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3周新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技能

周新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辽宁沈阳 110300)

中职护理教学的内容除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以外,还强调学生在专业理论内容学习过程中的护理技能实践。案例教学法本身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引入,使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观摩、探究与学习。案例教学法的引用可以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中进行选取,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案例教学法的演示与专业理论内容的学习,其可以在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实践之前即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实操认知。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教学工作作为培育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应积极进行创新,以此确保学生结合案例演示与技能示范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

一、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通常根据特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或者学习任务等引入案例资料,使学习人员从案例分析的角度上进行课程、专业理论内容的学习。该种教学方法诞生于早期的国外教学环境,随着近代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深入,国内在专业教育与岗位技能教学等方面也逐步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学生在案例教学模式中,除了可以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以外,还可以结合案例的实验步骤进行模仿。中职护理专业具有理论+实践的特点,该专业学生需要应对多种护理工作情况,若在学校学习阶段没有充分学习护理工作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处理方式,则在后续进入岗位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护理工作的意外情况。案例教学法在案例资料的引入部分,教学人员可以引入典型的护理工作案例,使学生在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案例分析和工作技能学习。相较于以往的中职护理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补足专业实践技能、案例资料展示与专业理论知识展示部分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在专业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提供较好帮助。[1]

二、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些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在学科内容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仍然缺乏针对性、合理性和多样性。缺乏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中职生在个体差异上具有明显的群体分化特征。部分学生群体理论基础薄弱,其他学生群体缺乏良好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地域和教学环境的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优化。一些教师采用的案例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内外差异,导致案例教学的整体质量较差。

从缺乏合理性的角度来看,一些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容易忽视案例材料和教学目标、课程理论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内在需求,这使得案例材料的引入对学生缺乏良好的吸引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课程理论的后续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合理性,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整体教学进度。[2]

从缺乏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法注重案例的引入和案例内容的多样性。通过引导学习者分析各种案例材料,思考课程理论的异同,从而在探索、论证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理论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教材和案例材料,或者在引入课外案例材料的过程中缺乏多样性,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案例教学法更好地融入学科教学工作,教学人员应从不同层次、不同思维引导模式引入案例教材和教学设计,以确保这种教学模式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随着中职护理专业理论内容的日益系统化,早期学生的理论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护理工作阶段后,由于理论基础薄弱,一些学生无法跟上护理工作岗位的学习进度和实践技能学习速度,医院带教老师对基础部分学科知识点的复习也受到护理工作的限制。因此,护理专业的学生在部分情况下难以根据实际的护理案例进行深入学习。此时,学校教师需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科学划分具有不同护理知识、典型护理工作案例选取以及主要的护理实操流程等,使学生在进入护理工作岗位之前可以从案例资料的探究与学习中,深入了解护理工作岗位的特点、工作内容与不同科室的主要护理方式等。

其次,从教学效率的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教师教学工作的实施效率。教学计划的制订离不开对学生群体学习水平的调查。通过对学生群体的合理划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工作的临时调整,从而稳步推进教学计划的实施,更好地保证教学进度。因此,在现有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并从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确保案例选取与案例的教学讲解示范等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学习。[3]

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基于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对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在缺乏合理的教学案例引入情况下,一些学生对老师讲的知识点知之甚少,或者学习困难,因此很难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兴趣以及深化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实操知识等,这将影响学生能力的后续提高。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案例资料展示进行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并从典型案例中观察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等知识。

四、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思路与对策

(一)创新教学理念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教学应用模式一般依赖于相应的案例内容。教师根据课程理论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材料,从而达到理论探索和深化的目的。中职护理在专业内容上主要涉及儿科护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以及专业技能实训等。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深入探讨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发展方法,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训内容。比如,在护理工作岗位的实训技能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临床护理工作者在执行针刺伤工作中的常犯错误案例,使学生从错误案例中学习配药、输液或者抽血等过程中的医疗器具使用规范。护理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护理知识体系和岗位实践能力。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育理论,教师应在实践训练课程的课堂阶段积极面对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在当前课堂中集中展示技能,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技能训练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护理技能的规范化和实施步骤,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经验分享和技能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其他学生可以在演示和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纠正错误,提出护理注意事项,从而使实践训练技能的学习环境具有较好的交互性。此外,在课堂讲解实践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护理技能的延伸学习,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理解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案例教学法本身侧重典型案例的展示,并在教学展示的基础上使学生结合案例资料的展示内容、蕴含的信息内容与错误示范等进行反思和经验总结。针对目前中职护理教学工作的发展情况,中职学校与专业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深入探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思路,在教学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示典型的案例资料,并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4]

