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2-11-23游平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式小学生

游平

(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中心完全小学 重庆 401545)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指标,尊重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发展规律,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这是小学数学教师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课程的兴趣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爱好,缺乏爱好,就会对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程教学要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方法必然要适应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在这个背景下,游戏教学法便有了应用的场景,通过应用游戏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幅提升,教师教学也更具有效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能力。

一、游戏化教学法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法是小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课程知识与游戏活动相结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索知识结构,充分地消化课程知识。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成熟的,但随着小学生学习理念、学习能力、学习思维的不断变化,不同游戏教学法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先进的游戏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力;反之,落后的游戏教学法很难适应新课程理念。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概念具有抽象性,游戏化教学法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升数学的应用能力。游戏化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要强调两个要点,首先游戏化教学法要具有可行性,游戏化教学法始终要围绕课程教学来展开,课程教学运用游戏化的方式,目的是提升课程的效率,并非是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因此游戏的内容要符合教学目标,要与课程内容进行关联,才能具备可行性。其次,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要有实践性,课程游戏需要学生动手参与,需要学生有动手能力,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设计游戏,学生参与游戏,教师与学生讨论游戏结果,教师总结课堂知识,学生做好知识巩固,这是游戏化教学法应用的标准流程。在整个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基础教育更偏向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挖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不相适应,因此需要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教学策略为工具,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是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的改革成效。[1]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思考能力和教学推进能力。游戏化教学法不等于游戏,游戏化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学,掌握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要明确游戏化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这直接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多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整节课堂的慢效率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游戏活动很认真,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没有明显的提升,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应用游戏化教学法,教师需要进行设计、演练、反思,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难以实现游戏化教学法应用的有效性。

(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生正值成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通过教育引导小学生智力发育,这是小学教育的根本。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游戏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也最容易接受游戏所传达的理念,这是游戏化教学法应用的前提。结合课程知识,设计教学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这是小学数学应用游戏化教学法的前提。数学游戏既有游戏的内容,也有教学的内容,在数学游戏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游戏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思考数学原理,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维,这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数学游戏中的“玩”与其他游戏中的“玩”具有同等性质,小学生能在“玩”的过程里,体验数学游戏的魅力,也是在感受数学的魅力,养成数学学习的习惯,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开拓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多一种学习思维,就会多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应用到其他课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路径,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课程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学习课程知识,不仅在考试中要用到课程所学,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将课程知识活学活用,这是课程应用能力的要求。游戏化教学方法为课程的应用能力提供了助力。[2]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生活情境法设计数学游戏,同样,学生也会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参与游戏活动,游戏内容生活化增强了课程知识的应用水平。学生将课堂上通过游戏活动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展现,将生活中的经验反馈到游戏活动中,形成教学、课程、生活一体化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下,学生是完全放松的,思维方式处于最为活跃的阶段,不仅敢于表达,更敢于创新,这种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是学生综合素养的直观表现,也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教学理念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基础,教师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其教学的方式。落后的教学理念下,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教学目标;先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学方式能够与教学目标相适应。[3]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普遍较为落后,对教师这份职业没有完全投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完全是被动的,缺乏独立的教学思考。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只强调教学的流程性,对学生的学习规律缺乏合理的认识,也缺乏优化与创新的主动性。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遇到问题不敢提问,学习思路经常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学方式问题

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通常以保守的、传统的、老旧的教学方式为主,这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成绩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而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才能运用好新的教学方式。因此,选择保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普遍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依赖于学生的天赋,完全凭借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教学,没有发挥教学方式的价值。在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甚至已经成为阻碍教学改革的因素。

(三)教学评价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改革的前提下,教学方式也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普遍以分数作为唯一指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完全通过考试来进行判定。[4]这种教学评价机制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只能围绕考试内容来展开,不仅缺乏创新性,同时还制约了小学生的智力发育。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数字、图形、运算方式,需要在生活中频繁运用,缺少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小学生就会陷入“读死书”的境地,这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只有教学评价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才具有创新的环境。

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立足教材,选择教学游戏

小学数学教学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教材的编制中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如果脱离教材单独设计教学游戏,很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立足教材,选择教学游戏,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的主要原则。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内容的设计逻辑,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数学游戏的设计,对知识点与游戏之间的匹配度进行研究,重点表现游戏的教学作用,避免出现以游戏为主、教学为辅的设计思路。选择的教学游戏要适应基本的教学目标,与其他的教学方式一起运用,达到互补的效果。不同的数学知识所采用的游戏内容是不同的,游戏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异的。例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中,“认识图形”课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法,以图形为游戏道具,通过设计游戏方式,能够引导小学生快速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在“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教学方法选择上,游戏化教学法非但不能发挥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甚至会对小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

(二)创新素材,选择游戏道具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是以图形教学和数字教学为主,在设计数学游戏中,需要突出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游戏道具时,不仅要根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道具,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在色彩、形状和质地方面进行合理的优化。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道具,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游戏化教学。[5]创新教学素材,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音乐、影像、短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的优势,寓教于乐,将课堂与游戏融为一体,活跃教学课堂的气氛,丰富教学课堂的内容,以形象的、直观的、趣味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例如在“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中,教师准备20 个颜色不同的气球,之后运用剪辑软件,根据击鼓传花的原理,设计教学游戏视频。在开展游戏的时候,学生模仿视频内容,将20 个气球,从1 到20 之内进行轮流传递,第一个同学传递到第二个同学,此时气球就少一个,由第一个同学数老师手里的气球数量,接着第二个同学传递给第三个同学气球的时候,第一个同学继续拿老师手里的一个气球,此时由第二个同学数老师手里的气球数量。通过气球传递,小学生不仅能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用,同时也能体现数学的学习规律,拓展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三)联系生活,创设游戏环境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游戏化教学法中,将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搬到课堂,创设课堂游戏环境,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有着普遍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与游戏化教学相融合,能够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提升游戏化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游戏环境,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开发小学生的智力。生活化的游戏场景不能太过复杂,复杂的游戏场景容易影响课堂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应用生活化的游戏场景,引导小学生完全掌握书本知识,这是生活化游戏场景创设的主要目的。例如在教学“100 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堂时,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就要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场景,结合100 以内的数,教师要思考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数字最多的场景,联系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将乐高积木作为游戏道具。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准备100 个乐高,100个乐高可以组成不同的图形;在课堂开始时,要求学生按照乐高的样图组装图形,在组装完成后,统计自己用了多少个乐高;课堂后,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组装图形所用的乐高数量。通过乐高游戏,小学生不仅提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主动探索、主动提问、主动思考数学知识与游戏的内在关系。[6]在放学后,小学生回到家中再次拿出乐高玩具的时候,也能够主动联想到数学课堂的知识,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联系生活化场景,有利于实现数学课堂与小学生生活的关联,通过这种紧密的关联,使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数学的魅力也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拉近了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结语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落地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游戏化教学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联系生活情境、创新教学素材、优化游戏方式,将传统的游戏教学法进行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方式小学生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