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舞剧《雷和雨》创作的艺术特性探究

2022-11-26冉雯雯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繁漪周萍周朴园

冉雯雯

(安徽艺术学院 音乐舞蹈系,安徽 合肥 230041)

中国现代舞剧《雷和雨》的创作,再现了《雷雨》中的故事情节,并在原有框架上进行创新演绎。其丰富的肢体语言使得繁漪、侍萍及四凤这三个女性形象更加生动,配合音乐、舞蹈及灯光等舞美效果,体现了王玫的创作理念,即人本精神。这一创作理念在17世纪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结构的影响之下,具备了情节短小精简、严谨有序等特点,其艺术价值有待我们深入挖掘。

1 现代舞剧《雷和雨》的创作理念

艺术作品改编的意义,或者在于运用不同的语言形态“忠实”地阐释原作的“故事”,或者在于借助原作的“故事”演绎出新的“故事”[1]。王玫的“叩问”或者“理念”,是她特有的人生经历行进到中年之时的种种感悟[2]。《雷和雨》的创作与《雷雨》密切相关,其中的人物特点、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一般无二,主要选取繁漪、周朴园、周萍、侍萍、周冲及四凤这六个人,编导围绕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创新设计,进而将整个舞剧分成六大部分。编导借助舞蹈中的肢体语言、背景音乐的配合以及灯光等舞美效果来为观众呈现一出表现力极强的现代舞剧,分析其创作理念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就自我意识而言,每个人都应当清楚了解自己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自我定位、内心活动及相关行为表现,以此来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潜能的有效挖掘。为此,在创作过程中,编导也将自我意识作为首要的创作理念。通过突出自我意识来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明显区别于那些由动作简单堆砌而来的炫技类的舞剧,没有对原著中的故事情节进行照搬照抄,反而在人物塑造上进行创新。基于对舞蹈艺术及肢体语言的深入了解,准确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而塑造全新的音乐形象并准确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就人性善恶而言,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广义上的人性概念。纵观国外艺术作品可知,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乃至各个民族对于人性问题的争议一直未停止,王玫在创作《雷和雨》这一作品时也对人性问题高度关注。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均无好坏之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存在一定的前提,如果其行为合乎道德标准,那么人性就可视作善良。与原著《雷雨》中周萍的内心活动有所不同的是,现代舞剧在创作过程中,王玫为周萍最后放弃繁漪找到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两个人的恋情不符合伦理道德,为其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就审美观念而言,由于受到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及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审美倾向都有所不同,这里所说的差异不仅是指观众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是指艺术家之间的差异。身体除了表达自身的美感外,更上升为一种语言,它不仅表现自身,还可解释或传达其他更多的内容与含义[3]。王玫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以“求真”为原则,即以最真实的、最简练的肢体语言进行创作,从而区别于那些华而不实的现代舞剧。以繁漪挽留周萍的情节为例,她不仅跪在地上而且还拽着裤子不放手,这类动作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求真”原则体现在舞者的肢体语言之上,以周冲表白四凤这一情节为例,当确定自己的心意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布,这样的场景就像现实生活中向往爱情的男孩与女孩之间最为真挚的情感表达。

就现代色彩而言,人们的审美观念及需求也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曹禺先生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但在解放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发展,王玫版的现代舞剧《雷和雨》也淡化了原著中有关时代背景以及阶级问题的描述,即将这些主人公的阶级地位与家庭背景予以模糊化。为此,在这部舞台剧开始之前,编导强调一定要通过滚动的字幕来提醒观众,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有许多人身上都有主人公的特质,应从现代的角度重新诠释文学作品《雷雨》,进而对女性人物的情感、地位及结局进行全新的思考与展现。

