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油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1-16秦海平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粮油产品质量粮食

秦海平

(重庆市忠县粮油事务中心,重庆 404300)

粮油质量问题是关乎整个国家民生的关键问题。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好粮油质量安全的监管,结合科学化措施对粮油安全加以重视并对问题进行处理,在不断完善粮油质量安全的同时,使人们能够拥有良好且健康的粮油消费环境,为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提供保障。本文将结合粮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为粮油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可靠 措施。

1 粮油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1.1 粮油种植环节

1.1.1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在粮油种植环节中,主要涉及的农作物为大豆、玉米、水稻和小麦等作物,在当前形势下人们对经济效益的重视使得农作物的种植越来越依赖农药化肥的使用。然而,在此情况下化肥与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部分有毒的化学物质也被残留在农作物的果实或籽粒中,这严重影响了粮油的质量,使粮油农作物出现了污染,被人们食用后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 健康[1]。

1.1.2 其他污染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更新进步过程中工业企业所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料等物质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污染情况。工业三废的肆意排放且不治理使部分土壤、水源出现了化学污染,在此过程中重金属污染是最为主要的污染元素。

1.2 粮油储藏环节

粮食的储藏,应尽量选择干净卫生且通风干燥的地方;油脂要保证在密封环境下储藏,避免高温、阳光暴晒[2]。对于超出保质期、生虫、发霉的粮食要及时进行筛除,但在实际的储藏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杀虫剂的使用与细菌滋生等问题仍然存在。

1.2.1 粮油杀虫剂的残留导致污染

在现阶段粮油储备企业中,其储备库中进行杀虫的主要方法是熏蒸杀虫法。这种杀虫剂的主要成分为磷化氢,在长期使用以及密封的储备库中很有可能使害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随着用量的增加使得一部分磷化氢被残留在粮食中,最终出现超标情况并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2.2 细菌等微生物污染

在粮食储备环节,我国湿热地区的粮食很容易出现微生物污染,其中主要以曲霉菌与青霉菌为主,这些霉菌自身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粮食,这些被污染的粮食很可能在加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

1.2.3 农户粮食储藏条件恶劣

除粮食储备企业之外,部分粮食还会在农户手中,这部分粮食通常会因为储备条件简陋、设施落后等问题出现霉菌、虫害,部分农户在储备期间若是出现了害虫,很有可能直接在粮食上喷洒剧毒性农药,虽然害虫被杀死,但也造成了粮食的大量污染,对粮食质量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1.3 粮油加工环节

1.3.1 超量使用添加剂

在粮油生产中,添加剂的种类、数量以及在食品中的残留数量都高于一定标准,而超量使用添加剂会对身体造成危害[3]。

1.3.2 滥用非食品添加剂

在粮油加工领域,偶尔会发生滥用非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如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面包表面使之增白,用矿物绝缘油使米饭、蛋糕表面增亮,在粮油制作中使用“吊白块”,在粉丝中加入滑石粉等。

1.3.3 粮油加工使用劣质原料

粮油加工用的原材料品质差,给粮油加工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如利用已霉变的稻谷加工大米食品,早餐摊点利用“地沟油”煎炸食物等。

1.3.4 加工工艺不规范

有些粮食生产单位因经营松散,对产品管理不规范,未满足生产技术条件,对细菌的灭杀也不彻底,生产设备简陋,还存在农业产品质量重大安全隐患,如茶油苯并芘问题、小麦粉增白剂超标、黄豆油溶剂残留量超标等[4]。

1.4 粮油运输、包装以及销售环节

在粮食运输、包装、销售环节中使用不洁或已被污染的容器、包装物和运输工具对粮油产品造成污染。特别是散装粮、直接食用的成品粮,如大米、面粉等,其产品的吸附性强,极易污染,并由此影响产品的品质。散装食用油不宜长期用塑料瓶装,宜选择干燥、干净、可密封的玻璃等容器盛装。

