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学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2022-11-18钟选芳张丽科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8期
关键词:敏感度标志物阳性

钟选芳 周 潇 张丽科

1.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 516000;2.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惠州 516000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诊断和鉴别诊断较难,需结合临床、内镜、影像、病理等综合分析[1]。文献报道血清学标志物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IBD[2-3]。近年来国内外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抗体与IBD 的关系报道不同中心的研究结论不甚一致,各抗体在IBD 中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报道尚有争议[4-7]。本研究探讨单独和联合检测血清核周型ANCA(perinuclear-ANCA,p-ANCA)、胞浆型ANCA(cytoplasmic-ANCA,c-ANCA)、蛋白酶3-ANCA(proteinase 3-ANCA,PR3-ANCA)、髓过氧化物酶-ANCA(myeloperoxidase-ANCA,MPO-ANCA)4种ANCA 相关抗体在IBD 诊断、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探讨抗体水平与IBD 疾病表型和临床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 例IB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分为UC 组(78 例)与CD 组(45 例),选取同期收治的非IBD 肠道疾病患者56 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其中肠结核8 例,肠白塞病2 例,肠易激综合征7例,嗜酸性胃肠炎1 例,缺血性肠病13 例,非特异性肠炎19 例,孤立性直肠溃疡2 例,过敏性紫癜4 例),选取同期在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30 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UC 组中,男46 例,女32 例;年龄18~58岁,平均(46.1±13.7)岁;CD 组中,男31 例,女14 例;年龄16~49 岁,平均(33.9±13.4)岁;疾病对照组中,男32例,女24 例;年龄14~62 岁,平均(45.9±15.7)岁。正常对照组中,男19 名,女11 名;年龄18~64 岁,平均(42.1±13.9)岁。四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UC 组和CD 组患者均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广州)》的相关诊断标准[8];②UC 组与CD 组患者均为初次诊断,并且在未进行治疗之前纳入本研究,本研究中的4 种抗体检测均在患者治疗之前进行;③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能够配合研究中的各项检查的进行。排除标准:①未定型结肠炎;②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患者;③确诊各种恶性肿瘤包括实体瘤与血液系统肿瘤的患者;④患者正在进行免疫调节,免疫抑制治疗;⑤患者伴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⑥伴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进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严格遵守伦理学标准要求,并通过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19044)。

1.2 抗体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法)检测血清p-ANCA、c-ANCA 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 法)检测血清PR3-ANCA、MPO-ANCA 的表达水平。试剂由美国宙斯(Zeus)公司提供,操作步骤如下。①加样:分别取稀释过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校正品和血清样品100 μl 加入到对应的反应孔中,取100 μl 样本稀释液加入到对应孔中作为试剂空白对照;②温育:温度为室温(20~25℃),时间(25±5)min;③洗板5 次;④加入酶联物:每孔中加入酶联物100 μl;⑤温育:温度为室温(20~25℃),时间(25±5)min;⑥洗板5 次;⑦加入显色液(TMB):每孔中加入TMB 100 μl;⑧温育:温度为室温(20~25℃),时间10~15 min;⑨加入终止液:每孔加入终止液50 μl 以终止反应;⑩读数:在加入终止液30 min 内,将微孔板置于450 nm波长下读取每个孔的光密度值,以空白试剂作对照。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四组患者的血清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的检测阳性率以及4 种抗体联合检测(即任一抗体阳性即为阳性)的检测阳性率;②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单独使用以及4 种抗体联合使用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③4 种血清学抗体对UC 和CD 鉴别诊断的效能;④不同临床特征的UC 患者的p-ANCA 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整体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 方法校正,检验水准α=原α 水平/比较次数,即0.05/6=0.008。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清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的表达情况

四土组患者的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及4 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 组患者的p-ANCA 高于CD 组、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c-ANCA、PR3-ANCA、联合检测高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MPOANCA 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CD 组的c-ANCA 及联合检测高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MPO-ANCA 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表1)。

表1 各组患者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的表达情况[n(%)]

2.2 血清学抗体诊断IBD 的效能

4 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IBD 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66.7%、75.1%;PR3-ANCA 和MPOANCA 的特异度最高,均为95.3%。4 种抗体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2%、89.9%、87.9%、88.9%、8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3%、60.0%、46.6%、47.4%、64.7%。

4 种抗体单独检测诊断IBD 的特异度均较高(90.1%~95.3%)。提示用于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但敏感度均不高,单独检测中c-ANCA 的敏感度最高,但也仅为57.7%,独立作为筛查指标的价值可能有限。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比单独检测高,但特异度有所下降,提示联合检测抗体比单独检测可能更有利于IBD 的筛查和诊断(表2)。

表2 4 种抗体及联合检测对IBD 的诊断效能[%(n/N)]