(二)实施多样化案例教学模式

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积极引入各种案例材料,通过对案例材料的综合探索,引导学生深化自身的课程理论学习成果。比如,在关于产后抑郁的护理工作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产妇生产后的典型临床症状指导学生相应的护理工作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产后抑郁护理技能,另一方面基于典型产后抑郁的案例资料显示,使学生可以深入该方面的护理技能学习。如,孕妇生产后的心理状态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在心理护理的宏观要求下,首先要从环境护理和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和改善病房环境,为产妇心理健康和安全感的产生打下基础。由于产后身体变化或疼痛,一些产妇可能会对其心理承受状态和心理承受能力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舒适温暖的病房也能分散她们的注意力,减轻她们负面情绪的严重程度。对此,教师可从应从病房环境的建设入手,通过相关方面的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案例展示,使学生在该方面的护理专业知识学习中,可以意识到产后抑郁症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该环节的案例教学模式主要选取产后抑郁护理工作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该方面的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若仅依靠专业理论部分的教学讲解,则容易使学生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展示与教学引导等方面可以起到系统教学、直观展示等作用,对于学生的护理专业知识学习与护理工作实训学习而言具有较好帮助。[5]因此,在后续的护理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学人员应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注重选取典型案例资料,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模式中进行深入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

(三)基于合作探究实施案例教学

合作探究一般是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进行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小组中对特定的学习主题进行合作探究。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和拓展案例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在案例材料多样性的基础上共同探索。比如,在关于老年糖尿病的个体化护理工作中,教师可引入老年糖尿病的典型诱发因素,如:在老年糖尿病中,1 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高血糖症也有家族发生的趋势,约1/4 的患者有高血糖症家族史。在临床科学中,至少有60 多种遗传综合征可伴有高血糖症。1 型高血糖症有许多基因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基因组中DQ 多态性的关联密切。已经发现超过50 种基因变异与1 型糖尿病易感性相关。已经确认。同样,2 型糖尿病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超过400 种基因变异已被确定与2 型糖尿病相关。当身体衰老时,其人体胰岛素浓度有一定水平,但其人体胰岛素原也相应增加。人胰岛素原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的活性仅为人胰岛素的1/10。在相同的基本状态下,青少年胰岛素原的总释放量与中年人相当;而在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只有40%的胰岛素原可以测量血糖。因此,老年人胰岛素的来源很多,这也可能是老年人血糖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人类衰老过程中,基本代谢率逐渐降低,参与身体运动的各种物质的代谢,尤其是肌肉代谢,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水平降低。此外,虽然中年人并不超重,但随着体育锻炼的减少,身体结构,即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发生变化,肌肉的增加也会降低身体的敏感性。

从老年糖尿病致病因素的案例资料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该方面资料思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应该如何进行。其次,教师还应基于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资料,探究常规护理工作与老年糖尿病个体化护理工作所存在的差异。最后,教师在引入该方面案例资料与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上,还应从临床病学与个体化护理工作的流程、措施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讲解,确保学生在合作探究与案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深入了解护理专业的病学知识与个体化护理工作特点等。中职阶段的护理学生在后续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其分配的科室与执行的护理工作内容也具有差异性,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阶段上,教师也应结合学生后续的护理工作情况着重引入相关案例资料,以此确保学生可以得到较好的专业指导。

结语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上,教师应积极结合护理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群体情况和教学要求,使案例教材能更好地拓展护理专业内容,并通过案例探究的学习思维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案例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护理理论学习观点。此外,根据当前护理人员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还应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要求,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案例材料和创设案例情境,使学生通过案例探索,逐步加深对护理专业理论与护理工作技能的理解。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技能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样板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拼技能,享丰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