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积极教育在高职数学智慧课堂的重要性

2022-11-23钱盛花

关键词:师生智慧高职

钱盛花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214211)

一、智慧课堂理论分析

(一)智慧课堂概念

从教学实践来看,智慧课堂是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式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利用大数据、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多种形式的知识展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对于智慧课堂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研究领域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有学者认为智慧课堂是依托数字化环境和新技术的智慧教育、智慧学习平台,也有学者认为智慧课堂是依据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而决定的,是智能终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物。通过对智慧课堂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关于智慧课堂的研究总是伴随着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学科教学为实践载体的智慧教育是智慧课堂概念解释的普遍认知。因此,智慧课堂可理解为,是信息化支持下借助智能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智慧与核心素养的课堂。

(二)积极教育理论

积极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其是以学生外显与潜在的积极品质与力量为出发点,通过增强学生积极体验而实现培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积极”是积极教育的核心,强调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层面、生活层面等形成积极的思维和心态。在教育教学领域,积极教育理念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把学生的优点作为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与积极行为培养,并为学生创设最大限度、最佳的成长空间。

(三)积极教育与数学智慧课堂

在高职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数学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具有积极的探索精神意蕴,智慧课堂则以创新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数学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高职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蕴含积极精神,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表达”与“交流”要求学生积极寻求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生活现象解释数学知识,用数学技能解决生活问题,这促进了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激发,增强了学生的积极主观体验。因此,积极教育与高职数学智慧课堂的融合,必然要求数学教师在智慧课堂上积极地创设数学情境,制定智慧课堂的常规并执行,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积极的处理,并善于运用积极正面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积极教育在高职数学智慧课堂中的功能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高职数学智慧课堂上引入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为学生营造了更为丰富多彩、宽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这也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和教学管理方式,既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积极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够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行为,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中给予正面引导与启发鼓励,而且教师运用肯定性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和数学学习兴趣。高职数学智慧课堂上的积极教育既一视同仁,又因人而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成就感的提升,有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同时积极的评价语言也有利于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在激励中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增添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无论是智慧课堂还是积极教育,都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积极教育与智慧课堂的融合,更利于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构建,以及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积极教育理念的融入下,高职数学课堂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师生在教学上的平等、和谐关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进而课堂效果更佳。积极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师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减少突发问题带来的影响,并获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支持,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保障更高的课堂效率。此外,积极教育理念下师生共同制定的课堂规则保证了智慧课堂的顺利进行,而且长期上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和习惯,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大保障。

(三)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学习态度

对于高职生而言,其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具有较明显的畏难感,尤其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智慧课堂模式就是为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形象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积极教育理念的融入下,配合智慧课堂能够为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尤其是贯穿于智慧课堂始终的积极教育理念,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高职数学智慧课堂与积极教育理念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积极的精神,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尤其是面对困难时的正确态度和进取精神,这也有利于缓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三、基于积极教育的高职数学智慧课堂构建

(一)传统课堂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对传统的高职数学课堂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课堂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师生课堂教与学的关系紧张,课堂情境创设也较为单一,比如教室文化育人氛围不浓、学生的座位安排不科学、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较少;二是课堂制度规则未体现“学生中心”地位,而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好,同时高职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不足;三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导致课堂问题行为频出,而且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低效,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教学受到影响;四是课堂上缺少积极评价,尤其是师生互动形式的评价较少,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堂上的活跃度。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知,高职数学课堂上缺乏“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并没有关注到每一名学生,没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传统教学观念使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课”为主,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在课堂规则的制定上,缺少民主性,学生的参与性不强,这导致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主动性和内驱力较差。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将重心完全放在“数学教学”上,而对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的关注较少,缺乏积极的管理观和方法,也不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积极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数学成绩方面,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些也是影响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原因。

