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022-11-25郝燕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8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学习者

郝燕萍 张 颖

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180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 和Bryan Alexander 提出,其本质是低成本、精品化、生成式、可广泛共享的在线微课程[1]。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MOOC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育形式。为满足不同的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MOOC 迅速席卷了整个教育行业,国内各大教育行业积极加入了MOOC 的开发与建设中。医学MOOC 的研究内容也覆盖了医学的各个专业[2]。快速发展的MOOC 教育不仅给各个教育行业带来了变革,也随之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尽管现阶段MOOC 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其中以MOOC 的教学质量难以控制较为明显。因为MOOC 属于在线课程,授课老师不能清楚了解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学习者也不能及时反映自己在课堂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习效果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尤其医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涉及较多科研及实验内容,其MOOC 的教学质量也容易受到质疑。科学有效地评价MOOC 质量是保证MOOC 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得以更好地开展与实施的重要环节,由此看来,MOOC 的质量问题成为了MOOC 建设中不可避开的重要话题,也成为了医学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重要焦点。

1 MOOC 质量评价相关概念

MOOC 质量广义上指的是开发者提供MOOC 的优劣程度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狭义上指的是学生在参与MOOC 学习后,对MOOC 总体水平及课程内容、课程团队、技术支持、教学活动和课程评价等各维度满足其心理预期及学习需要程度的主观感受与评价[3]。MOOC 质量评价是指质量标准对MOOC 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以及学生效果的评价[4]。通过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能够评价MOOC 质量是否达标[5],因此,在MOOC 教学中,课程评价是衡量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6]。为进一步了解MOOC 中课程评价的内涵,吕佳骏等[7]通过对e-learning 和网络课程评价等概念进行整理总结,定义其为MOOC 课程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多种定性、定量方法如量表、问卷等数据收集手段判断及分析实现教学目标的价值,并做出改进课程决策的过程。与传统课程评价中“以教师为主体”相比,作为新兴教学手段的MOOC 质量评价应通过多方角度、多种评价手段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评价才能迎合现代在线课程的教学特征。

2 MOOC 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2.1 质量评价的维度

为减少MOOC 较高的“辍学率”并提高MOOC 质量,不少学者对MOOC 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相应研究。英国爱丁堡大学通过MOOC 的学生课程前后的需求与满足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价来判定MOOC 的质量情况[8]。在线教育质量保障机构(quality matters,QM)提出了结果与过程的课程质量评价理念,其中结果评价主要是针对课程质量的优劣,更加侧重于达标性评价;而过程评价主要是强调过程对于课程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需要对课程进行评估与改进,故更侧重于发展性评价[9]。Daniel 等[10]基于商业角度对未来MOOC 模式进行了描述,认为保证MOOC质量维度需要考虑教学模式、盈利、认证和适应性学习。其中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获得可以在现实工作中应用的有用技能和知识;盈利指的是通过不同的方法使MOOC 在经济上可行,这些方法可以降低其他在线学习模式的成本,同时提供与之相当甚至更高的学习质量;MOOC 认证是指参与者如何评估、认证和重视学习的问题;自适应学习是指通过收集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使MOOC 更加个性化,以改善教育活动、提供的课程、学习体验和独家教育提供的投资。Zhu 等[11]在设计高等教育的MOOC 中列出了资源、教学类别和后勤三个MOOC 质量评价类别。DeBoer 等[12]指出入学率、参与率、课程和成就应该是对MOOC 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此外,有学者[13]认为MOOC 质量评价至少应包含覆盖范围、参与度、质量和学生成绩等四个基本方面。我国也有学者[14]根据开放度与时间两个维度构建了MOOC 质量模型,其中开放度是指利益相关方数量,时间是指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MOOC 设计、MOOC 教学和学习效果。总而言之,MOOC 属于在线课程的一种新形式,其质量评价具有网络课程等在线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MOOC 的课程质量评价维度始终都围绕着MOOC 学习者、课程与教学、媒体与技术等展开探讨[15]。