2.3 血清学抗体对UC 和CD 鉴别诊断的效能

表1结果显示,其他抗体对CD 诊断意义不大,效能较低,且数据量较大,故仅列出诊断价值较高的4 项,见表3。PR3-ANCA 诊断UC 的特异度最高,但敏感度仅为26.9%,p-ANCA 诊断UC 的效能较好,四项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UC 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有所下降,c-ANCA 诊断CD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高,鉴别诊断效能较低。

表3 4 种抗体在UC 与CD 鉴别诊断中的效能[%(n/N)]

2.4 p-ANCA 与UC 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选择诊断效能最好的p-ANCA 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征UC 患者的p-ANCA 检测结果,结果显示,p-ANCA 在中重度UC 患者中阳性率高于轻度UC 患者,病变部位在广泛结肠的患者占比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不同临床特征的UC 患者的p-ANCA 表达情况[n(%)]

3 讨论

IBD 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是通过大量研究表明IBD 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失衡有关。免疫抗体多数可以作为血清学检测指标对疾病诊断起到辅助作用,并且血清学标志物无创,技术要求并不高,检测简单方便,可以量化,因此在疾病的检查诊断以及严重程度分层中都获得了广泛应用[9]。IBD 无明确的诊断金标准,并且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分级,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预后评估,复发评估等都缺乏具有良好临床诊断价值的量化指标,具有良好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的血清学标志物可以满足IBD的诊断以及评估需求[10]。目前IBD 的血清学标志物众多,其中自身抗体抗ANCA 研究最为广泛,但是各种不同分型的ANCA 抗体在IBD 患者中的具体表达情况,以及诊断效能在众多研究中结论不一[11]。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单独和联合检测ANCA 相关4 种血清学自身抗体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在IBD 诊断、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探讨抗体水平与IBD 临床特征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UC 组患者的p-ANCA、c-ANCA、PR3-ANCA、4 种抗体联合检测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疾病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CD组患者的p-ANCA、c-ANCA、4 种抗体联合检测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疾病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UC 组和CD 组患者的MPO-ANCA 的阳性率均高于疾病对照组(P<0.008),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的表达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8)。与其他肠道疾病患者以及健康正常患者相比,IBD 患者具有明显的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表达改变,提示IBD 患者可能存在ANCA 相关的自身免疫抗体表达异常,与何淳等[12]的报道结果相似。

本研究中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4 种抗体单独检测诊断IBD 的特异度均较高(90.1%~95.3%),但敏感度均不高,提示用于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但独立作为筛查指标的价值可能有限,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比单独检测高,但特异度有所下降,提示联合检测抗体比单独检测可能更有利于IBD 的筛查和诊断,与van Schaik 等[13]的研究报道一致,其研究提示联合血清标志物诊断IBD 的预测值比单一血清标志物高。国内傅苏娜等[14]的研究也提示联合多种血清学标志物有助于IBD 的诊断。Smids 等[15]报道血清学标志物可以鉴别诊断UC 和CD,Arias-Loste 等[16]报道PR3-ANCA 在血清学标志物中更普遍,滴度在UC 患者比CD 患者更高,ROC 曲线范围为0.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1%和97.3%,提示PR3-ANCA 可能是一个有助于鉴别诊断IBD 的血清学标志物。本研究中PR3-ANCA 诊断UC 的特异度最高,达82.2%,提示PR3-ANCA 可能有助于鉴别诊断UC 和CD。本研究中UC 患者的p-ANCA 与CD 患者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在UC 与CD 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可以用于UC 与CD 的鉴别诊断,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文献报道UC 患者中p-ANC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44%和8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和58%,提示p-ANCA 对于鉴别UC 和CD是一个有利的参数[17]。国内一项meta 分析显示ANCA诊断UC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约51%和92%,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位置为0.727[18]。

关于血清学抗体与IBD 临床特征的关系报道也很多,本研究分析了不同临床特征的UC 患者中p-ANCA 的表达情况发现,p-ANCA 在中重度UC 患者中阳性率高于轻度UC 患者,病变部位在广泛结肠的患者占比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病变部位的UC 患者中p-ANCA 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提示p-ANCA 的表达与UC 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可能相关,p-ANCA 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评估UC 病情,与Wang 等[10]的报道一致,他们比较了41 例UC 患者、71 例CD 患者、71 例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和31 例正常健康对照者,结果发现p-ANCA 在中重度活动性UC 阳性率比轻度活动性UC 高。但我国袁柏思等[19]研究结果表明p-ANCA 与UC 患者的诊断年龄、病变位置、治疗方式均无关,总之,ANCA 相关抗体在IBD 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指标较少,并且未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分组,因此本研究结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以加大样本量,根据疾病分层对血清学标志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p-ANCA、c-ANCA、PR3-ANCA、MPOANCA 在IBD 中的表达与非IBD 患者具有明显差异,4 种抗体联合检测对IBD 诊断效能更好,p-ANCA 对UC 的病情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敏感度标志物阳性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