需要控制好其酸碱度。一般情况下,生物发酵垫床内的有益微生物需要弱碱条件,并调节酸碱度来控制铵根离子和氨气,酸碱度过低(pH<6.0)造成氨气挥发减少,生物发酵垫床发酵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垫床内粪尿降解速度减慢;酸碱度过高(pH>8.0),氨气产生过多,亦抑制了垫床内粪尿降解速度,发酵垫床发酵效果不好[9]。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1)受气候影响大。冬天温度低时发酵垫床发酵变慢,需要增加额外垫料,否则就会出现粪尿分解速度跟不上产生的速度,造成粪尿堆积现象。夏天温度过高使得垫床内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发酵床发酵变快,垫料更换次数增加,牛栏环境温度升高,产能下降,不利于牛健康生长,降低饲料转换率。

2)前期建设成本高。发酵床前期建设费用主要是购买菌种、垫料以及生产中使用的翻抛机械。当前,菌种的价格普遍较高,每平方米的发酵垫床一次性需要投入菌种的费用大概为100~150 元。在日常饲养中,牛群发病用药会导致垫床内有益菌含量大量减少,因此日常维护中需要给发酵垫床定期补充菌种。研究表明,发酵垫床前期投入需要约4 000元/头,后期运转成本约2 600 元/(头·年)。因此,生物发酵垫床比较适合中大型规模养殖场。

3)蹄腐病等条件性疾病感染率升高。首先,因生物发酵垫床内含有益菌,牛场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品或是抗生素类药。有害菌和病毒长期存在垫床内,一旦牛群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疾病。其次,生物发酵垫床如水分观察控制不及时,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牛皮肤病和肢蹄病等。张晓慧等[10]发现,生物发酵垫床牛的空气中氨气的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牛栏,并对牛肢蹄病的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产生的有机肥收益不高。生物发酵床可以降解粪尿形成农用有机肥料,虽然有益于生态环境和牛舍环境的改善,但对养殖户而言,直接销售牛粪的收入高于生物发酵垫床发酵后形成的有机肥所产生的效益,且发酵堆积时间长、产量也不多。

4.2 建议与对策

用生物发酵垫床进行肉牛养殖是一种生态、绿色、环保、无污染、零排放的新型养殖方式。生物发酵垫床养殖技术虽然前期建设成本稍高,但是长期经营成本较低,总体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从肉牛养殖场方面考虑,在日常饲养中要控制好牛的饲养密度,密度过高会导致发酵垫床粪尿超负荷累积而发酵变慢甚至停止。养殖场应合理考虑好生物发酵垫床的一次性投入和长期效益的关系。从国家政策方面考虑,政府可以对推广使用生物发酵垫床这项新型饲养技术的牛场给予补贴或奖励,或者对牛场用于发酵床而购买的菌种按一定的标准给予补偿。

猜你喜欢

牛场垫料菌种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不同天气条件下平养肉鸡的垫料使用要点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