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酒精产业发展简要分析

2022-11-16刘广文王立学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食用酒精糖蜜深加工

刘广文,王立学

(1.依兰县企业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4800;2.依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4800)

1 酒精生产分类与食用酒精的市场应用

1.1 酒精生产方法分类

1.1.1 按生产的方法分类

按照生产方法分类酒精可分为发酵法酒精和合成法酒精两大类。其中发酵酒精多用于食品加工,合成酒精多用于工业生产。

发酵酒精生产原料主要有3种,分别是淀粉类原料、糖蜜原料、其他原料。其中,淀粉类原料主要为粮食、木薯,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除杂、粉碎、搅拌预蒸、蒸煮、糖化、酵母菌发酵、蒸馏和成品入库储藏;糖蜜原料主要为甘蔗、甜菜;其他原料主要为富含木质素的木屑、富含糖类的亚硫酸盐纸浆废液。淀粉原料发酵酒精先在霉菌的糖化作用下将谷物粮食、薯类所含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再由酵母在无氧环境下发酵生成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是利用糖蜜中富含的蔗糖由酵母菌发酵生成酒精;也可以用木屑经稀酸水解木质纤维素生成糖类,再经酵母发酵生产酒精[1]。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多为利用造纸生产加工废液中含有的多种糖类在酵母作用下发酵生成酒精,产品标准适合作为工业用酒精。

合成法生产酒精以煤炭焦化、石油裂解等化工生产的废气中的乙烯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制成酒精。合成法生产酒精可分为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两种。合成法生产酒精对催化剂、生产设备、提纯耗能要求较高,在国外有一定应用。

1.1.2 按质量等级分类

酒精质量的主要评判标准是酒精中乙醇浓度越高,甲醇含量越低,酒精质量越高。按质量从高到低决定的酒精用途分别为制药用酒精、食用酒精、消毒医用酒精和工业用酒精。其中,食用酒精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谷物类、薯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原料粉碎、搅拌预蒸、蒸煮、糖化、发酵和蒸馏等处理得到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和体4个部分。蒸馏酒中因不同发酵原料、发酵工艺、窖藏条件影响酒精中醛、酸、酯和醇这4大类主要杂质的含量,产生不同的口味和气体会使蒸馏酒的风味不同[2-3]。

1.2 食用酒精具体用途

1.2.1 生产酒类

食用酒精可作为不同浓度的白酒、药酒、滋补酒、保健酒、果酒、葡萄酒和露酒的基础酒,还可以用来生产仿洋酒,如仿白兰地、伏特加等。

1.2.2 生产酒精饮料

作为汽酒、小香槟的基础酒。

1.2.3 食品、调味品添加

作为生产食用醋酸、自然酿造酱油、食用香精的主要原料,如酱油中含食用酒精2%~3%。

1.2.4 作为溶剂

食用酒精作为香料的良好溶剂用于生产香水。

2 食用酒精生产原料及原料成本分析

目前,我国食用酒精生产主要依靠粮食、木薯和糖蜜等原料,3类原料所生产的食用酒精成品中,粮食酒精的质量和风味最优,其中玉米是我国广泛使用的食用酒精生产原料。但近年来由于玉米、木薯、糖蜜市场价格的波动,各种原料成本优势不断发生改变,酒精生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2.1 木薯、糖蜜原料

木薯制食用酒精生产成本在3大原料酒精中较低,木薯市场价格的下跌为木薯制食用酒精生产降低了成本,创造了利润空间[4]。因此,近年我国木薯制食用酒精产量呈增长趋势。但木薯原料更多预期为非粮化生产燃料酒精[5]。

糖蜜作为甘蔗、甜菜糖厂的糖汁或红糖、白糖精炼的副产品,用来生产酒精的初始成本最低,但糖蜜酒精生产另一主要的成本在于废液的处理方面。较为彻底的糖蜜酒精生产废液处理方式是浓缩处理利用。该方法基本可以实现废液的零污染处理,弊端是对废液进行浓缩和干燥的过程中能耗较大[6]。

