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2-11-23杨静凝

关键词:双减作业素养

杨静凝

(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第一小学 江西九江 332000)

国家发展以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引导教师守好道德底线,在教育工作中始终不忘初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钻研教法,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上好每一堂课。突出教学实绩与专业素养,针对师资需求建设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要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职称制度等。对于教职工给予高度的关注以及力所能及的关爱,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做到心无旁骛,为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要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开设拓展综合素质类课程,组织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艺术和劳动实践。统筹课后服务师资配备,选拔优秀教师参加课后学业答疑辅导。国家把教育这一件事情看得非常的重要,为的就是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相应的教育,并且接受公平的教育,虽然说想要做到绝对的公平,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是要力求做到公平。而对于“双减”政策的推出一方面是要减少学区房,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减少课外辅导班,那么这个在两个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在学校里面进行相应的学习,以及要让孩子把更多的心思花到学校的学习上去,而不是寄希望于课外的辅导班。特别是对于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讲,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接受相应的教育,所以说这个政策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也是让全部的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

一、“双减”政策的内容

“双减”实际上就是做两个减法,一是减轻学生校外学科类培训,二是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但是它的内容远远不止表面上两个减法这样简单,主要有三点:第一,合理压减作业总量。在一些教师看来,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的分数就会越高,成绩提升越快,所以在课后给他们设计大量的作业,即我们常说的“题海”战术。这样的作业不仅没有起到显著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还让学生产生抵触、厌恶等心理。“双减”政策强调让学生摆脱题海困境,要求教师合理布置作业,更是明确禁止给家长变相甚至直接布置作业,也严禁让家长批改和检查作业,做到分工明确。第二,重视学校课后服务并提升服务水平。家长的下班时间通常晚于学校放学时间,这就出现了接送孩子不便的问题,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双减”及相关政策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教师采取弹性上下班制度,实行“5+2”管理措施,即每周五天课后服务,每天的课后服务不低于2 个课时,活动结束时间要晚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利用课后服务的契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辅导,与此同时,在课后服务活动中指导他们开展其他类型的活动如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给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第三,不断强化教师职责,即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对于初中生则要求他们在校内完成大部分的书面作业,做好答疑辅导,加强面批讲解,及时给予反馈等。

二、“双减”政策的意义

出台“双减”政策的最终指向是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质,让孩子们真正从教育中得到身心全面发展,而不是沦为应试的机器。具体来说,通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途径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不难看出,“双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与家长的精神负担,让教师、家长都能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这就能够让学生们不再有这么多的作业,每天能够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去踢踢足球,打打篮球,强身健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提高孩子们的幸福感。同时,这也能够给家长减轻很大的负担。因为补课一直以来收费都是很贵的,一个一小时的课程,随随便便就是一两百块钱起步。但是,如果你不去补课,那么就注定会比其他的孩子要差一些,所以就发生了行业的内卷。人们就无论多么困难,都争取花费高额的费用让自己的孩子去补课,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双减”政策出台后,要培养优秀的孩子,的确是少不了要以家长的实力说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需要跟上,孩子的学习,更多的还是靠孩子的自驱力。

三、“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并不是飘在空中的浮云,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是由各种元素共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系,就如同参天大树深植于大地的条条根系一样。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班级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包括班级环境的人文化,班级管理的人性化;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不断唤醒、点燃、激发师生的内在自觉力,形成团结协作、和谐奋进的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一)坚持教育初心,上好每一堂课

