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前置性作业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2022-11-23何丽

关键词:前置教师应法治

何丽

(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小学 浙江临海 31700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应通过优化课堂教育效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善于发现现代化生活中的美好之处,激发内心的热情和正能量。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进行分析,给出恰当的教育方式,不断加强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前置性作业概述

前置性作业简单来说即是在正式进行课程讲解前设置相应的作业内容,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尤其在新知识内容教学前,通过设置前置性作业,使学生能够凭借自身能力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分析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前置性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有较大差异,其更重视对学生自主思维和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该过程中提高对学习内容的了解,进而提高课程质量。

前置性作业法作为小学课程中常见的使用手段,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首先,前置性作业在布置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基础等特点进行设置,在作业与其他因素的契合度越高的同时,作业的效果越好;其次,前置性作业主动权在学生手中,其需要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对作业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效果,进而使课堂教学成效得到提升;最后,在作业完成后应进行评价反馈,通过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查验和纠正,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容方面的查漏补缺,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加强。因此,想要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使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现深度的学习,教师应结合前置性作业的特点,构建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前置性作业发挥出相应功效。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对于素质化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于小学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小学时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虽然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效果得到一定改善,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一,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了解较少,同时存在一定的忽视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较为浅薄,且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将情感融入教学内容中,导致缺乏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其二,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学生不敢也不愿意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整体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效率相对较低。[1]其三,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结合对生活的经验和实际的生活体验来帮助更好地体会其中的道理,但在课堂中,小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较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导致教师在举例说明或内容拓展时,学生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其四,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往往较为严肃,使课程缺乏趣味性,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课程内容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吸收效果。

三、利用前置性作业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度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合理设置前置性作业主题,提高与课堂联系的紧密性

想要提升前置性作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在布置的过程中应明确其主题,结合主题对作业的内容进行调整,确保作业能够达到相应的目的。以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单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应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的了解,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载体,在设置主题时需要了解教材中的核心要点,从而便于后续合理设置作业的内容。教材中重点突出父母每天都很辛苦,并通过了解父母辛苦内容,达到少给父母添麻烦的目的。因此在设置前置性作业的主题时,可将了解父母作为主题进行设置,提高与课程的连接效果。

其次,提高对学生水平的了解。在布置前置性作业主题时,需要保障作业难度符合学生的水平,避免作业难度大,影响学生完成的效果和积极性,不利于提升课堂质量。[2]在设置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完成的方法,或者鼓励学生自我探究,确保前置性作业得到有效完成。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长的衣着服饰具有怎样的特点,根据特点来分析父母的辛苦之处,或通过设定采访和沟通等方式进行了解。如学生的父亲是客车司机,回家时通过观察发现父亲衣服上有油渍,分析可能汽车出现故障,在维修时弄脏,从而得到父亲修车很辛苦的结论,加深对父亲的了解,从而完成作业。

最后,在设定前置性作业时,应明确主题的内容,避免学生抓错重点,影响作业完成效果。如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降低对父母的麻烦和影响。而前置性作业的主题是了解父母,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父母平日里的辛苦之处,提高对父母的了解,通过作业内容促进课程内容不断完善,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提高课程内容学习和连接效果。

(二)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课程素材,强化学习中的参与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的参与性,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感悟,优化课程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课程素材、构建前置作业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了解。

以《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一单元为例进行分析,通过了解环境污染来引导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若直接介绍污染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感较弱,无法真正了解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前置性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内容作为课程素材。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对白色污染以外的不同类型污染及其危害进行调查研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介绍污染的危害。通过作业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在查找资料时受到的震撼较大,有利于加深对污染危害的认识,进而有效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三)科学编制前置性作业内容,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丰富度

为使前置性作业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使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提高课堂中的学习效果,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结合课程目标,科学编制前置性作业内容,通过作业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我参与我奉献》一课时,教师应合理编制前置性作业。首先,设计课程回顾环节。同一单元中的内容存在紧密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整个单元学习目标的掌握和了解。[3]教师安排学生分析上一课《维护公共秩序》与“我”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了解“我参与”在维护公共秩序中的作用。

其次,设计尝试探究部分,在《我参与我奉献》中,学生要学会“友善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设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探究,如在服务社区中,怎样的行为属于为社区提供服务以及怎样会对社区产生不良影响。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加强对作业内容的把握,确保作业内容难度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在不同学生的共同探究下,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

最后,在前置性作业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设置提问环节,通过简单地了解和分析作业,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学生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以便上课提问。通过问题的提出,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同时提高对课程的期待感,进而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吸收效果。如学生通过分析,对该课程中的“参与公益”了解较少,在课程中可以向教师提出相应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四)提高前置性作业时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体验感

前置性作业主要是为课程内容服务,若作业完成时间与上课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较大,学生可能遗忘作业内容,使前置性作业无法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若在课堂上课前布置作业,学生缺乏足够时间和条件进行分析,无法完成相应作业,使作业效果不理想。[4]因此,应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间进行灵活设置,以提高整体课程效果。一般情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每周1—3 节,教师在设置前置性课程时,应在课程前一天进行布置,若作业中实践内容较多,可以适当提前几天,为学生预留充分的完成时间。

如在《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中,教师应提前1—2 天留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和探究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同环境下应该遵守的法律。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要对生活进行观察,并且进行资料的查找,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如在生活中观察到警察抓小偷,抓捕罪犯属于刑法范围;观察到商户签订合同,该行为属于民法范围。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中愿意主动进行交流和探究,提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五)提高前置性作业的趣味性,推动学生加深课堂学习深度

前置作业同样是作业的一种,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想要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应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较为轻松,在其中赋予趣味性较为简单,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对前置性作业感兴趣的同时,提高对课堂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便于推动学生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效果。

在《我们的国家机构》一单元中,由于该单元的内容相对严肃,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可能不理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前置作业,如让学生查找国家机构,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该机构标志表现出来,以便课堂中学习应用。学生在查找和画画的过程中,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加深了对国家机构的认识和了解,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利用学生的绘画作品组织小游戏,教师拿出图画并展示给全班学生,由绘画者以外的学生进行“有奖竞猜”,猜对时奖励学生一朵小红花。通过该方式将前置作业与课堂进行连接,进一步延续课堂和知识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加深学习深度的效果。

(六)制定前置性作业评价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对前置性作业进行合理且充分的评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对作业进行优化和管理,使前置性作业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大部分教师在面对前置性作业评价时,表现为评价方式和内容单一化,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提高整体的评价效果。

在评价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提高教师评价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其在评价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结合作业特点进行分析,便于其总结学生的疑难点,进而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学习《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一课时,教师制定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调查一种文化,并进行简单介绍。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认真观看学生提供的作业资料,了解学生的用心程度,并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另一方面,设置学生互评,通过互相评价,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学生互评时,可以让学生依次抽取一份前置作业内容,对作业进行阅读、观察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时,能够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为使学生的学习深度得到加深,教师应灵活利用前置性作业,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

前置教师应法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