2.2 玉米原料

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玉米价格大跌。为保障农民的种植利润,通过每年制定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我国于2008年开始实行玉米临储制度,临储收购价逐年上调,市场价格波动加剧,收购阶段玉米价格上涨,在临储价格支撑下国内玉米价格处于高位水平,收购结束,玉米价格随即跌落。2008—2014年,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涨幅达到50%,带动国内玉米价格快速上涨,涨幅已超过木薯价格变化,因此玉米酒精相对于木薯酒精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不明显,整个行业停产现象严重。2014—2017年,由于国家放开政策,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正式取消,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玉米价格主要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格机制供应玉米,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玉米去过剩库存价格逐年走低,玉米原料价格低位震荡,玉米酒精生产企业开工率较高。2018—2020年,玉米库存量降低,玉米原料价格逐年上涨至较高水平,玉米发酵生产酒精对生产补贴较为依赖。

2016年,国家主要对东北三省一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精深加工补贴政策,对收购玉米并实际加工消耗的企业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黑龙江300元/t,吉林200元/t,辽宁100元/t,内蒙古自治区200元/t。2018年,吉林对纳入补贴范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和配合饲料企业,对实际收购加工消耗的2017年省内新产玉米给予100元/t收购补贴。黑龙江有关机构公布了收购2017年产玉米补贴政策,纳入补贴范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给予150元/t补贴。2018年补贴实施省份为黑龙江和吉林,可能是因为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这2个省份,尤其是黑龙江省,近年玉米深加工产能增加显著。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下,糖蜜酒精生产企业转产可获得性较高且无环保成本的木薯酒精。相比之下,玉米产量稳定且环保投入较小。受益于成本低、玉米深加工补贴、副产品DDGS(酒糟蛋白)附加利润等有利因素影响,东北玉米酒精产业处于发展机遇期[7]。

2.3 新增产能分布

我国酒精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原料供应充足的东北、华东地区,主要集中省份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和陕西等。东北主要加工东北原产地玉米,而华东主要使用进口木薯、山东玉米。产量上东北、华东地区酒精产量在国内酒精行业占比较大。我国食用酒精年产量增长迅猛,具备竞争力的大型和中型酒精企业也逐步从单一的发酵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工艺落后、管理不善、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被陆续淘汰,中小型酒精生产企业面临转产和重组整合的严峻考验。

2.4 食用酒精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展望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玉米主产区,玉米酒精生产原料充足,玉米生产加工扶持政策科学合理,且玉米酒精口感品质更优,发展食用酒精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农业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下,酒精行业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违规和低效产能。吉林省出台《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推进方案》,落实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玉米深加工产业在食品工业经济中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抢抓机遇推进全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等。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将全省玉米主产区划分为建设玉米深加工项目比较适宜的7个片区,覆盖了53个县(市),玉米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每个片区玉米年均产量均在300万t以上,最高为1459万t,并且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在这些地区建设玉米深加工项目比较适宜。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招商案例如哈尔滨巴彦经济开发区设立哈尔滨玉米深加工产业基地生物化工产业园,成功引入哈尔滨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30万t/年燃料乙醇项目。此外,龙江龙、北大仓、富裕老窖、玉泉、黑土地、北大荒、老村长、三沟、老龙口、洮儿河酒、榆树钱酒和德惠大曲这些本土酒类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将对东北地区发展食用酒精产业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但随着加工补贴力度减弱,玉米库存不断减少,玉米深加工补贴对食用酒精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此外,国际贸易摩擦、自然灾害等因素将给我国玉米原料市场价格造成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国内玉米酒精加工利润,对玉米酒精产业发展带来风险和挑战。

猜你喜欢

食用酒精糖蜜深加工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糖蜜对犊牛生长性能及增重成本的影响
甜菜和甘蔗糖蜜的理化特征及其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糖蜜的饲用价值及应用研究
两级UASB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效果研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酒精》今年6月23日起实施
我国有机食品深加工有待拓展
食用酒精对鸭肠中胆固醇脱除效果研究
浙江丰利超细辊压磨成非矿深加工设备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