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2020年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2022-11-28陈熔林英英郑春燕黄艳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0期
关键词:初筛福建省筛查

陈熔 林英英 郑春燕 黄艳红▲

1.福建省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福建福州 350014;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福建福州 350001;3.福建省儿童医院医疗部,福建福州 350014

听力障碍是婴幼儿较为普遍的出生问题之一[1]。目前我国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为1‰~3‰,每年约有2.3万的婴幼儿患有听力障碍,是世界上听力障碍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2]。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而且同时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可大大减少听力损失对儿童语言习得、认知发育、身心发展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为了解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况,本研究以2018—2020年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报表数据为基础,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诊断及康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探索有利于推进福建省新生儿耳聋防控体系建设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近3年在全省各市出生的全部活产新生儿作为筛查对象。听力筛查相关资料由各县区筛查单位登记,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数据的收集和核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负责数据的汇总和审核,形成最终数据。所有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筛查。本次研究已通过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为2018(228)号。

1.2 听力筛查方法

根据原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3]以及《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4]的要求,新生儿应于出生后48~72 h内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接受筛查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进行听力初筛。对未通过筛查的婴儿在出生后30~42 d进行复查。筛查环境为隔音测听室或环境噪声≤45 dB的特用房间。DPOAE检查:刺激声强度L1=65 dB SPL,L2=55 dB SPL,刺激声频比关系f2/f1=1.22。0.5、1、2、3、4、6 kHz的6个频率中有4个频率通过则认为听力筛查通过[5]。AABR筛查:波V反应阈>35 dB nHL为筛查未通过。

1.3 听力学诊断方法

未能通过听力复查者,在3月龄时应到诊断性听力检查机构进行外耳道检查、诊断性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和声导抗测试等。

ABR测试根据波V反应阈对听力损失程度进行分级,正常:≤30 dB nHL;轻度听力损失:31~50 dB nHL;中度听力损失:51~70 dB nHL;重度听力损失:71~90 dB nHL;极重度听力损失:≥91dB nHL[5]。

ASSR测试应用双通道模式,刺激声采用NB CEChirp,载波频率为0.5、1.0、2.0及4.0 kHz。以50 dB nHL强度开始测试,利用“减10加5”方法直至找到反应阈值[5]。

声导抗测试:采用1 000 Hz探测音进行检测,若鼓室图显示为单峰,则为正常[5]。对双侧听力损失不对称的患者,以听力损失程度较轻耳评估[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

2018—2020年福建省具有助产技术资质的医院共分娩活产新生儿1 347 553名,其中1 305 251名完成新生儿听力初筛,初筛率为96.86%,初筛通过率为91.27%;听力复筛99 304例,复筛率为87.13%,复筛通过率为78.63%(表1)。

表1 2018—2020年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n(%)]

2.2 听力诊断与康复治疗情况

2018~2020年福建省确诊听力障碍儿童数共计1 838例,听力障碍儿发病率为0.14%;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治疗人数为1 400例,康复治疗率为76.17%(表2)。

表2 2018~2020年福建省听力诊断与康复治疗情况

3 讨论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当中处于重要地位,常住人口约4 154万[7],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对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减少听力损失对患儿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该地区耳聋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宝贵的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国家颁发的《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8]要求,在听力筛查工作实施2年后,初筛率应达95%,初筛通过率应达90%,复筛率应达80%。本次研究结果可见,2018—2020年福建省全省初筛率为96.86%,初筛通过率为91.27%,复筛率为87.13%,均已达到指南要求。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听力筛查覆盖率广。2005年以来,福建省各地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以及县级以上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医院,全部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②统一的管理、培训及质量控制。2005年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福建省新生儿听力诊断机构确认,负责辖区内听力筛查的业务培训、管理指导及听障儿童确诊治疗工作;③健康宣教到位。新生儿家长对听力筛查的知晓情况直接影响家长是否愿意让新生儿做听力筛查[9-10],通过医生告知、宣传手册、孕妇学校等方式,让孕妇从孕期开始认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新生儿家长对听力筛查的依从性不断提高。

韩冰等[11]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中国内地的129篇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中文文献,发现最终确诊为新生儿耳聋的发病率为0.20%;张晓颖[12]回顾性分析余姚地区近十年127 36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发现最终确诊为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10.61/万;Yuan等[13]研究发现2016年中国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检出率为0.23%,其中西部省份检出率为0.17%,中部省份为0.22%,东部省份为0.28%。本次研究发现,福建省2018—2020年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4%,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但由于仍有部分新生儿未进行听力复筛及听力诊断,故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实际发病率应该更高。

虽然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效保障,但对听力障碍儿童及时进行合理的诊断和干预才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终目的[14]。尽管近年来福建省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面临挑战。理想的复筛率、康复治疗率应要达到百分之百,但仍有部分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未及时进行听力复筛及诊断,考虑可能与认知程度、家庭经济、人员流动等因素有关[15-16]。想要进一步提高复筛率、康复治疗率,不仅需要医疗机构做好健康宣教,完善筛查未通过及高危儿童的追踪、管理,提高重点人群的诊断率和治疗率;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完善并利用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信息系统,实现个案的前后贯通、基础信息共享及全省筛查机构、诊断机构、康复机构及社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各部门同心合力,才能实现对听力障碍患儿的早发现、早确诊和早处理。因此,提高听力损失儿童的复筛率、尽早做出诊断治疗,是福建省在未来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中的重点。

猜你喜欢

初筛福建省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DPOAE序贯AABR筛查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初筛中的应用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应该如何准确划定产前遗传筛查范围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