2 现代舞剧《雷和雨》的创作艺术构思

2.1 切实从女性视角出发

舞剧脚本以突出主题思想为目的,把“题材”概括、提炼成舞剧的基本结构,这就是舞蹈脚本的实际价值和意义[4]。话剧《雷雨》的影响非常深远,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均基于这一文学作品进行了创新创作,但其故事情节一般无二。而王玫编导的现代舞剧以原有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框架为基础,分别从三个女人的各自视角对其情感纠葛予以详细描述,实现了创新发展。分析《雷和雨》的内容可知,以繁漪、侍萍以及四凤的三人舞为中心,衍生出三人不幸的爱情故事,同时对原著中的时代背景及阶级矛盾予以弱化处理,对女性的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现代舞剧中强调的矛盾冲突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重点突出了她们对爱情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独立与民主的追求。以繁漪这一主人公为例,她是周朴园的第三任妻子,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其热情奔放的性格也十分讨喜,虽然嫁给了周朴园,却一直无法得到他的真心,于是在周萍的勾引之下发生了不伦之恋。对于周萍的抛弃,她虽然倍感委屈,但仍然对这段感情寄予厚望,而周萍认识到不为世俗所接受,最终悬崖勒马。

2.2 构建全新的故事情节

分析原著《雷雨》中的周朴园这一人物可知,他是一个地主,同时也是一个资本家。作品中也通过构建逼迫繁漪吃药、呵斥家人、辞退无辜丫鬟以及用支票打发侍萍等故事情节来刻画其阴险狡诈的人物形象。周朴园在整个家族中的统治地位毋庸置疑,他希望采用封建专制统治的方法来实现家族的繁荣发展。在王玫编导的现代舞剧中,对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做出了创新,以弱化阶级矛盾及专制统治为前提,真正将周朴园当作一个现代人来描写。在三个女主人公各自独立的故事之中,周朴园都扮演着一个“罪恶”的角色,同时也在故事的结尾,由于自己种下的恶因而得到了相应的恶果。现代舞剧《雷和雨》出现了创造性的情节,即“棒打周朴园”,通过女性对周朴园的棒打来表现普通大众反对压迫、渴望自由并实现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作品的内涵得以丰富。周朴园也不再是舞台剧中的核心人物,他在剧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封建势力与统治能力,最后被人群围住并接受大众的审判。编导王玫希望通过添加这一情节暗示我国封建主义时代已经过去,更多的普通大众享受着公平的待遇,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2.3 应用“三一律”结构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中常见的结构理论之一,亦被称为“三整一律”,最早由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理论家琴提奥(意大利)提出,认为戏剧创作应当确保时间、地点及情节之间的高度一致,即一出戏剧中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应当发生于一天之内,就地点而言应无转场情况,且情节必须服务于同一个主题[5]。“三一律”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剧情较为集中、故事情节较为紧凑。《雷和雨》其故事时间跨度虽然在三十年左右,但她在讲述这三十年间的故事时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剧情特别紧凑,结构特别严谨。这归功于王玫编导的剪裁得当,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借鉴了西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结构,成功地将这三十年的故事压缩在一个昼夜之内,并使六位主人公于周公馆内见面,以反封建统治、追求个性解放及人格独立自由的女性视角为故事主线。

3 舞蹈语言对《雷和雨》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3.1 详细刻画人物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的刻画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重点内容,除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之外,还可以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及行动之中来总结其性格特点,其中以诚实、勇敢或胆怯、抑郁最为常见。现代舞剧《雷和雨》中,我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分析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六位主人公同处周公馆内,端坐于椅子之上并隐身于黑暗角落之中,目测只有腿部以下暴露在灯光中,观众首先可以通过其坐姿来判断性别。随后,低沉音乐响起,但主人公们并未采取任何行动,其内心越发压抑,进而在双腿及双脚处可见颤抖或听到呼吸急促。

以男性角色为例,周冲生性开朗,受新思想影响,并不在意阶级,也无门第概念,肆意宣扬对四凤的爱意,演员此时做呐喊状并张开怀抱以突出他的勇敢,同时,以坚定的步伐、跳跃、旋转及微表情来丰富人物形象。就女性角色而言,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当代社会中,在遇到心仪男性时通常会变得更加温柔,而在被伤害时又会选择委曲求全,似乎总是情感中的弱者。在《雷和雨》中则强调了新时代女性不可为男人而放弃自我,在面对心仪男人时,女性亦可以通过性感的扭动胯部以充分展示出女性的魅力,王玫编导也希望通过这一设定来呼吁女性独立自主并改变一直被男人掌控着情感与命运的现状。

