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血液黏稠的4 个信号

2022-11-21■崔

人人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黏稠度气短高血脂

■崔 白

血液黏稠在医学上叫高黏血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很多人往往把血液黏稠和高血脂混为一谈,但其实不是一回事。高血脂是指血脂水平偏高,血液黏稠是由于一种或几种血液粘滞因子升高,使血液过度黏稠、血流缓慢。高脂血症的患者血液可能会黏稠,血液黏稠的患者不一定患有高脂血症。但它们都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血液黏稠的常见症状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临床观察显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会感到脑袋晕晕乎乎的,没有力气,没有睡醒后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的感觉。而吃过早饭后,大脑才逐渐变得清醒起来。等到晚饭过后,精神状态反而最好,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没有困意,这可能就是血液黏稠增高向人体发出的信号。

下蹲困难、胸闷气短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以肥胖者居多。这些人下蹲比较困难,有些人甚至无法蹲着干活,否则会感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这是因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下蹲时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导致血液循环不足,氧气与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憋气等机体缺氧现象。

午饭后犯困 吃完饭后犯困,是由于消化食物让大量血液流入胃肠血管,导致大脑血液减少。正常人也会有此症状,但血液黏稠或有脑动脉硬化的人,这种困倦发作相对频繁且难以缓解。

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 有些人平时视力不错,但常出现短暂性模糊,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该情况普遍发生在65 岁以上老年人身上。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顺畅,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视神经,导致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医学上称为阵发性视力模糊。

3 个改善血稠的方法

多喝水

很多人血稠是因为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浓缩所致,这种情况在夏天尤为明显。饮水可使血液变稀,但要掌握好时机,可以在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 小时)和就寝前,有意识地饮用200 毫升20℃~25℃的白开水。

多运动

血液黏稠的人应该多运动,运动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运动强度不宜过高,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轻中度有氧运动即可,每周3~5 次,每次半小时到1 小时,当然运动后不要忘记补充水分。

饮食清淡

食用过多高脂类食物和甜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则有助于降低血液浓稠度。蔬菜和水果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维生素C 可以辅助降血脂,粗纤维可以阻止胆固醇吸收,都有利于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猜你喜欢

黏稠度气短高血脂
登布达拉宫(外一首)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什么是血液黏稠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