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建谋主任医师“益气升阳法”治疗眼睑下垂经验总结

2022-11-15陈庆辉傅丽琴谢建谋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合谷阳明眼睑

陈庆辉,傅丽琴,谢建谋

(龙岩市中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1 溯本求因

上睑下垂是指因提上睑肌功能不全,以致上睑上提无力、不能抬起,导致睑裂变窄,遮盖部分甚至全部瞳仁,进而影响视力的一种眼病[1],属中医学“睑废”“上胞下垂”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致病因素多与风、痰、虚有关,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2],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脾气不足为主,治多以补益肝肾为主,合以益气健脾为法。《脾胃论》中指出“脾之精气旺,则目能明;脾胃升降正常,则目能视”。

谢建谋主任医师根据“睑废”的临床症状特点(眼肌痿软、睁眼无力甚至目闭难开),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气本升,将先天之精气、食物之谷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上输注于头面四肢百骸,眼睑肌肉得以奉养而闭合自如。若素体脾虚,脾阳被遏升降无力,清阳不升,水谷精微无法上承至眼睑,眼睑失去濡养,故无力上抬。

2 益气升阳针法理论特色

谢建谋主任医师认为此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气虚弱为主,脾虚无以运化,升举无力,故提睑无力而下垂。治疗上着重“补脾气、升脾阳”为基本原则。临床从五脏辨治眼病,总结“益气升阳”针法,配合头皮针、体针、电针、艾灸而组成。“益气升阳”针法由焦氏头皮针视区、阳白(一穴三透)、太阳、臂臑(三针鸡爪形透刺)、外关、合谷、足三里、光明、太冲组成。其中焦氏头皮针视区、阳白、太阳为主穴,臂臑、光明、足三里为臣穴,合谷、太冲为使穴。

2.1 透刺太阳以行阳

焦氏头皮针视区为焦顺发教授治疗眼病经验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针刺视区可调节太阳经经气,太阳经筋气血健运,则眼睑开合自如。阳白穴采用合谷刺法,具有一穴通三经之效,透向攒竹、丝竹空、鱼腰,使针感遍布整个眼球,达调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之能。国内有专家研究,行针刺治操作时,若针身的方向与肌纤维方向交叉,可引起一种反射——肌肉内轴突反射,增加肌肉生理性收缩的基本物质供应,从而恢复相关肌肉的收缩力。太阳穴为经外奇穴,为手足少阳、手足阳明及手太阳经筋集结之处,针之可激发少阳、阳明及太阳之经气,疏通局部经络,其周围聚集有颈内外动脉血运及多处神经,刺激此穴可行气活血明目、通经活络。二穴属于局部取穴,可使目上冈,目下冈经筋气血调畅,经筋濡养,失衡的眼睑功能得以恢复。

2.2 深刺阳明以提阳

眼睑下垂归属于中医“痿证”的范畴,《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上合于太阳为目上纲,阳明则为目下纲……热则筋驰纵,目不开”,经筋的病变会导致该功能的障碍,具体病机为“筋驰纵”导致的“目纲”失司,从而造成了“目不开”。

足三里为阳明经多气多血之经穴,主润宗筋,取之可激发阳明经气,利于筋脉健运。臂臑穴属手阳明经,“治痿独取阳明”,选取臂臑穴,采用鸡爪刺法,一穴三透,可同时调理太阳、阳明、少阳之经气,达到“定向深透,气至病所”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穴对人体免疫有调节作用,可提高乙酰胆碱受体的滴度,从而提高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速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2.3 疏肝利胆以畅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足则对外温煦柔润筋骨,筋得养,则经筋主司运动之功能正常。阳气贯通,则筋无弛缓之患,阳气条达,则筋又无挛急之虞。光明穴为足少阳胆经络穴,可疏肝利胆,明目止痛,太冲为肝经原穴,《席弘赋》所言曰:“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太冲安可缺。”双侧合谷、太冲相配,可疏通气机,通过调气,以奏理血活血,舒筋通络之功。

