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银行支持视角的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探究

2022-11-16郝艳芳

中国市场 2022年32期
关键词:合计余额黑龙江省

郝艳芳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行,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与银行机构情况

“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的内外风险和省内疫情等影响,黑龙江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工作基调下,全省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

1.1 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2021年,黑龙江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49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6.6%、第二产业增长5.0%、第三产业增长6.3%。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进出口总额增长29.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10.6%;装备、石化、食品、能源等优势产业分别增长13.3%、9.8%、6.1%、6.3%。

1.2 银行机构情况

截至2021年年末,黑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住户存款2.41万亿元,增长13.3%;非金融企业存款0.47万亿元,增长1.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4万亿元,增长8.1%,其中,住户贷款0.69万亿元,增长6.9%;企(事)业单位贷款1.71万亿元,增长8.4%。从黑龙江省银行机构分布看,截至2021年年末,黑龙江省内法人银行机构共有122家(1)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网站数据统计。,具体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几类机构。非法人机构共有30家(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数据统计。,主要为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省外注册城商行以及外资银行在黑龙江省的分支机构。

2 银行对黑龙江省的贷款支持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黑龙江省内所有银行机构对全省企(事)业单位发放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71万亿元,贷款投放是黑龙江省内银行机构的主要投资方式。本部分研究:一是分析黑龙江省内企(事)业单位贷款的地区分布;二是分析各家机构各类贷款的投放情况;三是进行分析总结。

2.1 贷款的地区分布

从贷款分类看,黑龙江省企(事)业单位的贷款以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为主,合计贷款余额为1.68万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98.5%。其中,短期贷款7381.6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43.23%;中长期贷款8115.3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47.53%;票据融资1324.1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7.76%。

从地区分布看,哈尔滨市的各项贷款余额最高为9312.86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4.55%,其次为佳木斯市1650.21亿元,齐齐哈尔市第三为1135.43亿元,其他地市的贷款余额均不到1000亿元。

2.2 各类银行机构的贷款投放情况

2.2.1 整体投放情况

从黑龙江省内各类主要银行机构的贷款投放情况看,主要以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省内法人城商行和其他省内法人机构五类银行机构的投放为主,合计贷款余额为16985.73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99.49%。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投放比例最高,合计余额为7035.70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41.21%;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6家国有银行合计投放的贷款余额为4827.98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28.28%;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合计投放的贷款余额为1368.52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8.02%;哈尔滨银行和龙江银行2家省内法人城商行在黑龙江省内合计投放的贷款余额为1717.64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0.06%;哈尔滨农村商业银行等117家省内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在黑龙江省内合计投放的贷款余额为2035.89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1.92%。

2.2.2 各类机构的具体投放情况

从各家银行机构的具体贷款情况看,在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三项主要贷款中,各类机构的投放重点有所差异。

其一,政策性银行。以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为主,3家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合计4314.35亿元,占全省短期余额的比例为58.45%;中长期贷款余额合计2709.06亿元,占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33.38%。其二,国有银行。在三项主要贷款中均有所投放,6家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合计1484.37亿元,占全省短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20.11%。中长期贷款余额合计2681.05亿元,占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33.04%。票据融资余额合计662.56亿元,占全省票据融资余额的比例为50.04%。其三,股份制银行。以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为主,8家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合计304.44亿元,占全省短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4.12%。中长期贷款余额合计651.28亿元,占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8.03%。其四,法人城市商业银行。以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为主,2家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合计487.05亿元,占全省短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6.60%。中长期贷款余额合计1305.78亿元,占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6.09%。其五,其他法人银行机构。该类机构主要为黑龙江省内的法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共计117家机构。以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余额合计1057.84亿元,占全省短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4.33%。中长期贷款余额合计978.05亿元,占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2.05%。

2.3 分析总结

从贷款的地域维度分析,哈尔滨市的贷款余额最高,占全省贷款余额的比例超过50%。该特点与哈尔滨市的省会地位、GDP规模以及其他经济发展指标相匹配。从贷款的投放机构分析,政策性银行贷款余额在全省最高,以黑龙江省内的基础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政策性贷款为主,具有整体投资规模大且单笔投资金额大的特点。国有银行的贷款余额和占比均低于政策性银行,位列全省第二,依托于网点覆盖范围和总行的综合优势。既具备为省内的大客户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又能实现对省内中小企业客户的覆盖,是省内资金和客户综合覆盖率最高的机构。法人城商行依托其股东背景优势及其支持小微和惠农的角色定位,对黑龙江省内的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均有较好的支持,是黑龙江省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其他法人银行机构具有机构数量多、单体规模小的特点,且多数分布在黑龙江省内的县级地域,其贷款投放以小微企业为主,单笔金额较小,分散度高。

