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视角下怎样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22-11-23桂宝

关键词:双减育人政策

桂宝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教育体育局师训科 云南昆明 652200)

根据“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将学生过重作业压力和校外培训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该政策的关键进行分析,应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到位,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渗透,并且遵循教育公益属性,实现教育公平,确保高质量教育体系得到顺利构建。由此可以看出,“双减”政策,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布局与趋势,是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之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教师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高质量作业设计改革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将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确保“双减”政策得到不断贯彻与执行。

一、“双减”政策的核心要素

首先,“减量不减质”。对“双减”政策的要求进行分析,要求对作业总量和时长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学生的作业负担过于繁重。目前,一些教师出于将学生分数提升的角度,基于题海战术,以此来对学生的习题量进行扩大,但是这对于已经掌握知识的学生来说,极容易浪费不必要的学习时间,[1]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负担的增加。所以在全面减压作业总量的同时,应对作业时长予以严格控制,确保学生具备相对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在此基础上,“双减”政策对原创作业命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此来实现作业形式的创新。

其次,“减课不减学”。在“双减”政策中,对于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我国校外培训产业的扩张趋势极为明显,[2]且校外培训出现严重的不规范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校内教育发展的均衡性不足所致。从校外培训的发展现状出发,“双减”政策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学生的作业总量进行控制,[3]在量这一方面,将作业量的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贯彻落实“减量提质”的目的;第二,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上来,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校内实现;第三,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核方面,应注重控制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对培训服务行为予以不断规范,合理安排和控制好培训时间。

二、“双减”视角下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要素

(一)教师的高效课堂教学素养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要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校既要做好减负工作,也要提高对增强校内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度,满足高质量教学的本质需求。对校内教育的主阵地进行分析,[4]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这一方面,所以高效课堂教学素养的培养,是教师落实“双减”政策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效的课堂教学指导下,旨在发挥出对学生高效学习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学习动力、学习内容等方面。

在高效课堂教学素养的构建方面,主要包括:第一,加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的构建,做到高度尊重、信任,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起来,并对学生的自信心做出正确的引导,为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创造极大的便捷。第二,在学习活动和任务的设计方面,应确保高度的趣味性、意义性以及挑战性,将更多思考与探索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防止教育功利化行为的出现,以免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成才规律相悖,影响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第三,应加强探究、交流的课堂对话氛围的构建。借助互动交流的课堂模式,可以为学生论证自己的思考提供极大的便捷,并对他人的想法进行倾听与思考,面对同伴与教师的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性。第四,提高对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的关注度。其中,对于相同的学习材料,教师应与不同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将差异化教学落实到位,使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与实现。

(二)教师的高质量作业设计素养

基于“双减”政策,不仅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要求也比较高。基于此,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应将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一系列要求执行到位。面对这些要求,侧重于全新规定学生作业的质量、数量、时间等方面,而且这也是教师高质量作业设计素养的关键所在。为了对高质量的作业设计素养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作业的内涵予以高度明确。通常来说,在学校教育的常规内容中,布置作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往人们存在着认为作业就是书面作业或家庭作业的心理误区,而且认为重复书写、背诵等,有助于掌握知识和提升分数。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了解到,要求学校应从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对书面作业进行合理布置,将科学探究、体育锻炼、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的作业纳入其中。也就是说,作业并非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是属于独特的、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将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水平提升上来,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加强作业设计育人功能的积极渗透,将素养导向体现出来,以此来发挥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二在作业设计方面,应与学生发展规律相结合,确保与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特点相一致;三是应从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发展阶段出发,加强分层作业设计,将扶弱、培优的特点展现出来,给予学生的差异性高度的尊重;四是应集中整合作业与现实生活,基于真实的情境,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上来,同时满足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能力的培养需求;五是作业应与系统性和整合性要求相符,不同学科的作业设计,应注重内在关联性的体现,而且不同年级之间的作业,应与连续性和整合性特征相一致;六是作业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要对当前社会热点、时政要点等予以充分考虑,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时代热点关注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的证据意识评价素养

