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税降费红利政策下的企业发展研究

2022-11-14李文静

经营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增值税税收政策

李文静

(山东丰之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1)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增速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呈持续放缓态势。为加速经济发展,我国在减税降费方面不断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国家尤其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进一步巩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虽然国家一直在出台减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是政策是否有效落地、减免是否直接作用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仍要继续思考与探索。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原物料成本、物流成本、用工成本等持续上涨。文章对2020年以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企业合理使用减税降费政策提出相应措施措施,并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2020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梳理

近年来,我国税收体制不断改革,国家大力支持税制改革并出台相关政策。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政府积极出台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以扶持企业渡过经营难关。据统计,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占比41.89%,主要体现在财政补贴、减征免征、加计扣除、缓交税费以及水电减免、租金减免等方面,具体政策如下。

第一,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8号)》,为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由原来的最长年限5年延长至8年。其中困难行业企业,包括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四个类别,具体的判断标准按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执行。此外,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须占收入总额(剔除不征税收入和投资收益)的50%以上。

第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20〕734号)》,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免除上半年3个月房屋租金的优惠政策,其中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具体为承租国有房屋(包括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高校、研究院所等行政事业单位房屋,下同)用于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于转租、分租国有房屋的,要确保免租惠及最终承租人。例如,各级政府将政策内已征的税费予以抵减以后应缴纳的税费采用退还的方式处理。同时,国家对企业的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以免征、减征的方式进行处理。在租金减免方面,苏州市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实施免收房租和减半房租的减税降费政策。

2021年,国家为继续支持企业的发展,延续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的部分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1号)》,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效期为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第二,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6号)》,继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将时间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第三,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对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三、2020年减税降费成果

(一)2020年全年、2021年上半年全国减税降费数据

2020年的减税降费工作顺利推进,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数据统计,国家2020年新增减税降费金额超过2.5万亿元。同时,预算任务圆满完成税收收入13.68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为纳税人办理延期税款292亿元,90%以上的涉税事项和纳税申报业务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进行线上服务。2021年国家更是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国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金额7 889亿元,新增降费金额1 212亿元。

(二)减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税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缓解企业的压力。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国务院工作报告指明,要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督导力度,注重各行业税负趋势,及时对税收效果进行分析及反馈,监督地方政府规范行为,保障企业的利益。

第一,税收负担。从整体的税收情况来看,全国的税收增速放缓。就具体税种而言,增值税税率逐渐下调、进项税额加计抵减、起征点上调均使国家整体增值税增速放缓,受增值税改革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相关税负有所降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加速折旧、加计扣除、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减半等政策也直接作用于企业,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负;同时,国家上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中低收入水平的纳税人受益较大。

第二,宏观经济。减税降费在消费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方面。税后居民收入的增加推动国民消费,经营成本的减少使消费品价格下调,消费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传统的餐饮行业受到冲击,但是居民在生活保障方面没有受到较大影响。新形势下,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新的趋势,线上消费模式成为大众消费的首选。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逐渐加强对电商模式的探索并调整产品结构。新模式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对促进企业技术研发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积极作用。整体而言,减轻企业的压力可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对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具有长远影响。

第三,投资能力。减税降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扩大进项税的抵扣范围,采用对房地产、交通运输业等税金进行进项税加计扣除的方式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应交税额的降低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健康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保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减税降费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且增强了企业的投融资能力。企业增加的现金流给企业带来了回报率较高的项目投资机会,不仅让企业实现了利润的增长,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为日后企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企业所获得的可支配资金越多,就越能更好地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四、合理使用减税降费政策的措施

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机会。企业科学合理地利用政策进行减税避税,实现企业的税收管理筹划。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政策改革所带来的政策风险。如何通过有效运用减税降费政策减轻税负,是企业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减税降费意识

近年来,我国为减轻企业的税负不断出台新的相关政策。企业的财务人员应把握国家税收政策方向,运用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首先,企业的管理层及财务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政策,及时掌握减税降费方面的政策,密切关注我国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其次,员工应树立正确的减税降费意识,在税收筹划中帮助企业减少税收成本,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最后,企业应通过文化建设增强企业财务人员的减税降费意识。财务人员应通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帮助企业合理避税,完善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

(二)创造税收优惠环境

虽然我国积极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但企业只有积极配合政府才能发挥出减税降费政策的最优效果。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政策,及时掌握政策动向。企业管理层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创造税收优惠环境。企业不仅要为应用减税降费政策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更应在环保和生态等可持续发展方向加大研发力度,构建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企业应及时调整资本结构,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有效利用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在制订减税降费方案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税务筹划。有效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具体而言,企业应对新业务和新项目的风险点进行有效分析,充分运用国家颁布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合理科学地进行新业务和新项目的税收筹划。同时,为了避免企业因增值税进项税无法抵扣导致税收负担加剧,企业应在开发新业务和新项目时,将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税务处理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此外,企业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税务筹划,定期安排有经验的会计师或税务师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控制企业税务方面的风险。

五、减负降费政策的发展建议

虽然我国不断出台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但是企业实际应用的成效不是十分明显。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减税降费的目的,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一)降低增值税税率

虽然我国从2012年就开始致力于减轻企业税负,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受益感不强。流转税中的增值税地位不断提升,随着2016年我国“营改增”的全面落实,我国税制结构不断完善,传统的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得以解决。虽然政府在完善税制结构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依旧存在问题。例如,服务业税负加重;专用增值税发票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方面由于获取不及时,未能进行进项税抵扣。同时,生活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成本负担较重,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金额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无法进行较多的抵扣。因此,增值税相关的减税降费政策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且有一定成效,但政府仍应借助简化合并增值税的过程降低增值税税率,减轻税负较重的行业的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人口老龄化加剧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使企业成本支出加大。为实现减税降费的目标,企业应从原材料、能源和物流等生产要素方面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例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上涨的问题,政府应出台成品油价格优惠政策,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适当降低高速公路收费,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政府应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加大供给力度,针对员工基本保障制定相关优惠制度,降低企业整体成本。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的财政补贴和创新扶持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完善税收机制

地方政府应在国家税务总局的政策指导下,健全地方财税制度,大力推进财税体系改革,促进税制结构转型。政府应完善预算管理机制,严格管控政府财政支出,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政府应加强对所得税的征收,帮助纳税人树立纳税责任。要实现税制结构的转型,应合理制定多种税种和免征额。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自觉遵守纳税规则,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六、结语

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和费用压力,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从税负、宏观经济、资产结构、投资潜力以及进项税抵扣五个方面,对减税降费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树立正确的减税降费意识、创造税收优惠环境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有助于企业合理有效地使用减税降费政策。虽然国家目前颁布的减税降费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国在降低增值税税率、出台优惠政策以及完善税收机制方面仍须继续努力。同时,企业应把握政策改革带来的发展机会,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猜你喜欢

增值税税收政策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政策
政策
增值税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税收(二)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
税收(四)
税收(三)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