3 银行对黑龙江省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

本部分主要分析银行对黑龙江省企业在公开市场直接融资的支持情况,除贷款融资外,黑龙江省内的优质企业还通过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等渠道进行直接融资,主要融资工具有信用债、资产支持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增发、可转债以及大股东减持等。企业的直接融资主要由商业银行的金融同业条线以自营资金或者资产管理条线(理财子公司)通过理财资金进行投资,一般记账在各家银行总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无法体现在黑龙江省内非法人银行机构的报表中,因此,该部分分析数据取自Wind资讯公开披露的数据。

3.1 债券融资

第一,存量债券。截至2021年年末,黑龙江省共有257只基于政府信用和企业主体信用发行的存量债券,合计余额6958.48亿元。债券类型涵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和省内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信用债。从各类债券的分布情况看,存量债券包含地方政府债186只、余额6441.95亿元,占全省存量债券余额的比例最高为92.58%,全部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统一发行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非金融企业发行的71只、余额516.53亿元,占全省存量债券余额的比例为7.42%。

第二,新发行债券。在新发行市场中,2021年,黑龙江省共有7家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共计发行债券19只,融资规模为136.8亿元。从发行主体评级看,AAA评级和AA+评级的企业发债规模占全省发债规模的比例相同,均为35.09%,AA评级的企业发债规模占全省发债规模的比例为29.82%。

3.2 资产支持证券融资

截至2021年年末,黑龙江省共计10个主体发行了11单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合计发行金额134.12亿元。从发行目的看:一是资产出表和再融资;二是一级市场直接融资。穿透至底层看,入池基础资产涵盖各类收费资产,发行规模占全省总发行规模的比例超过55%,其中,以黑龙江省地区特色的供热收费权为基础资产的债券发行规模占总发行规模的比例超过40%,该种融资方式有效盘活了发行主体的存量资产,最大限度将未来现金流提前变现。

3.3 资本市场融资

其一,股票质押。截至2021年年末,黑龙江省上市公司中共有29只股票进行过股票质押融资,总质押股数为114.53亿股,质押股票市值合计约为573.02亿元。从增量市场看,2021年,黑龙江省的上市公司中共有11只股票开展了股票质押融资,总质押股数为29.19亿股,所质押股票的参考市值为220.64亿元。其二,一级市场融资。2021年黑龙江省共有4家上市公司通过首发、增发和发行可转债等方式进行一级市场融资,合计融资规模37.41亿元。其三,二级市场融资。黑龙江省共有9家上市公司的22个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进行融资,合计减持股数17483万股,合计融资规模约12.70亿元。

4 银行支持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方案探索

4.1 差异化定位的贷款支持

贷款投放是银行支持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结合黑龙江省内各类银行机构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定位,根据各自定位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不同领域进行定向重点支持。一是对交通、水利、能源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中重大项目的支持,以省内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的优势,通过银团等方式提供项目贷款资金支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对大型企业的支持,有效利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法人城商行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客户为中心,在为其提供贷款支持的同时,同步为其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助力省内大型企业高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三是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将法人城商行和农商、农信等法人机构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发挥这类机构的市场“触角”作用,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低额度、高分散的贷款支持。

4.2 重点发展领域的全面支持

对于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十四五”规划的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七大产业投资集团以及北大荒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客户,集中省内银行机构的优势资源,整合资金和技术以客户和发展为中心,制定综合授信方案,通过自营资金、理财资金以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4.3 直接融资市场的重点支持

直接融资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融资工具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主要包括一级市场首发、增发和可转债融资,二级市场减持融资以及股票质押、可交债等方式融资。直接融资工具,一方面具备融资规模大且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国有、股份制和属地法人城商行是直接融资市场的主要支持者;另一方面,为直接融资市场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为其提供投行、财务顾问等融资服务。

4.4 轻资产的综合金融服务

受限于资本金的限制,银行机构在支持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贷款规模、投资规模可能会受到制约,轻资产业务是银行兼顾自身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选择。一是资产管理条线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理财资金,在直接融资市场上通过“债权+股权”的模式支持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二是除提供资金支持外,银行机构可为企业提供企业网银、银企直连、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5 结语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机构,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大背景下,支持经济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业稳健运营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银行支持黑龙江省实体经济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支持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方案进行探索思考,以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助力黑龙江振兴的目标。

猜你喜欢

合计余额黑龙江省
2021年7—9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2020,余额不足
2019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2018年7—12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
歌美飒新签署两订单合计9.8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