2.2 质量评价的体系

国外现有的MOOC 质量评价的方式以评价体系较为多见,且较多参考了原有在线课程的评价规范,将现有评价体系迁移至MOOC 领域中,其中以Conole改进的7Cs 学习设计框架较为经典。该学者主要通过从开放性、大规模性、多媒体的使用、交流、合作、学习途径、质量保障、反馈量、评估、正式学习、自主性和多样性12 个层面出发对MOOC 质量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16]。但该标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MOOC 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故Yousef 等[17]在7Cs 学习设计框架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改进,从学习者和教师的角度确定了具体标准来保证MOOC 的质量,最后确定了74 条有效的MOOC 质量评价标准,并将以上标准通过了教学和技术2 个维度进行划分与归类。除了以教学与技术维度划分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Rosewell 等[18]参考了欧洲开放教育质量标准,从机构和课程2 个维度出发对MOOC 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其中包括以授课的内容、教师与学生支持、管理战略、课程的设计、课程大纲设计5 个方面为主的机构层面;以学习成果的考核、课程内容与活动的设计、授课教师技能、课程要素复用、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形式的学习反馈、课程资料的更新7 个方面为主的课程层面[4]。国内对于MOOC 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国外大抵相似,或根据现有的评价体系标准进行梳理,如邱均平等[19]以教学评价为主的MOOC 质量评价体系、王勤香[20]以课程管理为主的MOOC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童小素等[21]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学习支持3 方面出发的MOOC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或从某个角度出发对标准体系进行构建,如戴心来等[22]或李占奎等[23]基于学习者的满意度的MOOC 质量评价、唐成成[24]基于数据驱动的大学生MOOC 教学质量评价、时扬等[25]基于ANP-DEMATEL 和云模型的MOOC 质量评估等,目前为止国内还未形成比较权威的MOOC 质量评价体系[4]。

3 医学领域中的MOOC 质量评价研究

近几十年医学的发展较为迅速,MOOC 教育作为教学新手段,能够对传统教育进行补充与延展,并能更加迅捷且广泛地传播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等医学前沿知识。目前医学MOOC 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丰富,从课程平台出发主要的MOOC 平台包括了大型MOOC 平台中的医学专栏课程平台、专业的医学MOOC 平台以及医学院校的MOOC 课程平台;从学科分支出发分为护理学、解剖学、药理生理学、临床医学等[2];此外从疾病种类出发还可分为不同疾病的MOOC 教学资源[26]。研究表明,MOOC 在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7]。有学者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通过使用MOOC 作为平台发现,虽然MOOC 教学不能在医学教育中完全代替课堂教学,但是该手段对于医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并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8]。由此可见,MOOC 在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构建完整权威的MOOC 质量评价标准是提高医学领域中的MOOC 质量重要且关键的一环。评价MOOC 的质量有助于全面评估医学MOOC 的优势、劣势和未来改进的领域[29]。

3.1 国外医学MOOC 质量研究现状

为保证MOOC 质量,国外专家会在整个课程中对预期结果进行定期测试,比较不同课程之间的学习有效性,并通过嵌入式互动活动促进MOOC 的参与率[30]。同时为了使来自更多国家的健康从业者有效地在网络上获取知识,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8 个不同国家的专家创建了医学MOOC,虽然从后期课程的完成率来看仍存在着学习者的流失,但该MOOC 的质量是较为让人满意的[31]。由此看来,国外的MOOC 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目前评价指标使用的频率来看,课程成绩、课程满意度、观看时长/次数、自主学习能力的测量是MOOC 课程质量评价中使用较多的评价指标[32]。除了指标的研究,国外对医学领域MOOC 质量评价其他不同的方面也展开了探讨:Findyartini 等[29]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使用质量参考框架分析参与者的满意度,结果发现在疫情防控期间MOOC 资源对于医学领域来说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效益,使用特定的质量框架有助于全面评估MOOC 的优势,劣势和未来改进的领域;Hendriks 等[33]发现医学MOOC 在不同程度上符合教学设计原则是确保医学MOOC 课程在校园内教育的质量的重要标准,但该学者也另外指出仅凭教学设计原则存在片面性,还需要纳入其他的评价因素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Olivares Olivares 等[34]从参与者(教学视角)角度对MOOC 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医学教育和评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能力评估、临床环境中的评估质量、反馈在临床评估中的作用4 大模块对临床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设计,结合质性与量性两个阶段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其中量性阶段以问卷为手段,分别从对学术内容与数字平台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还有学者将虚拟患者的反馈建模作为了评价手段用于MOOC 的评价中[35]。国外就如何评价医学领域的MOOC 质量评价方法已展开了不同程度与层面的研究,但未来的医学教育领域仍需要更多的相关的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研究。

3.2 国内医学MOOC 质量研究现状

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有学者通过学习过程、正确回答问题学生比例、参与问题讨论人数及考试成绩来评价MOOC 的学习效果[27],学习者的实用性与改变情况也作为MOOC 质量的主要判断依据[36],邵方等[37]将教学评价、教学过程、导航设计与课程内容设计作为了医学MOOC 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此外,学习者对于MOOC 的前后期望值与满意度[36]、学习者学习现状[38]等也可作为MOOC 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不过从我国目前的医学MOOC 研究来看,我国有较多学者对于MOOC 质量情况与效果评价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且以上质量指标仅是作为研究的效果评价,我国医学MOOC 质量评价方法或体系的研究仍尤为缺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医学MOOC 部分课程存在着课程标识不清晰、课程分布不均衡、课程内容不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不精准问题,严重影响了MOOC的质量与效果[36]。在医学统计学的MOOC 评价的研究中也发现,学习者对于课堂讨论、教学互动、知识点讲解的满意度都较低[37]。可见我国的MOOC 质量参差不齐,但按照目前的研究来看,鲜有医学课程质量评价方式与课程指标建设的研究。若要建设完善的医学MOOC,提高其课程质量,需要规范医学教学领域中的MOOC 评价指标。

