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民间歌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研究
——以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为例

2022-11-26方志宏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信阳歌谣

方志宏

(信阳农林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风文明”的伟大号召。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民间歌谣,以此为契机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最容易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民间歌谣这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数千年以来绵延不绝,反映民心民意,为人民鼓吹呐喊,像社会生活的晴雨表一样敏锐[1]。本文以获全国文明村镇殊荣的文明村为个案,通过对信阳市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民间歌谣的田野调查,来探讨信阳民间歌谣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乡村文明建设的关系,通过对信阳民间歌谣的挖掘、提炼、升华,从信阳民间歌谣当下的文学和社会效应出发,探讨乡风文明建设,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1 民间歌谣在文明村镇创建中的重要作用

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是一个偏僻的山区村,距离光山县城约30公里,东西走向的九架岭山脉横穿全境。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过程中,帅洼村按照“农业稳村、项目强村、产业富村、生态靓村、文明兴村”的发展定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中,以民间歌谣活动为载体,创新教育形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2]。帅洼村非常重视信阳民间歌谣的教化作用,聘请信阳民歌的非遗传承人走进乡村,向村民演唱信阳民间歌谣,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乡村文明建设。农民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创新了很多新的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广大农民用民间歌谣这种艺术形式陶冶情操、自娱自乐,歌颂农村的新气象,既教育了自己,又大大地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在送文化下乡的演出中,根据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政策及时编排新歌谣如《跨越小康新时代》《春光明媚晏河乡》《帅洼风貌》《赡养义务》《村规民约三字经》《牢记科学发展观》等节目,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形式把乡风文明的内涵表现出来。

正如《春光明媚晏河乡》所唱:

男:春回大地万象新 女:晏河风光好迷人/男:百舸争流千帆竞 女:脱贫攻坚富农村/男:全民小康是目标 女:致富路上往前奔/男:整体脱贫大战略 女:党的政策暖人心/男:一人致富不算富 女:全民脱贫才算赢/男:晏河面貌大改变 女:风光无限新农村……

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3]。配合乐曲来唱的叫“民歌”,不配合乐曲自由咏诵的叫“民谣”。《春光明媚晏河乡》就是用当地大别山民间歌谣的形式,配合光山小调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领导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人场景——无论春夏秋冬,村民们春来插秧一片绿,秋到收稻遍地金,丰收的喜悦用信阳当地的国家级非遗——信阳民歌予以表达,表现村民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民间歌谣唱响了共建和谐村镇、弘扬文明新风的主旋律,为社会主义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激发了基层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2 民间歌谣在塑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中的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社会内忧外患,民间歌谣在社会风俗生活中对各种时事进行述说。一方面,传统歌谣继续流行,成为民间百姓社会生产知识与社会生活知识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宣泄各种情感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新的歌谣此起彼伏,如雨后春笋,成为中国近代民间文学史的一道亮丽景观[4]。帅洼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利用农村晚上的小舞台,以光山花鼓戏、光山皮影戏、光山民间歌谣等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塑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立乡村文化大院,进行乡村文明建设。在文化大院用当地的花鼓小调进行民间歌谣的演唱,通俗易懂,丰富农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同时,利用墙体文化阵地建设进行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墙上粘贴有《帅洼村歌》《帅洼村村规民约三字经》等宣传图片数十幅;村级“三重一大”事项、三资情况、惠民政策执行情况等都及时在“4+2”公开栏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进行公示与宣传,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老百姓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村民自写歌词,谱成民谣歌曲《跨越小康新时代》在全村广为传唱。

新农村,无限好,有山有水有花草。幸福生活质量高,感谢党的政策好。

种点地,打点工,挣点小钱也轻松。吃喝穿戴不用愁,遍地都是小富翁。

农村土,农村地,农村哥们有骨气。做人处事不玩虚,过家都是好样的。

…………

跨越小康新时代,追求幸福万万年。跨越小康新时代,追求幸福万万年。

《跨越小康新时代》描述了帅洼村新农村的无限好风光,这里有山有水有花草,村民生活步步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跨越小康新时代,追求幸福万万年。帅洼村文化大院经常进行民间歌谣、花鼓戏、地灯戏、皮影戏、狮舞、龙舞、旱船、竹马、花挑、大鼓书等演出,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大院的大门时时敞开,接纳汇聚着帅洼百姓迸发的创意和热情。

3 民间歌谣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全国文明村镇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村民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自创《帅洼村歌》《帅洼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春光明媚晏河乡》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各姓红白理事会”“帅洼村保洁队”“帅洼村中老年歌舞队”等群众组织,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党员”“好村民组长”“五星级文明农户”等评选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树立可学、可比文明典范。在乡风文明建设活动中,以民间歌谣的形式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通过行政监督和评比竞赛,调动各村组建设“两个文明”的积极性,开展文明幸福家庭创建评比活动,表彰文明幸福家庭户、文明幸福示范家庭户、文明幸福标兵家庭户、道德模范户,树立可学、可比文明典范。如《帅洼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所唱:

