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段数学提高前置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2022-11-23唐银银

关键词:中段前置布置

唐银银

(杭州市临平区树兰实验学校 浙江杭州 311100)

小学中段的学生学习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要继续学习更多的内容。数学学习活动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数学学习应当富有现实性和趣味性。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一、小学中学段数学学科布置前置作业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使数学课的课时减少,教师如何能够利用有效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不少教师在课上的教学活动不能够合理安排以至于教学重点讲解得不够全面,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简单的部分,并没有能够完全吸收。另外,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有探究思维,很多问题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才能够解决出来,因为时间短、教学活动安排得不合理而导致部分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来不及动脑思考,其他学生就给出了答案,以至于这部分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很少,慢慢发展成懒于动脑。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能够得到保障。为此,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为学生布置适当的前置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前充分地了解本节课要讲的重点内容,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本节课将要遇到的问题。这样,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时就不会出现学生来不及思考的现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能够达到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提升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中段数学学科布置前置作业时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布置前置作业是为学生留的任务,在一些知识简单的内容的讲解上布置的前置作业是能够收获良好效果的,但是在一些内容较难的板块中所布置的前置作业的要求并不符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为学生布置一些很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前置作业,这样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知道该了解什么、探究什么,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前置作业进行检查时,学生们都不能说出本节课所要讲的重点是什么,这样的前置作业是没有价值的,学生还会因为前置作业没有重点。时间长了就会对前置作业不上心,以至于前置作业非但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还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甚至使学生忽视前置作业,认为做不做都可以。这样的现象是需要改变的,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前应当对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准备,为学生布置出具有针对性的前置作业。

三、小学中学段数学学科布置前置作业的意义

布置前置作业在小学中段数学课程中是很有必要的,前置作业的布置可以为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好本节课所要讲解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前置作业,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对新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和理解,并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对本节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前置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新学知识产生初步的印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认真做好前置作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定会表现得比没有做前置作业的学生好,所以教师应当监督好前置作业的实施,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让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有趣。

(一)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小学中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已经产生了差距,他们在中段教学任务的学习之前脑海中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知识储备,对于上课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再加上他们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家庭背景等各方面条件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不同,对数学学习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学生生活经验非常丰富,之前脑中的数学知识储备也比较多,认为数学带给他很多有益的东西,非常喜欢学数学,课上学习的新知识也比较熟悉,这样的学生在课上教师教授新课时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很高。也有一部分学生与之相反,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养出了一些不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没有用处,且上课枯燥乏味,不爱学习数学。所以教师为学生布置有效的前置作业,能够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缩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例如在学习质量单位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前置作业:利用家里现有的工具对能够测量的物体进行称重,问问家长今天买的菜是多少千克,将记录下来的数据带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熟悉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日常生活带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再通过课堂上老师系统的讲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能基本上得到一致。

(二)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所布置的有效前置作业一定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他们布置切实可行的前置作业。通过布置有效的前置作业,能够使学生们都能参与进课堂。在学生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积极地亲身动手操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师在讲解所布置的前置作业时,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学生说出在做前置作业时的收获,每个学生的脑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轻松愉快的探讨,认真倾听学生们的想法,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课堂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意见,课堂上那些没有机会思考或是懒于思考的学生也有了表现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回答要持肯定的态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小学中段数学学科布置前置作业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置作业的布置应当考虑趣味性,用灵活有趣的作业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前置作业应当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平行和相交时,老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材料展示一下平行与相交,通过让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形式,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主动地学习数学。

(二)适量性原则

小学中段数学前置性作业布置应当体现少而精的特点,教师在布置前置作业时,所布置作业的内容一定要适中,布置得太少不易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布置得太多又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前置作业的设计是需要教师精心编排的。教师可以根据下节课所要教学内容的难度以及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现状的前置性作业。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内容,如果学生在课下单独解决不了,可以放到课上向老师提问,由老师引导,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数学教师也应当努力提升个人的素质,在布置作业时对学生负责,不简单地随便留作业给学生,认真考虑所学板块的重点内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布置留有思考空间的前置作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的思想更加具有逻辑性。

五、小学中段数学学科前置作业的布置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将生活与数学学习相结合

小学中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性格比较活泼,正是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因此在布置前置作业时,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通过亲身动手实践,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和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以日常实践和周边事物作为作业的研究对象,教师作为引导者,利用前置作业的形式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数学,再将在教材上了解到的知识带入到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让学生的前置作业更加实用。

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给予分配不同的前置作业内容,由学生亲身动手调查实践,来分析不同统计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小组之间可以从身边的资源入手,离他们最近的就是可以分析班级内男生和女生的数量,比如各个小组内部都有多少男生和女生、班级总共都有多少男生和女生,再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都参与进课堂,通过亲身探索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从而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探知欲,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美,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设置目标明确的前置作业,让学生目标清晰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之前,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备课,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一节课教学环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置作业的设置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前置作业的效果就会降低,从而没有办法达到教师预先所期望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应当充分备课,并且分析班级内同学的现状和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进行充分吸收学习,前置目标的设计应当是教师精心准备的,能够为学生引导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小学中学段中,三年级所学的认识质量单位的课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质量单位并不是用眼睛就能够看出来的单位,在设计前置作业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其知识点这一特点,为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且目标明确的前置作业。可以让他们对身边物体的质量先进行一下估算,再放到手里掂一掂,最后再拿测量仪器进行称重,看看他们所估算的质量和实际称重出的质量相差多少。等学生们亲身操作完之后,再到学校中由教师进行系统讲解,学生就会对质量单位产生初步的认知,也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以防混淆。

这样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亲身操作来感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有清晰的目标去对前置作业进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更加容易地掌握数学。

(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前置作业做到具有层次

首先小学中学段数学的前置作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这是其中一个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地采用同一个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只有做到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前置作业,前置作业的布置才是有效的。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比较拔高的题目;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照顾,设计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另一方面,前置作业的布置层次应当是层层递进的,不能在学生没有学习到这个知识之前就布置。一个单元知识的讲解应当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而前置作业的布置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不同的难度,让学生对前置作业由浅入深、具有层次地进行探索。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他们思维的延展性,对他们的思维进行拓展。例如可以专门为他们设计一些拔高的问题,从而达到开拓他们思维的目的。

(四)注重前置作业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中段的数学课堂应当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布置具有实用性的前置作业,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将数学应用于实际,以积极的热情来学习数学的知识。在素质教育理念所倡导的现代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主要在课堂中学习知识,但是课堂之外的能够使他们收获知识的事物也是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引导学生在课外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和分析各种问题和挫折。在问题的指引下,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在课上学习数学的效率。

例如,在小学中段四年级学习不规则图形的认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寻找身边有哪些不规则的图形,在学生找到这些不规则图形后,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图形画出来或者是折出来,再让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观察。观察完毕后,可以让同学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也是不规则的图形,再由教师引导,告诉学生们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不规则的图形。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不规则图形的研究兴趣并参与进观察活动中,进而探讨不规则图形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前置性作业是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再由老师进行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前置作业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大胆地在课上进行表达,树立起的数学自信也可以应用到生活当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够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段数学教学布置前置作业是很有必要的,教师提高前置作业的有效性也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的,这样的作业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能够在课前充分对新知识进行熟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不断发展自身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中段前置布置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特别号都有了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