(二)智慧课堂的积极教育框架

根据高职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智慧课堂模式下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每个教学阶段中融入积极教育理念,即课堂预习的自主探究学习阶段、课堂上的知识内化阶段、课后的反思提升阶段,在课前与课后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课堂上又分为合作共学、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课堂评价四个环节。为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阶段与环节衔接更为紧密,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具可控性,在课前、课堂与课后中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比如微信班级群、公众号、校园网平台、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智慧课堂。

在创建的高职数学智慧课堂上,以积极教育观念为理论基础,设计智慧课堂的积极教育模式。考虑到高职数学智慧课堂的连贯性与整体性,积极教育方案完整覆盖整个智慧课堂,从创设情境、建立班规课纪、解决问题行为、完善评价四个维度设计方案,融入智慧课堂中。

其一,创设积极的数学智慧课堂情境。积极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情境既包括物理情境,也包括心理情境,要明确情境创设目标与内容,尤其是心理情境的创设,要在课堂氛围与师生关系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状态、教师状态、互动情况、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实际,做好应对性的对策,从而营造一个积极的、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氛围。积极教育观念在数学智慧课堂上的融入要注重降低课堂管理难度、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等几个方面的作用发挥。

其二,建立班规课纪并在课堂上执行。班规课纪的建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共同设计课堂纪律,明确课堂纪律的内容,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应对措施都需要与学生共同商量,然后共同遵守。这种学生参与的课堂纪律制定有助于激发学生遵守纪律的积极性。班规课纪的制定要能够保证智慧课堂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专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降低课堂管理难度。

其三,科学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高职生在学习上具有突出的特点,尤其是在课堂纪律、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学习习惯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这会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在数学智慧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将问题行为进行分类,然后深入分析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其四,根据高职数学智慧课堂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积极评价体系。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位于两个“界限分明”的位置上,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二者之间缺少足够的互动,缺少课堂评价,这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融入积极教育理念的智慧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善于进行课堂评价,尤其是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积极评价,要科学运用,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要明确积极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比如鼓励性评价、互动式评价、延时性评价与及时性评价、自助式评价等,教师的评价要以积极性、鼓励性与引导性为主,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

四、高职数学智慧课堂积极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

一方面,高职数学教师要根据智慧课堂对硬件的要求,创设积极的物理环境。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精心布置教室,必须要师生共同参与,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室的布置要具有教育性,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室的内部环境要体现整体性,具有独特个性和生命感,尽可能营造一个“活”的、有温度的教室。师生还可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来创设令人愉快的室内环境,也需要根据学生学情和智慧课堂要求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要满足学生的合理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师生共同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坚持民主平等,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会积极引导,发掘数学中的积极教育资源。教师也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主动地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

(二)通过课堂常规有效管理课堂问题行为

根据高职数学智慧课堂的特点,针对智慧课堂中多媒体、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教辅工具的使用特征,师生共同商量制定班规课纪,并共同遵守。班规课纪的制定要充分体现民主、发展与科学性,内容要明确,注意多用积极正面表达,要简洁明了易懂,注重积极正面引导。班规课纪制定好后要积极果断执行,教师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严格执行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师生可基于共同制定的班规课纪有效管理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根据课堂观察与统计,要制定针对性对策措施预防智慧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要树立积极的管理观,增进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明确学生课堂行为准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对于课堂问题行为,教师要积极处理,积极反应,注重问题处理的温和反应,比如暗示策略、消退策略、提问策略等,要善于运用幽默和积极语言。

(三)构建积极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是要善于发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优点,总结和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行为和习惯,然后与学生共同制定教学评价方法与内容,实现评价内容的多样化,包括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态度方面等。二是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课堂积极评价方法,根据智慧课堂的进展情况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多用鼓励性评价、常用互动式评价、巧用延时评价,保持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对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评语,比如口头语和体态语结合,加强评价语运用的针对性,进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

猜你喜欢

师生智慧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麻辣师生
有智慧的羊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智慧派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