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2-11-23苏振贤

关键词:识字书写汉字

苏振贤

(广西百色靖西市武平镇多纳教学点 广西百色 533800)

识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方法,以其短小精悍、生动形象、主题鲜明、资源丰富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上,适当整合“微视频”,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和体验度,它不仅能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语文的教育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创新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刚进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方式比较具象化,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汉字难以进行记忆和理解。在传统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教学素材进行符合小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的创新和整合,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识字知识的拓展。这样不仅无法激发起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而且还限制了学生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关键知识的能力,无法满足小学生的识字学习需求。[1]

(二)忽略写字练习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缺乏对一年级学生加强汉字理解和写字练习的指导。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受学生年龄和认知的限制,学生无法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学生对生字学习也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记忆方法,导致生字混淆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多媒体、手机、电脑等科技设备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很多教师认为传统白纸黑字的书写方式已经落后,这也逐渐降低了对学生写字练习的要求。

此外,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缓解教学压力,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通常会采用给学生布置大量抄写作业的教学方法,加大了学生的识字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写字指导,导致许多教师在批改识字作业时,不能及时地发现并纠正学生出现错别字的问题。而有的小学生在写字练习时也出现了坐姿不端正、握笔方式不正确、笔画笔序书写错误等问题,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2]

(三)欠缺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不注重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仍然采用传统的认读、跟读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这种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被迫”式识字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了学生识字学习兴趣和识字效率,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与语文创造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未来语文阅读及写作学习的难度。从长远来看,不仅限制了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也破坏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应用微视频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微视频的优势在于内容短、信息量大,它具有短小精练、易于记忆等特点。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导致学生对一些抽象的识字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中转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可以实现脱离教案,通过互联网查找识字教学相关资料,经过编辑、制作微视频课程,使学生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在丰富学生识字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语文视野,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3]

(二)丰富识字课堂表现形式,提高课堂专注度

使用微视频进行识字教育是创新教育形式的一种体现,是教育灵活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获得更加多元化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在使用微视频的课堂中,小学一年级学生往往能够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对提高识字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微视频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多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三)创造识字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视频中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等形式创造出来的识字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汉字的拼音与字形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视频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符合识字教学规律和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同时,利用微视频来展示汉字书写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演化过程、标准书写过程、笔画结构,从而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模仿,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借助微视频进行字词之间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由此可见,采用微视频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比传统的识字教学更具优势。

三、微视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微视频具有短、快、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它既符合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也契合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微视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真实感受。就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而言,我们可以从“渗透文字意识、注重融会贯通、丰富生活体验”等方面来把握识字教学,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实现灵活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聚焦抽象汉字动态化、可视化、形象化过程

传统的识字教学,使学生的识字兴趣及识字效率大大降低。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枯燥单调的“静态”识字内容转化为动态化、可视化、形象化,变抽象为形象。教师可通过制作微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前,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为识字教学准备一些微视频;在教学中,对于易错字、具有相同部首的汉字的教学,教师通过将这些微视频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使识字过程更加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4]

例如,在学习《小青蛙》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清、晴、睛、情、请”等生字,这些汉字都是以“青”这个相同的母体字来做声旁的形声字,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使用微视频,用动态的方法,一笔一画地展示本课学习的汉字书写笔画及结构,让学生对这些汉字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清”字,与水相关,三点水旁为“清”,清泉的清;

“晴”字,与天气相关,日字旁为“晴”,晴朗的晴;

“睛”字,与眼相关,目字旁为“睛”,眼睛的睛;

“情”字,与心情相关,竖心旁为“情”,情感的情;

“请”字,与说话相关,言字旁为“请”,请问的请。

又如,在学习《日月水火》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日”“月”“水”“火”等象形字,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微视频展示太阳、月亮、流水、火焰等动画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时生动地理解“日”“月”“水”“火”这些象形字的演化过程,并加深对这些生字的印象,并学会触类旁通,理解记忆更多象形汉字,从而实现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果的目的。

再如,在学习具有指定含义的汉字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视频帮助学生准备记忆汉字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对汉字内涵的理解去记忆汉字。如在《棉花姑娘》一课“病”字的教学中,学生容易把“病”字的“疒”字头写成“广”,通过微视频播放“病”字的组成结构和其演变过程,并融合“病”字的含义开展识字教学。让学生直观地、形象地感受到“病”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是一个人在床上流汗的形象,而“疒”的两个点就是床的两个脚,让学生生动地记住在日常书写“病”字时不能失去这两个点。

由此,这些微视频不仅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而且还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识字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识字学习的主动性,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出适合学生使用的识字微视频。通过这种动态化、可视化、形象化、具象化的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语文识字学习的情感认知,使识字的过程变得轻松有趣。

(二)创设识字情境,体验字义强化理解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使用微视频应以体验为主题,以识字教学为核心内容,以信息传播与组织为主要策略。通过微视频识字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字词,使学生通过故事的演示或提供的信息,了解汉字的内涵,发现汉字产生的初始规律或基本规律,有效拓展现有知识。[5]

例如,《春夏秋冬》一课应用微视频向学生展示和风煦日、微风徐来的春天,大雨滂沱、烈日炎炎的夏天,金风送爽、布满白霜的秋天和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冬天。让学生在微视频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四季变换的美,体会生字“春”“夏”“秋”“冬”“霜”“书”“落”“飘”“吹”等汉字的内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用微视频将汉字进行分解和重组,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汉字的构成,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音、形、义,并掌握其造字规律,感受我国文化的深厚。

(三)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适时引入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包含专有名词、事件背景等内容时,要适时引入微视频,解决学生识字时的知识感知障碍,让语文课堂生动有趣。

例如,在《端午粽》一课中,小学一年级学生对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以及屈原的故事都比较陌生。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及时借助微视频对端午节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并对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识字学习中,恰当适时地引入微视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深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而提高识字学习的有效性。

(四)注重引导字形观察,助力汉字书写

汉字书写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微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形态,激发学生发现和体验汉字之美,掌握汉字书写的规律。

例如,在学习《天地人》一课中“地”字的学习中,通过微视频播放“地”字的结构组成,从金文到小篆再到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并对“地”字的书写笔序进行系统性梳理,以其丰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地”字的能力。

第一步:观察字形,“地”字属于略微扁平的形状,是左小右大的结构,在书写时要注意左部靠左,右部向左占位。

第二步:书写“土”字旁。“土”字旁在书写时应注意右对齐,要以“土”字旁的竖笔为主笔,要把“土”字旁的短横往下压着写,使“土”字旁书写紧凑。

第三步:书写“也”部。“也”部的结构是上收下展,竖弯钩舒展,书写要确保左右两部分下部齐平。要特别注意的是“土”字旁要与“也”部竖间距离相等,竖弯钩向右伸展。

通过这样的微视频辅助小学生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初学书写合体汉字时的常见错误,如一个部或偏旁占两个部的位置、左右比例布局不合理、书写构图不均衡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微视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课堂辅助方法。教师通过有机融合微视频和生活体验来丰富识字教学素材的取材视角,将微视频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相联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主观意识,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识字学习难点,丰富审美体验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应积极利用微视频手段开展识字教学活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突破识字重点难点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掌握识字知识,提高汉字综合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识字书写汉字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