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的情境化教学

2022-11-23吴国全

关键词:创设信息化情境

吴国全

(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高级中学校 吉林榆树 130400)

新课标背景下,想要高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深刻充分地认识到信息环境下情境教学的重要价值。情境化教学,要求教师设计教学任务时,按照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和课程内容充分结合,创设一种“沉浸性”的逼真场景氛围。地理科目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化教学形式,必须与地理学科的特征相符,从而有效地为地理教学服务,以此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机和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的特征

首先具有直观性的特征,可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地理知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情境教学,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地理科目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黑板挂图形式,还能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局部放大或者色彩变化,同时还可以呈现动静相结合的地理事物,把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知识通过直观清晰的视频或者图片呈现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其次具有真实感的特征,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及图像全面展示地理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知识。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辅助情境教学,可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视听效果,同时信息技术中形象生动的色彩、视频及解说均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也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最后,具有多信息、高效率的特征,可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以往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所创设情境的方式已不适用,或多或少会浪费课堂的教学时间。而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化教学,因为教师备课时已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所设计的内容不仅包括课本中的知识,还包括了课外知识的延伸,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能对所学的知识清晰了然,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的原则

(一)针对性情境创设原则

在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在情境化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所创设的情境应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结合,从而创设出与学生心理及生理特征相符的教学环境,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听课需求。其次所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教材中涵盖的能力及情感价值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将以上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知识呈现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清晰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遇到的难题会迎刃而解,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生活性情境创设原则

生活性原则同样也是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创设所要遵循的原则。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同时还要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抽象的地理知识有效结合,为学生多添加一些生活中的元素,以利于学生掌握和内化所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自己思考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例如,地理教师在教学《城市化及城市化带来的影响》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借助信息技术收集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课件,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并向学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改善这个城市的面貌”,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学习地理知识,并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三)趣味性情境创设原则

乌克兰杰出的教育学家乌辛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思考兴趣却展开强制性学习,会扼杀掉学生学习探究真理的欲望”,而近代的教育学家斯宾塞也曾表明“开展教育工作必须要使人快乐,要让一切的教育都变得有乐趣”。这也就充分说明了教育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丰富性,为学生充分创设欢快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呈现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发挥自身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性情境创设原则

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性原则也是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展情境化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情境教学时,具备创造性思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有效把握地理学科最新的动态和特征,按照变化情况对情境创设要素进行随时的调整,墨守成规是非常不可取的。除此之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促使情境创设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的路径

(一)依托网络技术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

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以此提升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软件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把课程教材中的文字向直观、动态的内容转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开展情境化教学已成为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依托网络技术创设情境模式教学,从一方面来讲是借助信息技术或多媒体软件直观地演示教学情境,把教材文字内容向场景动态转化,确保了情境教学的立体性和丰富性;从另一方面来讲是为学习提供探索地理知识的辅助工具,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操作和使用信息技术软件的能力。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情境化教学,因其具备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征,可进一步完善地理教学的流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构建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通过以视频、图片和图像等方式向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地理知识,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又可以将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上册《自然灾害》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本章节所学习的内容较为抽象,并且学生在基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遇到过,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教师可在课堂中播放我国近几年的地震、洪水及气象灾害视频等,给予学生视觉震撼的同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依托实际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在创设地理情境教学时应贴近于生活实际。通过运用地理生活化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理解地理知识,使感性经验向理性经验上升,同时还能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与地理过程的方法,提升地理的审美情绪。借助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其一是通过进行社会地理调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其二是到实地进行观察和探访,使学生在真正的地理环境中运用地理知识探索生存的技能;其三是通过开展相关的地理研究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地方特色、人情冷暖,以此发现地理之美,充分感受学习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下册《人口》这一章节内容时,该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分布、人口的迁移及人口容量知识点,教师为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当地的人口分布情况,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自己所在地人口的分布、迁移及容量情况,在这样的地理情境中,分析人口变化的原因,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思考人口迁移及当前人口容量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并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在信息环境下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从而为家乡的良好发展献计献策。

(三)依托实际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情境

布卢姆曾在第二次认知过程分类学中说“创造是认知过程的最高级别”,想要促使学生达到此种认知水平,作为教师必须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开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情境,提升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并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有挑战、有趣味的问题情境,也就是说围绕真实的问题展开情境的创设,从而把地理知识的学习,有效地融入生活案例及社会问题的情境中。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二上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然后为学生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到底给气候造成了什么影响,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所了解,这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情境,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四)依托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

角色扮演也经常被称作情境模拟教学,其主要包含三个重要要素,即角色、扮演以及情境。通过借助角色扮演的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必须要构建问题化、任务化的课堂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按照角色的特征分析特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社会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角色扮演的教学情境,教师应合理利用神态、动作以及微表情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有效地将角色扮演融入课堂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一上册《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课程内容时,在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不同地表形态及动画图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几名学生到课堂中进行真人版的角色扮演,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来扮演“风、地壳及水流”等角色,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演示自然界中风所产生的风化现象,以及流水所产生的堆积和侵蚀现象等,通过此种将角色扮演融入创设的地理情境中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丰富个性的学习氛围,可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信息化环境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提升了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嘴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对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可以说在新课改标准背景下,高中地理开展情境化教学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地理教学的手段,依托网络技术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依托实际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依托实际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情境,依托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创设信息化情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