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北地区香菇168精细化管理栽培技术要点

2022-11-21曹红竹程群柱孙彦平孙嘉镁刘桂娟

农技服务 2022年1期
关键词:装袋菌袋菌棒

曹红竹, 程群柱, 孙彦平, 孙嘉镁, 刘桂娟*

(1.平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 河北 平泉 067500; 2.隆尧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隆尧 055350;3.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 河北 平泉 067500)

近年来,香菇产业逐渐成为冀北地区的一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棚室建设不规范、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过于粗放等,严重影响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精细化管理就是遵循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以最经济、最优化的手段和方法达到最理想的结果[1]。农业精细化管理就是指精耕细作[2]。针对香菇栽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精细化管理技术,是促进香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香菇168属于中高温品种,也是冀北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需氧量大,产量相对稳定。香菇发菌时要减少温差刺激,最好是恒温发菌,积温在2 200~2 400℃,暖棚发菌135 d可出菇,出菇温度8~28℃,优质菇率在90%左右,生物学转换率约88%。为提高冀北地区香菇168精细化管理栽培提供参考,从栽培设施、菌袋制做及发菌、出菇管理和转潮管理等方面总结香菇精细化管理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设施

1.1 发菌棚

发菌棚采用暖棚结构,无墙体,由拱架、棉被、塑料布、遮阳网构成。拱架由上弦钢管、下弦钢筋焊接而成,拱架跨度为12 m、高度4.5 m,各拱架间隔1 m,通过均匀分布的管状横梁连接,棚顶是两根对称的檩条,利于设置顶部通风;垂直距离顶点1.5 m处有横拉钢筋连接,横拉钢筋与拱架顶点之间有拉筋,拉筋下方安装暖气片,暖气片两侧横拉钢筋上各安装一个电风扇,利于温度均匀,棚头设有电增温炉,用于发菌期间温度低时进行增温。发菌期棚内向阳侧悬挂一层遮阳网,遮阳网上覆一层塑料布,塑料布向阳侧与地面垂直距离处向上90 cm处设一条通风带,通风带上设通风保温层,由一层塑料布和一层棉被构成。发菌棚外配置一卷帘机,用于发菌期升降棉被,利于增温保温[3]。

1.2 出菇棚

出菇棚为南北走向,棚体由双层拱架、珍珠棉、塑料布、遮阳网构成。双层拱架由内层镀锌管架和外层双弦拱架构成,外层拱架跨度为13.4 m、高度5.7 m;内层拱架为四分管,跨度12 m、高度4.5 m,各拱架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檫条连接。内层拱架上覆盖两层塑料布,夹一层到棚肩的珍珠棉,内层拱架的塑料薄膜上设通风带;外拱架上覆盖一层塑料布和一层遮阳网,覆盖物根据不同季节调整[4]。此出菇棚不仅可以耐受北方各种恶劣天气影响,而且能够延长出菇期。

1.3 出菇架

出菇架为东西走向,与棚体走向垂直。每个出菇架由三分铁管和三根铁丝组成。架宽75 cm、长10 m、高1.5 m,7层架,层间距0.24 m,每架之间留有80 cm过道,出菇架的设计便于通风和管理,提高优质菇率。

2 菌袋制作及发菌

2.1 生产季节

正季节栽培香菇生产时间为2—4月装袋,秋季和翌年春季、夏季出菇。其特点是发菌和出菇不需要增降温,但是周期较长,当年无法全部出菇。

反季节栽培时间为9月制袋,翌年春季出菇。其能在一年内完成出菇,但对生产用发菌设施要求较高[5]。

2.2 原材料的选择

2.2.1 保水膜和菌袋 选择弹性好、韧性强、易裂而不碎保水膜,出菇前保水膜转化成表皮,形成“内干外湿”的环境,菇蕾可自行破袋出菇;菌袋应选择无沙眼、封底牢固、韧性强、常压110℃以下可以使用的聚乙烯菌袋。

2.2.2 培养料 生产主料是柞木等阔叶树的硬杂木木屑,一般生产以纯柞木为主,颗粒度8~15 mm;麦麸选择大叶片、优质中麸;石膏中硫酸钙成分达95%。

2.3 栽培配方

干木屑79%、麦麸20%、石膏1%,含水量55%~60%[6],pH值自然。

2.4 装袋

装袋前要对木屑进行预湿,可采取喷淋式或滚动式预湿方式,以较大的木屑颗粒掰开中间湿润且无干芯为准。预湿好的木屑按配方比例与麦麸、石膏进行混合,采取先干料混合再加水搅拌的方式进行拌料,确保料水混合均匀一致。培养料中不能有干料,因为湿热蒸汽不能穿透干料,会造成灭菌不彻底,从而造成菌袋污染。

套袋需要2人配合进行,一人先套保水膜,另一人套菌袋,最后扎口机封口。装袋时要及时检查菌袋的重量和松紧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装袋机,保证每棒的重量和松紧度一致,便于后期管理。一般17cm×58 cm的菌袋装3.4 kg湿料,含水量60%左右。装袋过程中发现菌袋有破损应及时更换或用透明胶带粘住。生产中应遵循当天拌料、当天装袋、当天灭菌的原则,防止因时间过长培养料变酸和滋生其他微生物。