在“双减”政策中,对教师评价素养的要求也比较高,也就是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证据意识评价。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师应实现作业批改向学情分析的迅速转变,实时化追踪分析作业情况;[5]第二,教师应加强作业研究的证据意识的构建,基于过程性和发展性,加强学生作业质量分析记录档案袋的构建;第三,加强作业评价的师生评阅体系建设,如学校和教研组应对作业会评予以定期开展。

(四)教师的全方位家校社协同育人素养

在“双减”政策要求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使学生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对此学校应加强资源优势的合理应用,对各种课后育人活动进行落实。同时“双减”政策对教师课后服务的任务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要将作业、拓展、兴趣培养等要素纳入其中。对此,教师应注重自身全方位家校社协同育人素养的提升。在课后的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课程设计方面,对于学校来说,应将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联系在一起,[6]如体育、艺术、科学等,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的联通,确保课后课程具有完整的结构。同时,基于教师角度,应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予以高度明确,加强适当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所教学科知识,应加强跨学科融合,同时实现校外优质资源的合理应用,加强多样化学习活动的设计,集中整合课内与课外学习,推动课内与课后课程服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从而给予育人效果有力的扶持。

三、“双减”视角下怎样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要点

(一)提高教师积极性和专业能力

要想确保“双减”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能作用。其中,在“双减”初期阶段,由于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所以缺少对教师负担和压力的高度关注。针对诸多教师的工作进行分析,任务多、时间长等特点比较突出,既要做好常规性教学任务,也要对专业研修、班级管理、组织学生活动等任务予以积极落实。基于此,基于“双减”政策角度,应注重为教师“减负”。[7]对于学校来说,应合理改革和优化教师的日常管理制度,如加强弹性上下班制、制定激励性考核评价制度等,提高对教师的关爱程度,确保教师事务性工作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上来。同时,学校还要认识到教学管理和教研培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以此来与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相符。

(二)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要想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上来,应关注教师的成长,对此学校应将教师的成长动力充分激发出来。特别在“双减”背景下,由于教师对政策的理解、观点等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使全体教师形成统一的共识,[8]学校应加强教师群体成长的共同体建设,将教师在团队中的成长动力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获取主动发展和进步。

首先,多重导师团队。目前,学校青年教师数量越来越多,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这不仅可以赋予学校教育教学全新的活力,而且也可以对学校青年教师指明正确的成长方向与道路。因此,学校可以开展师徒结对、青年教师训练营等活动,对结对帮扶要求进行高度明确。这样做,可以使学科导师、德育导师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行政结对帮扶的落实。其次,教育技术团队。在教师的主阵地中,课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师的核心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双减”背景下,学校应提高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关注度。[9]要想将学生的学习活力提升上来,学校应对教育技术团队进行大力建设,并对各学科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选取,以此来实现教育技术团队的顺利构建,通过外出学习观摩、积极开设研讨课等形式,确保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加强课后服务的课程体系和管理

学校的课程是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关键资源,这主要是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且也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充分体现。在学校教育活动系统中,学校课程系统处于主体性地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借助课程系统来进行。课程内容与结构,对于未来学生的素养知识结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学校在对国家课程执行的基础上,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已经成为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中之重。其中,课后服务时段的活动课程,应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借助校本资源的应用,或者确保引进的校外服务机构与资质要求相符,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学生个性成长需求,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如活动类、兴趣类等,同时学生在体育运动、探究活动的时间也要予以合理安排,确保育人理念的准确落地。

结语

根据上文我们的分析思考,通过对“双减”政策的改革目标分析可知,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由于“双减”政策属于系统化过程之一,所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任务。其中,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不仅要与“双减”政策的要求相结合,也要对课堂教学改革、作业设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予以不断创新,形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推动力量。

猜你喜欢

双减育人政策
政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政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