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2-11-23王晓媛

关键词:导图习作思维

王晓媛

(杭州市临平区树兰实验学校 浙江杭州 3111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质量的语文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也要格外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写作是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抒发观点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基于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进行合理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写作活动中实现思维能力的不断成长与进步。现阶段许多教师对习作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是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把握不充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的认知不清晰,导致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较为有限。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真正突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价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习作训练中实现思维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写作知识的重要动力,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全面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于协作学习活动中。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主要强调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是强调写作技巧,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导致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的整体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对习作的学习热情不足。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凭借思维导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面的指导,这样一来思维导图的教育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生在接触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相较于教师的说教,思维导图的出现,能够转变学生对习作的态度,并且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写作热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参与写作的同时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感悟。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锻炼,让思维导图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辅助工具,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与提升。实际上思维导图本身强调对思维逻辑的有效整理,在教育过程中,思维导图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辅助作用。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对思维导图做出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在思维导图本身教育价值得以体现的情况下,学生的构思过程能够被直观的记录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才能得到充分保障。此外由于思维导图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习作活动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全面的拓展与延伸。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并且真正实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有利于拓展学生写作素材

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思维导图能够为语文教学带来的重要资源,为此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习作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全方位的建构。思维导图主要是围绕习作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不断拓展写作素材和灵感的一种工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够基于对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对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进行延伸,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有效拓展,以此为基础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导图本身能够保存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能够基于对思维导图的合理使用,带给学生更加真实深刻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思维导图能够成为学生接触多元化学习素材的重要推动力。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成为学生接触其素材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学生脑海中已经掌握的语文写作素材还是基于思维导图拓展中不断延伸的新的知识,这些都能够成为学生写作的重要资源,在思维导图的有效辅助下,学生的作文整体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误区

(一)思维导图运用方式缺乏灵活性

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对教育方式的有效创新,通常只是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而没有真正考虑到以思维导图为核心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不断优化。许多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对习作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和梳理,而没有真正考虑到思维导图应用的创新性,教师虽然能够在习作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带到课堂,但是并没有考虑到以思维导图为基础推动教学流程的合理优化。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知识内容较为有限,学生在思维锻炼方面无法得到全面成长。此外还有许多教师只是将思维导图作为展示教学资源的一种工具,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却并没有为学生创造充分自主的知识探究空间,这样一来思维导图应有的教育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对写作的高度热情。

(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学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极大地影响到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但是在现阶段的习作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却并没有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思维导图,而是盲目地使用思维导图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方面的思路,而没有真正考虑到与学生之间的深层次对话和交流,这导致学生的主体价值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将思维导图作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种材料,而没有真正考虑到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这样一来思维导图很难真正成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相关依据,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不够积极。此外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深层次对话和交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对思维导图产生深刻的认知,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凭借思维导图,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思维导图的运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他们在思维能力方面的成长较为有限,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习作教学活动时,许多学生并无法全面地应用思维导图,这就导致思维导图的整体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思维导图的运用方式,但是在习作活动中,许多学生却并没有真正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解决和探究学习问题,而是被动地听从安排。由于学生学习体系不足以推动思维导图的有效完善,导致学生在面对思维导图时很难真正保持高度的热情,由于过分强调思维导图的运用,而导致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在思维导图运用本身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容易受到较大的影响,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很难真正起到应有的推动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阅读活动中借助思维导图积累写作素材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开展方式,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融合,在阅读中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并且要求学生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知识架构,更好地实现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既要关注教材中体现的写作教学知识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方面的成长需求,尽可能地突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在思维导图的有效辅助下,学生能够摘抄好词佳句并且主动分享课文的行文思路,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在写作训练中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小学语文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引路人,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写作训练的相关要求为学生讲解和示范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思维导图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并且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深层次理解。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好写作训练的时机,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表现出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思维导图运用方式,既要关注写作主题本身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在分析和解读写作训练主题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分享写作思路,并且听取学生的意见,形成师生之间的统一观点,并将这种观点作为构建思维导图的依据。在课堂上就是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首先由教师搭建思维导图的骨干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对思维导图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并在此过程中真正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进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主体价值,并且基于教师的合理指导,掌握好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

(三)在合作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

结合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不成熟的特点,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思维导图应用方式的有效创新,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思维导图的教育辅助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接触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共同完善思维导图并且学会与它们相处。教师应当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状况划分学习小组,让3—5 人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小组成为互动交流的动力。在布置合作学习主题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且对思维导图做出完善,在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对话和协调下,思维导图能够不断得到优化与调整。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可以基于思维导图对相关的作文内容进行补充,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作文评改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思维导图的价值,鼓励学生在班级内部推动作文评改方式的创新,根据小组成员作文的完成情况,对作文评改活动做出进一步的优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加深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并且提高习作的整体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根据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创新,通过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带给学生更加真实深刻的学习体验,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有效推动下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与进步。

猜你喜欢

导图习作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