2.5 灭菌

装好的菌袋放入灭菌筐或灭菌架上,防止堆叠密实,蒸汽不流通,袋子被挤压变形。灭菌时灭菌锅内应有排气管道,及时排除冷空气,并且灭菌锅内应有埋入式金属传导温度计,便于随时准确掌握温度。灭菌数量应与锅炉大小相匹配,每次灭菌1.2万~1.5万袋,应配备1~1.2 t/h锅炉,电锅炉灭菌时从锅内4 h达到110℃开始计时,维持12 h后再关闭阀门,5 h后锅内温度降到104℃,温度自然降到80℃时趁热出锅。出锅时所用的叉车等物品用2%甲酚皂或75%酒精喷洒消毒。

2.6 冷却接种

发菌棚(室)在菌袋入棚前进行清扫消毒。菌棒出锅后运送到发菌棚,一般墙式摆放,高度为11层,一锅为一垛,袋内温度自然冷却到15~20℃时准备接种。接种前打开发菌棚天窗,使棚内温度降到10℃以下,降低杂菌,减少污染。接种前菌袋使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气雾消毒盒熏蒸,熏蒸10 h后放烟4 h,开始接种,接种要迅速,接种后墙式垛排放并且每层菌棒用薄膜覆盖。

2.7 发菌期管理

2.7.1 发菌前期管理 接种后棚内悬挂遮阳网,保持暗光培养,白天卷起棉被增温,夜间充分利用电增温炉的暖气片进行增温,利用1周时间将棚内温度增到约20℃,菌棒料温控制在16~18℃,此时注意进行通风管理。

2.7.2 第一次拆垛 接菌后15 d左右,菌丝已经吃料并且生长比较旺盛,自身开始产热,应把墙式垛拆开摆成“井”字形垛。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倒垛原则是将菌丝生长速度快的菌袋倒放到下面,菌丝生长速度慢的放到上面。倒垛前打开棚顶天窗通风降温,拆垛时挑出污染菌袋,每层4个菌袋,层高为11层,每垛44袋,每两垛中间空出一条过道,宽度约30 cm,用于发菌时观察菌袋情况。倒垛时要将棒温控制在21~23℃为宜。

2.7.3 第二次及以后倒垛 按照倒垛原则,上层与下层颠倒放置,菌丝圈大的倒到下层,菌丝圈小的倒到上层。袋内温度即将达到25℃时要及时进入下一次倒垛。整个发菌期截止到放氧前倒垛5~6次,每次倒垛要挑出污染袋子单独管理。

2.7.4 刺孔增氧转色 菌丝生长需要大量的氧气,刺孔是为了排出袋内废气,同时进入新鲜空气,有利于菌丝生长。当瘤状物长到菌棒表面积的一半以上时,使用放氧机刺孔,80~100个/袋,孔深40 mm、孔径5 mm。污染袋子最后刺孔,单独管理。刺孔前应降低棚内温度,保持棚内空气新鲜。刺孔后菌袋大量放热,需加强通风。菌袋放氧后进入转色期,棚内应适当增加散射光,转色要上下一致,便于出菇管理。

3 出菇管理

3.1 上架时间选择及管理

菌袋达到生理成熟时上架进行出菇管理。一般选择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上架,拉长上架时间,做到分批次上架,便于人工安排及出菇管理。上架后及时脱袋,对上架的菌棒适当喷水,做好温度、湿度、通风等协调工作。

3.2 环境条件管理

3.2.1 温度控制 刚上架的菌袋需要8~10℃温差刺激,以诱导菇蕾发生。香菇适宜出菇温度为12~18℃,超过25℃时会影响新菇蕾的发生,同时出菇的子实体也会生长过快,容易开伞。

3.2.2 湿度控制 菇蕾刚出时棚内湿度应保持85%左右,当菇蕾长到2~3 cm时降低棚内湿度至60%,利于出优质菇。

3.2.3 通风控制 根据天气情况春季应在中午通风。夏季气温高时要早晚通风,中午利用风机水帘降温增湿。

3.3 注水

第一茬菇根据发菌期菌袋失水情况决定,菌袋失水多时要注水,注水后菌袋的重量为装袋时的重量,失水少时不注水。二茬菇及以后注水,培养料含水量在65%适宜。

3.4 疏蕾

菌棒上架注水后刺激出菇,出菇数量较多需要进行疏蕾。疏蕾原则为单袋菇蕾间距5 cm,同一批菇蕾每袋留8~10个,保留无畸形的健壮菇蕾、菇脚清理干净。

3.5 采收

采收时分批进行,先采收花菇、光面菇和小菇,然后再采收次等菇,采收后直接放入保鲜库或售卖。采收时菇脚要清理干净,并尽可能少带培养基。

4 转潮管理

当一潮菇基本采收完毕后,要进入休菌管理阶段。此时应暗光适温培养,使菌棒温度达20~23℃,并根据外界天气情况每天向菌棒上喷水2次,每次2~3 min,达到菌棒表皮富有弹性且不硬化。菌棒菌丝恢复后可进行下一潮出菇管理。转潮期切忌干养菌,尤其是北方春季大风易造成菌棒水分流失,影响菌丝活性,菌棒易感染绿霉。

猜你喜欢

装袋菌袋菌棒
香菇高温期不同模式管理要点
菇农装袋忙
石湖林场香菇种植户(新韵)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因成品分装与QC酶切检验生产工艺及分析
4UJ-1400马铃薯捡拾机的研制
陈孟谈:发展食用菌助农脱贫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固定菌袋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