3.2 以外化行为讲述人物关系

《雷和雨》通过意向性的情感引导,把生活中真实的爱情矛盾事件,转换成“虚幻的力”,深刻地抨击着观众内心,值得品读和思考[6]。无论是在原著《雷雨》还是在现代舞剧《雷和雨》之中,这些人物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编导希望通过强化舞者的肢体语言来实现人物关系的外化表现,除此之外,还通过服装设计、妆容改变或道具运用来使人物关系更加丰满。成年后的周萍懦弱、孤独却又冲动,由于母爱的缺失且在性爱的欲望之下才发生了不伦之恋,通过抓住及挣脱等手部动作来说明二者之间的主动关系,并通过转圈、搂腰及拥抱等方式来勾引繁漪;而从繁漪角度来看,用瞪大双眼、紧促呼吸、摇动头部以及转身离去来表示对周萍的拒绝,在这之后,本可以推开周萍拥抱却只是以上身后仰来拉开距离,足以说明她的犹豫,再以主动拥抱与亲吻来表示她接受了周萍的追求,最后更是以双人舞的背对背设计来暗示二人恋情的不合伦理且无好结果。剧中这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均可以通过现代舞蹈的肢体语言来加以体现,无一不显示出“真实”这一审美导向,且无论是抚摸还是跪地爬行等动作都是真实生活中存在的,通过这些舞蹈可以实现与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并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高度一致。

3.3 人物内心情感的准确表达

王玫编导在创作这部现代舞剧时,主要是站在繁漪这一女性角度来思考。这是因为在原著中,繁漪是最符合作品核心思想的人物形象,她不仅敢爱敢恨,还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其情感表达富有戏剧性。《雷和雨》是编导从心底掏出的一片秋天的枯叶,注定只讲述关于逝去和没有归所的故事,它感动观众的是这种宿命背后的理解和关怀[7]。从最初面对周萍的追求,由拒绝到享受,来表现其渴望思想的解放与个性的自由;当看到爱人与四凤相恋想要出手阻止,又被丈夫周朴园拦住,此时的她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任其摆布;虽然最后在面对周萍时想要不顾一切的挽留,甚至在地上爬行,却依旧被抛弃,此时的她心灰意冷;而在听了侍萍的一番开导之后,一改之前紧绷的身体与急促的呼吸,并跟随着弗朗明哥舞曲扭动胯部甚至旋转跳跃,以此来突出其挣脱束缚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更加独立、更加自信且更有魅力的自己,但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这些幻想,最后仍然悲剧收尾。繁漪可以看作是整部现代舞剧的核心人物,其情感的变化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改变,使得整部舞剧的情感色彩更具有层次性与戏剧性。

3.4 主人公结局及命运的表述

《雷和雨》以她扎扎实实的“真”摇撼着人们的心。真切的人生感悟,真挚的人文关怀,编导心声的真实袒露,演员身心的全情投入,不矫揉造作,不急功近利,不虚张声势[8]。虽然一声枪响打破了繁漪的美好幻想,但整部舞剧并没有到此结束,王玫在最后的篇章为他们创造出了一个乌托邦世界,既没有爱恨情仇,也没有善恶之分,所有主人公在台上手拉着手,迈着轻盈的步伐,以双手搭出一个爱心,向世界传达他们的爱意。演员们时而趴在地上并挥动四肢作畅游状,时而躺在地上伸展四肢做拥抱状,最后面带微笑并挥手告别,好像是在向过去的自己正式说一句再见,六位主人公也摆脱了压抑并开始享受自由,编导希望以此来呼吁观众不断完善自我并始终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

猜你喜欢

繁漪周萍周朴园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繁漪“病”寓新探
繁漪“病”寓新探
我看《雷雨》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亲情与谎言 `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