1.4.1 消费者意识

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在挑选粮油产品时,主要看外表是不是好看、鲜嫩等,而部分不良商贩为诱惑消费者,不惜采用工业添加剂进行打磨、染色等,由此造成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4.2 过期、变质粮油流入市场

部分不法商人为追求经济效益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和过期粮油产品,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谷物油脂在上市流通过程中存放不当也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导致谷物油脂商品腐烂变质,带来很大的粮油质量安全隐患,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 粮油质量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2.1 加快新法出台,完善标准体系

国家也应当关注粮油立法工作,并应当加速粮油立法的速度与进程,及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和有关条例,以规范粮油生产商、加工厂、经营户和管理人员等的执业活动,为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粮油、政府依法行政监督管理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等提供重要依据[5]。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可确定粮油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地位,划分质量监督管理与检测机关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粮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让立法来保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此外,还要严格地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统一国际市场的谷物油标准规范,以提高市场准入标准的统一性、科学性。同时可以针对我国检验机构的实际状况,探索新型的检验方式,以缩短试验过程,提升试验效果与精度,减少试验时间的方式导入粮油国家标准体系,同时进行尚未建立国家标准项目的探索,健全粮油国家标准管理体系。

2.2 严格落实监管制度

(1)在粮油监督管理上,采取了整合、精简、垂直领导的地方政府管理办法,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一领导,通过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来统筹负责、协调地方各有关政府组织的粮油监督管理工作,来减少各个领域的重叠监督管理工作和遗漏监管现象的产生,推动各个领域协作粮油监督管理工作,以提升粮食监督管理效能。

(2)国务院、地区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强发展粮油检验设施与执行专项资金建设,对发展粮油现代化检验仪器设备、现场快速检验装备、调查获取证据装备、移动执行终端以及采购粮食现代化检验仪器设备、执行用车等给予一定保障。与此同时,应加强粮油产品的安全检测力度,重视抽检、巡查工作的开展,严厉打击各个环节影响粮油质量的行为。

2.3 重视运输、消费环节

在粮食运输过程中,应提前制定好科学化的运输方案,充分做好运输之前的准备工作。相关人员要认真检查所运输的粮油包装是否完好,避免因包装不完好出现洒落、变质等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粮油被淋雨的情况,在到达目的地之后要第一时间对粮油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变质、发芽、发霉等问题,及时规避质量问题的出现。另外,在消费环节要做好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工作,确保人们拥有充足的质量安全意识,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粮油质量安全问题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4 倡导放心粮油,推进名牌工程

随着粮油食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粮油消费也逐步地从数量型上升为质量型。近年来,由于政府部门监督力量的加强、有关优惠政策的实施、“放心粮油”服务项目的广泛开展使中国粮油质量得到了提高,但问题粮油依然存在。因此,必须从根源上做好原粮质量安全监管,完善产品质量保障制度,健全和执行产品溯源和召回体系。

2.5 加大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关乎我国的经济发展,唯有开展全面、立体化、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意识到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①在政府方面,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把与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规章、规范、政策和科技等信息加以传播,增强农户的粮油作物产品质量意识,及时解疑释惑,从根源上把好粮食产品质量关;增强中小企业经营户的意识,严格规范他们的粮食生产经营活动;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协助地方政府部门有效遏制非法谷物油脂流入市场。②中小企业方面,采用中小企业间召开科技研讨会的方法,增进中小企业间互相了解,了解他人领先的产品,提升公司员工的粮油安全管理素养,进一步提高粮油质量安全。③在质监机关工作方面,通过积极举办粮油产品质量相关的检验技能培训班、座谈、汇检等活动,提升检测技术人员的检验技术水平,以适应当今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需求,确保人们的饮食健康。

3 结语

抓好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很重要,是确保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为保证我国粮油质量安全,就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并从政府部门、公司、质检机关等入手,全面、立体化面向社会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意识到我国粮油质量安全的重大意义。唯有如此,粮油行业素质才能得以提高,公正法治诚信的粮油市场经济才得以形成,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才得以提高,使得我国粮油质量安全能够达到人们所预期的目标。

猜你喜欢

粮油产品质量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我的粮食梦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