2.4 中药内服益气固阳

谢建谋主任医师认为:胞睑为肉轮,属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主运,脾虚气陷,升举无力,故提睑下垂。就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脾之精气旺,则目能明;脾胃升降正常,则目能视”。补中益气汤是李杲所创的治疗脾虚气陷的代表方剂,明代·薛凯《保婴撮要》记载“眼睫无力而不能开者,用补中益气汤”,故谢建谋主任医师治疗此病常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症状不同加减用药,补中益气者,实则益气升阳,脾胃之精气上荣,眼胞得以濡养,则目能视。现代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加减可改变眼肌无力大鼠细胞因子ⅠL-4,同时参与体液免疫,诱导B细胞分化,与肌无力缓解呈正相关,使其症状缓解率高且不易复发。

3 病案举隅

患者,女性,50岁,以“左侧上眼睑下垂无力1月余。”为主诉,多次求诊他院治疗无果,辰下;左侧眼睑下垂无力,斥力难睁,疲乏无力,四肢痿弱,口稍干,纳呆,寐欠安,二便调。查体: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左眼上睑下垂,遮盖1/3瞳孔;眼球运动:左眼外展差,余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均正常。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穴取;焦氏头皮针视区、阳白(合谷刺)、太阳、臂臑(三针鸡爪形透刺)、外关、合谷、足三里、光明、太冲,操作:视区采取坐位,与头皮呈15度角向上斜刺,插入1寸左右,快速提插得气后,采用电针,连续波;阳白透刺攒竹、鱼腰、丝竹空,各方向均透刺1寸左右,患侧太阳采用斜刺0.5寸,以局部酸胀感为度,阳白穴采用悬灸,并采用电针环绕一圈,与太阳相接,连续波;另取患侧臂臑(三针鸡爪形透刺)及双侧外关、合谷、足三里、光明、太冲,其中足三里提插补法,太冲捻转泻法,臂臑分别向三角肌前中后束透刺1寸左右,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余诸穴予平补平泻。留针40分钟,1日1次,9次为1个疗程,9次后休息1日,连续4个疗程。(2)所用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50g,党参30g,白术12g,当归10g,陈皮15g,炙甘草6g,柴胡12g,升麻10g,茯神20g,佛手10g,天花粉20g,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饭后温服;9剂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1天,再结合症状、舌脉,辩证微调上方,连服4个疗程。针灸配合中药治疗18天后,患者左眼上睑下垂症状稍改善,4个疗程后,患者左眼上睑下垂症状基本好转,再服补中益气汤1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来,未再复发。

按语:中医认为:胞睑属脾,脾为后天之本,主升提,主肌肉,脾虚气陷,升举无力,故提睑下垂。因此在临证取穴当重脾胃调补,取益气升阳之法补益脾胃、升阳强肌,脾气健运,气血化生得源,则中气可升,胞睑得养,故上提有力。主穴中阳白三透配合悬灸法正取之深意,阳白三透以导局部经气往复,因透针少有手法刺激,故取用电针环绕一周,跳动之时范围广泛,可传导针感至诸穴,从而引导经气来复,同时加以悬灸温阳催气,使诸穴相配引经导气之效速。正如《金针赋》记载:“气速效速,气迟效迟”。余诸穴多治目睛疾患之配穴,视区为头皮针主治目系疾病。

4 讨论

上睑下垂为临床难治痼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临床常规方法疗效欠佳[3-6]。谢师以“益气升阳针法”从行阳、提阳、畅阳配合常规治疗方法,针药结合治疗此病。(1)行阳:通过针刺眼睑局部穴位以改善局部血供,加速血液通行。同时发挥阳明经穴多气多血之功;(2)提阳:通过针刺足三里及臂臑穴以激发阳明经气,调理三阳之经气,利于筋脉健运;(3)畅阳:通过开四关疏通气机,以奏理血活血,舒筋通络之功;(4)固阳:通过“补中益气汤”加减,益气升阳,濡养眼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此法具有简、便、效、验、廉的特点,易于学习掌握,适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合谷阳明眼睑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痉挛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