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南州2021年粮食生产工作措施及建议

2022-11-21杜志华赖昌兰何建栋

农技服务 2022年1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全州粮食

杜志华, 赖昌兰, 吕 梅, 何建栋

(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 贵州 兴义 562400)

黔西南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贵州省西南隅、云贵高原东南端,全州国土面积16 804 km2,其中,宜耕地面积占1%,宜林面积占37.5%,宜牧面积占11.8%。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21〕30号),黔西南州2021年度目标任务为播种面积15万hm2,产量82万t。《黔西南州2021年春季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州农通〔2021〕41号)中,计划播种面积21.6万hm2,产量97万t。2021年全州粮食作物实际播种面积23.06万hm2,增幅7.3%;预计单产298.6 kg/667m2,增幅2.5%;总产量103.29万t,增幅10%。其中,夏粮总播种面积5.93万hm2,增幅9.1%,产量16.08万t,增幅14.8%;秋粮总播种面积17.13万hm2,增幅6.8%,预计产量87.21万t,增幅9.2%。2021年全州基本稳定水稻、薏仁米、高粱播种面积,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幅度较大,豆类种植面积虽有一定减少,总播种面积增幅仍然达到7.3%;加之黔西南州2021年总体气象条件较好,病虫害防控措施得当,凝冻、风暴以及汛期受洪涝灾害影响不大,因此秋粮单产和全年粮食单产均略有增加。为今后更好地推进黔西南州粮食生产工作,针对2021年粮食生产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措施。

1 黔西南州粮食生产工作措施

1.1 坚持党政同责,高位推进粮食生产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春季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进行安排部署,重点强调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工作,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州委书记、州长均对全州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强调守牢粮食安全底线。2021年4月2日,全州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召开,州委书记、州长对粮食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其他相关领导对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下发《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认书》,由各县市(新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签订。

1.2 紧扣任务目标,层层压实责任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印发《中共黔西南州委办公室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21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通知》(2021-28),明确全州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15万hm2、82万t的目标任务,同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新区),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组、到地块。州农业农村局印发《黔西南州2021年春季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州农通〔2021〕41号),将粮食生产任务分类分品种分解至各县市(新区),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扎实推进春管春播各项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全年粮食丰收增产。全州召开春季和秋冬种农业生产现场会,实行轮流观摩制度,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观摩了兴仁市和贞丰县包括粮食生产在内的5个种植基地,秋冬种现场会在安龙、册亨、望谟召开,学习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发展。

1.3 抓好服务指导,提高管护水平

一方面,印发《关于开展全州粮食生产服务指导工作的通知》(州农通〔2021〕64号),强化工作督查调度,成立5个服务指导组,保障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统筹推进全州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另一方面,以州、县两级薏仁米粮食专班为主,结合种子、植保、农推、土肥等专家做好精准指导,分作物、分区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累计开展技术服务4.32万人次,召开培训会21期,培训人员1.88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81万份。

1.4 抓好示范引领,推广高效技术

2021年根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粮油作物绿色高效技术模式,黔西南州全面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继续推广化肥、农药双减措施,扩大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积极参加贵州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活动,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断提升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结合3个粮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4个粮油高质高效行动项目、2个粮油单产提升行动项目、6个优质特色粮食专项项目、3个粮油耕地轮作项目,着力在坝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成示范一批粮食生产全过程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共创建州县两级党政一把手领办粮食高产示范田20个,面积579.33 hm2。9月17日,由贵州省农学会组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对兴义市万峰林水稻超高产示范基地水稻进行实割实测,产量达1 123.87 kg/667m2,创贵州水稻单产最高纪录。

1.5 内培外引企业,发展粮食产业化

2021年,全州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按照标准化、规模化要求,实行订单生产,种植水平、产量和效益有了一定提高,如安龙县依托贵州丰颐万石季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发展水稻、高粱等粮食产业,由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实现订单生产,稻谷保底价收购(红壳晚8.2元/kg、满口香6.1元/kg、宜香2 079 4元/kg),高粱保底价5.6元/kg。目前,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签订订单面积2 973.33 hm2,收购价格6.4元/kg;贵州丰颐万石季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农户完成宜香2079、金边晚、红壳晚等收购合同面积333.33 hm2;贞丰县通过贵州珉城农业发展公司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高粱130余hm2。

1.6 完成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发放

2021年中央财政下达黔西南州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 856.3万元,按照“按时、足额发放补贴资金”的要求,黔西南州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快速核实面积,在此基础上强化部门协作、分县实施、及时公示和规范发放,并从7月22—26日连续开展日调度,在全省率先完成2021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共计发放 2 856.3万元,涉及全州8个县(市)134 个乡镇(街道办)的402 302名农户。

1.7 抓好“双减”,保障农产品安全

一是开展农药减量行动。近年来,黔西南州通过严格植物检疫,提高精准用药水平和农药使用效率,农药使用量(商品量)从2015年的1 274 t逐年递减至2020年的877.11 t,使用量逐年减少,实现负增长行动目标任务。二是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2016年以来,逐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得到提升,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化肥使用量(折纯)逐年减少,从2015年的81 846 t降低至2020年的60 404 t,实现负增长。三是进一步优化施肥结构。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以上,复合(混)肥料施用量增加,氮、磷、钾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中微量元素肥料、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得到推广使用,有机肥(自制和商品有机肥)使用逐年提升。四是开展农用地膜专项整治。着力开展地膜生产、经营、使用大检查,共监督检查生产企业24家、农贸市场98个、农资经营部320户;着力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以薏仁米等农业生产基地为核心,出动290人次检查人员对50个用膜基地使用非标准地膜企业及个人进行85次检查,抽检15批次塑料制品和农用地膜。