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是他们形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全人格以及生命得以成长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学生逐渐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所以,课程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而课堂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需要转变传统思想理念,对换角色,从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根据教学需求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服务好他们,在传授他们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一系列的教学结果表明,学生的言行举止受到教师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学习情绪更是直接取决于教师素养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有更宽阔的知识面,更高的素养,驾驭教材以及课堂的能力也就越强,教学过程也就越生动,学生就对学习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愿学。反之教师的能力低,各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所讲的知识不能吸引学生,那么学生不光不喜欢这个老师,还可能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本学科。为此教师应该时刻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学生崇拜你,愿意接受你的教导。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对教师来说同样如此,备课十分重要,只有当教师吃透教材,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才能以学生喜闻乐见以及容易接受的方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传授给他们。很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将每个知识点记住,实则不然,备课备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心态等,只有大致知道下节课要讲什么,难点在哪里,重点在哪里,才能在课堂上拥有高度自信,而且能够使用轻松的、简洁明快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所以在备课环节教师还要思考如何组织语言,避免按部就班背念书本知识。只有将备课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方式:首先教师站在讲堂上就要做到充满自信,从容不迫,避免照本宣科式讲课。因为这会使课堂变的死板沉闷,学生往往会感到无聊,而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将知识讲出来,偶尔也可以开个小玩笑活跃气氛,因为让学生保持45 分钟认真听课也不现实,这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会有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学校开设拓展综合素质类课程,丰富学生艺术和劳动实践

校本课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开发和设置,以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课业辅导与特长发展结合为原则,分年级、分层次、系统化、个性化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进行网格式课程安排,既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以更加多样更加适切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多方面兴趣需求,让课后服务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学校场地设备的限制、教师专业的限制等各种因素,很多课程很难有效展开,而课后服务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学校可以立足校本课程通过外部力量与资源合理引进第三方师资、场地、设备等,形成校内外资源的良性互动,使课后服务真正服务于学生。

(三)探索作业“瘦身”设计,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精心设计校本作业,努力提高作业实效。各科教师遵循少、精、活的原则,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随堂练习,提高作业实效;分层设计家庭作业,作业方式增加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机会,注重能力培养。随着课后服务的推行,孩子们基本上都在学校就完成了所有作业,高高兴兴的就回家了,家长不用辅导作业,留给孩子们支配的时间就多了起来。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成为拉开学习差距的重要阶段。复习巩固今天所学知识,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内容,增加课外阅读,锻炼身体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完成老师作业的水平,而不去主动学习,那势必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1)练习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有层次性。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2)练习形式要多样。根据学生喜新求趣的心理特点,练习题应避免单调乏味,如可以设计填空、判断、选择、连线、补充条件或问题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还可以编一些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题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能力。(3)练习手段要灵活多样。采用动手、动口,独立和集体的有机结合,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接力,夺红旗、自由抢答等。在一组练习题中,有些题可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有些题可指名学生上讲台分析板演;有些题可小组合作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再适当加以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有了练习兴趣,也就必定能达到练习的目的。

(四)为学生提供特色化、差异化教育培训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后服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第二课堂”,它解决了家长下班时间晚于学校放学时间而“接娃”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课后辅导孩子难的问题。在“双减”政策下应针对课后服务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挖潜增效、升级提档等渠道最大限度满足家长对于学校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与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引导,由于“双减”政策强调的是减轻校外学科类培训负担,所以校外培训应集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争取给中小学生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培训,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实行有效的互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从而获得全方位发展,而这也是“双减”政策所希冀的。

(五)多元评价

要全面认识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让每个孩子全面发展,对学困生要因材施教。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不断受到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视的是引导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衡量学生的成才问题。教师首先要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做出检查,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检查的过程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学习。例如,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找到更好的作业完成方式。并且,相关的任课教师也要在作业检查和交流过程中提出自己布置作业的出发点。例如,在交流数学作业时,一些教师使用了独立的知识布局,将书本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作业布置和批改质量。无纸化测试是一项创新性工作,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通过情境化、游戏化、体验式的活动,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贯穿其中。要注重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在学生之间发放作业评价卡片,鼓励学生之间做出相互评价,要求家长和老师也要参与到评价体系中去。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实现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可以有效提升作业完成的效果,不断激发并且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方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双减”筑牢根基。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培养的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的总目标,因地、因时制宜,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因人而异制定培养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活动,用耐心和爱心感化学生,实现学生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