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阳县蜂业三产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11-21杨珍珍

农技服务 2022年1期
关键词:蜂产品养蜂蜂蜜

张 勤, 杨珍珍

(千阳县家畜良种繁育站, 陕西 千阳 721000)

养蜂业是一项不与农作物争田争水争肥、占地面积较少、投资较少、收益快、无污染的“空中生态产业”。千阳县属渭北旱塬饲养区,森林覆盖面积6.4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4.5%。气候温和湿润,蜜源种类繁多,全县有洋槐面积3.33万hm2,各类花灌木3 400 hm2,矮砧苹果0.87万hm2,紫花苜蓿面积0.27万hm2,花期叠错,总花期长达8个月,蜜源植物丰富,是蜜蜂的最佳养殖区域,素有“中华蜜库”美誉。近年来,千阳县委、县政府按照宝鸡市“中国蜜都”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托蜜源植物资源优势,把蜂产业作为全县农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为将全县建成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蜜都,把自然优势变为经济效益,根据2021年千阳县家畜良种繁育站组织课题调研组对全县7个镇村养蜂企业和养蜂户的调查,分析全县蜂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千阳县蜂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 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全县蜜蜂饲养量达5万余箱,建成上店、普社、北花园等中蜂养殖基地4个,养蜂场5个,养蜂合作社5个,养蜂户516户,其中100箱以上的养蜂户50户、养蜂5 260箱、10箱以上的500户。蜂蜜产量达900 t,蜂业总产值达2亿元以上。带动脱贫户养殖中蜂4 546余箱,年产蜂蜜300余t,实现年户均增收7 000元以上。同时,蜂蜜加工能力稳步提升,建成陕西森宝蜂业、丰园牧草、高崖镇普社村蜂蜜加工企业3个,其中高崖镇全力打造蜜蜂小镇建设,建成蜂蜜加工厂,实现销售、加工、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另外,千阳县丰园牧草合作社(上店)获得宝鸡市蜂产品无公害认证,并被授予中蜂养殖示范社,高崖镇普社村被宝鸡市农业农村局授予宝鸡市中蜂养殖示范村。

1.2 发展优势

1.2.1 蜜源资源丰富 千阳县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覆盖率达44.5%,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蜜源植物100余种,其中大宗蜜源植物10余种,主要为洋槐、漆树、玉米、苜蓿、苟树、山野花、荆条等野生植物,且花期长,周年花期接连不断,能维持大群,产蜜量高,特别是已有的0.67万hm2洋槐、0.93万hm2苹果和0.27万hm2紫花苜蓿为中蜂繁衍、生息和发展提供了最佳栖息地。

1.2.2 市场前景广阔 当地百花蜜、洋槐蜜等中蜂蜜市场销售良好,特别是在大型节假日、旅游旺季、大型节日活动中供不应求,部分销售至外地市场,用于美容、加工药品等。

1.2.3 镇企合力推进 2019年3月,千阳县丰园牧草合作社(上店)成功获得宝鸡市蜂产品无公害认证,并被授予中蜂养殖示范社。高崖镇普社村被宝鸡市农业农村局授予宝鸡市土蜂养殖示范村。陕西森宝蜂业公司研发蜂产品在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宝鸡)畅销,公司采取加大蜂箱改良、引进蜂群改良、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等措施提质增效,引领当地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高崖镇全力打造蜜蜂小镇,实现销售、加工、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延长产业链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2.4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建立院地合作机制,加强蜂业基础研究,围绕制约当地蜂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二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加快蜂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大蜂业科技人才培养,建立不定期培训制度,共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5期,参加培训200多人次,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创业带头人,不断提高养蜂管理技术水平。三是依托县家畜良种繁育站的4名中蜂养殖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培训中蜂养殖场户发展中蜂产业。全县成立4个养蜂接待点,并悬挂养蜂接待点牌,每个点指定专人负责,对本区域外来蜂农进行信息登记,按照养蜂数量及品种合理布置养蜂点,并坚持与蜂农对接,掌握养蜂生产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千阳县蜂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养蜂规模小,蜂农收益低

蜂农大多采用定地饲养方式,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0~50箱,大户养殖规模仅100箱。据调查,正常年份当地平均每箱蜂产蜜仅5 kg,疫病防治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获得收益低。

2.2 养殖水平不高,标准化生产滞后

蜂养殖目前仍以个人和家庭为主,主要采用传统的立式方箱,养殖规模小、技术落后,生产分散、管理粗放,示范带动作用不强,标准化技术难以大规模推广;养蜂从业者老龄化严重,多数是20世纪50~60年代人,对新技术、新标准的认知程度不高,缺乏育王技术,盲目引种,导致蜂蜜产量低。

2.3 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

全县5家中养蜂专业合作社中,仅有1家开展蜜蜂深加工并取得产品认证,蜂产品品种单一,低端化、同质化问题突出,缺乏医药保健、化妆美容等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扩张能力不强,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同时合作社和蜂农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带动能力弱。