1.8 抓好监测预警,抓实病虫防控

制定《黔西南州2021年度“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州农通〔2021〕49号)和《黔西南州红火蚁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一是开展病虫预警监测工作,共发布黔西南州病虫害趋势预报20期500余份,病虫草鼠情报45期1 523份、简报45期1 116份。二是7月30日,召开全省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工作暨技术培训会和全省红火蚁防控现场会。三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安装太阳能杀虫灯950台,性诱捕器1 180余套,高空测报灯5台,虫情测报灯2台,在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上开展统防统治2.06万hm2·次。截止目前全州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12.66万hm2·次,防治15.82万hm2·次,通过对病虫害的积极防控,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1.9 抓好防灾减灾,深化协作联动

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坚持底线思维,一是及时制定了《黔西南州奋战100天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案》,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修定《黔西南州主要农作物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明确农业防汛抗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及职责、处置措施和灾情信息报告制度。二是强化农业农村与气象、应急、水务等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发布长效机制。与气象部门联动,建立微信、短信推送机制,及时研判气候变化趋势,发布预报预警信息;针对当前防汛抗旱减灾和粮食生产关键期的需求,发布《秋收秋种气象农情信息专报》11期,及时预警,抢抓收获,保障秋粮颗粒归仓。与应急部门联动,严格执行24 h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实行汛期重点时段灾情日调度机制,重要情况及时上报州委、州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提高灾情报送质量,坚决杜绝灾情漏报、瞒报、迟报;加强与应急部门开展灾情核查核实,建立灾情核查会商机制,为决策部署提供数据支撑。截止8月底,黔西南州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09万hm2,成灾3 873.33万hm2,绝收660 hm2,经济损失7 928万元,其中粮食损失产粮仅4 500 t。

1.10 抓好资金监管,开展农业保险

为确保全州粮食生产,州县两级多渠道筹集、整合资金投入粮食生产。为确保涉粮资金运行监控,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由分管领导牵头,种植业管理科具体负责统筹,粮油技术推广科、土壤肥料工作科、植保植检科、薏仁米粮食专班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所监管的项目,负责督促项目县(市、新区)加快2021年涉粮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并对2020年及以前年度安排的项目资金进行梳理,深入项目所在地开展实地核查,扎实抓好财政资金运行监控工作,形成长效运行监控机制。开展中央政策性保险工作,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州粮食作物承保面积3 万hm2,保费1 032.95万元,惠及农户9.48万户;理赔面积160 hm2,理赔金额60.83万元,惠及农户739户。

2 黔西南州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种粮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

黔西南州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粮食企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占比分别为15.12%、3.25%和19.08%,种植大户占种粮新型经营主体的比例仅1.61%,大部分仍然以农户散种生产。

2.2 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近年来,尽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州农田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由于黔西南属于喀斯特岩溶山区,山高、坡陡、谷深、水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进度慢,目前农业产业路、机耕道、灌溉等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设施农业建设标准较低,有效灌溉面积较少,部分地区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大部分以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粮食播种散、碎、乱,规模化不足,生产力水平低。

2.3 粮食生产技术服务不到位

一方面,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运用不足。如个别地方农户仍使用薏仁米、玉米自留种,种植比较粗放,技术水平不到位,病虫害发生率高而影响单产。另一方面,个别地方存在不翻犁地直接点播及肥料不覆土等粗放种植方式,肥料利用率低,影响产量提高。

3 黔西南州粮食生产工作建议

黔西南州要利用秋冬种农业生产时间较早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围绕“四新”抓“四化”,坚持“两大一高”主基调,以“稳粮扩油”为核心,切实抓好今年秋冬种工作,纵深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推动2021年秋冬农业生产取得实效,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1 及早安排粮油种植计划

明确2021年秋冬种期间粮油作物种植目标,按照图斑化管理方式制定秋冬种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全州秋冬种计划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17.23万hm2,其中,粮食作物5.94万hm2(小麦4.07万hm2、秋冬马铃薯1万hm2、杂粮0.87万hm2),种植油菜4.43万hm2。充分利用水稻、烤烟、薏仁米等秋收作物收获后的水田和旱地,全面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行“稻+菜”“稻+油”等常规轮作模式;依托全州2万hm2基本烟区推行“烤烟+”模式,利用4.67万hm2薏仁米基地,推行“薏仁米+”模式。全州各县市(新区)结合实际,利用耕地轮作等项目和产粮(油)大县奖补资金,计划打造37个秋冬种示范点(共计面积786.67 hm2),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全省和全州秋冬种现场推进会做好准备。

3.2 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土地整治、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输配电等重点,紧扣整县推进兴义、兴仁、望谟3个县(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源,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3万hm2。

3.3 强化农机装备提升

突出“改地宜机”和“改机宜地”,加快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做好山地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农机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技术集成推广。整县推进兴义市水稻机械化和兴仁市薏仁机械化示范建设(尤其是机收),加快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年底实现农机总动力305万k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1%。

3.4 实施农业绿色工程

坚持投入减量、生产清洁、循环利用,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强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推广耕地轮作模式,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开展农业废弃资源化利用,年底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2%以上,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要加强培训,搞好技术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全州粮食
田野里,丰收忙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暨第四季度集中学习研讨会
那些教我们珍惜粮食的金玉良言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