4 医学领域MOOC 质量评价的启示与建议

作为还在不断演化和更迭中的新事物,MOOC的质量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关键性问题[15]。而质量评价作为检验、评判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掘诊断出MOOC 中的质量问题,进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39]。目前MOOC已成为了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辅助手段,但缺乏其质量评价的研究。通过对MOOC 评价研究的分析,笔者对医学教育领域中的MOOC 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有以下建议。

4.1 在现有的体系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构建医学MOOC 评价体系

不少MOOC 评价体系都是在原有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的框架进行探索,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照搬原有的评价体系。由于医学领域与其他领域存在差异性,其评价方式始终存在不同,网络课程评价要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考查目标,不同学科的课程应该根据学科特色出发制订评价标准。任何统一的标准或规范都应是评价的框架,而非具体的应用准则[15]。所以其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可围绕MOOC学习者、课程与教学、媒体与技术三者的基础进行构建。其中在学习者的维度中,学习效果主要来自于学生的自律与内在驱动力,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是完成课程的内在因素[40]。同时,学生满意度评价也是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3]。课程与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MOOC 内容是否科学、MOOC 是否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教学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都是课程质量最重要的因素[21,41]。媒体与技术则大多与教学手段相关,突出了MOOC“互联网”的特性,可从视频内容、学习与社交工具、多媒体的使用、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不过当前较为经典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指标较为陈旧,在参考的同时也要注意是否与目前的MOOC 相匹配。

4.2 医学MOOC 质量评价应考虑从不同角度出发

医学教育中部分领域是需要学习者接受课程以后将所学知识运用至患者当中,国外Olivares Olivares[34]在构建质量评价标准的过程中的某个指标提到了患者的安全与质量评价,故笔者认为课程质量除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也可将患者评价指标纳入MOOC 质量评价中,通过评估学习者在评估与诊断患者或所提供的治疗照护质量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得以间接了解学习者接受MOOC 学习后的掌握程度,且评价指标的主体更具多元化与客观性。另外在评价对象中,虚拟患者的反馈建模也可作为对质量评价的部分手段。站在医学生的角度来看,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学分或者是得到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位认证,是鼓励医学生坚持完成MOOC 学习的重要因素。然而国外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有相关的认证课程[42],而国内的医学高校目前却尤为罕见,故该指标也可成为评判标准之一,对医学领域中MOOC 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补充。

4.3 使用多种方法构建医学MOOC 质量评价体系

国内大多数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大多数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析,MOOC 质量评价也如此。事实上除了层次分析法,还有专家意见平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式[15],不同的方式侧重点不同,构建评价指标是需要根据目标以选择合适的权重分析法。此外,在数据收集手段上,除了单纯的问卷调查法,也可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方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通过挖掘MOOC 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如用户的访问日志、注册信息、学习轨迹、测试成绩等进行课程质量的评价才能将更多的学习数据信息利用起来。

4.4 医学MOOC 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应将不同的群体考虑在内

不同群体对于MOOC 的接受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医学MOOC 质量的评价体系需要多种群体的评价指标才能更好地对MOOC 的不同学习者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语言背景来看,因为他国语言熟练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从MOOC 平台获取知识[43],故在全球化的MOOC 建设中应注意,考核与评价方式也应考虑不同的语言背景;从学历来看,学历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通常来说硕士与博士通过MOOC 平台学习的质量相较于普通学习者完成度较高,所以课程评价与考核应涉及不同的学历群体;从年龄来看,建议将年龄因素考虑进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中,因为年龄较大的学者不一定能完成在线打卡互动,故该群体可适当降低课程打卡或互动等指标的比例;从人群来看,不同群体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各不相同,同一评价标准容易出现评价不足或是考核过于严苛,以基础医学为例的MOOC 建议通过分群进行划分评价,如医生、护士或普通兴趣爱好者群体等。

综上所述,MOOC 作为课程教学中的辅助手段,能够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而质量作为MOOC 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建设高品质MOOC 的重要前提,完善的MOOC 质量评价标准在医学领域MOOC 发展的现阶段来看尤为重要,但我国目前对于MOOC 质量评价的研究较为缺乏,如何构建更加全面、更加权威且更加适用于医学教育领域的MOOC 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仍需要我国学者进一步的探索,以促进MOOC 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学习者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