帅洼村,宝藏地; 养众亲,育桑梓;/建设好,宜居村;本条约,要牢记。

倡晚婚,讲优育;尊计生,一男女;/敬老人,尊伦理;多关爱,不遗弃;

爱儿童,重教育;上大学,村奖励;/恋旧巢,小燕子;学有成,恩故里。

《帅洼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三字经”的形式,以当地耳熟能详的民间歌谣为载体,对典型家庭和人物进行宣传、表彰的同时,对那些嫌老、虐老、破坏邻里关系的行为进行揭露和谴责,使农民群众养成正确的荣辱观,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4 民间歌谣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爱村庄,记心里;爱国家,志不移;/尊秩序,守法律;不上访,勿违纪;

黄赌毒,害人己;禁恶习,树正气;/查消防,要定期;保财产,卫自己。

好青年,服兵役;立大功,保社稷……/党政财,常公开;村内事,共商议;

村两委,守廉洁;讲奉献,重和义;/此条约,大家立;执行好,均受益。

——《帅洼村村规民约三字经》

帅洼村党员干部队伍中以民间歌谣的形式开展“连心工程”“先锋工程”活动,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广大村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得到较大提高。目前,兴产业、促发展、美环境已成为全村的共识。其中,帅洼村党支部书记胡善信,就是优秀党员中杰出的代表。 他用“两当”(把老百姓的事当成父母交待的事来办;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待村民,坚持每年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把帅洼村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村变成了小康村、文明村,带领村民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领新农村新风尚。

正如《牢记科学发展观》所唱:

农村生,农村长,农村生活也挺爽。家家都有来钱道,大力兴办养殖场。

农村山,农村树,农村也有楼房住。你养鸡鸭他养鱼,到处都是富裕户。

改革开放就是好,幸福生活乐无边。听党话,跟党走,牢记科学发展观。

《牢记科学发展观》表现了帅洼村村民家家都有来钱道,发展科技生产,大力兴办养殖场,到处都是富裕户的喜人画面,宣传村民走上了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幸福道路。帅洼村以党员电教活动室为阵地,以评选“十佳文明户”活动为载体,以民间歌谣为演唱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礼貌、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积极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5 民间歌谣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歌谣的流行,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民间传说,成为时代的印记[4]。“全国生态文化村”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把信阳民间歌谣中的优秀曲目加入当地旅游中,形成特色实景演出。帅洼村内有旅游景点“司马冲”“仙人洞”“鼓石”“观音景”“烈楼”等,这些旅游景点个个有来历,个个有传说和歌谣,农民演唱这些歌谣,对这些景点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在乡村旅游中,村委领导班子自创民间歌谣《帅洼新村似天堂》,并配上曲谱,在乡村旅游中反复歌唱,既宣传了帅洼村,又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使信阳民间歌谣随着游客的传唱走向全国。如《帅洼新村似天堂》:

九架岭呀好地方,/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帅洼村啊好风光,/山沟飘逸着无尽的芳香。

新农舍,邮件传,/水泥路,户户连。

茶园果园歌声飞,/原野山岭穿新装。

休闲农庄醉神仙,/嘿!醉呀么醉神仙!

帅洼新村似天堂,似天堂!

《帅洼新村似天堂》描述了帅洼新村打造九架岭生态旅游景点,从山下到山上铺设登山步道,打造休闲农庄生态游,用美景、美食、美歌打造吃、住、玩线路,吸引游客来帅洼村旅游。帅洼村在乡村旅游中,借民间歌谣的平台,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在乡村旅游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 信阳民间歌谣在移风易俗中的重要作用

帅洼村是“全国文明村”,也是光山县“五星级文明村”。在规范红白喜事上,帅洼村针对农村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于2014年率先在全县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立帅洼村红白理事会章程、帅洼村村规民约、胡氏家训。村支书胡善信在父亲病逝后带头执行规定,在全村引起了强烈反响。

倡树乡风文明,倡导喜事简办,白事薄办,是农民多年来的愿望。“红白事,不攀比;既省钱,又省力;反邪教,不迷信;破四旧,立新意……”(《帅洼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当地农民用新民间歌谣来倡导树新风讲文明,婚丧简办。这是新时代的要求,是脱贫摘帽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帅洼的农村会变得更美,群众更讲文明礼貌,村庄更清洁,庭院更美丽。“勤俭节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已成为该村的一种民间习俗。

7 结论

信阳民间歌谣从内容到形式,来之于民,取之于民。优秀的民间歌谣既能诵又能唱,能起到潜移默化、陶冶身心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新创的民间歌谣,则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反映现实生活,传播正能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信阳歌谣
乡村治理中村规民约的完善与发展
姥姥的老歌谣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阳坝:一首慢了又慢的歌谣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乡闾粤韵 井邑歌谣
信阳诗群
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
对村规民约体系重构的思考
赤子心 信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