2.4 品牌不响,附加值低

品牌培育、包装和推介滞后,中蜂加工企业、合作社注册的蜂产品商标少,且未形成统一的品牌,也缺乏一村一品的本地品牌产品。产品包装多样,虽然品质和质量较高却无品牌知名度,销售仅停留在街市小店、网络零售,或整桶原蜜批发销售,直接影响蜂产品品质的评定和市场的收购价格,未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最大化。

2.5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全县中蜂产业发展工作基础相对较差,养殖管理专业人员匮乏,养殖大户较少,蜂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不到位,蜂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得不到贷款扶持,养蜂业未能纳入政策性保险。除实施贫困户中蜂养殖补贴政策(养殖5箱以上的中蜂养殖户每箱补贴200元,每户最高补贴5 000元)外,对其他养殖场、户及蜂蜜加工、研发等环节投资不够,产业扩规模、提效益仍需普惠性政策支持。

3 千阳县蜂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对策

以到2022年全县蜜蜂饲养量达5万箱,养蜂户达1 000户,培育养蜂基地6个、蜂蜜加工企业2家,年产蜂蜜1 000 t,蜂产业总值达1亿元;注册蜂产品商标企业2家,建设蜜蜂小镇1家为总体目标,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合理布局,加快基地建设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蜂产品加工水平、蜜源植物利用现状等实际情况,围绕草上(草碧-上店)、千高(千阳-高崖)、千湖湿地保护区3个蜂产业带进行优化布局。一是打造蜜蜂小镇。以“产业+文化”为主题,加快高崖镇中国蜜蜂小镇建设,实施蜜蜂小镇配套建设工程、蜂产业重点村形象配套工程、蜂产业核心区、蜂文化主题产业园,全镇中蜂存栏1万箱以上,形成集蜜源种植观赏、养蜂生产体验、休闲旅游、蜂文化观光为一体的特色蜜蜂小镇。二是建设中蜂基地。在千湖湿地保护区、上店、老庄沟、普社、坪上等村建设5个养殖规模集中、示范带动强、养管水平高的中蜂养殖基地,每个基地中蜂存栏达1 000箱以上,以养殖基地为带动,在周边共发展500箱以上标准化养蜂场10个。三是培育家庭蜂场。以3个蜂产业带为重点,在城关、水沟、南寨、崔家头、张家塬等镇南北山区发展100箱以上家庭蜂场50个,蜂群存栏达6 000箱。四是发展农户养殖。利用山区区域特点,引导南北山区群众在蜜源植物丰富地域积极发展中蜂养殖,在全县培育户养50箱以上蜂农500户,存栏中蜂6 000箱以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与养蜂基地、家庭蜂场形成互补。

3.2 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溯源体系

充分发挥优质蜜源地优势,打造标准化、示范化的养蜂基地,提高蜜蜂饲养规模和蜂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建立健全蜂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对蜂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管,为品牌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蜂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3 整合品牌对接大市场,以规模化经营拓展销售渠道

以市场为导向,对合作社、基地、蜂农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商标标志、统一宣传推广,形成“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蜂业合作社+蜂农”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建成规模化经营的养蜂基地,共享区域品牌,用大品牌对接大市场,最大限度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发挥好“中华蜜库”优势,支持千阳蜂蜜做大、做优、做强。

3.4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延长养蜂产业链条

围绕建设“中国蜜都”,推动养蜂业由单一产业向蜂产品精深加工、蜂产品生产销售、蜜蜂文化传播、疗养度假、运动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产业转变,持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养蜂产业效益链条。一是利用高崖蜜蜂小镇建设将蜂业与民宿旅游结合,打造特色甜蜜民宿,在游客感受“蜜蜂小镇”“蜂香”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蜂蜜的“蜂味”,拓宽乡村旅游业态,吸引游客,助推乡村振兴。二是支持有条件的蜂农发展赏花、品蜜、蜂疗,体验蜂文化农家乐,打造蜂业特色民宿,开展“互联网+”蜂蜜认领,拓展新业态和新空间,推动蜂产业和旅游业、休闲农业跨界融合,形成全方位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矩阵。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兴建蜂产品精深加工线,加工精深蜂产品,让蜂农增收。以养蜂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组织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实现养蜂产业价值链提升,功能拓展,多元主体共赢。

3.5 加大项目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中蜂种质资源保护,依托陕西森宝有限公司以及高崖、丰园合作社养蜂基地,培育一批优良蜂种,推出一批高端蜂产品,带动全县蜂业发展。二是推进政府、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引进一批产业高层次、高学历专业人才,推进新产品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换。三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开展技术指导,针对蜂蜜的品相、品质、品味,围绕蜂群管理、机具消毒、病虫害防治、产品保鲜储存等关键环节对蜂农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猜你喜欢

蜂产品养蜂蜂蜜
养蜂振兴待后生—拜读张莉代表建议有感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蜂蜜”CP
伊春市青山林场蜂产品营销策略浅析
世界蜂产品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蜂火相传”互动体验馆的体验式营销模式
不翼而飞的蜂蜜
锦屏县关工委举办养蜂技术培训
养蜂专用车实现养蜂一站式经营
蜂蜜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