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改革措施研究

2022-11-23李丹丹

关键词:人文教学内容院校

李丹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济源 459000)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缺陷很容易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导致学生入岗后出现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不相匹配的情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很不利。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了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中加大了人文素养培养部分,有效地提升了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概述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方面,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质,在宏观上理解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在微观上理解为将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意义

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离不开人文素养教育。在大学阶段,学校的人文素养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形势政策两部分,同时,其也为培养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者、社会财富创造者、政治文明促进者提供了平台,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可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有着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人文素养教育可有效加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等,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因此,高职院校落实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是国家与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以往的人文素养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只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忽视其他方面内容的应用,达不到理想的培养效果;其次,教师在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之前缺乏对学生当前学习状态的分析,使得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低,不利于人文素养培养教学的改革;最后,在上述两点的影响下,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不合理,只是机械性完成教学任务,很难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二)忽视实践教学的应用

以往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教学以纯理论讲解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的应用。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人文素养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只会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注意不到人文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第二,由于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不足,导致教师缺乏教学实践能力,即使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安排实践教学也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规定;第三,由于上述两点导致学校忽视人文素养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应用,进一步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建设。

(三)教学方式落后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授课,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接受课堂知识,学生很容易出现走神、厌恶学习等情况,阻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其次,由于人文素养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部分教师忽视互联网的应用,其中部分老教师甚至不会应用互联网设备;最后,受“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四)评价体系不合理

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评价体系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评价时教师大多会掺杂自己的主观印象,不会去综合地考虑学生整体情况,使得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评价缺乏合理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教师在进行人文素养评价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对学生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评价,使得评价不具科学性;最后,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导致评分机制存在问题,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五)教师的人文素养低

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高职院校忽视教师的培训,使得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停滞,即使安排教师参与培训大多也只是“走过场”,达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也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同时,高职院校忽视教师队伍的扩充工作,使得人文素养教师队伍长期缺乏新鲜活力的注入;另一方面,缺乏人文素养课程教师考核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的情况,同时也不利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为了充分落实人文素养培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需精心设计,不仅要遵循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要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充分融入职业素养教学内容。[1]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首先,依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是关于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着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范围等要求;而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因此要想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理清教材包含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确定教学重难点,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合理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依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制定教学目标。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兴趣、学习倾向等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文素养培养内容,合理地穿插职业素养教学内容,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有效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最后,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完成上述两步后,教师就可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出发,提高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更好地进行人文素养教学;之后,教师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从教学大纲出发,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体现教学目标以及职业素养培养要求,尽可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的同时突出重点内容。

(二)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实现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使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充分结合。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提升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应提升人文素养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这便要求学校尽快改变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尤其注重细节处的优化;同时定期开展组会向教师宣传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师不断落实实践教学,为二者的融合奠定基础。

其次,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实现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的结合,需要不断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课程相关的职业技能,通过文学写作、书法绘画、社会工作等实践活动进行人文素养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经验,有效地满足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最后,制定实践教学标准体系。为了有效地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体系,明确规定实践教学中的各类注意事项,要求人文素养教师采取实践教学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尽可能避免与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无关的实践活动,以此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针对性培养,有效助力人文素养培养教学的改革。

(三)创新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要想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多方面加强学生对人文素养学习的兴趣,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成年,但良好的教学情境也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人文素养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之前,教师可通过列举一系列传统文化经典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穿插课外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状态,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从知识到能力的生化。

第二,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人文素养教学。高职院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快互联网建设,运用阔知学堂、蓝墨云班课、智慧课堂等互联网教学新模式加强课堂教学实时互动。[2]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设备的使用次数较多,对互联网设备的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也较高,因此利用互联网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提升人文素养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鼓励学生上台进行学习内容的讲解,由教师负责指正学生的错误并对学生的讲解内容进行评价;同时,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独立性等,让学生主体得到更好的锻炼。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提升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与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相比较而言,不同的时代人文素养的教育方式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其优劣的定义也难以确定完全统一的标准。[3]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评价。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的措施如下:

首先,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评价时,不能依据教师的主观印象对学生进行评价,也不能因为学生的一时过错将学生“一棒打死”,而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如个人性格、行为表现、学习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大致的定位,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后续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从与学生的交流中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教师需要充分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对人文素养培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人文素养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上述对学生全面考虑的内容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评价,有效地保障了评价的科学性。

最后,构建科学评价评分机制。在上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水平,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评分机制,从多个角度出发,合理划分各项评价内容的评分比例,以客观性、公正性为原则得出相应的分数,将此作为学生人文素养评价的最终成绩。

(五)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上述提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学生替代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仍不动摇。因此,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的改革需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具体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高职院校要定期安排教师到其他高校学习人文素养相关知识,或者邀请教授到学校进行人文素养相关知识的讲解,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检查教师的培训成果,及时鼓励成绩优异的教师,激发其他教师的培训动力;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可采取再教育等形式帮助其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

第二,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扩充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从建设自身人文素养教师队伍的角度出发,面向各大高校毕业生或教师,选择成绩优异或人文素养高的人才,设立相应的补贴政策引进人才,扩充自身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第三,设立人文素养课程教师的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机制有利于延缓人文素养教师的职业倦怠。[4]因此,为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保障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设立人文素养课程教师的考核机制,促使人文素养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模式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不相符,严重阻碍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了教学改革,扩大人文素养培养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五项措施有效地进行落实,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人文教学内容院校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